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皮素-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降压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汉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老年人200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5 mg,1次/d)口服治疗2个月。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型。结果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GG基因型高于对照组(P0.05),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高血压家族史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GG基因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高于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P0.05),AG基因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高于AA基因型(P0.05)。结论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多态性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应用非洛地平降压治疗后,GG基因型的降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甘肃地区藏族15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128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2)基因-734C/T位点多态性。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ACAT-2基因-734T/C位点多态性CC、CT、TT基因型分布及C和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3种基因型间血脂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ACAT-2基因-734T/C位点多态性与甘肃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有联性,但与血脂水平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 rs671多态性在新疆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 Taqman 技术检测了474例汉族 EH 患者和358例正常血压者 ALDH2基因 rs671多态性。结果在男性人群中,饮酒组 rs671的 GA +AA 基因型频率和 A 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低于不饮酒组(P <0.01);EH 组 rs671的 GA +AA 基因型频率和 A 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而在女性人群中,EH 组和对照组 rs671的 3 种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校正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史、饮酒史等影响因素后,在男性人群中 rs671的 GA +AA 基因型者患 EH 的风险低于 GG基因型者(OR =0.656,95%CI:0.448~0.962,P <0.05),GA +AA 基因型者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GG 型者(P <0.05)。而在男性不饮酒者和女性人群中,GA +AA 基因型者和 GG 基因型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DH2基因 rs671多态性可能和新疆汉族男性人群 EH 的发生相关,rs671的 GA +AA 基因型可能是汉族男性人群 EH 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福建地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共纳入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连续住院治疗的受试者1005例,其中MS组450例,非MS组555例。采用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研究方法,探讨HMG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49825、rs1045411、rs1412125与MS及其各组分的关系。应用直接计算法计算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利用HaploView4.2软件分析其单倍体,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MGB1各位点基因型与MS的关系。结果 (1)HMGB1基因位点rs2249825、rs1045411、rs1412125在共显性、显性、隐性3种遗传模式下与MS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MGB1基因rs2249825-rs1045411单倍体CA在MS组与非MS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2)HMGB1位点rs2249825的共显性模式基因型GC及显性模式基因型GG+GC是高三酰甘油发生的影响因素(分别OR=1.573,1.558,分别P=0.041、0.038)。HMGB1基因rs2249825-rs1045411单倍体GA、CA在高三酰甘油组与非高三酰甘油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7,0.030)。(3)HMGB1位点rs2249825的显性模式基因型GG+GC(OR=0.711)、rs1045411的共显性模式基因型AA(OR=0.457)及隐性模式基因型AA(OR=0.438)和rs1412125的共显性模式基因型CC(OR=0.529)及显性模式基因型CC+CT(OR=0.714)是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HMGB1基因多态性与MS危险因素成分中的高三酰甘油、高血压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OX40配体蛋白基因(TNFSF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从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选取高血压病患者296例和匹配的对照组311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史、体格检查等临床资料及其他流行病学资料,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各组TNFSF4基因rs3850641位点A/G的基因型并统计各组的基因型频率。结果高血压病组rs3850641G等位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冠心病史、糖尿病史、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等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二者依然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TNFSF4基因rs3850641位点A/G多态性中G等位基因可能与中国人高血压的发病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无锡地区人群中间隙性连接蛋白37 (connexin 37,CX 37)基因1019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初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 126例,87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均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CX37基因1019多态性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人群中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结果 (1)两组人群中均存在CX 37基因1019C/T多态性,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2)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升高(57.37%vs.42.05%,P<0.01).C等位基因携带者(CC+TC)在原发性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46% vs.66.70%,P<0.01).与Tr纯合子相比,(CC+TC)基因型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OR=2.06,95% CI:1.68~2.52).对性别进行亚组分析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组C等位基因携带者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79.19%vs.69.05%,P<0.01;女性:81.75% vs.64.40%,P<0.01),C等位基因携带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明显高于TT型(男性:OR=1.71,95%CI:1.28~2.27;女性:OR=2.48,95% CI:1.85~3.31).结论 CX37 C等位基因可能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onnexin40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对北京地区110例研究对象进行两种Connexin40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其中孤立性房颤组50例,高血压房颤组18例,单纯高血压组12例,健康对照组30例。结果孤立性房颤、高血压房颇、单纯高血压与健康对照组之间Connexin40启动子区域—44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存在分布差异显著(p〈0.05);房颤组与非房颤组相比,在Connexin40启动子区域-44位点A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房颤组(p〈0.05);孤立性房颤、高血压房颤、单纯高血压与健康对照组之间Connexin40启动子区域(+71)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Connexin40基因多态性(-44G→A)与心房颤动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骆瑜  熊玮  梁旭 《山东医药》2013,(46):15-17
目的 探讨人类心钠素(ANP)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75例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观察组)31例,采用PCR技术检测人类ANP基因C664G、G1837A和T2238C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人类ANP基因C664G位点GG基因型频率为54.8%,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两组患者人类ANP基因G1837A位点和T2238C位点基因型和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类ANP基因C664G位点的基因变异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β纤维蛋白原(血浆纤维蛋白原B)基因启动子区-455 bp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分析法检测240例冠心病患者和240例正常对照者的β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455 bp位点多态性,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1)冠心病组GA/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5.4%和25.2%)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7%和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冠心病组各基因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基因型,两组携带GA基因型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同组携带GG基因型者,携带AA基因型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同组携带GA基因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β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455 bp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有关,A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易感危险因素,可能通过影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心病产生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0例(高血压组),另选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500例(对照组),采用SNaPshot技术对2组SIRT1基因启动子区rs3758391多态性位点行基因型检测,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IRT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进一步分析其与rs3758391位点基因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SIRT1基因rs3758391位点的TT、CT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2.8%、31.6%和5.6%,对照组分别为73.0%、24.2%和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组SIRT1基因rs3758391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1.4%vs 14.9%,P=0.001)。