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晚发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搜集172例晚发型MG患者(发病年龄≥50岁)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构成、首发症状、临床分型及胸腺病理类型。采取4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胆碱酯酶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激素,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和常规治疗+胸腺切除术。治疗后6~24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在172例晚发型MG患者中,男95例,女77例,男∶女=1∶0.81,临床分型以ⅡB型(49.4%)为主,首发症状以眼外肌受累为主(87.8%),胸腺病理类型中胸腺瘤和胸腺增生者分别占44.6%和52.7%(P>0.05)。统计学分析提示,晚发型MG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无关,但与发病年龄明显相关。发病年龄50~59岁的晚发型MG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9%)最高,60~69岁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最差(69.7%,P=0.0044)。结论大部分晚发型MG患者的病情较重,患者中合并胸腺增生和胸腺瘤的比例相当,疗效与发病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龄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儿童、中青年和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胆碱酯酶抑制剂单用或胆碱酯酶抑制剂与激素或胸腺切除术联用对不同年龄段MG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发病年龄分为三组:儿童组(≤14岁,n=77),中青年组(15~59岁,n=183),老年组(≥60岁,n=40).比较三组MG患者的发病情况、首发症状、临床分型、新斯的明试验及重复电刺激阳性率、胸腺病理类型的差异.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接受胆碱酯酶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胸腺切除术,以及胆碱酯酶抑制剂+激素三种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MG发病以中青年人群为主,且随年龄的增加,女性发病率逐渐减少,而男性发病率逐渐增加.以眼外肌受累为首发症状者在儿童组和老年组较中青年组多,以四肢骨骼肌症状为首发者在青年组较儿童组和老年组多.儿童组MG以Ⅰ型(单纯眼肌型)为主,占72.73%;而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则以ⅡB型(中度全身型)所占比例多,分别为55.74%和50.00%.三组患者新斯的明试验和重复电刺激阳性率无显著差异.儿童组和老年组的胸腺异常分别表现为胸腺增生和胸腺瘤.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在儿童组的有效率优于中青年组和老年组(P<0.01),胆碱酯酶抑制剂+激素对三组患者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碱酯酶抑制剂+胸腺切除术的有效率在儿童组最高,老年组次之,中青年组最低(P<0.01).结论 不同年龄段MG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对不同治疗方案的反应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1978-05~1997-04我院外科手术治疗胸腺瘤1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胸腺瘤病人中男8例,女3例。年龄23~63岁。5例有胸部压迫感或刺激性咳嗽,3例伴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另3例无自觉症状。均经胸部X线照片发现纵隔占位性病变,包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其中1例可见有明显的肿瘤外侵现象。病变位于前上纵隔者9例,位于后上纵隔与后下纵隔各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与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9月期间病理确诊的17例胸腺上皮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的~(18)F-FDG符合线路及CT图像。记录病理分型、CT征象、符合线路图像病灶目测分级和病灶放射性摄取值与纵隔及肺本底的比值(T/M和T/L)。结果低危组胸腺上皮肿瘤7例(A型胸腺瘤1例,AB型胸腺瘤3例,B1型胸腺瘤3例),高危组胸腺上皮肿瘤10例(B2型2例,B3型1例,胸腺鳞癌7例)。WHO组织学分型与目测分级、T/L和T/M高度相关(r分别为0.697,0.811和0.815,P值为0.002,0.000和0.000),与肿瘤的长径和短径无明显相关。以目测肿块放射性高于纵隔诊断高危胸腺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1.4%,准确率为88.2%,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100%。