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畸形合并寰枢脱位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将85例颅底凹陷畸形合并寰枢脱位的患者分为A、B组,A组行后方入路枕下减压术和/或枕颈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后外侧入路枕下减压加齿状突切除术和枕颈植骨融合术.结果两组病例疗效明显,A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31.2%.B组总有效率81.1%,显效率24.5%,病死率3.8%.结论后方入路枕下减压术后外侧入路枕下减压加齿状突切除术并枕颈植骨融合术皆是治疗颅底凹陷畸形合并寰枢脱位的有效方法,但各有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颅底凹陷症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76例颅底凹陷症合并脊髓空症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发病机理与手术方法等。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分别行枕下减压(A),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B),四室闩部疏通术(C),按Tator标准进行评定,观察不同手术方法后的效果。结果:76例均有效,其中9例I期手术行A后效果不明显,又II期手术行B后仅1例症状无改善;52例同时行A+B后,仅2例症状无改善;15例同时行A+B+C后效果均为优。结论:仅行A后难以奏效,A+B+C是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76例颅底凹陷症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发病机理与手术方法等.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分别行枕下减压(A)、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B)、四脑室闩部疏通术(C),按Tator标准进行评定,观察不同手术方法后的效果.结果76例均有效,其中9例Ⅰ期手术行A后效果不明显,又Ⅱ期手术行B后仅1例症状无改善;52例同时行A+B后,仅2例症状无改善;15例同时行A+B+C后效果均为优.结论仅行A后难以奏效,A+B+C是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颅底凹陷症     
颅底凹陷症又称颅底凹入症或基底凹陷症,系枕骨大孔区先天或继发骨组织畸形。主要表现为枕骨大孔前后径减少,基底内陷,枢椎齿状突突入颅腔,后颅凹容积缩小,造成枕骨大孔区局部神经和血管等组织受压,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本文报告我院自1978年3月以来所收住院的几例颅底凹陷症,并结合文献,对此症的临床类型,诊断标准以及手术适应症等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1病例患儿男,5岁。因“发热1周余伴斜颈4天”于2004年7月24日入院。1周余前患儿无明显诱因而发热,体温持续在37~38℃之间,在市五院诊断为上感,给“阿奇霉素、小儿清热宁”口服1天,疗效欠佳,体温升至39℃以上,无呕吐、抽搐、咳嗽、流涕,遂到市儿童医院就诊,给“舒巴酮针、炎琥宁针”静点2天,仍发热,体温38.5℃以上。4天前发现斜颈,颈部CT显示“环枢关节脱位”,遂入住市骨科医院治疗4天,给“头孢哌酮/舒巴坦针等”静点,颈部牵引治疗,体温仍未得以控制,遂转入我院儿科病房诊治。入院当日(7月24日),精神反应欠佳,纳差,T:38.9℃,P:102次/分,R:…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8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颈枕后路钉棒系统辅助下齿状突复位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8例,所有患者都选用强生公司钉棒系统、Y型枕骨板和钛棒,其中行双侧C2椎弓根螺钉固定4例,行双侧C2椎弓根螺钉及双侧C3侧块螺钉固定3例,行右侧C2椎弓根螺钉、左侧C3侧块螺钉及双侧C4侧块螺钉固定1例。术前后均行X光片、CT扫描观察齿状突复位效果及螺钉位置, 通过比较术前术后钱氏线( CL)、寰椎齿突间隙(ADI)和延髓脊髓夹角(CMA), 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8例患者中手术后齿状突均达到不同程度的复位,CT复查螺钉位置理想,所有病例均形成良好骨性融合。随访2~40个月, 所有患者术前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1例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固体食物困难,对症治疗1月后好转。结论 颈枕后路钉棒植入并撑开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解除齿状突脱位导致的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7.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采用经口腔前入路环枢椎前弓及枢椎齿状突切除手术新方法治疗慢性难复性环枢椎关节脱位合并四肢瘫痪,远期疗效显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枢椎关节脱位合并四肢瘫痪常由外伤、环枢关节发育畸形、结核等疾病而引起,以往国内外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4岁,农民。1984年3月30日入院。入院11个月前分娩后出现头痛,四肢麻木无力,益逐渐走路不稳,易跌倒。入院前1个月受凉后发热、头痛,以枕部为主。几天后开始进食困难,饮水呛咳;四肢麻木无力加重,站立不能,行走需人扶护。  相似文献   

