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灸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大医学发明。它的急救作用迅速而显著。针灸是几千年来中医用于救急的重要手段之一。针灸救急的穴位,具有特效、速效、针对性强,显露方便的特点,针灸急救的器具,具有能随身携带,便于应急,不受地点条件限制的优越性。特别是针灸医学中的指针疗法,(用手指尖作用于腧穴实施治疗),在急救医学中更胜一筹。近十年用下列针灸方法抢救晕厥、虚脱、癫痫、昏迷、休克、心跳骤停、小儿惊厥等症,效果很好,兹分述如下: 一、晕厥本病发作时虽有自主清醒之可能,但也  相似文献   

2.
钟彦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2):533-533
早在十余年前,笔者曾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斡旋中焦在急症针灸中的运用"一文,引起与会者一定反响.此后又经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方法确能救急拯危,是急症针灸中不可或缺的一大法则.现再予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肘后备急方》关于针灸疗法的记载十分丰富,所介绍的许多针灸诊疗技术至今仍具科学价值。本文试从取穴简便,方法多样、治病广泛,善救急症、重视灸法,辨证施灸、首创隔物灸、灸药并用4个方面总结和概括《肘后备急方》的针灸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闻人耆年为宋代医家,槜李(今浙江嘉兴县)人。终生业医,长于灸法,撰《备急灸法》一册,完成针灸史上第一部灸法救急专书。现存《备急灸法》一书,包括《备急灸法》、《三骑竹马灸法》和《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闻人氏撰写,余为他人所增添。在《备急灸法》中,闻人氏论述了二十二种救急灸法,附图多出帧,文图并茂,对倡导灸法,发展针灸救急有重大贡献。一、寻求古训,施用临床闻人氏习医始于幼年,钻研典籍,涉猎诸家,继承前人神华,为其学术思想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在《备急灸法》中,曾提到黄帝、岐伯、葛仙翁、孙真人、张文仲、甄权和徐嗣伯等人,尽管黄帝、岐伯纯属假托,  相似文献   

5.
《审视瑶函》是明代傅仁宇的一部眼科专著,全书共六卷,其中有两卷是针灸篇,叙述了眼与经络的关系,并对眼科针灸病证作了详细的描述。该书在针灸方面的可借鉴之处在于重视眼与内脏和经络的关系;以针救急,把针刺作为一种见效快的应急手段;详尽辨证,提出了行针之大法;防治眼病,概不离眼科要穴。  相似文献   

6.
探讨《针法穴道记》一书中针灸对于"时症"、"羊毛痧"、"中风"、"小儿惊风"等急症的救治方法,重点介绍该书的诊疗特色即临床注重急症救急首重刺血、重视风关穴治疗小儿惊风以及治痧之要勿忘痧筋等治疗理念与方法,并结合现代针灸临床实践对该书所述理念及方法加以评价,指出其刺血治痧等治疗方法在现代临床中的实用价值及其在现代中风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治疗中的进一步扩展应用。该书突出了针灸在急症治疗中的重要性,对现代针灸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病毒性脑炎(VE)是目前较为严重的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常伴发癫痫,若不及时控制,不仅会加重原发病,还将导致多系统损害。临证中,应充分发挥针灸救急、中药治本的优势,及时控制病情,为临床诊治创造条件。现举1则非典型VE案,患者以四肢剧烈抽搐为主症,呈癫痫持续状态,常规抗癫痫疗效不理想,且认知及情绪障碍进行性加重,尤以烦躁为甚。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主以针灸、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7,(7):617-620
中医急救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简便廉验,与其他医学相比,注重宣通阳气、善用九窍;注重针灸,刺激经穴;辨证论治,因势利导;方法灵活,重视外治;取材广泛,善于变通;注重扫尾,不留遗患。正因为具有这些特点,更适合于家庭、户外等医院外界环境的救急,值得继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37篇。  相似文献   

