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颅内压变化的特点,GBS患者颅内压增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84年1月至2019年2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32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颅压的变化进行分析,对颅压增高的各种原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本组328例GBS患者中颅压>200mmH2O 30例,发生率为9.1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GBS诊断的50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50例患儿中男39例,女11例,主要表现为上行性、对称性、弛缓性麻痹。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在控制病情进展,减少继发感染,缩短病程优于其他方法(P<0.05)。结论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GBS是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GBS变异型。咽颈臂变异型(pharyngeal-cervical-brachia variation,PCB)是很少见的GBS变异型,占GBS的3%[1],由于本病临床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复杂,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或误诊。现报道1例PCB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探讨,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IVIG治疗20例(观察组)GBS患者,与20例(对照组)应用激素治疗GB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IVIG观察组按功能评定的临床分级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改善、感觉恢复等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但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组疗程短及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较好,为治疗GB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访2013年1月~201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78例GBS患者,根据出院后第6个月时Hughes评分分为预后较好组(Hughes<3分)和预后不良组(Hughes≥3分),比较两组间临床、脑脊液生化资料及免疫治疗方式.结果 临床预后较好组与不良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前驱症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脑脊液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IgG指数、24 h鞘内IgG合成率、神经轴索损伤、免疫治疗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肌力评分、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1.73,8.01;P<0.05).血脑屏障损伤与患者临床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32,P<0.01).结论 GBS患者入院时血脑屏障损伤其临床预后较差,血脑屏障通透性可作为评估GBS患者临床预后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发生了接种流感疫苗后Guillain-Barr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发病率增高的情况.该事件促进了GBS的临床研究,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制定了国际上第一个GBS诊断标准.直到21世纪初,学者们一直认为流感疫苗是引起GBS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年研究提示流感病毒更可能是流感期间引起GBS的主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流感疫苗的免疫源性较强可能是当时GBS发病增加的原因,其后的流感疫苗安全性均较好,与GBS发病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7.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自主神经常常受累[1],甚至个别患者以自主神经受损为首发症状,但是这种损伤通常是暂时的、可逆的,我们报告了1例以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GBS病例,其自主神经长期受累、范围广泛,临床罕见,国内未见类似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妊娠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纳入女性GBS患者75例,依据是否妊娠将患者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患者均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IVIg的疗效并分析母婴结局。结果妊娠组较非妊娠组更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P=0. 000),临床以心律失常(P=0. 015)和肢体水肿(P=0. 029)多见。IVIg治疗后,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的好转天数分别为(5. 0±1. 4和7. 8±3. 4)(P=0. 004);基本治愈天数分别为(10. 3±3. 4和18. 6±5. 4)(P=0. 096);临床治愈天数分别为(18. 9±6. 6和25. 7±8. 2)(P=0. 119)。颜面潮红、一过性发热、恶心及瘙痒是最常见的IVIg治疗并发症。妊娠患者随访,足月分娩26例,早产4例。婴幼儿均体健,无先天畸形。结论妊娠型GBS临床特点同非妊娠型GBS相似,多为单一、良性病程,较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IVIg治疗总体安全、有效。母婴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吉兰 -巴雷综合征 (GBS)是神经系统疾病 ,常伴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并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且进行性加剧 ,出现呼吸肌麻痹及难以纠正的休克。此文报道 1 6例 GBS死亡临床分析结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GBS患者 1 6例 (男 9例 ,女 7例 ) ,年龄1 4~ 63岁 ,平均 (3 1 .1± 5 )岁。首发症状为四肢麻木、乏力且渐进性加重。其中 1 2例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如心动过速、低血压、多汗、尿潴留或排便困难 ) ,2例低热 ,2例发病前有肠道感染史。1 .2 神经系统检查 :有颅神经损害表现者 9例。四肢肌力0~ I级 1 2例 , ~ …  相似文献   

10.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类常见的导致急性弛缓性瘫痪的免疫性周围神经病.一般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遗留长期残疾,临床早期发现、个性化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近年GBS与预后相关的临床评分系统、生物标志物、神经电生理及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reen-barre syndrome,GBS)患者脑脊液中S-100 b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变化,探讨S-100 b及MBP在GB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2例不同临床分级的GBS患者(GBS组),30例其他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合并呼吸衰竭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方法 收集1999年至2005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34例GBS患者,按患者是否合并呼吸衰竭而分为2组,分别比较其临床及电生理特征.结果 呼吸衰竭组与非呼吸衰竭组临床特征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前驱事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腹泻)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病情达高峰的时间、合并球麻痹、双侧面瘫、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电生理特征发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降低、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失神经电位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衰竭组中有4例患者轴索损害和脱髓鞘改变合并存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达高峰的时间以及球麻痹症状为合并呼吸衰竭GBS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 病情较快达高峰、合并球麻痹对GBS患者合并呼吸衰竭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滴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2l例确诊病人于首次发病后10天内接受IVIg治疗.剂量为0.4g·kg-1.D-1,连续5天为一疗程,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IVIg治疗GBS具有安全、高效、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心电图变化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GBS患者心电图资料及与病情分级、转归的关系。结果入选的GBS患者中27例(58.7%)出现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动过速及ST-T段改变为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Hughes评分1~2分的患者,心电图异常出现率33.3%;评分3~6分时,心电图异常出现率67.6%(P<0.05)。随着病情好转,心电图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心电图异常是GBS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病情分级和临床转归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coronavirus 2,SARS-CoV-2)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7例SARS-CoV-2相关GBS患者,查阅病历收集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SARS-CoV-2相关GBS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31~73岁,平均(57.4±16.2)岁,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伴受累肢体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特征,均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使用免疫调节治疗效果好。结论 SARS-CoV-2相关GBS和经典GBS的临床表现、病程、对治疗的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MIP-1α和MCP-1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探讨种其与GBS发病的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18例GBS患者和18例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中MIP-1α和MCP-1的浓度.结果GBS患者脑脊液中MIP-1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MCP-1浓度稍低于对照组(P<0.05),且MIP-的α水平与脑脊液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84,P<0.01).结论MIP-1α和MCP-1可能参与GBS的发病,并发挥着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疾病, GBS诊断主要根据病前多数病例有非特异性或病毒感染史;四肢对称性运动及感觉障碍;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蛋白-细胞分离.在GBS起病早期CSF中除蛋白增高外,尚有免疫球蛋白、神经节苷脂抗体、抗硫脂抗体、白介素、唾液酸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临床上急性弛缓性瘫痪的常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约为65%,其中排尿障碍的发生率为25%。本文分析了65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伴有排尿障碍GBS的临床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研究提示,可能与某些病原感染后所致免疫反应有关,尤其与空肠弯曲菌(CJ)前驱感染关系密切,其致病机制尚不明了。近年来,CJ相关GBS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流行病学、免疫学、病理学和遗传学特征以及临床等方面对CJ感染诱发GBS的研究状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咽-颈-臂(PCB)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2014年本院收入1例PCB变异型GBS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该患者临床表现为咽部-颈部-上臂肌肉无力,电生理提示运动轴索型周围神经损害。腰穿提示明显蛋白细胞分离。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PCB变异型GBS主要表现为咽-颈-臂肌无力,而下肢通常不受累,本例患者另外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发病初即出现的头部疼痛,1月后发现明显胸锁乳突肌、胸大肌、斜方肌萎缩。查体可见眼震。PCB变异型GBS为免疫介导炎性谱系疾病,临床症状可以与Bickerstaff脑干脑炎有部分交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