低危与高危胸腺上皮肿瘤组之间的CT表现包括肿块长径、短径、肿块有无坏死、钙化、分叶、肿块周围脂肪间隙是否清晰,有无淋巴结转移、胸膜转移、肺内转移、是否均匀强化和肿块内肿瘤血管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而低危和高危组在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上肿块的目测分级(2.0 vs 3.7,P=0.001)、T/L(5.4 vs 16.3,P=0.002)和T/M(1.2 vs 10.4,P=0.002)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腺上皮肿瘤组织学分型与肿块糖代谢摄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以~(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肿块目测分级高于纵隔诊断高危胸腺瘤准确性高,为术前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纵隔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和B1型胸腺瘤病例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提高粗针穿刺活检在这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连续诊断的34例T-LBL和10例B1型胸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纵隔粗针穿刺活检获取标本,并经手术标本病理诊断确认.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粗针穿刺活检标本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的差异.结果 T-LBL患者以小于30岁为主(73%),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3.3∶1.B1型胸腺瘤平均年龄43岁(40岁以上占50%),男女比2∶3.T-LBL患者均有胸闷、气短、咳嗽等临床症状;B1型胸腺瘤患者中3例出现胸闷气短症状,2例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影像学特征:两组患者均为前纵隔单发肿物,肿块>10cm者在T-LBL患者中占88%,在B1型胸腺瘤患者中仅占50%.T-LBL患者全部可见肿瘤侵犯引起的胸腔或心包腔积液,而B1型胸腺瘤无此特征.病理学特征:T-LBL的瘤细胞在纤维组织中呈“列兵样”浸润性生长(65%),有骨骼肌组织侵犯(41%)和肿瘤性坏死(21%),而B1型胸腺瘤无此特征.所有B1型胸腺瘤均保留胸腺小叶结构,可见粗大纤维间隔,但仅3%的T-LBL保留胸腺小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所有B1型胸腺瘤均可见完整的细胞角蛋白网,但T-LBL的细胞角蛋白网破坏.T-LBL和B1型胸腺瘤出现周围脂肪组织浸润的比例有差异,分别为59%和20%.结论 T-LBL与B1型胸腺瘤在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上有明显差异,以病理学特征的改变最具鉴别意义.密切联系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助于提高纵隔粗针穿刺活检在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纵隔肿瘤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的特点,探讨其对前纵隔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本院病理证实的2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治疗前18F-FDG符合线路图像及CT资料。记录肿块最大径、目测分级、术后病理及胸腺肿瘤的Masaoka分期。结果前纵隔肿瘤平均最大径为6.61cm(3.0~14.0cm)。前纵隔肿瘤术后病理证实:霍奇金淋巴瘤5例,胸腺癌6例,胸腺瘤2例,其他良性病变7例(囊性畸胎瘤3例,心包囊肿2例,脂肪瘤1例,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病变目测分级0级4例,1级3例,2级2例,3级11例。肿块最大径与目测分级的相关系数r=0.467,为低度相关。良性病变组目测分级低于霍奇金淋巴瘤及胸腺癌(P<0.01),良性病变与胸腺瘤的目测分级无明显差异(P=0.21),胸腺癌目测分级高于胸腺瘤(P=0.03),胸腺癌与淋巴瘤目测分级无明显差异(P=0.36)。以目测放射性摄取低于纵隔为标准鉴别前纵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为95%,仅1例假阳性病例为巨淋巴结增生症。目测分级1级的胸腺瘤为MasaokaⅠ期胸腺瘤。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鉴别前纵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较高,当前纵隔肿瘤FDG摄取程度低于纵隔时提示为良性病变或可以直接手术切除的低危胸腺瘤;胸腺癌与淋巴瘤均为高FDG摄取病变,因此当前纵隔病变FDG摄取程度明显高于纵隔,结合CT鉴别胸腺癌与淋巴瘤有困难时,需要穿刺活检以取得病理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症状胸腺瘤CT影像特点与其型别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8例无症状胸腺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2004年WHO组织分型标准,将18例患者分为低危组(A、AB和B1)、高危组(B2、B3)和胸腺癌(C)3个亚型组。分析CT表现与WHO组织分型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8例胸腺瘤患者包括A型1例(5.56%),AB型2例(11.11%),B1型4例(22.22%),B2型5例(27.78%),B3型4例(22.22%),胸腺癌2例(11.11%)。低危组、高危组9例和胸腺癌组在强化平均CT值、肿块边缘、肿块密度、侵犯纵隔胸膜、侵犯血管结构、侵犯心包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腺瘤的CT表现与WHO组织分型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可通过CT表现肿瘤的边界、密度、周围组织侵犯和强化平均CT值等指标用于无症状胸腺瘤的WHO组织分型鉴别。  相似文献   

8.
