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回顾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进展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美国Merck公司的科学家从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出第1个碳青霉烯抗生素硫霉素.其结构有别于青霉素类的青霉烷环,不同之处在于两点:(1)噻唑环中C2和C3间有不饱和双链,另在1位的硫原子为碳所替代.  相似文献   

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及研制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具特色的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是由链霉素菌产生的硫霉素,在硫霉素的基础上经半合成而制得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一类新型抗生素。目前在临床上已应用的有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罗培南以及正在研究开发的百阿培南、DX-8739、BO-3482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厌氧菌和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厌氧菌均有抗菌作用。其抗菌机理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上-1、-2和-3结合,导致细菌形成无壁球状体,使细菌迅速肿胀、溶解和死亡。此外,对细胞壁有强大的穿透力,可通过鲍林蛋白以外的通道通过细菌膜而起作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非常接近。对多数细菌产生的β--酰胺酶高度稳定,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亦稳定,与第三代头孢菌素无交叉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pAE)。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罗培南以及百阿培南具有不同的结构,因而产生不同的化学稳定性及体内药动学。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研究方向:在1位上引人β-甲基,有利于增强对DPH-的稳定性;在2位侧链上接入碱性基团促进该类抗生素透过0pdD2孔蛋白,从而增强抗绿脓杆菌活性;在2位引入芳香基增强抗RMSA活性;为提高口服利用度,多将3位羧酸化,制成酯质前体;探索具有双重作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天然碳青霉烯(carbopenems)类抗生素硫霉素(thienamycins)于1976年由默克公司从牲畜链霉菌(streptomyces cattleya)中发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种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对多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重症细菌性感染、多重耐药株感染、医院获得肠杆菌属细菌的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目前,已有两代产品应用于临床,分别以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为代表。  相似文献   

4.
王彦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97-4898
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药物的性质。了解抗生素的化学结构,能从本质上认识和了解药物的性质,掌握药物作用及其应用的规律。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主要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1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念: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中含有四个原子组成的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种类: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优点: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证广及临床疗效好。本类药物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缺点:由于β-内酰胺是由四个原子组成,分子张力比较大,使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开环导致失活。1.1β-内酰胺类抗菌作用机制抑制转肽酶活性能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粘肽转肽酶,使其催化的转肽反应不能进行,从而阻碍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细胞壁缺损,使细菌细胞肿胀、变形、破裂而死亡。增加细菌胞壁自溶酶活性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影响,因而本类药物对细...  相似文献   

5.
新型抗革兰阳性菌药物——达托霉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丽娟  石磊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7):1100-1102
达托霉素(Daptomycin,商品名:Cubicin)是一种可以从玫瑰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sporus)发酵衍生得到的一种新型的环脂肽类抗生素,由美国Cubist制药公司开发的全球第一个环脂肽药物(图1),由于达托霉素结构非常复杂,很难商业化的化学全合成,微生物发酵生产达托霉素仍是目前唯一的方法。2003年9月,美国FDA首次批准达托霉素(Cubicin)用于治疗复杂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cSSSI),并先后在美国、德国、英国和荷兰上市。FDA在2006年又进一步批准了达托霉素用于治疗有金葡菌引起的心脏感染和菌血症。  相似文献   

6.
中图法分类号R733.7泰能(Tienam)又称复方亚胺硫霉素,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抗菌谱特广,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抗菌活性特强而著称。急性白血病继发感染,由于免疫机能缺陷、粒细胞缺乏和白血病细胞负荷,抗感染治疗不易奏效...  相似文献   

7.
HPLC测定盐酸阿奇霉素及其有关物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奇霉素为15元环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构上与红霉素类似,不同的是内酯环的9α位上有甲基氮。阿奇霉素的作用机理与红霉素相似,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作用,且具有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在传统生产工艺中,将阿奇霉素直接与强酸溶液反应生成阿奇霉素盐。而阿奇霉素在强酸(如浓HCl,浓H2SO4)条件下不稳定,因此易使阿奇霉素遭到破坏,而相关物质增加。  相似文献   

8.
张莉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130-1130
头孢氨苄(苯苷孢霉素)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延续产物,是β-内酰胺类药物中的一大类抗生素类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重症感染。  相似文献   

9.
克拉霉素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霉素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宋洪杰沈意翔李萍李珍石晶王卓高申克拉霉素(CLM)是一种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化学名称为6-O-甲基红霉素A,由红霉素分子中6位羟基被甲氧基取代而成。这一结构变化使得CLM与红霉素相比,胃酸稳定性增加,口服吸收良好,血浆和...  相似文献   

