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行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肩手部肿胀积分、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嵘  郭小燕 《河南中医》2016,(2):245-246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急性期肩手综合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上肢Fugl-Meyer评分、N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75.0%,对照组有效率3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后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软尺、FMA量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分别评定疼痛程度、手肿胀程度、关节运动功能和症状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VAS评分、肿胀评分、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可有效改善肩痛、肿胀、关节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金于  王宇展 《新中医》2021,53(5):44-48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泼尼松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2组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同时服用硫糖铝咀嚼片保护胃黏膜,治疗组加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功能[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功能及肿胀程度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83%)(P<0.05)。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DASH、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DAS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废用手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辅助手、实用手所占比例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废用手所占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实用手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2组辅助手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侧手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治疗组轻度肿胀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肿胀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度肿胀者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泼尼松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减轻患侧肢体疼痛及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2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65例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及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92%、对照组85.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改善症状及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综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进行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康复效果、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视觉模拟量表(VAS)、关节活动度(ROM)。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中背伸、掌屈、旋前、旋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7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研究组配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改善、疼痛减轻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活动度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腕关节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辅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关穴温针灸疗法联合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根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外关穴温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水肿、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水肿、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水肿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关穴温针灸疗法联合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水肿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配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疗程均为3周;两组治疗前后对肩部症状、皮色、上肢疼痛、水肿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上肢疼痛和皮色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配合康复治疗Ⅰ期肩-手综合征疗效满意,尤其在改善上肢疼痛和皮色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加入补阳还五汤。对比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与修订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FMA评分与MBI指数评分分别为(57.5±6.2)、(89.6±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透穴埋线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微创透穴埋线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康复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星期后采用肩痛程度(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微创透穴埋线法可减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肩痛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活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口服黄芪桂枝活络汤,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肢体疼痛VAS评分和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4.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活络汤联合康复训练可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等症状,改善肢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1期)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放血+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康复训练),每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MA)进行治疗前后患侧上肢疼痛、肿胀及运动功能的评价,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入院治疗第20天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同时段评分(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放血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独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症状均有效,但针刺放血组明显优于康复训练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加味芍药甘草汤、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针刺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患侧肢体的VAS、NIHSS、FMA和DASH、肿胀程度、SS-QOL、ADL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分值、肿胀程度、NIHSS和上肢DASH分值均下降,上肢FMA、SS-QOL、ADL分值均升高,两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分值、肿胀程度、NIHSS和上肢DASH分值均低于对照组,上肢FMA、SS-QOL和ADL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可有效缓解脑卒中SHS患者的疼痛、肢体肿胀,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和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符合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肢体疼痛VAS评分和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康复训练可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等症状,改善肢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四川中医》2021,39(7):136-139
目的:探究活血除瘀方熏蒸结合药饼灸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患者临床症状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98例,按照投掷法随机设为50例观察组和48例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活血除瘀方熏蒸结合药饼灸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饼灸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并将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肿胀程度、肩关节活动度、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肿胀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O、CGRP水平较治疗前高,ET-1水平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MA、MBI评分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各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活血除瘀方熏蒸结合药饼灸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臭氧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方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位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臭氧穴位(肩髃、肩髎、阿是穴)注射疗法,均治疗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简化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量表)中的上肢运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FMA量表、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FMA量表、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量表、MB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穴位注射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上肢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上肢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进行30 d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以及症状(活动受限、肿胀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2组治疗后NRS、SHSS、症状(活动受限、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NRS、SHSS、症状(活动受限、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上肢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患肢功能,减轻疼痛,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及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加用腕踝针疗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和VAS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