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同时探讨其肠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肠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以及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60只功能性便秘模型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干预组,每组20只。其中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接受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灌胃制备功能性便秘模型,随后对干预组大鼠进行右归丸悬浊液灌胃,共给药20 d。用活性炭进行灌胃计算各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肠神经递质SP、NO、5-HT、VIP水平变化;免疫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各组结肠组织AQP3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造模开始后逐渐出现精神萎靡、喜卧、食欲减退、粪便量少、便质干硬等症状,甚至部分大鼠出现小便减少。经过干预后大鼠上述症状逐渐改善,甚至出现部分大鼠症状消失。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减弱,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干预组大鼠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较模型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血清SP、VIP水平降低,NO及5-HT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干预组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4)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结肠组织AQP3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干预组大鼠较模型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可能与肠神经递质及水通道蛋白的异常有关,右归丸治疗功能性便秘可能通过调节SP、NO、5-HT、VIP及AQP3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2.
陆迅  叶柏 《河南中医》2013,33(4):515-518
目的:探讨行气润肠汤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5-羟色胺(5-HT)、P物质(SP)、血管活性肽(VIP)的影响.方法:采用结直肠球囊扩张刺激及限水法建立便秘型IBS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行气润肠汤组、福松组,造模成功后第2天起,行气润肠汤组、福松组分别给予中药溶液、福松溶液2 mL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等容量灌胃.每组均连续灌胃14 d.灌胃期间各组大鼠总饮水量均控制在200 mL·d-.实验结束后测结肠组织5-HT、SP、VIP的含量,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5-HT、SP、VIP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与模型组比较,行气润肠汤组5-HT、SP、VIP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行气润肠汤能降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5-HT、VIP、SP的分泌,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3.
陈斯琼  李威  钟蒙蒙 《新中医》2023,55(21):104-107
目的:观察火麻仁辅助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儿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麻仁辅助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改善指标、胃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便秘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P<0.05)。治疗后,2组排便疼痛、便质干硬、每天排便次数<1次占比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排便疼痛、便质干硬、每天排便次数<1次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直肠最低敏感量、直肠最大耐受量、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及血清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P物质(SP)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直肠最低敏感量、直肠最大耐受量、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及血清GAS、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  相似文献   

4.
火麻仁(Semen Cannabis)为桑科植物火麻(Cannabis Sative L)的干燥成熟种子,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润肠通便、滋养补虚的功效.现代医学已证明它所含脂肪油有润滑肠壁,软化大便、轻度兴奋肠管、增加蠕动、减少大肠吸收水分的作用[1].据报道,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有常年食用火麻仁油的生活习惯[2],提示了长寿与火麻仁之间的某种内在关系.揭示这种关系,将从一个方面揭示巴马人长寿的秘诀.本试验旨在研究润肠通便是否对促进老年人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有积极作用,便秘是否会加速人体衰老的进程,火麻仁的润下作用与现代抗衰老作用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煎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二至煎组和西沙比利组4组,观察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和黏膜组织中的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含量的变化。结果加昧二至煎使C—IBS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增加,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肠黏膜组织中SP和VIP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加味二至煎通过调整胃肠激素分泌释放而调节C—IBS大鼠的肠运动功能,为临床治疗C—IBS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煎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二至煎组和西沙比利组4组,观察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和黏膜组织中的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含量的变化。