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功能内膜腺体细胞、间质细胞向子宫肌层侵蚀,合并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亦可理解为在子宫肌层中长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子宫内膜呈憩室样侵入肌层所致。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良性疾病之一,常见于经产妇,发病机制目前还尚未明确,可能与损伤(刮宫、剖宫产)、病毒感染、高雌激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生殖道梗阻、免疫和遗传等因素有关。超声是目前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最为常用的方法,分为A型(一维)、B型(二维)、C型(三维)超声诊断,其可通过造影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且超声检查无创、价廉、便捷、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子宫患者80例,其中子宫腺肌病者40例(腺肌病组),宫颈癌前病变但子宫内膜正常者40例(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DM在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腺肌病在位内膜、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子宫腺肌病组在位内膜ADM的表达,分泌期较增生期增强,P<0.05。无论是增生期还是分泌期,腺肌病组腺肌病病灶内ADM的表达较腺肌病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的表达增强,P<0.01;无论是增生期还是分泌期,腺肌病组在位内膜ADM的表达较对照组子宫内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M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中呈高表达,提示局部血供丰富和新生血管形成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及临床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状况,及其相关调控基因survivin和PCNA在其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及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及腺肌病在位内膜分泌晚期的腺上皮细胞内有表达,而在增殖期无表达。在子宫腺肌病月经各期的异位内膜中,survivin蛋白持续表达,无周期性变化,其表达高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差异有显著性(P<0.05)。PCNA组织学评分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以及对照组内膜,三组腺上皮细胞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腺肌病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减弱的同时增殖能力增强,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CD105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CD105的表达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41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CD105的表达,并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析 CD105表达的积分灰度。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CD105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1),黄体期异位内膜CD105的表达略强于卵泡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痛经症状者异位内膜CD105的表达明显强于无痛经症状者(P<0.01)。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CD105的表达明显强于在位内膜,且与痛经症状具有相关性,CD105的过度表达提示血管生成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B超检查和分段诊刮等多种方法,对确诊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原因,并通过超声诊断比较两者动脉血流指数。结果子宫腺肌病组非器质性因素以增生期子宫内膜为主,良性病变因素以简单增生为主;子宫肌瘤组非器质性因素中分泌期子宫内膜和增生期子宫内膜二者兼之,良性病变因素以内膜息肉、复杂增生、不典型增生和子宫颈息肉为主。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子宫腺肌病。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异常出血以规则增生为主,子宫肌瘤引起的异常出血则以不典型增生和各种息肉为主;超声诊断可作为二者鉴别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往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腺肌病),随着人们对本病认识的深化,发现两者虽病理形态相似,但其病因、发病机理及对卵巢激素的反应均不相同。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它们是不同类型的两种疾病,主张取消内在型和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名称,而将它们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两者均为妇科常见病,可合并存在,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近年来宫腔操作增加、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医师对两病认识的提高有关。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还不很清楚,症状与体征表现不一,故很易误诊与漏诊。现将它们的诊断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痛经、月经过多、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往认为它是内在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而现在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子宫腺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学诊断,其特点为子宫内膜及腺体  相似文献   

8.
陆大江  陈华  牛琨  徐言昱 《妇幼护理》2023,3(20):4789-4791
子宫腺肌病的定义随着研究历程的变化而变化,当前的定义是子宫肌层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伴有肌层细胞增生和 肥大。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大部分研究认为和雌激素相关,发病期间腺体的植入需要血管生成为其提供营养物质支持。在治 疗上,大多数患者主要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无生育需求的女性可以选择手术切除子宫进行根治治 疗。目前能有效治愈子宫腺肌病药物仍未被发现,加大限制了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总结探讨子宫腺肌病病因病机 及药物治疗方法,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子宫腺肌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36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结合36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系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亦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本文对36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过去认为与多胎多产有关。目前,子宫腺肌病在不孕症患者中的诊断频率越来越高。虽然尚未完全确定子宫腺肌病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但现有资料表明,子宫腺肌病对女性生育能力有负面影响。近年来宫腔镜的广泛应用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回顾分析近年来关于子宫腺肌病的研究,结合临床工作中的新发现,阐述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其致女性不孕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腺肌病及巧克力囊肿(简称巧囊)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二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腺肌病及巧囊在在位、异位内膜中芳香酶P450表达。结果:正常内膜不表达芳香化酶P450,芳香化酶P450在子宫腺肌病及巧囊中均强表达,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内膜中分泌期芳香酶P450表达无异位内膜组织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巧囊患者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位内膜分泌期比增生期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腺肌病与巧囊相比,巧囊患者的在位内膜分泌期芳香酶P450表达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病在位的内膜组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450arom在子宫内膜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子宫腺肌病和巧囊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二者又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中CA125测定对子宫腺肌病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56例(A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3例(B组),健康体检者45例(C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三组术前血清CA125并比较.[结果]A组、B组阳性率分别为69.64%、49.21%,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且A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25水平可作为临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的常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strepavidin-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组织、10例子宫腺肌病、23例子宫肌瘤在位内膜中微血管,通过计算机进行微血管密度测定与比较.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MVD为(160±53)条/平方毫米,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MVD(172±61)条/平方毫米,均显著高于子宫肌瘤在位子宫内膜的(129±45)条/平方毫米,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与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分泌期与增殖期M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与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MVD均存在血管增生,但两者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的MVD表达增高,并且与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的MVD无差异,提示MVD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c-myc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探讨c-myc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比较凋亡调节基因c-myc在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40例)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实验组,40例)中的表达差异(标本均取自2004年3月至2005年8月吉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日联谊医院妇科患者)。结果 c-myc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的腺上皮中,在实验组异位、在位内膜中c-myc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强,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 c-myc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表达增强,可能利于异位内膜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之为子宫腺肌病[1],以往曾将其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现它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在组织发生学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被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腺肌病在基层医院临床术前诊断中常常误诊为子宫肌瘤。为提高子宫腺肌病临床术前诊断率,我们将其与子宫肌瘤从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选择1995年1月一1998年12月我院子宫切除术后标本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22例为腺肌病组。随机抽取同期于它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22例(不包括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及内膜异位症患者)为…  相似文献   

17.
彩阶B超查子宫腺肌病80例图像分析河北省孟村县医院韩鹏飞子宫腺肌病是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向肌壁内良性侵入,多发生于40~50月经产妇。由于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在临床及超声诊断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致使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受限,我院采用徐州电子仪器厂生产的B...  相似文献   

18.
范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485-7486
当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或内生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又因并发症较多,致使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受限。为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我们对30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病的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子宫疾病。近年来 ,由于此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引起了医学工作者们的关注 ,故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近期文献综述如下。1 诊断1 1 临床表现 子宫腺肌病的最常见症状有痛经、月经过多、盆腔痛等 ,偶有性交痛者 ,而症状的严重程度则和子宫腺肌病的范围和侵犯的程度有关。但这些症状并无特异性 ,它们同样可以见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甚至其它疾病。且子宫腺肌病患者里有3 5 %的病人是无症状的 ,故仅依赖临床表现诊断子宫…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病的B超诊断及误诊漏诊分析罗军国①黎奇②付晶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侵入肌壁间的一种良性病变。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原因做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本组75例子宫腺肌病均为1990年1月~1995年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