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药物罐疗法对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大体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药物罐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并与40例中药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比较,3组总疗程均为3周.[结果]①药物罐疗法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平均疗效指数分别为96.5%、92.5%、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3组早饱、脘腹痞满、纳呆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经餐后胃电观察结果显示:药物罐疗法可以明显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胃肠激素的检测显示:a.药物罐疗法可以同西药一样调节FD患者血液中的胃泌素(GAS)水平;b.药物罐疗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血浆MTL水平,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同时,该疗法能降低患者的血浆VIP、CCK水平,降低程度与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药物罐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脾虚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脾虚肝郁型FD诊断标准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给予加味四君子汤,对照组36例给予多潘立酮治疗,7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中药服用过程中,患者未诉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脾虚肝郁型F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并发便秘的疗效.[方法]194例FD(动力障碍型)并发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对照组96例,用莫沙比利治疗.[结果]六味安消胶囊及莫沙比利均能有效缓解FD并发便秘患者上腹胀、餐后饱胀、早饱、便秘等症状,两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六味安消胶囊在治疗FD并发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胃感觉的相关性.[方法]对330例FD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证候和西医亚型分型,通过饮水负荷试验,研究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胃感觉特点.[结果]330例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虚气滞证为主,占43.9%,以下依次为脾胃虚寒证(20.9%)、寒热错杂证(19.7%)、脾胃湿热证(15.5%).在不同亚型中脾虚气滞证者在PDS组、EPS组、PDS+ EPS组分别为89例、23例、33例,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与寒热错杂证在西医亚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中医证候的阈值饮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胃虚寒组的饱足饮水量明显小于其他3组(P<0.05),脾胃湿热组的饱足饮水量明显大于其他3组(P<0.05).[结论]FD中医证候和西医亚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胃感觉与中医脾胃虚寒证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胃肠病烧心症状病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FGIDs)烧心症状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病机及其症状重叠与复发。[方法]构建证候四诊合参数据库,SPSS 8.0统计软件包分析。[结果]烧心症状分布与肝郁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与脾虚相关,再次为肾;33.3%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并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重叠,47.1%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伴有IBS症状重叠,97.6%的IBS患者伴有FD症状重叠;烧心治疗停药6个月后复发41例。[结论]以实证、虚实夹杂居多,病机关键是肝气横逆郁滞,脾胃虚弱;FGIDs患者症状重叠性较高,烧心复发率较高;其机制除了与酸相关外,内脏痛觉过敏等因素与烧心的产生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与中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西医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诊断标准,同时按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脾虚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3组.中药组给予逍遥散化裁方,中药配合电针组给予逍遥散化裁方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中药配合电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与对照组(P<0.05);中药配合电针组、中药组治疗后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与针刺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焦虑状态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艽龙胶囊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开放、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44个临床研究机构随机入组的2 2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艽龙胶囊,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排空不透光标志物检测和各项安全性指标.[结果]中医症状疗效:全分析数据(FAS)集:显愈率56.96%,总有效率94.14%;符合方案的数据(PPS)集:显愈率58.29%,总有效率95.36%.胃排空疗效:临床总有效率FAS数据集36.36%,PPS集35.81%,治疗前排出支数<11支人群(治疗前异常)胃排空总有效率为FSA集17.71%,PPS集15.72%.[结论]艽龙胶囊治疗肝胃郁热型FD疗效确切,对各项主症及次症都有较好疗效,对有限病例胃排空试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轻微且不常见或罕见.  相似文献   

8.