纵隔胸腺瘤和淋巴瘤的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附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纵隔胸腺瘤和淋巴瘤的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胸腺瘤和淋巴瘤的CT和X线表现,其中胸腺瘤25例(非侵袭性胸腺瘤13例,侵袭性胸腺瘤12例),淋巴瘤40例(NHL 28例,HD 12例);均有X线和CT影像,2例做了MR I检查。结果胸腺瘤多局限于前纵隔或延伸至中纵隔,肿块多偏向纵隔一侧(14/25,56%),邻近血管结构多受推移(16/25,64%);本组均未见浅表淋巴结肿大;而侵袭性胸腺瘤(9/12,75%)较非侵袭性胸腺瘤(5/13,38%)有明显分叶,其中多数侵袭性胸腺瘤(8/12,67%)边缘见小结节样突起;侵袭性胸腺瘤坏死囊变率(9/12,75%)高于非侵袭性胸腺瘤(4/13,31%)。纵隔淋巴瘤大多数(32/40,80%)累及胸部多组淋巴结,其中合并腋窝淋巴结肿大(10/40,25%);肿块多向纵隔两侧生长(24/40,60%);病灶呈多发结节或HRCT可分辨的结节融合肿块(21/40,52.5%),淋巴瘤包埋周围血管结构(25/40,62.5%)多于胸腺瘤(2/25,8%),结节或肿块坏死率(10/40,25%)低于胸腺瘤(13/25,52%);淋巴瘤发病年龄轻(≤40岁28/40,75%),而胸腺瘤发病年龄多>40岁(16/25,64%)。结论纵隔胸腺瘤和淋巴瘤各自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根据其影像表现并结合临床,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胸腺介入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对重症肌无力具有确切疗效,又能减少创伤性和并发症的新疗法。材料和方法:13 例重症肌无力(MG) ,CT 引导下于胸骨切迹上方经皮穿刺胸腺,用本院研制的微波治疗仪作多点微波热辐射治疗,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结果:13 例MG 的症状和体征于治疗后3 天内即好转,其中3 例于治疗后肌力即好转。随访3 年后,显著好转10例,好转3 例。胸腺体积于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缩小,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缩小率分别为24 .2 % 、31 .7 % 、34 .1 % 。胸腺内可见低密度区,由胸腺组织和水分气化及凝固性坏死所致。结论:CT 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介入疗法对MG 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显效快,并发症少。适用于MG 伴胸腺瘤或胸腺增生、不愿做胸腺手术切除或无法切除、胸腺放疗效果差、能较好配合治疗的MG 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纵隔胸腺瘤和淋巴瘤的~(18)F-FDGPET/CT显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胸腺瘤和14例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18)F-FDGPET/CT显像资料,观察不同肿瘤~(18)F-FDG PET/CT显像特征,测量病灶最大径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 14例胸腺瘤中10例发生于40岁以上,3例合并重症肌无力,肿块多局限于前纵隔且偏向一侧,密度不均匀,周围血管结构受压移位。14例前纵隔淋巴瘤中12例发生于40岁以下,8例伴有发热,肿块多为多结节融合成团块状,双侧性,密度均匀,并侵犯中后纵隔,包绕周围血管结构。淋巴瘤的SUVmax(13.8±4.1)高于胸腺瘤(8.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6,P=0.006),而2组间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22,P=0.748)。结论前纵隔胸腺瘤和淋巴瘤各自具有一定的~(18)F-FDGPET/CT显像特征,结合临床,能够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低危型、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穿刺或手术)证实的67例胸腺上皮肿瘤,基于WHO病理分型简化为低危型胸腺瘤、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三组,并对其CT征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例TETs中,低危型胸腺瘤30例(A型3例、AB型20例、B1型7例),高危型胸腺瘤22例(B2型11例、B3型11例),胸腺癌15例。高危型胸腺瘤、胸腺癌较低危型胸腺瘤易表现为边缘分叶或不规则(P均<0.05)及易出现对心包侵犯(P均<0.05);胸腺癌较低危型胸腺瘤易出现增强后密度不均、囊变坏死及胸膜转移(P均≤0.003);胸腺癌较低危型、高危型胸腺瘤易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P均≤0.002);纵隔大血管侵犯在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MSCT对TETs的WHO简化病理分型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对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31例MG,男13例,女18例,年龄10-54岁,平均34岁。