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玉锋  张炜  高明霞  杨柳 《新中医》2018,50(7):126-128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汤。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84.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炎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保留灌肠并结合下腹部中药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并结合下腹部中药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李守勋 《河南中医》2014,(3):491-492
目的:观察红藤败酱散加减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淤结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红藤败酱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要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妇科B超结果。结果:观察组在改善带下异常、下腹胀痛或刺痛、腰骶胀痛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体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超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败酱散加减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黄亦曼 《光明中医》2014,29(1):83-84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肾调周法,辅以清热利湿化瘀,对照组采用清热利湿化瘀法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周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确切,能有效防治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祛湿清瘀方辅治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效果。方法:115例用抽签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祛湿清瘀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祛湿清瘀方辅治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于本院门诊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朱氏盆炎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结果: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8.3%,对照组有效率5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征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71.7%,对照组有效率4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征评分、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四妙散加味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对照组40例,以妇炎净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韩伟  李双 《新中医》2022,54(8):121-123
目的:探讨妇乐片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妇乐片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对照组为1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乐片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张越  谢文娟  范丽丽  武淑慧 《新中医》2022,54(16):124-128
目的:观察红藤煎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1周后,改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片口服1周治疗,观察组加予红藤煎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治疗14 d评定2组患者的腹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2 (IL-2)],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1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常见的妇科病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其主要表现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盆腔炎症疾病反复发作。丹白颗粒是国家名老中医徐志华教授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瘀热湿阻的病机而研制,由牡丹皮、大血藤、紫花地丁、三棱、莪术、败酱草、川芎、白花蛇舌草、白英、土茯苓、墓头回、椿皮、白芍、当归组成,临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满意。本文从中医学角度分析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因病机,以方剂学的思维角度结合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探析丹白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组方机制,为临床应用丹白颗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证(小腹胀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积分、次证(神疲乏力、口腻或纳呆、小便黄、大便干燥)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血红素氧和酶-1(HO-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HO-1、GM-CS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盆腔炎性包块直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腔炎性包块直径(1.24±0.42)cm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41%,4/54)与对照组(5.56%,3/54)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可调节CRP、HO-1、GM-CSF的表达水平,缩小盆腔炎性包块直径,改善症状积分,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远卫生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疗程共14d.结果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以西医为主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气滞血瘀型慢型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覃倩  张曼  尤剑鹏  李彤  吕超  玉杰锋  邓晶晶 《吉林中医药》2020,40(2):209-211,215
目的观察水莲风亏方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给予水莲风亏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组症状评分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疼痛评分、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实验室指标(ESR、HCT)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例数低于对照组,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莲风亏方能有效缓解盆腔炎患者疼痛,减少炎症反应,下调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压积(HCT)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四联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及替硝唑抗菌处理,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保留灌肠和远红外理疗四联疗法,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后遗症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子宫血流动力学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1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月经紊乱及2例白带增多,对照组患者有4例月经紊乱、6例白带增多、1例异位妊娠,2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下腹痛、腰骶疼痛、白带增多、月经异常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总症候积分亦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得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收缩期最大流速(PSV)明显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过治疗后外周血TGF-β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四联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针董氏奇穴联合舒肛解郁止痛汤中药坐浴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舒肛解郁止痛汤温水坐浴,治疗组在中药温水坐浴的基础上联合电针董氏奇穴中双侧"三其穴(其门、其角、其正)"、灵骨、大白、肠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方联合西药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的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清热利湿方加减治疗.观察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0.2 g/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少腹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腰骶胀痛、下腹冷痛和带下量多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Ⅰ型血红素氧合酶(HO-1)]。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58/6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56%(49/6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主症腰骶胀痛、白带异常、冷痛评分和次症月经失调、形寒肢冷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腰骶胀痛、下腹冷痛和带下量多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和HO-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结合左氧氟沙星可有效的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疗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采用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Lysholm量表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在疼痛方面对照组略优于治疗组(P>0.05),但在僵硬、日常活动及总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随访WOMAC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Lysholm量表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口服塞来昔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