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分析对运动神经元病(MND)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肌电图检测对23例MND患者神经电生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并与对照组健康人40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院23例患者中,静息时出现纤颤电位19例(82.61%),正锐波17例(73.91%),肌肉轻收缩时运动电位的时限延长18例(78.26%),多相波波幅增高11例(47.83%),大力收缩时的电压增高22例(95.65%)。四肢肌肉的异常情况为71.33%,拇短展肌的异常情况为71.43%,胸锁乳突肌的异常情况为92.11%,MND组与对照组四肢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D组ME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诊断运动神经元病(MN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中肌电图检测是诊断MND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疾病(MND)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及肌电图(EMG)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MND患者进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肌电图除3例正常外,其余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纤颤电位、束颤电位与病程有关。结论:肌电图检查对提高临床诊断MND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小蓝  肖芝豹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29-2229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疾病(MND)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及肌电图(EMG)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MND患者进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肌电图除3例正常外,其余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纤颤电位、束颤电位与病程有关。结论:肌电图检查对提高临床诊断MND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腓总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2例患者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支配肌行肌电图(EMG)检查。结果患者组中腓总神经5例未引出运动波幅,有31例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减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有12例未引出感觉波幅,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其支配肌呈神经源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腓总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131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作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值对比。结果:131侧正中神经中6侧运动神经动作电位、7侧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消失;95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腕部潜伏期(DML)延长;114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47块拇短展肌见有失神经电位。其中,拇指至腕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最敏感的指标。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分析55例CTS患者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以及小指展肌和拇短展肌的肌电图。结果:55例患者86侧神经做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率及动作电位异常率分别为87.2%和94.2%,尺神经感觉传导速率及动作电位异常率分别为5.8%和12.8%,腕部刺激小指展肌和拇短展肌的DML异常率分别为2.3%和70.9%,大鱼际肌和小鱼际肌的EMG异常率分别为41.9%和4.7%,尺神经与正中神经等各项电生理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中神经的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麻痹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总结59例80侧腓总神经麻痹临床及电生理资料,并与43例正常人资料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9例80侧腓总神经麻痹患者胫骨前肌、趾短伸肌肌电图结果显示失神经电位。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传导速度腘上-腘下段为(45.37±12.53)m/s,腘下-踝段传导速度(39.53±7.17)m/s,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段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减慢,统计学上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01或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为诊断腓总神经麻痹的可靠手段,可早期确诊及准确定位神经受损部位及其程度,为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古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意义。方法:选择古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5例,以上患者均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F波异常率为76%;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41.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22.5%;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显著高于上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异常率为52.0%。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古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有助于判断预后和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情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神经电生理诊断仪分析了不同病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的变化,同期招募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用微粒酶免疫发光法测定。结果:轻度早期糖尿病组(<5年)血浆HCY水平10.16±2.44μmol/ml显著高于对照组9.05±1.24μmol/ml。>5年的患者腓肠神经、正中神经SCV和腓总神经、正中神经MCV较<5年的患者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程>10年,正中神经MCV神经传导速度与HCY相关性最高(P<0.001)。其中,HCY水平与重度期各患者的运动传导速度的降低进程线性负相关(R2=0.9327)。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升高与其MCV和SCV改变显相关,应该引起关注;推测血浆高HCY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MCV和SCV改变的危脸因子,可能对将来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检查和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腕管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表现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以明确其神经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侧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结果 腕管综合征患者拇指和中指至腕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36.2±5.6和36.5±5.5m/s,其阳性率分别为90.4%和86.7%,正中神经运动电位潜伏期平均为5.8±1.7ms,其阳性率为81.5%,46块拇外展肌记录到2处及以上纤颤电位或正尖波(34.1%).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和诊断腕管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高云  车革方  梁国 《当代医学》2021,27(11):147-148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240例,依据临床症状的不同进行分组,患者均实施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等检查项目。比较各组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异常者分别为86例(35.8%)、103例(42.9%)、15例(6.3%),各项神经电生理检查正常者与异常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27.6%),B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73.0%),C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91.5%),D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最高(23.5%),与各组其他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主要的电生理表现,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反映患者的神经异常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为疾病的明确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paraneoplas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PN) 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9例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上下肢运动、感觉神经电生理特点.测定指标包括: (1) 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末端运动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 (2) 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 (3) 正中神经、胫神经F波.结果 (1)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上下肢感觉运动神经均受损, 波幅总异常率高于神经传导速度总异常率 (P<0.05) ,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 (P<0.05) ,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2) 神经传导检测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 (P<0.05) ; (3) F波异常率低于神经传导检测异常率 (P<0.05) .结论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表现为感觉运动神经病多见, 远端损害重, 下肢比上肢损害明显, 以感觉神经轴突损害为主, 运动和感觉神经脱髓鞘程度相似.分析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能为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对肘部尺神经卡压损伤的综合评定价值。方法对32例肘部尺神经卡压患者(患侧为患肢组,健侧为健肢组)及16例正常对照组(32个肢体)进行尺神经神经电生理及高频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三组神经电生理数据,并将患肢组的肘上-肘下段运动传导速度(MCV)与高频超声测得尺神经的最大横截面积(CSA)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患肢组的肘上-肘下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平均运动传导速度为29.31m.s-1,运动诱发波幅降低,与健肢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超声检查患肢组肘管占位20例,周围组织黏连5例,组织增生4例,部分断裂1例,CSA的平均值为14.6mm×14.6mm;患肢组的肘上-肘下段MCV与CSA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3。结论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诊断肘部尺神经卡压的有效手段,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提高肘部尺神经卡压的定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平山病的肌电图及颈椎磁共振特点,为平山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平山病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及颈椎MRI资料.结果:16例患者被检肌肉236块,异常肌肉112块,主要分布在C7~T1神经支配区,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被检60条运动神经及58条感觉神经,部分患侧正中、尺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屈颈位MRI表现为下颈髓后方硬膜外间隙增宽,T2像可见新月形高信号影,相应脊髓受压前移变扁.结论:平山病的肌电图特点为C7~T1脊髓节段性前角细胞损害,结合屈颈位颈椎MRI,对平山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改变,并对临床神经电生理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神经传导技术检测MS患者双侧正中、尺、胫和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以及潜伏期和波幅;采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双侧正中和胫神经于不同刺激点引出的潜伏期;采用F波检测双侧正中神经F波的出现率和传导速度.结果:MS患者正中、尺、胫和腓神经的MCV和SCV均不同程度地减慢,MCV的异常率高于SCV ,有48 5 %的患者出现至少1条神经NCV的减慢;MS患者MCV潜伏期的延长以正中和尺神经远端以…  相似文献   

16.