9.
略论葛洪对针灸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葛洪对针灸学的贡献300193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赵俊岭魏连海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约生卒于公元261~341年,他先著成《金匮要方》一百卷(一作《玉函方)(已失传),因卷轶浩繁,不便携带,乃将其中救急、多见、简...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急症验案二则410005湖南中医学院附二院吴清明笔者曾时常以针灸救急,多数效果满意,现介绍典型验案二则,供同仁们参考。一、重症病经:柳××,女,27岁,医师。1984年3月26日就诊。诉素有痛经史,今又因月经将潮而发少腹及腰骶疼痛,开始较轻,...  相似文献   

11.
康凤龙 《中国针灸》2004,24(Z1):28-29
记述了张应泰擅长应用原穴判断病情、决断生死,运用补虚泻实手法进行双向调节及临床救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后三篇记录了大量的急救方法与方药,这些救急法反应了古人在寻求救急方法与方药方面的状况,可以说这些方法是经过古人亲自实践才记录下来的,但这些经验是粗糙的、未经理论升华的杂疗急救方法,不能成为经典之作.但这些记载开创了中医急救学的先河,有些方法与措施至今对临床急救仍有启示和指导作用.现将其整理归类为8个方面,予以陈述.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是各级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医疗设备,是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最关键的手段之一.在医院缺少相应的检测设备的情况下,建议医院工程师对呼吸机进行必要的检测,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灸的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 ,此次论坛将就目前面临的临床问题展开研讨 ,希望能就几个目前制约针灸临床发展的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为振兴针灸医学 ,发展针灸学术 ,提高针灸地位贡献一份力量。*主题 “适应新形势 ,拓展新思路 ,努力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内容  1.针灸临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 .针灸临床发展与创新的思路与模式 ;3.提高针灸临床科研水平的思路与方法 ;4 .指导针灸临床的新理论、新方法 ;5 .针灸临床规范化与标准化 ;6.针灸临床主要适应症分析 ;7.针灸临床人才培养与针灸教育 ;8.针灸临床与专科、专病、专技的发展 ;9.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针灸标准基本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化建设规划纲要>精神,针灸标准化建设的具体任务之一,就是针对我国现阶段针灸学科发展状况建立健全针灸标准体系.针灸标准体系分为以标准为主体的基本体系和以标准实施为目的的推行体系(见图1).针灸标准基本体系包括:针灸基础标准、针灸技术标准、针灸器具标准、针灸管理标准;针灸标准推行体系包括管理体系、运行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推广体系、服务保障体系.针灸标准基本体系的建立是以针灸学科理论体系为纲,以实际运用发展为目,围绕着继承与创新,充分体现出针灸学科特色.在具体标准研制中要本着从实际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李沛  杜野岚  刘梅 《中国针灸》2005,25(4):275-279
德国是西医学的重要发源地,而传统的中国针灸在德国则倍受瞩目,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几经起伏,终渐日盛.本文简要回顾了针灸在德国发展的历程,对德国目前的针灸水平、针灸医疗保险、针灸研究、针灸临床、针灸机构、针灸杂志及针灸发展趋势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减回阳救急汤对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加减回阳救急汤口服,以24h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减回阳救急汤对心源性休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1.现状 90年代之前在德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从事针灸,在这些人中包括德国医生、中国针灸医生、学习过针灸的其他医务工作者和非医务工作者,针灸不被纳入德国的医疗系统.大部分德国人只是听说过针灸,而从未得到过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9.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针灸国际化迎来重要契机,智能针灸医疗设备已从实验室进入临床.但目前的研究多着眼于优化针灸治疗技术而非革新针灸理论.国际范围内,传统针灸西化、特色淡化的现象较为严重,中国主导的针灸国际标准推行及传统针灸的专利保护刻不容缓.智能医疗设备将发挥媒介的作用,以标准化、高集成度的智能针灸设备推动传统针灸的...  相似文献   

20.
从台湾针灸的发展状况、台湾地区针灸标准的制定、台湾针灸标准化情况3个方面对台湾地区的针灸标准化现状进行介绍.目前台湾地区与针灸有关的标准仅有针灸标准作业程序、中医医疗院所安全作业参考指引、中医医院设置标准等几项内容.台湾地区针灸标准化的现状是,行业内部针灸标准化意识不强,企业标准缺乏;已制定的标准数量少,覆盖面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