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多种,对其应该持辨证的观点,既要看到中药治病的客观事实,又要冷静的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通过加强对中药的治疗管理工作、完善中药不良反应相关法律监督体系、科学合理用药和加强对中药的研究等措施,让中药成为真正安全有效的药品,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60例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进行中药治疗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对其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60例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29例,有皮肤红肿、瘙痒的不良反应21例,心悸胸闷6例,精神焦躁、言语不清4例。结论中药使用不当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需加强中医师对中医药的学习,注意中药的合理应用,保证中药材的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48例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药物中以血栓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35.4%,其次为血塞通,占据22.9%;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上以皮肤及周边最多,占45.8%,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结论应加强对临床中药制剂的研究监测,掌握患者既往过敏史,明确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应用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择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活血化瘀中药所致不良反应患者8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中药的药物名称、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类型中占据比例最高的为血栓通注射液,占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与其他种类的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中皮肤系统受损所占比例最高,占据百分比为32.50%,分析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皮疹、皮肤瘙痒、红斑、面部潮红等。结论依据中药应用不良反应情况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的研究,最大程度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振伟 《中国药事》2010,24(2):200-202
目的分析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根据相关因素制订相应防范措施。方法检索1999-2007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收集有关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其机体、药物、配伍禁忌、反复用药等因素的关系。结果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机体、药物、配伍禁忌、反复用药等因素有关,其中相当一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未完全清楚。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尤其应加强对年老、婴幼儿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大璠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2):125-127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特点和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其对策。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归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是广泛的,复杂的;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临床使用、个体差异等多方面。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范围广,危害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预防工作,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守颖  周福成 《中国药业》2001,10(11):17-19
介绍中药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其原因,提出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加强中成药的药学研究、提高中药制剂的水平、加强合理用药等观点,以避免或减轻中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引起常用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综述。结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制剂本身、使用环节、个体差异、质量标准等原因。结论必须高度重视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加强对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注射液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5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上报的51例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现象多种多样,以药物热最常见。结论制药企业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外,医疗机构应合理用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预防、处理及监测。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认识,重视其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真实性,为“有毒”中药的合理制用策略提供建议。方法:在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客观真实性,对“有毒”中药毒性研究方法和合理制用策略进行论述。结果:中药不良反应既是中药本身的原因,更是对中药认识的偏颇和中药制用不当的必然后果;建立和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和不良反应研究方法体系与技术平台,制定合理的“有毒中药”制用规范.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结论:正确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有毒”中药的合理制用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90,自引:1,他引:90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中国医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例,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呈现出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种类不确定性,批间差异性等特点,情况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加强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丽珠 《中国药事》1997,11(4):265-268
本文对中药临床药学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的现状,就合理用药、中药配伍变化及复方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监察及医院中药制剂等方面作简要介绍,并展望今后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提出应加强其与中药临床药理的结合,以促进两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84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调查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了解中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 对84例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84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涉及中药品种有19种。药物不良反应按系统分,其中变态反应占84.52%。所有不良反应均由静脉给药引起。结论 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中药注射液很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应加强对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艾迪注射液广泛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其不良反应报道也日益增多,其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恶心呕吐、静脉炎、一过性转氨酶增高等,严重者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通过对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醒临床医护工作者加强临床用药监护,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同时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改进工艺,从源头上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和国际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影响到用药人群对中药的认识和信心。该文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出现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如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中药加工技术和标准,加强对医师、药师的用药指导,注意剂型的变化和给药途径,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建立不良反应信息系统,发展中药安全性评价,以及加大中药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同时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最近几年的中药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总结,对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预防对策进行探讨。结果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医师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结论对中药生产进行严格把关,对中药的使用原则进行规范,并加强临床医师的中药安全学习,加强有关中药的科普教育和宣传,能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对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总结。结果诱发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因素有个体差异、药物因素、药物的相互作用、给药方法、原材料和制作工艺等。结论在临床和生产上都要加强对其监测与研究,及时报告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认识、重视中药质量。方法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加强中药监管、采取培训宣传等多项措施。结果中药不良反应大幅度降低。结论重视中药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反应特征,以为临床中的中药使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我院所接收的300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和患者年龄、性别、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的关系,并总结其对系统和器官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结果患者中药不良反应的出现和其性别的关联性不大,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不良反应所占构成比最大,占到60.3%;其药物品种主要为注射剂、口服成药、口服草药以及外用;其中静脉注射所占构成比最大,达到49.3%;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累计系统和器官包括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结论中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原因比较复杂,必须对中药制剂的使用加强监测,才能有效的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