均根据典型的病史、体征、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表现等作出诊断。按Osseerman分型:Ⅰ型19例、Ⅲ型7例、Ⅳ型5例。胸腺增生25例,小胸腺瘤5例,正常胸腺1例,均经穿刺活检证实。取胸骨旁为穿刺点,用22G穿刺针在CT引导下穿入胸腺,分次注射无水乙醇,直到胸腺瘤或整个增生、正常胸腺充满乙醇为止。结果:治疗后即刻CT扫描,示胸腺内充满高密度影(乙醇混含对比剂),3-4 周CT复查,25例胸腺增生和1例正常胸腺坏死,5例小胸腺瘤坏死。31例MG胸腺乙醇消融治疗后3个月CT复查,胸腺上下径、前后径与治疗前比较分别缩小了59.2%,68.6%,73.2%。30例MG于治疗后2天内部见效,其中23例在治疗后眼睑即能明显睁开。治疗后随访4年,显著好转23例,好转7例,无效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乙醇消融疗法对MG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易行,并发症少,是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有关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与胸腺异常有关。据 Priola等[1]报道,在 MG 患者中发生胸腺增生与胸腺瘤的比例分别高达65%和15%。本研究收集130例 MG 伴胸腺异常患者资料,探讨 MSCT 检查对 MG 患者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以及总结胸腺增生和胸腺瘤的影像学特征,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治疗及术后随访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恶性胸腺瘤WHO病理分类及其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恶性胸腺瘤的CT表现,以便于分类、分期和选择治疗。方法:分析2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WHO分类恶性胸腺瘤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恶性胸腺瘤WHO分类B1型3例,B2型6例,B3型4例,C型(胸腺癌)8例。CT表现:心脏大血管受侵11例,主要表现肿块的心脏大血管接触面(mass-cardiovascular inferface,MCI)呈灌铸型生长。纵隔胸膜-肺受侵13例,主要表现为肿块-肺接触面(mass-pulmonary interface,MPI)增厚呈尖角或锯齿征。胸膜种植3例。肺门、肺内转移4例。C型(胸腺癌)更具侵袭性,远处转移多见。结论:CT能准确显示恶性胸腺瘤周围侵犯范围、胸膜种植及远隔转移。可准确分期和决定治疗方案,并对分类及预后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银染技术对87例Ⅰ-Ⅱ期胸腺瘤合并MG和83例Ⅰ-Ⅱ期胸腺瘤不合并MG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两组患者外周血和胸腺组织中T淋巴细胞进行细胞核嗜银染色,应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核仁银染面积和核面积的比值做为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s)表达强度值,两组所测数据做t检验.结果 胸腺瘤合并MG组外周血和胸腺组织中T淋巴细胞Ag-NORs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不合并MG组,两者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G患者T淋巴细胞核蛋白体脱氧核糖核酸转录活性明显增强,细胞增殖活跃,进而导致体内兔疫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腺上皮肿瘤WHO组织学分型与CT征象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复习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胸腺上皮肿瘤的63例患者术前的CT影像资料,按照2004年WHO组织学分型进行重新分型,将观测的CT征象与简化的组织学分型组(低危组胸腺瘤、高危组胸腺瘤、胸腺癌组)对照.结果 63例中,低危组胸腺瘤35例,高危组胸腺瘤16例,胸腺癌组12例.CT显示胸腺癌组更多见不规则轮廓、边缘毛糙/不清、纵隔脂肪层浑浊/消失、淋巴结肿大、胸膜受侵、其他脏器受侵和远处转移等征象;低危和高危组胸腺瘤更多见边缘光滑、分叶和类圆形轮廓、纵隔脂肪层清晰(P<0.05).结论 不规则轮廓、边缘毛糙/不清、纵隔脂肪层浑浊/消失、淋巴结肿大、胸膜受侵、其他脏器受侵和远处转移应提示胸腺癌的诊断,而边缘光滑、分叶和类圆形轮廓、纵隔脂肪层清晰则提示低危组和高危组胸腺瘤的诊断.CT鉴别低危组和高危组胸腺瘤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7.
