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邪理论自提出到明代之前一直是温病病因学说的主导理论,曾对温病理论的发展与成熟起到至为关键的指导作用。然而随时代变迁,疾病谱漂移,该理论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临床渐趋增多的事实与经验已很难用既有伏邪理论来解释和归纳。既然伏邪理论自有其地位与价值,不能轻率言弃,则如何发展此一理论以期更好揭示病机,指导诊疗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以“七情伏邪”为例提供发展伏邪理论的一个可能范式,系统阐述七情伏邪学说的主要观点及论证过程,并探讨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允奕 《北京中医》1998,17(5):13-14
本文回顾了伏邪理论的流源,归纳了伏邪理论的特点,试图给出伏邪致病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伏邪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3.
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可侵入直接发病,也可先潜伏体内,过时发病。这种学说对区别温病初起的不同证侯类型,提示病位浅深、病情轻重和传变趋向,确定不同治疗大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温病伏邪学说的立废,一直就是各朝各代医者争论的焦点。持新感学说医家坚决否定伏邪学说的存在,然而各朝各代医家医籍的涉及,以及根据伏邪学说指导临床取得显著成效的客观事实,说明伏邪学说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徒康宛  武维 《国医论坛》2006,21(4):19-20
"伏邪学说"是温病的重要发病学说之一.其源于<黄帝内经>,形成于晋代,鼎盛于清代.随着近现代对温病学的深入研究,"伏邪学说"的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有人肯定其价值的同时主张进一步发展它,另一方面则有人极力主张淘汰它."伏邪学说"出路如何?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客观地进行评价?本文试从"伏邪学说"的渊源、具体内容、发展历程及其临床指导意义和局限性等方面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伏邪"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一般认为,"伏邪学说"形成于晋代,鼎盛于明清,是温病学的重要发病学说之一.该学说的形成,充实了中医理论,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简介:孔光一(1931-),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第一、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祖籍江苏省泰兴县,1947年师从名医孙瑞云侍诊习医,1951年开始行医,1957年考取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调至北京中医学院从事教学与临床诊疗工作,曾任中医系副  相似文献   

8.
魏琼  许鹏光 《四川中医》2021,39(6):21-24
酒渣鼻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上较为棘手.本文以伏邪学说理论思想为指导,探讨伏邪与酒渣鼻发病特点及病因病机的相关性,认为伏邪是引发酒渣鼻产生的重要病理因素,且以热邪为首,热邪易伤及阴精,伏于足少阴肾,以此提出养阴扶正,透邪治表治疗原则,并倡导发挥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以期缩短酒渣鼻的病程...  相似文献   

9.
藿香正气散源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笔者用其治疗内科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几例略述之:  相似文献   

10.
从伏邪病因探胸痹心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吉林中医药》2012,32(8):763+781-763,781
伏邪总括内生伏邪、外感伏邪及先天伏邪三类,特点是“伏邪即隐藏于人体之虚处”.其发作可引起人体阴阳失和,甚则五脏受累,影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为阳中之阳,若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待人体正气虚弱或复感外邪之时而为痹结,发为胸痹心痛.伏邪致胸痹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病由内伏之邪气而发;二是伏邪隐匿,难以驱除;三是外感为诱因.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小脑萎缩而致的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疾病,其与中医伏邪学说有着相似之处。文章主要从伏邪理论探讨遗传性共济失调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以拓展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伏邪理论萌芽于先秦时期,奠基于汉晋,发展于隋唐宋金元时期,鼎盛于明清并逐渐臻于完善。伏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伏邪被称为伏气温病,邪气伏匿,或伏藏于膜原,或伏藏于经中,或伏藏于肌肤,或伏于少阴、或伏藏于脂膜,待时而发病;广义的伏邪,指的是伏藏于体内不立即发病的致病因素、病理产物或者代谢产物,如病原微生物、肿瘤、结石等。伏邪具有隐匿性、动态时空、自我积累等特性,所致疾病具有伏而不发、伏邪自发、新感引发、反复发作、伏邪易从火化等特点。伏邪理论有助于从新的维度来探究疾病的本质,为临床中一些病因未明、反复发作的疾病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武丽鸿  董立均 《光明中医》2008,23(10):1439-1440
伏邪学说是温病学病因与发病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和三因致病学说不同的是:伏邪不是自然界或人体内本身存在的病因,而是因为基于温病是外感病,而且某些类型温病的发病治疗,无法用外感六淫邪气致病所解释的困境,根据《黄帝内经》《伤寒论》中的某些论述,由理论推导演绎出来的。可以说,伏邪学说是一种臆说,是后世(主要是明清)的温病学家对中医病因发病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彭梓  黄田  程宏斌 《河北中医》2023,(2):310-312+317
Sweet综合征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炎症反应性疾病,临床上较易误诊或延治,且病情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从“伏邪学说”角度入手,探讨伏邪与Sweet综合征在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上的关联性,认为正气不足、邪伏少阴为伏邪发病之基,“毒、热”为伏邪发病之机,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以滋肾透邪为治疗大法,以“三黄增免汤”为主方加减,为中医药防治Sweet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朱欣佚  窦国祥 《新中医》2011,(9):120-121
伏邪学说是温病学中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伏邪又称伏气,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指人体感受外邪;伏邪即是指感受邪气,潜藏于体内,逾时而发。伏邪之说源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相似文献   

16.
于磊  王新陆 《北京中医》2008,27(1):26-28
伏邪温病学说是温病发病的重要学说之一,对温病的辨证论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伏邪温病的认识历代医家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7.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病程较长、多发生于女性非哺乳期、病因未明、具有非特异性的乳腺良性炎症性疾病,易误诊误治,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中医学将其归属于"不乳儿乳痈""乳漏"等范畴,中医药对该病的诊治有一定疗效.本文探讨基于"伏邪理论"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时辨证分期论治:急性期清热化痰散结以透邪,亚急性期温阳通络化...  相似文献   

18.
伏邪温病学说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邪温病学说是温病发病的重要学说之一,对温病的辨证论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伏邪温病的认识历代医家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9.
以伏邪学说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从致病因素、邪伏部位、发病途径及治疗四个方面探讨带状疱疹的发病及治疗。带状疱疹的致病因素为伏湿、伏热之邪;其邪伏于少阴肾经;或因正气亏损,或因“新感引动”、季节更替,循少阳经外出而发病。与少阴相争,表现为神经节的炎症;与少阳相争,表现为皮肤的炎症。治疗上早期应以清肝泻火、解毒利湿为主,兼顾解表,并勿忘顾护阴液。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证候规范化理论基础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医证候长期不能规范的根本原因是规范的基础不一致 ,邪正斗争贯穿于一切疾病过程中 ,正虚邪实是疾病和证候的本质。用脏腑定病位 ,审察邪正斗争态势 ,确定病性、病势 ;以病统证 ,以症定证 ,这是规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