9.
患儿得迪,男,8岁,甘肃送部县洛大乡黑扎村堂人,藏族,于lop3年3月因睡眠时落枕后,颈部疼痛不能活动,头部稍向左偏斜,以后颈部向左旋转,屈曲畸形加重,为治疗而收入我科。查体:颈部前屈并向左侧旋转畸形,头偏向右侧,并向左侧倾斜,下颌偏向左侧,并且下颌顶住左肩部,双面对称,双眼不在同一水平,颈椎向右侧弯曲,顶推为(h,距中线3cm,颈l-3棘突压痛;Ull击痛(+),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两侧侧弯活动均受限,四肢感觉、运动、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X光片示:环枕关节向前脱位,环抠关节向右盼位,颈椎无发育畸形。…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6,(8):965-966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症的临床分型与相关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颅底凹陷症的患者24例,回顾分析其术前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术后及随访期间影像学资料,JOA评分及Ranawat分级情况。结果:本组患者24例术后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2周应用JOA评分比较由术前9.44±3.63分提升至12.86±2.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JOA评分为13.92±2.47分,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合并脊髓空洞的患者中10例明显缩小(缩小程度>50%),6例有所缩小(缩小程度<50%),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根据是否伴有脊髓空洞,将颅底凹陷症分为4型,可反映其病理特征,同时联合影像学进行评估,提高先天性颅底凹陷症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 颅底凹陷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最近我们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25岁,农民。陈述4年前被牛角撬伤颈部,出现麻痛,用云香精涂擦暂时缓解。近日来病情逐渐加重,步态不稳,视物动摇,语言不清,并出现枕区疼痛,颈活动受限。上下肢感觉迟钝,手指活动不灵,常持物不稳,右卧位自觉四肢抽搐,时有呛咳、头痛、眩晕、耳鸣。查体:旋颈轻度受限,右上下肢肌张力减弱,共济失调,浅感觉有不同程度减退,深感觉迟钝,实体觉及皮肤定位  相似文献   

12.
<正> 颅底凹陷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最近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5岁,农民。因颈部左侧麻痛进行性加重4年于1990年1月8日入院。陈述4年前被牛角撬伤颈部,出现麻痛,用云香精涂擦暂时缓解。近月来病情  相似文献   

13.
颅底凹陷症属上颈椎和颅底先天性畸形的一种,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手术前后的护理介绍如下:1 术前护理 术前护士须向患者耐心地解释该手术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以减轻或消除其焦虑、恐惧的心理;指导他们如何克服生活上的困难,例如适应在床上使用便器等,并使之要与医务人员有机配合,接受各种康复性的治疗及护理。术前常规准备颈枕部皮肤、剃除头发,手术日放置导尿管,术前3日开始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4.
15.
颅底凹陷症的特别是发病隐匿缓慢,多呈进行性加重及偶有间歇性缓解;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外伤可诱发突然发病,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颈短、后发际低、语言不清,走路不稳等。X线平片或MRI是诊断该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该病病情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无症状者可保守治疗,症状一旦进行性加重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颅底凹陷症的特点是发病隐匿缓慢,多呈进行性加重及偶有间歇性缓解;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外伤可诱发突然发病,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颈短、后发际低,语言不清,走路不稳等。X线平片或MRI是诊断该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该病病情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无症状者可保守治疗,症状一旦进行性加重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牛晓春 《四川医学》1999,20(1):62-62
病例报告例1,女性,28岁,农民。因反复发作头晕,有时晕厥伴大小便失禁2年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头晕伴全身乏力,严重时突然晕倒,意识不清伴大小便失禁。头晕多发生在活动时,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可自然缓解。患者曾多处就诊...  相似文献   

18.
颅底凹陷症是抗骨大孔区最常见的畸形性疾病。我院198O年以来共收治56例,均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诊治体会如下。临床资料1一股资料:男20例,文36例。年龄14岁~46岁,其中20岁~40岁最多,占50%以上。病程1周~4年,平均18年。随访27例,时间半年至12年,平均66年。2临床表现2.1症状:肢体无力48例:沈颈部疼痛38例;颈部活动受限28例;声音嘶哑、呛咳32例;头痛、呕吐10例;步态不稳20例;尿潴留,全身抽搐1例。2.2体征:颈部粗短、后发际低下54例;强迫头位28例:眼球震颤20例:汉测规乳头水肿8例后组颅神经受损体征32例:四肢肌力…  相似文献   

19.
陈旧性颈部环枢关节脱位,一般要超过三周,多见于儿童,可因颈部过屈损伤所致,但多无外伤史;所谓自发性脱位、可能与上呼吸道或颈部炎症,齿状突发育不良和儿重环枢关节松弛有关。1 临床资料:本组41例患儿,均为10±3岁的儿童,男33例,女8例;大部份为门诊病例,严重者收住院。如手技复位正确,症状可立即消除,肩背垫枕休息两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茆振华  沈侠 《上海医学》1996,19(9):513-515
寰枢关节脱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科茆振华,沈侠,姜其为,胡清潭我院于1983~1995年共收治30例寰枢关节脱位,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和年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2~59岁,平均为32.4岁。二、病因(一)感染总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