胸腺瘤有浸润性生长的生物特性 ,合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者 ,更加重了外科治疗的复杂性。我们自 1983年 3月~ 1993年 5月收治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46例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胸腺瘤 46例 ,男 2 9例 ,女 17例 ,年龄 2 4~ 6 5岁 ,平均 42 6岁 ,病程 2个月~ 5a。胸部不适 17例 ;以MG症状就诊 16例 ,(按Oserman分型 :Ⅰ型 3例 ,Ⅱa型 5例 ,Ⅱb型 4例 ,Ⅲ型 3例 ,Ⅳ型 1例 ) ;无症状 ,体检发现 13例。胸部X线照片 46例 ,CT扫描 32例 ,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76 1% (35 / 4…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囊性胸腺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其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7例囊性胸腺瘤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9~72岁,平均46岁。分析常规MRI特征(包括大小、形态、囊腔分隔、实性成分、包膜完整度、瘤周水肿等)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组织病理学分型:A型胸腺瘤2例(11.8%),AB型胸腺瘤2例(11.8%),B1型胸腺瘤2例(11.8%),B2型胸腺瘤8例(47.0%),B3型胸腺瘤3例(17.6%)。肿瘤大小2.3~13.6cm,平均7.1cm;囊液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2例(70.6%),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5例(29.4%);囊壁或分隔均含有不同程度实性成分,其中单发附壁结节/肿块9例(52.9%),多发附壁结节/肿块5例(29.4%),弥漫性增厚伴结节/肿块3例(17.7%);肿瘤实性成分ADC平均值1.32×10-3mm2/s。结论:囊性胸腺瘤多为B2型胸腺瘤,肿瘤多伴有不同程度实性成分。MRI对囊性胸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CT对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 2 9例侵袭性胸腺瘤和 2 4例非侵袭性胸腺瘤进行单独评价 ,分析CT诊断侵袭性或非侵袭性胸腺瘤的可靠性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侵袭性胸腺瘤 ( 2 1例 ,占 72 %)较非侵袭性胸腺瘤 ( 7例 ,占 2 9%)有明显的分叶 (P <0 .0 5 )。侵袭性胸腺瘤囊变率 ( 2 3例 ,占 79%)较非侵袭性胸腺瘤 ( 6例 ,占 2 3 %)高 (P <0 .0 1) ;侵袭性胸腺瘤增强后较非侵袭性胸腺瘤有明显强化。结论 :肿瘤边缘分叶或不规则、囊变或坏死、增强前后CT值相差 2 0HU、纵隔脂肪线消失等CT征象提示侵袭性胸腺瘤。  相似文献   

20.
右后上纵隔淋巴细胞型胸腺瘤一例郭本树张大维李云珍罗业忠胸腺瘤大多发生在前纵隔,右后上纵隔很少见,现将我院所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1岁。右胸部间歇性隐痛伴咳嗽6个月余。图1胸部X线正位片示:右上胸内侧见一向胸腔突出的类圆形占位性病灶影,边缘清楚,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