结果加昧二至煎使C—IBS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增加,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肠黏膜组织中SP和VIP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加味二至煎通过调整胃肠激素分泌释放而调节C—IBS大鼠的肠运动功能,为临床治疗C—IBS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生山药煎液对脾虚便秘小鼠排便功能、小肠推进率的改变及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含量的影响,观察不同剂量的生山药煎液治疗脾虚便秘的疗效,进而阐明其治疗便秘的机理,并对量效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将60只清洁级SPF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山药煎液高、中、低剂量组,麻仁丸组。经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外,各组小鼠分别用凉开水、山药水煎高、中、低剂量及麻仁丸进行灌胃处理。末次给药后,观察山药煎液对小鼠排便功能、小肠推进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SP﹑VIP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山药煎液有促进小鼠排便的作用,以山药水煎剂高剂量组明显(P<0.01);各给药组均可促进便秘小鼠小肠内墨汁的推进速度,以山药煎液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其次为山药煎液中剂量组、麻仁丸和山药煎液低剂量组(P<0.05);山药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麻仁丸组对脾虚便秘模型小鼠肠组织中SP﹑VIP含量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山药水煎高、中、低剂量组和麻仁丸组小鼠的排便功能、精神状态、大便质地均有明显改善,其小肠内墨汁有显著的推进,SP、VIP含量均较模型组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由生甘草、白芍、白术、当归等9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便秘通对于治疗复方地芬诺酯致小鼠便秘的作用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组,对小鼠进行便秘通治疗,利用复方地芬诺酯致小鼠便秘,观察便秘通对便秘小鼠的首次黑便排出时间、6 h内粪便数目、干重和小肠推进率的影响。结果:与复方地芬诺酯组相比,2.00 mg/kg组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缩短54.52 min,小肠推进率提高24.93%,排便粒数和干重分别增加14.87和0.17 g。结论:便秘通能明显改善复方地芬诺酯所导致的小鼠便秘症状,促进小肠蠕动,为其临床有效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术生地颗粒治疗慢通过型便秘模型动物后肌间神经丛的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递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作慢通过型便秘大鼠模型,使用白术生地颗粒进行实验干预,观察分析不透X线标记物胃肠通过时间,检查大便颗粒及重量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其近端结肠、远端结肠肌间神经丛的SP、VIP递质进行检测。结果干预组排便粒数较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明显增加。干预组大鼠不同节段肠肌间神经丛递质的表达,与自然恢复组比较,SP近端结肠增加,远端结肠无显著性差异;VIP近端结肠降低,远端结肠增加;与模型持续组比较,VIP近端结肠降低,远端结肠增加;近端结肠及远端结肠SP皆增加。结论白术生地颗粒可增加慢通过型便秘动物模型结肠黏膜下VIP、SP神经递质含量,对结肠蠕动有调节作用,对改善收缩波远端的肠段平滑肌舒张,近端肠段平滑肌维持收缩的协调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长期食用火麻仁油的习惯所给我们的启示,寻找便秘与衰老的关系,观察火麻仁油是否可通过其润下功能而抗衰老。方法:用火麻仁油对复方地芬诺酯致便秘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分大、小二个剂量组,用药共40天,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火麻仁油大、小二剂量组。结果:火麻仁油能显著升高复方地芬诺酯致便秘模型小鼠脑组织中SOD、GSH-Px的水平(P<0.01),能显著降低脑组织中脂质代谢产物MDA的水平(P<0.01),能显著升高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P<0.01)。结论:便秘模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便秘可促进机体的衰老;火麻仁油可通过增强机体的抗氧化作用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含油量柏子仁对小鼠便秘模型和肠推进作用的影响,为柏子仁含油量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分别观察模型小鼠排便潜伏期、排便次数、便重及含水量,及小肠推进作用。结果:0%~16%含油量柏子仁对小鼠便秘模型的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肠推进率随含油量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提高。20%~40%含油量柏子仁霜对小鼠便秘模型的相关指标亦无明显影响。20%~40%含油量柏子仁对小肠推进率影响较为明显,含油量在30%时小肠推进作用明显增强,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随含油量增加,推进作用增强。结论:柏子仁含油量增加可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但对便秘模型影响不明显,提示其泻下作用缓和,符合临床润肠通便的功效,同时认为其作用部位主要为小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制备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探讨针刺足三里对CIA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12周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手针组,每组15只,建立牛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CIA大鼠模型。电针组和手针组于造模完成后第1天取足三里穴治疗,15 min/次,1次/d,连续治疗14 d。在3 d, 7 d, 14 d时,采用跖围法测大鼠跖围长度,并在治疗14 d后,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的病理学变化,计算大鼠的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结肠蠕动波测定方法检测大鼠的肠蠕动波次数,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胃黏膜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跖关节肿胀明显(P<0.01),软骨组织破坏严重并有炎症细胞浸润,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均降低(P<0.01),胃黏膜中CRF和VIP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后大鼠跖关节肿胀程度明显降低(P<0.05),软骨破坏程度减轻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提升(P<0.05),肠蠕动波次...  相似文献   

13.
