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心络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口服通心络3粒/次,每日3次,同时缬沙坦80mg/次,每晨1次口服;对照组24例,只口服缬沙坦80mg/(次·d),疗程均为12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治疗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尿蛋白。  相似文献   

2.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6例。缬沙坦组应用缬沙坦80 mg/d,贝那普利组应用贝那普利10 mg/d,联合用药组应用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80 mg/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平均动脉压(MAP)、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患者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联合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血压,明显降低尿蛋白, 防止DN的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缬沙坦(Valsartan)对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不伴高血压的Ⅱ型糖尿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UAER)20~200μg/min,维持原糖尿病治疗不变作为对照组,在原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50mg/d)作为治疗组,观察治疗12周前后平均动脉压(MAP)、24h UAER、HbA1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酸(U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治疗组24hUAER从81.9(45~120)μg/min降至62.4(28~89)μg/min(P<0.05),而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AT1 Ra缬沙坦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且其肾脏保护作用不依赖于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4.
彭睿  赵琛 《中外医疗》2012,31(15):88+90-88,9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34例伴有持续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缬沙坦80mg/d(A组,18例)及160mg/d(B组,16例)口服治疗12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压。结果 A、B两组患者经缬沙坦治疗12周后平均UAER水平分别由(116±25)μg/min、(104±28)μg/min降至(90±32)μg/min、(71±16)μg/min(均P〈0.01),B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血压降低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每日使用80mg缬沙坦相比,每日使用160mg缬沙坦可以更为显著地降低这类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不会造成更强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缬沙坦(80 mg口服,1日2次)联合百令胶囊(1.0 mg口服,1日3次)治疗5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Ⅲ期25例,IV期28例),治疗前后检查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两周后,受试患者的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不影响FPG、TG、TC、BUN、SCr。结论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能快速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延缓临床蛋白尿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褪黑素与缬沙坦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60例,均维持原有抗糖尿病药物控制高血糖,饮食、活动量不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应用缬沙坦80mg/d,联合治疗组用缬沙坦80mg/d,同时加用褪黑素10mg/d。应用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及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均有降低,联合治疗组较单缬沙坦治疗组24h尿白蛋白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褪黑素与撷沙坦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安全、有效,可以更好地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延缓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方法 将50例早期E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胰激肽原酶240 U,3次/d,口服;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1.0 g,3次/d,口服,12周和6个月后观察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UAER均有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UAER有一定的下降(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UAER有明显的下降(P<0.01);治疗后12周和6个月组间比较,联合组24 h UAE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令胶囊与胰激肽原酶联合应用能明显降低ED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可以有效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及肾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随机将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缬沙坦治疗组42例,对照组26例,观察治疗前后MAP、FBG、UAER和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FBG均无明显变化(P〉0.05),MAP、UAER和SCr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72名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BNP和Cys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分别进行测定。结果:大量蛋白尿组(UAER≥300mg/d)、微量蛋白尿组(30mg/d≤UAER〈300mg/d)和极微量蛋白尿组(UAER〈30mg/d)3组DN患者BNP和CysC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BNP和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r=0.519,P〈0.01和r=0.773,P〈0.01)。结论:BNP和CysC联合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激肽原酶(怡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怡开40 U,1次/日, 肌注8周 。每周测定所有患者的UAER。 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治疗4周后UAER由治疗前的(182.5±85.6)mg/24 h减少到(112.6±35.4)mg/24 h (P<0.05),而且随治疗时间延长UAER减少愈明显,第6周已降至(55.4±25.4)mg/24 h(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在治疗后第7周UAER 由治疗前的(728.5±282.4)mg/24 h减少到(525.4±128.1 )mg/24 h(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RE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临床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