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脑 安徽省:2011年8月全省共报告病例50例,较上月(27例)环比上升85.19%,较2010年同期(111例)同比下降54.96%,2011年累计报病80例,较2010年同期(138例)同比下降42.03%。湖南省:8月全省共报告病例107例,死亡5例。报告病例数比上月(48例)上升122.92%,比2010年同期(78例)上升37.18%,2011年至本期累计报告152例,比2010年同期(99例)上升53.54%,2011年至本期累计死亡8例,  相似文献   

2.
<正>麻疹四川省:2014年7月全省共报告麻疹103例,无死亡。发病数较2014年同期上升347.83%。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地区为广安市、南充市和达州市。山西省:2014年7月共报告14例麻疹病例。病例分布在吕梁市、太原市、长治市、大同市、朔州市、运城市和忻州市。安徽省:2014年7月报告发病64例,上月90例,环比下降28.89%,2013年同期63例,同比上升1.59%。流行性感冒浙江省:2014年7月,全省报告流行性感冒627例,较上月上升195.75%,较2013年同期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2021年全国夏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为进一步做好夏季重点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和指导。  方法  根据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流感专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监测数据,在对2021年1—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以及2017 — 2020年同期疫情形势进行分析基础上,采用专家会商法,研判我国2021年夏季重点传染病的疫情形势。  结果  2021年截至5月23日,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7万例,较2020年同期(260万例)下降5%;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后,报告发病数较2019年同期(426万例)下降42%,较2017 — 2019年同期平均水平(324万例)下降24%;死亡7162例,较2020年同期(11671例)下降39%,较2017 — 2019年同期平均(7639例)下降6%。布鲁氏菌病报告病例数(2.7万)较2020年同期上升73%,较2017 — 2019年同期平均上升70%,内蒙古布鲁氏菌病发病率自2017年开始迅猛上升,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自2018年呈上升趋势。 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43万例)和重症数(433例)较2020年同期分别上升985%和1070%。 全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5例,较2020年同期(110例)下降86%。 报告炭疽病例59例,较2020年同期(47例)略有增加。 流行性感冒报告病例数(10.7万例)较2020年同期下降90%。 2021年我国内地共报告11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较往年略有增加,均为散发。  结论  2021年1 — 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总体低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夏季仍将继续维持总体平稳态势。 预计夏季布鲁氏菌病、手足口病、登革热、炭疽的发病水平将呈现上升趋势,应加强对这些夏季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4.
《疾病监测》2022,37(8):989-990
<正>2022年7月(2022年7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 174 894例,死亡2 003例。其中,甲类传染病中鼠疫报告发病1例,霍乱报告发病1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3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01 292例,较上月(287 693例)上升5%,较2021年同期(305 023例)下降1%。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布鲁氏菌病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报告死亡1 996例,较上月(2 060例)下降3%(64例),较2021年同期(1 881例)上升6%。  相似文献   

5.
<正>手足口病湖南省:2014年4月共报告病例45 713例,重症429例,死亡7例。报告病例数比上月上升245%,死亡数比上月增加4例;报告病例数比2013年同期上升286%,死亡数比2013年同期增加3例;2014年至本期累计报告病例68 720例,比2013年同期累计上升209%;2014年累计死亡10例,比2013年同期增加3例。2014年累计报告实验室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吕梁市离石区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和流行特点, 为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与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0年离石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着重分析重点传染病的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特点。 结果 2010年全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类13种,发病总数为864例,死亡1例,总发病率为330.40/10万,死亡率为0.38/10万,病死率为0.12%。其中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较多。 结论 2010年离石区传染病发病形势整体平稳,AIDS流行形势严峻,肺结核、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发病数上升明显,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痢疾发病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疾病监测》2022,37(7):864-865
<正>2022年6月(2022年6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 285 858例,死亡2 066例。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无发病和死亡病例报告,霍乱报告发病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1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87 693例,较上月(273 802例)上升5%,较2021年同期(288 172例)下降0.2%。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布鲁氏菌病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报告死亡2 060例,较上月(2 001例)上升3%(59例),较2021年同期(1 727例)上升19%。  相似文献   

8.
《疾病监测》2015,30(7):528-529
<正>麻疹安徽省:6月报告发病396例,5月492例,环比下降19.51%,2014年同期87例,同比上升355.17%。6月报告病例分布在16市81个县(区),报病数前5位的市为亳州、阜阳、滁州、蚌埠和六安,前5位的县(区)为谯城区、霍邱县、怀远县、临泉县和蒙城县。湖南省:6月报告病例218例,无死亡。报告病例数比5月(141例)增加55%,比2014年同期(264例)减少17%。2015年至本期累计703例,比2014  相似文献   

9.
<正>麻疹河北省:2014年5月报告麻疹1131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1.552/10万,死亡率0.001/10万。发病数与上月相比下降24.25%,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1919.64%。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地区依次为承德、秦皇岛、廊坊、唐山和沧州。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年龄集中在0~1岁和20~44岁组(43.94%和37.58%);男女性别比为1.40∶1。安徽省:2014年5月报告麻疹167例,上月187例,环比下降10.70%,2013年同期427例,同比下降60.89%。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地市为亳州、  相似文献   