粉碎方法对枳壳挥发油提取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粉碎方法对枳壳挥发油的提取量、组分和组分含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在水中捣碎机、碎和碾碎三种粉碎法中,水中捣碎法最好,该法的优点为挥发油得率高,挥发损失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丁香普通粉和超微粉中丁香酚的含量;研究其对小鼠肠运动作用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采用炭末法观察丁香普通粉、超微粉对小鼠肠运动的影响。 结果: 丁香普通粉和超微粉中丁香酚的含量相同;丁香能显著抑制小鼠的肠运动,超微粉剂量为普通粉的1/4时,仍具有与普通粉相同的作用;丁香超微粉抑制小鼠胃肠运动具有一定量效关系。 结论: 超微粉碎应用于丁香药材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临床应用超微细粉时剂量可相应减少,节约药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制萎扶胃浓缩丸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及急性毒性。方法:通过测定小鼠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研究制萎扶胃浓缩丸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采用测定LD50评价制萎扶胃浓缩丸急性毒性。结果:制萎扶胃浓缩丸对小鼠胃排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1),对正常小鼠肠推进未见明显影响,制萎扶胃浓缩丸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结论:制萎扶胃浓缩丸对小鼠胃肠动力具有促进作用,口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对习惯性便秘患者大便性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研究组,每组40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A组给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B组给予针刺治疗,研究组给予针刺治疗配合耳穴贴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海洋岩盘深层水中药复方制剂(HYYPSCS)保护胃黏膜,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采用乙醇ig给药法致正常小鼠胃溃疡,观察HYYPSCS(1 925,3 850,7 700 mg·kg-1, qd, ig给药5 d)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计算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测定胃SOD和MDA活性,并考察HYYPSCS对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结果 :HYYPSCS给药组溃疡指数和MDA活性均低于乙醇损伤组,中剂量组SOD活性显著高于乙醇损伤组( P <0.05),各给药组对小鼠肠运动的促进作用均显著高于空白组( P <0. 01)。 结论 :HYYPSCS显著促进胃肠蠕动且对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患者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气郁结证患者(治疗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疗效,单项症状疗效及胃肠激素、胃排空、胃电图、饮水试验情况,并结合心理评估报告,同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总体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若以单项有效率统计,上腹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恶心、呕吐、嗳气、纳差、急躁易怒抑郁、口苦、头晕乏力、反酸及大便溏软13项症状均有改善(P0.05)。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两亚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胃排空延迟较治疗前好转(P0.05);胃电图餐前、餐后正常慢波有所提高;饮水量明显增加(P0.05);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餐后瘦素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患者抑郁症状有所减轻,停药3个月后症状基本无反复。结论柴胡疏肝散能够很好地改善FD肝气郁结证患者临床证候,促进胃排空,改善胃电图,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枢对正常大鼠、便秘模型大鼠、腹泻模型大鼠肠运动功能的调节作用,探讨针刺天枢对肠运动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便秘模型组、腹泻模型组,每组20只.冰水灌胃建立便秘模型大鼠,番泻叶灌胃建立腹泻模型大鼠.用水囊测压技术和多导电生理记录系统记录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的空肠运动和远端结肠运动,针刺天枢穴,捻转行针1 min,平补平泻,120次/min,观察针刺前后肠运动的改变.结果:1)正常大鼠,针刺天枢降低了空肠收缩的频率和波幅(P〈0.01,P〈0.01),抑制了空肠的收缩;腹泻大鼠模型中,针刺天枢降低了空肠运动的频率和波幅(P〈0.01,P〈0.01).针刺天枢对正常和腹泻状态大鼠的空肠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正常大鼠,针刺天枢增加了远端结肠运动的频率和波幅(P〈0.01,P〈0.05);便秘模型大鼠,针刺天枢使远端结肠的运动加快,波幅增大(P〈0.05,P〈0.01).针刺天枢对正常和便秘状态的大鼠远端结肠运动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针刺天枢对不同节段肠运动呈现不同的调节方向,即抑制空肠运动、促进远端结肠运动,针刺天枢通过节段性体表-交感反射抑制空肠的运动,通过体表-副交感反射促进远端结肠的运动.这可能是针刺天枢对正常、腹泻和便秘动物模型肠运动的双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