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制订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北京回龙观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对我院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我院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治疗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需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结论:应通过监管部门建立有效的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加强临床药师的监督与指导作用等措施,减少不合理用药,降低超说明书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我国目前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为我国超说明书用药的规范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形成原因,并对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和结论: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存在,应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 通过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加强临床药师的监督指导作用等措施,减少不合理用药,尽快推动超说明书用药立法。  相似文献   

3.
医疗实践中存在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现象,而卫生行政部门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因此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风险.医院应采取对策,加强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管理.临床医师应尽到谨慎注意的义务,充分尊重患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知情同意权.医院职能部门应进行伦理与技术审查,准许以患者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且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诊疗规范、常规依据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临床药师应对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后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以便医院及时调整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审批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处方2000张,分类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探讨超说明书用药的规范化管理决策。结果与结论正确认识超说明书用药,制订符合标准的医疗规程、超说明书用药的政策及操作规程,以更好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服务。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1):48-51
目的:分析医院儿科患者常见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及其案例,为临床儿童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循证分析法,探讨医院近年来住院患者医嘱中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结果:临床上用药超说明书情况有其合理性;根据2015年《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内容分析有无循证方面的依据,以免产生不必要法律纠纷。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估某"三甲"医院心胸外科出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该院2013年1—6月心胸外科605例出院患者的病历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治疗指南,对患者的用药进行评价,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医嘱存在少数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和超说明书用药等。结论:该院用药情况基本合理,手术组用药较规范。临床医师还需加强用药知识的学习,临床药师也应更多地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制订,共同提高个体化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五官科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制订合理用药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2012年1至6月门诊五官科处方3000张,参照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329张(10.97%),主要表现为超适应证(46.31%)、改变给药途径(39.26%)、超年龄(13.76%)、超剂量(0.67%)。结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在我诊五官科处方中较常见,其中大部分处方有文献报道或实践证据支撑,但因不受法律保护而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医师和药师应正确判断超说明书用药与不合理用药,充分评估超说明书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严格执行医院相关管理规定,尽量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生儿科常见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为保障新生儿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8月-2017年7月新生儿科住院患儿用药医嘱,对其中常见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价。结果 超说明书用药的存在不可避免,应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强度对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论 临床药师应参与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的规范化管理,积极寻找医学证据,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28):3892-3895
目的:为规范和保障超说明书用药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实地采访药师和律师团队,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在国内外司法实践中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未建立超说明书用药的机制;仅在零星条款中有"特殊情况"的表述,但也缺乏解释;医疗纠纷司法实践中,法官对各类参考依据,如权威部门编写的诊疗常规和指南、统编医学教材、临床路径、医疗机构内部规章等的合法性存在不同认定;以鉴代审的司法环境也令超说明书用药不能被公正裁决。美国等6国立法允许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FDA要求超说明书用药必须是为了患者利益而非临床试验并保障患者知情权。我国应确立超说明书用药的权威规范、规定科学的鉴定程序、立法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医疗机构应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和流程来规范医疗行为,从而保障超说明书用药符合医患双方利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分析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和潜在的不适当用药问题,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老年内科116份65岁以上患者病例资料,借助药品说明书分析存在的超说明书用药问题,并以2012修订版Beers标准为参考,调查潜在的不适当用药。结果 116份病历中,超说明书用药64例,不符合Beers标准的潜在不适当用药56例。结论临床存在超说明书用药和潜在的不适当用药,临床药师应加强对医嘱的审核和用药合理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积极配合2011年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调查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规范其合理使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3年4 d门诊西药处方,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药品说明书,对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4 841张,其中应用抗菌药物处方1 081张,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316张,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用法与用量不合理、溶剂选用不当、重复用药、药理性拮抗及不良反应相加等方面。结论:临床药师应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以提高临床处方的合格率,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提高和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2009—2011年我院门诊处方10 800张,从中挑选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不合理联合用药、超适应证用药、用法与用量不合理、溶剂使用不当等。结果:10 8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752张,不合理率为6.96%。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较多,应提倡规范用药,加强管理力度和药师用药指导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史强  王晓玲  王巍  张建 《中国药房》2014,(14):1265-1267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内科超说明书用药现状,探讨合理、可行的处理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新生儿内科医嘱2 148条,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分别对医嘱中的适应证、人群适宜性、给药剂量、频次、溶媒及配制浓度等方面进行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本次调查共发现超说明用药医嘱550条,涉及药品40种。结论:对超说明书用药实行分级管理,既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又能促进用药的安全合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门急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11—2013年的门急诊处方共计371 990张,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用药途径、临床科室、针对疾病及用药合理性等进行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我院门急诊使用广泛,2011—2013年使用率分别为10.21%、9.64%和7.58%,其中儿科使用频率最高,分别为53.59%、48.54%和46.35%;用药途径以注射给药为主,其次为口服、吸入给药;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不合理处方比例分别为14.75%、11.86%和9.92%,存在问题主要是诊断不完善、超适应证使用。结论: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逐年改善,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滥用现象,应引起医药人员的高度重视,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医师处方不适宜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逐条查阅我院2013年问题处方登记簿,进行分类统计并对突出问题作重点分析。结果:我院医师处方不适宜用药主要表现在: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重复用药、选药不合理、溶媒不当、诊断与所开药物不符、用法不明确。结论:处方审核是药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药师审核处方,对保证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及规制环境,为制定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减少规范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澄清超说明书用药的概念、分类和原因,并对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超说明书用药存在的问题、面临的主要风险和规制环境,最后分析提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的政策性建议。结果和结论: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中广泛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其也面临复杂的环境。超说明书用药的法律地位有待明确、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化诊疗规范、知情同意书是降低医疗机构超说明书用药执业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调查某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进一步规范儿科药学服务。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儿科门诊处方,对患儿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进行记录,根据药品说明书判断是否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结果:共抽取儿科处方2 407张,含4 354条用药医嘱。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8.83%,42.88%,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34.63%)、超适应证(27.44%)、超剂量(11.65%)和超给药频次(10.29%)4种。各年龄段患儿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存在差异,青少年(12~18岁)发生率最高。超说明书用药构成比前3位分别是抗微生物药物(38.62%)、呼吸系统用药(23.85%)和中成药(15.37%)。结论:该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多种药物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较缺乏,儿童用药安全难以保障,亟需临床药师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合理用药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ICU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以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分析ICU 2019年住院患者医嘱,统计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品种及类型,探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并提出相应的药学干预措施。结果:共纳入患者219例,用药医嘱9962条,其中超说明书用药215例(98.17%);超说明书用药医嘱1031条(10.35%),其中以盐酸氨溴索粉针(19.79%)、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9.30%)、注射用胸腺法新(14.65%)占比最高。在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中,以溶媒选择不适宜(42.29%)及超剂量使用(25.51%)占比最高。分析认为,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超说明书用药占比为62.17%,需结合临床动态干预的超说明书用药占比为27.84%,无循证医学证据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超说明书用药占比为9.99%。结论:ICU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应加强相关用药教育,并积极推动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的建设,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工作,总结经验,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1 038例ADR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监测显示用药合理,只有少数存在不合理用药,通过查找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合理用药水平。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和ADR监测工作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促进措施,能很好地促进ADR监测工作开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李晓京  肖凌  沈司京 《中国药房》2010,(40):3761-3762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对临床用药管控的影响,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内容,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实际情况,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对临床用药管控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和部分基本药物定价不合理,有必要进行临床用药管控。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有助于促进医德医风的树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结论:基本药物遴选专家库应进一步"透明化",同时应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临床应用中更要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促进基本药物制度对临床用药管控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