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介绍当前临床广泛应用但又长期富有争议的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安全性评价情况。方法:检索并综合近期国外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与综述。结果:罗格列酮与心功能不全有一定关联。结论:依据循证资料.罗格列酮的总体评价是利稍大于弊.对其弊应予重视,为此.医师必须在知情同意下.严格掌握适应征:即只能用于其他降糖药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一直使用此药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者。  相似文献   

2.
罗格列酮[商品名为文迪雅(Avandia)]为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该药于1999年6月在美国上市,2000年在中国上市。2007年5月Nissen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罗格列酮安全性的荟萃分析报告,认为罗格列酮能增加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
Elaine 《中国处方药》2010,(10):16-16
对于未使用过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只能在无法使用其他降糖药或使用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情况下,才可考虑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4.
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珏  何玉玲 《江西医药》2010,45(11):1110-1112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察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治疗12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血脂、HOMA-IR等的变化自身对照。结果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HOMA-IR均明显下降,不良反应轻,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糖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义生 《世界临床药物》2008,29(11):641-646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临床资料一致表明,这类药物中的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均可显著增加心力衰竭风险.资料显示,罗格列酮可能增加缺血性心脏病变包括心肌梗死(MI)的发病风险,虽然该绝对风险极低,但吡格列酮则不增加该风险.此外,TZD可抑制骨形成,加速骨丢失,增加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四肢骨折风险.本文总结近年来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以及荟萃分析的TZD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以期对TZD的临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8年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海权  罗艳梅  张静 《中国药业》2010,19(15):58-59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特点与趋势。方法对门诊2008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门诊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是格列美脲、罗格列酮、阿卡波糖,DDDs排序居前4位的是格列美脲、罗格列酮、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结论门诊口服降糖药使用较合理,以磺酰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为主。  相似文献   

7.
罗格列酮(Avandia)是一种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和抑制肝糖元异生来调控血糖。该药于2000年3月在加拿大上市。单用罗格列酮的临床试验发现该药可增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而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在罗格列酮临床试验中,1400名以上的患者未发现有HDL-C水平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氯贝特对HDL-C和甘油三酯有益,偶尔会出现HDL-C和载脂蛋白A-Ⅰ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属于噻唑烷二酮类(TZD)口服降糖药,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提高肌肉及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血糖控制。由葛兰素史克公司制造的马来酸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亚)自上市以来由于其肯定持久的降糖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35例,予以口服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以口服罗格列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FBG、FINS、DBP、SBP和IRI变化情况,并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血压及胰岛素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FBG、FINS、DBP、SBP及IRI等指标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压的作用,且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独使用罗格列酮。  相似文献   

10.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高血压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增敏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我们使用罗格列酮治疗了36例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高血压的患者,旨在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邓晓初 《中国药业》2003,12(7):65-66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对21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原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治疗5月~1.5年,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肝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和体重指数(BMI)。结果:FPG、2hPG和HbA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原用降糖药减量或停用可维持疗效BMI增加(P<0.05),与胰岛素联用者可出现水肿和严重低血糖症。结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单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均可稳定持久降低血糖,老年T2DM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对与胰岛素联用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谢建萍 《海峡药学》2011,23(9):84-86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29例,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的体质指数、腰臀比、内分泌指标、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MI、WHR、T、LH、PRL均有所下降,但二甲双胍组下降明显;经治疗后罗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患者FINS、2hINS、FPG、2hPG、Homa IR、Homaβ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能更有效的降低FINS、2hINS、Homa IR、Homaβ的指标。结论罗格列酮比二甲双胍更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具有有效降低体质量作用,因此罗格列酮更适用于胰岛素抵抗严重的患者,二甲双胍更适用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不严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李国华 《河北医药》2010,32(15):1995-199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评价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1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共治疗24周。观察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胰岛素(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并观察3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FBG、2hBG、FINS、HbA1c、TC及T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FBG、2hBG、BMI较单用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显著下降(P〈0.05),FINS较二甲双胍组显著下降(P〈0.05);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HOMA-IAI升高程度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较二者单用疗效好,可作为理想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4.
2005~2007年我院降糖药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我院降糖药使用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降糖药销售金额增幅较大,每年以约30%的幅度增加,降糖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额的比例每年几乎相等,各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分别为罗格列酮片、阿卡波糖片、格列吡嗪控释片,DDDs排序二甲双胍片、罗格列酮片、阿卡波糖片、格列吡嗪控释片列前4位,DDC排序稳定。结论:我院降糖药的使用比较规范,但胰岛素类药品使用量太小,不同药理作用的降糖药备用种类太少,不利于临床医生对药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钠片合用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进口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做比较。方法:36例磺脲类药物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加用罗格列酮钠和B组加用马来酸罗格列酮,4mg.d-1,疗程12周。结果:无论是A组还是B组,与治疗前相比12周时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PPG)显著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也有降低(P<0.05);FPG、PPG、HbA1c下降值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均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亦显著下降(P<0.01);血脂、肝肾功等无明显变化;A组、B组患者心率都有所增加(P<0.05),收缩压均下降(P<0.05),但舒张压无变化;两组都无低血糖发生。结论:罗格列酮钠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降糖药。  相似文献   

16.
项迎春  韩奇 《中国药业》2007,16(13):32-33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与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浙江医院西药房2006年1~10月间门诊处方中含口服降糖药的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3395张门诊处方中,含口服降糖药的处方有1152张,占4.92%,其中单独使用、二药联用、三药联用、四药联用处方分别为702,371,74,5张,联合用药方案多样;处方中口服降糖药出现频数居前3住的依次是阿卡波糖(拜糖苹)、罗格列酮(文迪雅)、瑞格列奈(诺和龙),DDDs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阿卡波糖(拜糖苹)、罗格列酮(文迪雅)、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结论阿卡波糖(α-糖苷酶抑制药)、罗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为该院目前首选口服降糖药,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及新型缓控释制剂也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口服降糖药用药方案以单独应用或二药联用为主,联用方案基本合理,但要注意避免作用机制相同或类似药物之间的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罗格列酮相关心血管事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格列酮为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近年,罗格列酮的心血管风险受到人们关注.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的优势比(OR)为1.43,[95%可信区间(13/)1.03~1.98,P=0.03];心血管性死亡OR为1.64,(95%Cl0.98~2.74,P=0.06),表明罗格列酮与心肌梗死及心血管性死亡有关联.然而,最近RECORD中期研究显示:罗格列酮组心肌梗死49例,对照组40例(P=0.34),而两组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分别为47例和22例(P=0.003),表明罗格列酮不增加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性死亡风险,但可使充血性心力衰竭风险增加.另外,FDA 2008年发布了有关罗格列酮的用药指南和处方信息,罗格列酮禁用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因此,使用罗格列酮时应权衡利弊,并应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8.
噻唑烷二酮(TZD)是一类新型的治疗糖尿病药物。此类药物通过选择性地激活,广泛存在于脂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受体)从而增强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肝糖产生和输出减少,从而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笔者对应用胰岛素或两种常规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合并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住T2DM、服用罗格列酮12周后,观察罗格列酮对T2DM患者的降糖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周晓洁  张春玲 《江西医药》2004,39(6):443-445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胰岛素抵抗,在肥胖和超重者尤为明显。使用某些能改善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阻止病情的发展。这些药物统称为胰岛素增敏剂,其中以噻唑烷二酮类的胰岛素增敏效果最为肯定,研究也最为深入。其代表药物有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等。  相似文献   

20.
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作用,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63例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用马来酸罗格列酮,随访观察12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可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