10.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炳坚 《右江医学》1995,23(4):174-177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田东县人民医院苏炳坚(综述)钟梦熙(审阅)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均有β-内酰胺环。临床应用毒性小,副作用少(1),既可口服,也可静脉用药,静脉推注可使血液浓度升高,提高疗效。其作用特点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有关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一些问题戴杏梅(第一临床学院)韩圣群(中外合资大连司威特制药有限公司)过敏是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死。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非青霉素G的其它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被开发出来,并用于临床,而这类药物致...  相似文献   

12.
《四川医学》2004,25(7):831-831
单选题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不如以前,主要原因:( )A 剂量不足 B 停药过早,疗程不够 C 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D 选择抗生素品种不当 E 感染严重2 下列哪一项不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 )A 能穿透细菌的外膜 B 抵挡病原菌所产生β内酰胺酶的水解或破坏 C 与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结合,抑制细菌胞壁合成 D 抑制DNA螺旋酶 E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子越小,越易进入细菌体内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A 喹诺酮类 B 头霉素类 C 头孢菌素类 D 青霉素类 E 碳青霉烯类4 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 ,然而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使大量抗生素临床应用不久便发生细菌耐药而失去抗感染效果 ,因此 ,不断研制抗菌活性强和低毒的新型抗感染药物 ,是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流行 ,提高临床感染性疾病治疗水平的重要措施。2 0世纪 70年代 ,人们在链霉菌的培养液中发现了硫霉素 ,其抗菌活性极强 ,但却很不稳定 ,而且毒性比较大 ,使临床应用困难。到 2 0世纪 90年代 ,人们将天然硫霉素的 2位侧链进行了一定的修饰 ,研制出了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 ,虽然其稳定性有所提高 ,但其对中枢及肾脏的毒性并…  相似文献   

14.
阿奇霉素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是一种氮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为在14元内酯环的9a位上多一个甲基氮而成为15元环。该药与红霉素(ErythromycinEM)在化学结构上和作用机制上具有共同性,但它们的生物特性却截然不同。AZM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具有简单的β-内酰胺环,按结构可分为“经典”和“非经典”两类。前者包括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后者包括克拉维酸、硫霉素、诺卡菌素及单胺菌素等。诺卡菌素及单胺菌素同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一些单环β-内酰胺的结构简单新颖,易于化学全  相似文献   

16.
1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式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及其他非典型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强、毒性低、临床疗效好的优点。侧链的改变形成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 1)青霉素类主要作用于球菌、不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 :包括青霉素 G ( penicillin G )、普鲁卡因青霉素 G( Procaine Pehicillin G)、苄星青霉素 G( benzathinepenicillin)和青霉素 V( penicillin V)等。此组青霉素对肺部感染的常见需…  相似文献   

17.
目前,抗菌药研究集中于寻找活性高而副作用少,特别是参抗耐药细菌的药物。1976年发现的硫霉素(Thienamycin)是第一个天然碳青霉烯类抗生索,具有广谱、高效,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特点。但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难用于临床。故在硫霉索化学结构的基础上,人工半合成一系列衍生物,不仅解决了硫霉索的不稳定性,还拓宽了抗苗谱和增强了抗菌活性。目前用于临床的有依米配能、麦罗配能等,尚有些品种正处在临床研究中,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环内酯类 (macrolides)是一类具有十四到十六元碳内酯环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主要用于治疗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球菌、某些厌氧菌以及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了抗菌作用外 ,还具有其他广泛的药理作用 ,现综述其临床应用情况。1 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除了对球菌、厌氧菌、军团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有效外 ,还可以用于治疗分枝杆菌 (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 )、绿脓杆菌感染。如Schmitt等[1 ] 应用克拉霉素、司帕沙星和利福喷丁成功治愈了 1例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吉西他滨微透析体外回收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浓差法(增量法、减量法)测定回收率,考察流速、浓度、探针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 增量法及减量法测定的回收率一致;回收率与溶液中吉西他滨的浓度、探针无关,稳定性良好.结论 逆向微透析传输吉西他滨(即浓差法中的减量法)体外回收率稳定.微透析取样技术可用于吉西他滨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等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发现与使用,可以说对人类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在长期使用中,细菌逐渐对其产生抗药性,主要是由于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抗生素中的内酰胺环结构,导致使用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发出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拉氧头孢及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