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15 2例 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 2例 )和对照组 (5 0例 )。治疗组服用自拟升降胶囊 ,对照组服用吗丁啉 ,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肝郁脾虚三种中医证型的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增高 (P <0 .0 1) ,胃排空率及正常胃电百分率均优于对照组 (均 P <0 .0 5 )。结论 :中药升降胶囊对FD有明显疗效 ,并通过多途径改善 F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精神障碍及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对符合诊断FD的90例患者进行测定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六味安消胶囊加多虑平)和对照组(多潘立酮加多虑平)对照观察.[结果]有焦虑症状71例(78.9%),不同程度的抑郁68例(76%),混合焦虑抑郁障碍(MADD)50例(55.6%).治疗组总有效39例(86.7%),对照组总有效30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精神障碍常有MADD,采用具有抗焦虑、抑郁双重作用的多虑平和中成药六味安消胶囊治疗FD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健脾理气法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排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药对照方法,对纳入治疗的78例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40例)和西药治疗组(38例),分别给予健脾理气方和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对患者的总体症状积分、单项症状积分、核素胃排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①总体症状疗效评价:中药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85.00%,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药治疗组对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4个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③胃排空试验评价:中药治疗组治疗后第30、45、60、75、90 min 5个时相的胃排空率与西药治疗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方可改善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加快胃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疏肝健脾活血疗法联合腹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清5-羟色胺(5-HT)、血清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据治疗措施差异分作3组,各40例,A组施予疏肝健脾活血疗法,B组施予腹针疗法,C组施予疏肝健脾活血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对比分析其CRH、5-HT、GAS、SS、AchE及MTL水平。[结果]治疗14 d及28 d后,C组CRH、5-HT、GAS及SS比A、B组低,且AchE、MTL比A、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疗法联合腹针有助于改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健胃消痞方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胃消痞方对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给予健胃消痞方和多潘立酮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4%,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率为32.6%,总有效率为69.8%.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仅1例患者出现便前腹痛、便量增多和大便稀溏的现象,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和外周血象变化.[结论]健胃消痞方能明显改善脾虚型FD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多潘立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健脾消胀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气滞证痞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服健脾消胀颗粒;对照组76例服多潘立酮.观察症状、舌象、脉象及钡条胃排空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及胃排空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消胀颗粒治疗FD脾虚气滞证痞满患者临床疗效与多潘立酮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笔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具有的证候特征,分为三型,即脾胃虚弱型,肝气犯胃型及肝郁胃热型。其中脾胃虚弱型与肝气犯胃型类似于运动障碍型,而肝郁胃热型类似于溃疡样型。本对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电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脾胃虚弱型胃电幅值比正常组及肝郁胃热型组低,肝气犯胃型组胃电幅值则呈不规则变化,肝郁胃热型组胃电幅值比正常人组高(P<0.05),胃电波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脾、胃肝的病理生理变化。胃电图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信度与因子分析.[方法]对80例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的患者用Zung量表自评,并进行抑郁程度分级,运用SPSS 17.0对得分结果进行信度与因子分析.[结果]抑郁者占47.5%,信度分析示Zung量表可信度较高,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结论]Zung抑郁自评量表有较高的可信度,因子分析所得出的公因子及因子得分合理地反映了此类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成分组成,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施治与固定方药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辨证施治与固定方药治疗的疗效区别.[方法]选择FD20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同时设固定方药治疗60例为对照,从临床主要症状按照统一拟定的疗效标准采用症状积分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型(脾胃虚弱型、脾虚肝郁型、脾肾阳虚型)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型治疗后平均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差值平均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脾肾阳虚型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FD优于固定方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浆胃动素浓度及体表胃电图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并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0例病例组按国际诊断标准选择[1],并分为动力障碍样型、溃疡样型、反流样型及复合型.对所有受检者空腹、餐后血浆胃动素浓度及同步体表胃电图进行综合分析,并对10例动力障碍样型患者服用促动力药后随访.结果①对30例FD患者分型,动力障碍样型患者空腹血浆MT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30例FD患者空腹、餐后胃电节律紊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餐后胃电振幅较空腹时无明显增加且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胃动素浓度异常及胃电活动异常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竹欣胃汤治疗脾虚胃热型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胃热型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黄竹欣胃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中成药健胃愈疡片,每次4片,每日4次.治疗8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分别为33.3%,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三香汤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我院肝郁脾虚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2组患者均给予复方消化酶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复方消化酶的基础上联合加味三香汤治疗,进行为期28d的对比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高低以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高低情况。[结果]治疗28d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并且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下降程度观察组较比较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28d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均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三香汤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能够提高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化治疗CHB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中医证候量表对594例轻度CHB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聚类,并结合变量频数分析对证型归属进行判定.结果:收集的轻度CHB病例均以肝郁脾虚为主要证型,在此基础上合并有6个兼证,分别为肝郁脾虚兼湿热阴虚血瘀证型(62.80%)、肝郁脾虚兼肝肾阴虚证型(24.24%)、肝郁脾虚兼肝郁化火证型(5.05%)、肝郁脾虚兼肝胃不和证型(3.70%)、肝郁脾虚兼中气亏虚证型(2.53%)和肝郁脾虚兼瘀血阻络证型(1.68%).肝郁脾虚兼湿热阴虚血瘀证型又进一步分为5个亚型,分别为脾虚为主型(45.30%)、普通型(22.52%)、气滞为主型(17.70%)、湿热为主型(10.46%)、肾虚为主型(4.02%).结论:肝都脾虚证型为轻度CHB的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