汪柳霞  郑维红 《中外医疗》2016,(36):187-189
目的 分析平山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方便选取2009年2月—2014年1月在该院中就诊的20例平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神经传导及针极肌电图检测,观察感觉神经传导、运动神经传导情况,针极肌电图表现,对比单侧发病患者患肢、健肢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CAMP波幅、DML、ADM/APB.结果 20例患者中,均具正常SCV、SNAP波幅.8例尺神经DML延长,4例正中神经DML延长,1例桡神经DML延长;18例尺神经CMAP波幅降低,11例正中神经CMAP波幅降低,5例桡神经CMAP波幅降低.20例均患侧颈7,8~胸1节段支配肌异常,2例同时累及颈7节段支配肌;17例对侧上肢颈8~胸1节段支配肌异常,11例同时累及颈7节段支配肌.11例单侧发病患者中,患肢正中神经CMAP波幅(7.75±1.86)mV、DML(4.07±0.54)ms,尺神经CMAP波幅(3.75±2.45)mV、DML(3.45±0.38)ms,ADM/APB(0.48±0.32);健肢正中神经CMAP波幅(10.27±1.17)mV、DML(3.72±0.23)ms,尺神经CMAP波幅(10.46±1.99)mV、DML(2.80±0.29)ms,ADM/APB(1.04±0.24).患肢正中神经、尺神经CMAP波幅,ADM/APB低于健肢,正中神经、尺神经DML高于健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山病的神经电生理学特点可为该病提供有助于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76侧神经电生理做检测,正中神经SNAP传导异常为93.4%.正中神经SNCV传导异常为86.8%;尺神经SNAP传导异常为10.5%;尺神经SNCV传导异常为5_3%;腕部刺激拇短展肌DML传导异常为71.1%,小指展肌DML传导异常为1.3%。大鱼际肌EMG传导异常为39.5%,小鱼际肌EMG传导异常为3.9%。正中神经与尺神经各项电生理检测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中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也是确定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判断腕管综合征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婴儿型脊肌萎缩症22例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并诊断为婴儿型脊肌萎缩症的22例患者,采用临床观察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分析其特征.结果 (1)22例患者均表现为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肉松弛,其中母亲有胎动减少病史的3例,肌束震颤者1例,多出现肌萎缩和矛盾式呼吸现象,45.4%伴有吸入性肺炎,18.2%伴有畸形症.(2)共检测患者四肢神经88条,其中动作电位波幅均降低,运动传导速度减缓,终端潜伏期延长.患者肌电图显示有77.2%可见纤颤电位,63.6%可见失神经电位,50.0%运动单位电位时程增宽,45.4%运动单位电位波幅增高.结论 婴儿型脊肌萎缩症对患儿影响深远,本研究结果为临床上该病种的早期诊断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明耿  吴蓉 《中外医疗》2012,31(35):85-86
目的探究分析运动神经元病36例神经肌电图,其宗旨是为临床提供疾病病理生理改变信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6例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进行测定,计算检测每个运动肌单位、相位、波幅、时限及大力运动单位收缩状态下的电位募集密度。结果肌电图(EMG)结果显示出广泛性神经源性改变,有12例患者(占33.33%)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有9例患者(占2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所有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均正常。结论采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能够明显检测出运动神经元病,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等,提示运动神经元损伤,且具有广泛性异常表现,临床应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该症能够明确反应出患者神经生理变化,有利于临床早期鉴别病变,为提供临床确诊依据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131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作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值对比。结果:131侧正中神经中6侧运动神经动作电位、7侧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消失;95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腕部潜伏期(DML)延长;114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47块拇短展肌见有失神经电位。其中,拇指至腕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最敏感的指标。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