SIRT1基因rs3758391位点显性基因模型、隐性基因模型及等位基因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血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IRT1基因mRNA相对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0.38±0.09 vs 0.92±0.15,t=30.87,P0.05);对照组CC+CT基因型SIRT1基因mRNA相对表达明显低于TT基因型(0.67±0.12 vs 1.01±0.16,t=10.03,P0.05)。结论 SIRT1基因启动子区rs3758391位点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易感性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东乡族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法对甘肃临夏东乡族EH患者(EH组)和正常人群(NT组)的eNOS第7外显子894位处进行基因多态性分型,应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方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代谢物(NOM)水平。结果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EH组G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NT组(P〈0.05,〈0.01);EH组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应的GG基因型携带者(P〈0.05)。EH组GT+TT基因型空腹血清NOM低于GG基因型(P〈0.05)。结论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与东乡族EH的发生相关联,T等位基因(298Glu→Asp)可能通过影响对应编码的eNOS活性而使T等位基因携带者NOM减少,进而参与EH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脂酶(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多态性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T2DM患者(T2DM组)164例,根据UAlb水平再分为CKD亚组(CKD,n=108)和无CKD亚组(CKD0,n=56);另选健康对照者(NC组)91名。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各组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及相关资料。结果(1)CKD亚组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KD0亚组(P〈0.05);(2)NC组与T2DM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2DM组中C/T+T/T基因型患者TG水平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基因多态性与CKD相关。结论HL基因启动子区=514T等位基因可能是CKD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ABCAl)M233V和R219K多态性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血脂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5例蒙古族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ABCAl基因相应片段的多态性。结果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中ABCAl基因M233V多态性位点存在MM,MV和vv三种基因型,其在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人群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组和MV+VV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KK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CHD组(P〈0.05)。KK基因型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RR型(P〈0.05),KK型TG水平明显低于RR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中存在新发现的ABCAl基因M233V多态性,ABCAl基因R219K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KK基因型产生有益的临床血脂谱,可能是冠心病患者的低危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4.
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A80C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β,TNF-β)基因外显子1中的A80C多态与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方法,在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2名健康对照者中,对TNF-β基因外显子1的A80C多态进行基因分型。结果:A80C多态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女性高血压患者中,其CC、CA和AA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女性CC基因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亦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β基因外显子1的A80C多态可能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相关,尤其是携带CC基因型的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及临床表型的关联性。方法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中国重庆地区335例无亲缘关系的人群(T2DM患者184例,正常对照151名)中RBP4基因rs17484721和rs3758539多态性。结果RBP4基因rs17484721和rs3758539位点多态性在糖尿病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rs17484721AA基因型携带者的HOMA2IR值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ANCOVA=5.181,P〈0.05),rs3758539GA+AA基因型携带者的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GG基因型(ANCOVA=6.246,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RBP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T2DM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将71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OSAS分为:EH组(无合并OSAS)37例及EH+OSAS组(合并OSAS)34例.比较EH组及EH+OSAS两组之间呼吸紊乱指数(AHI)、夜间血氧水平、HRV频域指标(SDNN、SDANN、PNN50)与时域指标(低频谱、高频谱、LF/HF)的差异.结果 与EH组相比,EH+OSAS组的夜间平均血氧及最低血氧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AHI则明显升高(P<0.05).SDNN、SDANN及PNN50三个时域指标EH+OSAS组均高于EH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EH组相比,EH+OSAS组LF明显增加(1823.3±265.4比1278.5±239.7,P<0.05)、HF降低(503.2±163.7比783.6±101.5,P<0.05)、LF/HF显著增加(4.1±2.2比2.3±2.5,P<0.01).结论 OSAS使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中频域指标受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方法分析HMG—CoA还原酶第2内含子区ScrF1酶切多态性。结果ScrF1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A、a频率在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基因型为AA的AD患者,其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高于基因型为aa的AD患者(P〈0.01)。结论HMG-CoA还原酶ScrF1酶切多态性与AD无相关性,但患者组AA基因型与TC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群中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研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以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100例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非糖尿病患者为冠心病组,研究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276G/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9%和16%(P〈0.05),冠心病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45%,对照组为16%,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等位基因频率冠心病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5%和84%(P〈0.05)。相对于T/T基因型,G/G基因型修正后的OR值为3.93(P〈0.05),G/G+G/T基因型的修正后的OR值为2.41。结论脂联素SNP+276G/T各种基因型和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G/G基因型很可能是冠心病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之一;研究发现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和粥样斑块的破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的过程。热休克蛋白70-2(Hot Shock Protein,HSP)是HSP家族中重要的一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51例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分为3组,即单纯高血压(EH)组149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组129例和对照组73例,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评价心脏的结构。结果与单纯EH组比较,EH+T2DM组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明显升高(P〈0.01)。EH+T2DM组、EH组和对照组左室肥厚(LVH)的发生率分别为48.1%、34.9%和17.8%(P〈0.05/〈0.01)。EH+T2DM组正常左室几何构型(NG)的比例低于EH组和对照组(44.2%vs56.4%vs82.2%.P〈0.05和〈0.01);EH+T2DM组离心性肥厚(ECH)的比例高于EH组和对照组(43.4%vs27.5%vs15%.P〈0.01),三组间向心性肥厚(CCH)和向心性重构(CCR)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有一定影响,高血糖可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