10.
《疾病监测》2015,30(12):988-989
<正>手足口病浙江省:2015年11月全省报告手足口病10 197例,较上月上升42.82%,较2014年同期下降17.78%,无死亡病例报告。全省11个地市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市为温州、宁波、台州、嘉兴和丽水,占全省报告病例数的71.83%。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居多,占全省报告病例数的99.72%。2015年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陕西省手足口病报告发病高峰期重症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病特点,为及时有效的救治重症病例,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 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陕西省手足口病报告发病高峰期重症及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资料包括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信息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表信息。 结果 陕西省手足口病报告发病高峰期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51 167例,死亡26例,重症262例,分别比2009年同期上升108.23%、116.67%和204.65%。重症和死亡病例中,以散居儿童为主,3岁分别占92.37%和91.65%; 重症病例从发病到就诊间隔2 d占67.94%;实验室检测率为35.50%;其中EV71阳性占87.10%。死亡病例发病到初诊平均0.57 d,发病到诊断为手足口病平均时间2.88 d;在死亡病例中,实验室检测19例,检测率为73.08%,全部为EV71阳性。 结论 陕西省2010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高峰期重症及死亡病例较2009年同期大幅上升;重症和死亡病例中,以3岁散居儿童为主;实验室检测以EV71为主;从初诊到诊断为手足口病时间2 d,提示诊断不及时,对病情有所耽误。  相似文献   

12.
安徽:7月14-20日,报告手足口病例688例,比上周减少91例,环比下降11.68%;去年同期报告4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3.
《疾病监测》2021,36(8):742-743
正2021年7月(2021年7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28 584例,死亡1 882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3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05 023例,较上月(288 172例)上升6%,较2020年同期(300 776例)上升1%。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布鲁氏菌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5%。报告死亡1 881例,较上月(1 727例)上升9%(154例),较2020年同期(1 927例)下降2%。  相似文献   

14.
《疾病监测》2022,37(9):1138-1139
<正>2022年8月(2022年8月1日0时至8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58 201例,死亡2 568例。其中,甲类传染病中鼠疫未报告病例,霍乱报告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08 822例,较上月(301 292例)上升2%,较2021年同期(274 917例)上升12%。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2%。报告死亡2 565例,较上月(1 996例)上升29%(569例),较2021年同期(2 077例)上升23%。  相似文献   

15.
《疾病监测》2023,38(2):130-131
<正>2023年1月(2023年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9 324例,死亡2 158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未报告发病死亡病例。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血吸虫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其余20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84 750例,较上月(148 573例)上升24%,较去年同期(228 923例)下降19%。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及布鲁氏菌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7%。报告死亡2 158例,较上月(2 384例)下降9%(226例),较去年同期(1 515例)上升42%(643例)。  相似文献   

16.
2020年2月(2020年2月1日0时至2月29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26628例,死亡3781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报告,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1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08539例,较上月(257343例)下降19%,较2019年同期(243083例)下降14%。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7%。报告死亡3755例,较上月上升161%(1441例),较2019年同期(1486例)上升181%。  相似文献   

17.
韩丽红  宋文龙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2):1262-1263
目的对2010年包头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防治措施,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包头市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信息系统2010年疫情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包头市传染病医院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516例,重症病例1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的儿童为主,占患病人数的82.17%。结论手足口病传染性较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传播快,应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疾病监测》2021,36(7):636-637
正2021年6月(2021年6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83 394例,死亡1 730例。其中,甲类传染病中霍乱报告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1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88 172例,较上月(289 878例)下降0.6%,较2020年同期(288 382例)下降0.1%。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布鲁氏菌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报告死亡1 727例,较上月(1 529人)上升13%(198人),较2020年同期(2 017例)下降14%。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05 — 201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 — 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昌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趋势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2005 — 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1 041例,年发病率为506.32/10万~1 678.80/10万,呈总体下降趋势(趋势χ2=6.739,P<0.05)。 肠道传染病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的72.67%,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18.14%)、经血与性传播传染病(10.04%)和动物源性及虫媒传染病(0.12%)。 肠道传染病和经血与性传播传染病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5.657,P<0.05;趋势χ2 =9.282,P<0.05)。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7岁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1.80%;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5.23%。 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痢疾、肺结核和肝炎。 法定报告传染病冬、夏两季高发;发病率较高的街镇(北七家镇、东小口镇、回龙观镇、沙河镇等)集中于昌平南部地区。结论2005 — 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手足口病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后、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成为昌平区重点防控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同时学龄前儿童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与朝阳、海淀两区毗邻的城乡结合部是昌平区传染病防控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0.
《疾病监测》2023,38(3):244-245
<正>2023年2月(2023年2月1日0时至2月28日24时),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24 685例,死亡2 329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未报告发病死亡病例。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其余22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76 757例,较上月(184 750例)上升50%,较去年同期(202 017例)上升37%。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及布鲁氏菌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7%。报告死亡2 327例,较上月(2 158例)上升8%(169例),较去年同期(1 454例)上升60%(87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