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讨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依据其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CT检查,研究组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积液检出状况和股骨头坏死检出率。结果研究组确诊率80%高于对照组52.50%,漏诊率20%低于对照组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关节积液检出率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应用价值高于CT诊断,检查的安全性和检出率相对更高,建议临床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诊断中128层CT与3.0T磁共振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2023年7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63例患者为研究组,纳入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接受128层CT与3.0T核磁共振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在股骨头坏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临床综合诊断确诊6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128层CT检出阳性患者56例,其中真阳性51例;3.0T磁共振检出阳性63例,真阳性63例;3.0T磁共振诊断灵敏度(100.00%vs 80.95%)、特异度(100.00%vs 90.00%)、准确率(100.00%vs 84.96%)均高于128层CT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T磁共振检出Ⅰ期11例、Ⅱ期14例、Ⅲ期31例、Ⅳ期7例;128层CT检出Ⅰ期9例、Ⅱ期14例、Ⅲ期23例、Ⅳ期5例;3.0T磁共振在不同病变分期患者总检出率高于128层CT (P<0.05)。结论:3.0T磁共振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更高,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股骨头坏死应用CT、核磁共振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行CT、核磁共振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考,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效果。结果: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应用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阳性率为95.08%,明显要高于CT扫描检出80.33%的阳性率(P0.05);在股骨头坏死分期的诊断上,在Ⅰ期、Ⅱ期坏死的检出率上核磁共振检出率要高于CT检查(P0.05)。结论:相比CT检查,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这为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6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CT诊断检查;观察组30例,给予核磁共振诊断,对这两组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分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查结果显示确诊患者共为29例,诊断正确率为96.7%,对照组检查结果有22例确诊,诊断正确率仅为73.3%,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股骨头坏死分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给予核磁共振诊断明显优于CT检测,不仅准确率高,而且能够有效诊断出早期股骨头坏死,加强患者的早期防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股骨头坏死应用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存在股骨头坏死的87例患者为对象,分别行CT、核磁共振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核磁共振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为96.55%,CT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为78.16%,数据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成立标准,即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相对比CT而言准确性更为可观,可以减少漏诊、误诊风险,为患者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4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依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实验组阳性征象检出率优于对照组,检查结果的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准确率优于对照组,不同分期诊断准确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能较早发现病变,对临床诊断的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讨核磁共振及CT检查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excel表格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间来我院进行检查的106例急性颅脑损伤脑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CT检测,给予研究组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检出率为96.23%,与对照组的77.36%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测,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准确率更高,能帮助医生快速诊断病情并予以有效治疗,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CT诊断及核磁共振诊断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样本80例,均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开展CT诊断及核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阳性检出率及股骨头坏死影像特征。结果:本次纳入80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经CT检查确诊72例,阳性检出率为90.00%,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79例,阳性检出率为98.75%,P<0.05;经CT检查,患者骨小梁结构模糊、髋臼病变、股骨头骨小梁及皮质改变等影像学特征较明显,经核磁共振诊断,骨髓水肿特征较为明显,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影像学特征,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阳性检出率更高,影像学特征更为明显,但CT诊断在股骨头坏死患者病变特征中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对于疑难病变患者可联合两种诊断方式,确保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92-2094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股骨头坏死患者82例,均行CT、核磁共振检查,分析股骨头坏死CT、核磁共振检查影像学特征,比较CT、核磁共振检查检出率、漏诊率。结果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为96.34%,高于CT诊断的82.93%,核磁共振检查漏诊率为3.66%,低于CT诊断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Ⅰ期17例、Ⅱ期31例、Ⅲ期13例、Ⅳ期7例;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Ⅰ期23例、Ⅱ期33例、Ⅱ期18例、Ⅳ期5例。结论与CT检查比较,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检出率高,漏诊率低,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61-2462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6例,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均行MRI、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检查,分析MRI、CT诊断不同分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准确率及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典型症状显示率。结果 7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手术病理证实早期34例,中期23例,晚期19例;MRI诊断早期32例,中期22例,晚期18例;CT诊断早期21例,中期21例,晚期18例。MRI诊断早期准确率(94.12%)高于CT诊断(61.76%),(P<0.05);MRI诊断骨小梁模糊显示率(67.65%)、线样征显示率(76.47%)、骨髓水肿显示率(61.76%)高于CT诊断(20.59%、17.65%、17.65%),(P<0.05)。结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MRI诊断可提高准确率,且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典型征象显示率较高,可为临床确诊提供更多信息支持,利于临床及时予以有效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7年3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2月,共收治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阳性检出率以及分期情况。结果:本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核磁共振检查阳性检出率与CT检查相比显著更高,P<0.05;核磁共振检查影像学T1W1与T2W1信号表现为条状或斑点状,部分呈局限性斑点状,部分呈不规则信号区域,少量为关节囊积液。结论:与CT检查相比,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法的诊断正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探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Excel表格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来我院进行检查的364例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CT检测,给予研究组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各项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准确率为97.80%,显著高于CT检测的86.26%(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测,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准确率更高,能帮助医生快速诊断病情并予以有效治疗,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CT与核磁共振的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95.5%,明显比CT的77.8%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相较于CT,核磁共振的阳性检出率与确诊率较高,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2年12月兴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52例,均行CT及MRI检查,以手术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分析CT及MRI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对各分期股骨头坏死诊断差异性。结果:52例临床疑似病例中30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其中手术确诊Ⅰ级患者15例;Ⅱ级患者8例;Ⅲ级患者3例;Ⅳ级患者4例。MRI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6.67%、95.45%、96.15%,显著高于CT诊断的73.33%、68.18%、71.15%(P <0.05)。MRI诊断股骨头坏死Ⅰ级与Ⅱ级检出率明显高于CT诊断(P <0.05)。结论:临床鉴别诊断股骨头坏死可首选MRI技术,MRI与CT相比具有更高的股骨头坏死诊断效能,尤其是对早期病变的识别,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89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以磁共振成像、CT检查,对照手术或临床最后确诊结果,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从诊断准确率来看,经手术或临床最后确诊,89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80例确诊;经磁共振成像检查,76例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诊断准确率为95.0%;经CT检查,68例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5.0%;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高于CT,P<0.05;从诊断价值来看,磁共振成像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高于CT,漏诊率低于CT,P<0.05;从特殊部位损伤检出情况来看,两种检查方式对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脑叶挫裂伤、脑深部挫伤、脑干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对部分特殊部位损伤检出率更高,特别弥漫轴索损伤,诊断价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62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且均选用磁共振成像技术与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划分为两个小组,前者设定为对照组,后者设定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成像时间、成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成像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Ⅰ级图像率更高,Ⅲ级图像率更低(P<0.05);两组Ⅱ级图像率无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磁共振成像技术,成像时间更短,成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CT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表现。结果: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CT检查准确率为92.5%。结论:CT检查是股骨头坏死的重要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141-4142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年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06例妇科盆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与准确率。研究组的临床确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肿瘤的分期诊断符合率上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高,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妇科中的盆腔肿瘤病症采取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临床检查具有更高的临床检出率,而且可以根据临床检测的结果进行准确的鉴别与诊断,拥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用于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1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开展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准确率(95.00%)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组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诊断中CT与MRI诊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治疗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学记录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两种诊断方式,并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CT和MRI两种影像学诊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表现特点和诊断准确率。结果:参照MRI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55例符合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为91. 67%;参照CT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42例符合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为70. 00%,MRI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采取MRI检查效果明显优于CT检查,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因此在早期股骨头诊断中应该优先选择MRI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