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基本治疗,在所有抗血小板药物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阿司匹林.近几年来,循征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证据,为使用阿司匹林奠定了基础,所以规范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心源性卒中的防治使用,目前已成为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
阿司匹林(aspirin)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物,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且不可逆。随着对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药效特点认识的提高,正确理解阿司匹林双向作用及阿司匹林抵抗,提倡小剂量、长期、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已使更多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规范使用阿司匹林中获益。但是,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栓药物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主要有抗血小板药,抗凝药,溶栓药,阿司匹林是最常用于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噻氯匹啶虽然效果好,但由于不良反应多且严重,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仅作为阿司匹作不能耐受的二线药,而抗血小板药仅能降低25-30%的危险性,抗凝药对防治因子心源性栓塞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有效,但是否可用于防治非心源性栓塞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尚不清楚,且需进行血液学监护,尽  相似文献   

4.
“阿司匹林至今仍然是临床使用最多、最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完成150多项有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总数超过10万例的病例研究。循证医学已经确立了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基石地位。对此,国内外众多的临床治疗指南均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近年来,随着大量临床证据的涌现,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防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最近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加常规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加常规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立  杨期东 《药品评价》2009,6(7):266-267
缺血性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首要致残原因。目前,缺血性卒中治疗手段有限,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其发生或复发,在其防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是临床使用最多、最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它可使缺血性卒中事件减少1/3,大大降低其发病以及死亡风险。同时,循证医学已经确立了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和预防中的基石地位。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光  刘进普 《医药导报》2010,29(1):117-118
阿司匹林是具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极佳的性价比的抗血小板药物,各国指南一致推荐为抗栓治疗的一线用药,被誉为“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不合理及过度应用阿司匹林的现象比较常见,应用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及/或脑出血也时有发生.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应用阿司匹林,能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并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该文就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药理特性、安全性以及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合理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综述近年来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心血管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临床证据,解答人们对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高龄患者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是否安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是否应尽快使用阿司匹林和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患者长期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否比单一使用阿司匹林更有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医药保健杂志》2009,(1):61-61
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对以往有缺血性血管事件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使严重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25%左右。在阿司匹林取得如此大的有益作用的同时,仅轻度增加出血性卒中的绝对危险。因此,就整个缺血性卒中患者人群而言,  相似文献   

10.
抗栓药物在预防缺血性卒中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卒中与高剂量同样有效,而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对预防非心栓性缺血性卒中一样有效,但其出血并发症明显增多。噻氯匹定预防卒中的效果比阿司匹林好,但伴有较严重的脑出血并发症,其预防卒中的作用并不优于阿司匹林,与后者联用预防复发性卒中并不比其单用更有效。阿司匹林与缓释双嘧达莫联用比单用阿司匹林有效,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几率仅与小剂量阿司匹林相当。  相似文献   

11.
预防心脑血管血栓栓塞性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等)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低剂量阿司匹林町有效预防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国内外众多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应用阿司匹林。本文简要综述阿司匹林应用于高血压综合治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及其相关问题,以期临床能更规范地使用阿司匹林,减少与高血压有关的心脑血管血栓栓塞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阿司匹林从首次人工合成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阿司匹林最早仅作为解热镇痛剂使用。随着临床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近20余年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对防治所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偏头痛,痴呆,甚至结肠癌皆有效。文中复习最新文献,重温阿司区林防治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在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观察组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0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18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3%,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脑梗死或TIA以及心肌梗死的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脑出血和病死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阿司匹林(aspirin)具有明确的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可减少各类栓塞和血栓形成事件约23%[1]。但在临床中发现,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在阿司匹林治疗下获益,部分患者在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的预防过程中仍发生脑梗死,即阿司匹  相似文献   

15.
谭小平 《海峡药学》2012,24(3):150-151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9年4月到2011年1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3例,所有患者被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8例,在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55例,在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阿司匹林.经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1年后对所有患者随访,记录患者继发性病情.结果 经2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1.0% (47/58)明显高于对照组69.1% (38/55).1年后对所有被观察患者随访,治疗组再发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胡英  苏静 《中国医药》2009,4(6):470-470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80%,是危害人生命、影响生活质量的严重疾病之一。数十年来根据不同的病理生理环节发展了许多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抗血小板聚集剂阿司匹林经研究发现能减少微栓子的发生,对预防复发亦有一定的疗效。据统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使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减少22%,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复发作用均已得到公认,但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尚没有明确的说法。我们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内科病房和门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以及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大连新世纪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共15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配对分组的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分别予以常规+双嘧达莫、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对比98.00%(49/50)VS 82.00%(41/50),两组复发率对比2.00%(1/50)VS 14.00%(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可优化临床防治效果,保证生命安全,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廖仁花 《海峡药学》1997,9(3):25-26
应用普恩复(蚓激酶)与尼莫地平(硝苯吡酯)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并与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投以藻酸双酯钠(PSS)和肠溶阿司匹林联用作治疗对照。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甲襞微循环积分值,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变化。其结果t检法处理,观察治疗组30例均有非常显著或显著差异,而对照治疗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普恩复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综述近年来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心血管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临床证据,解答人们对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高龄患者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是否安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是否应尽快使用阿司匹林和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患者长期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否比单一使用阿司匹林更有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连服14天;治疗组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加波立维(氯吡格雷)75mg,连服14天.结果 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P<0.05),阿司匹林抵抗和半抵抗总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较少发生缺血性脑卒中(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