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预见性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检查(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的颅内血肿,或清除外伤性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可分为硬膜外、硬膜下、脑室内或多发性血肿。我科自1998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此类病例48例,现就其临床护理观察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川  王军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80-1081
目的分析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用Ch i-Square统计方法分析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相关因素。结果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与凝血异常、存在脑挫伤或SAH、颅内压变化及首次CT检查有关。结论了解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患者外周血中自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急诊收治的116例DTIH患者和123例非DTIH患者的外周血,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并分组进行对比.结果 首次头颅CT检查无颅内血肿,再次检查发现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13.35±6.72)×109/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12.78±6.43)×109/L,明显高于首次及多次头颅CT检查均未见颅内血肿患者[白细胞计数(9.72±3.09)×109/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7.64±2.9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首次头颅CT检查即发现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和非DTIH患者人院时外周血中自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以作为一项客观指标协助首次头颅CT检查无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於唏 《健康必读》2008,7(6):7-8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5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9例恢复良好,中残14例,重残8例,死亡12例。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灵 《健康天地》2010,4(8):25-25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traumatic delay in—tracranial hematoma,TDICH)系指患者头部外伤后头颅CT未发现血肿,一段时间以后再次CT扫描发现了血肿,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以后又在颅内不同的部位发现了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过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观察,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它的认识和处理,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例资料。结果治愈24例,重残1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一经确诊,根据血肿大小及病人全身状况决定手术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是指头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复查才发现;或于颅内血肿清除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我院1990年10月~2001年7月共收治颅脑外伤病人694人,发生颅内迟发性血肿30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迟发性血肿诊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迟发性血肿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评价其诊治效果.结果 42例合并迟发性脑血肿中,有7例死亡,35例存活,进行术后半年的随访发现,有31例恢复优良,4例重残.结论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合并迟发性血肿的治疗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CT在迟发性血肿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进行治疗时,需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肿部位、血肿量综合分析,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肖云峰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37-138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20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依据、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20例头颅外伤患者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在伤后4-24h出现迟发性血肿9例,24-48h6例,48-72h至伤后1周2例。通过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17例良好。重残2例,死亡例。[结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诊断较易,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治疗上除手术清除血肿外,应注意改善脑缺氧、缺血,改善微循环。如果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30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CT应用以来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报道逐渐增多,但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血肿报道较少,我院自1998-10∽2003-10共收治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及新沂市人民医院外一科收治的25例DTI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扫描变化,并观察保守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恢复良好14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 DTIH发生的时间多在伤后6~12h,并与外伤的部位、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及颅内压的波动等因素有关。及早诊治是降低DTIH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过的5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并对其CT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本组50例患者,CT诊断效果明显,受伤后24h内出现颅内血肿的患者为30例,占60%.治疗后效果明显,手术恢复良好的患者为36例,中度残疾9例,重残为2例,死亡3例.结论 CT诊断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关键意义,采用相应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措施,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春林  何汉杰  黄志勇  陈力行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1037-1037,1040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处理、提高疗效。方法:对25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有瞳孔和意识改变的患者及时行CT检查。结果:CT检查后均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18例,保守治疗7例,治愈11例,轻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结论:对首次CT提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或小出血灶、术后病情有变化者应考虑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宜动态复查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宁根江 《现代保健》2011,(12):148-149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470例颅脑外伤中确诊的4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经过。结果通过临床严密观察及复查CT确诊,470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出现4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病率为8.5%。经过治疗后,其中恢复良好者22例(55.0%),轻度伤残7例(17.5%),重度伤残6例(15.0%),植物生存1例(2.5%),死亡6例(15.0%)。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在伤后24h内,动态临床观察,复查CT,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和预后.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恢复良好16例,轻残7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早期影像学表现为急性颅内血肿合并对侧脑挫裂伤、散在点状出血或小出血灶24例,颅骨骨折28例,其中骨折线跨静脉窦者3例,脑池和脑沟积血26例.结论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有明确的临床特点和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及早发现、及时诊断脑内迟发性血肿,最大限度的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诊治生存率,降低残病率。方法收集45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主要对迟发性出血的时间、部位、大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出现时间一般为外伤24h之后,额叶最多。对冲部位多于直接受力部位。结论2次及以上CT复查对颅内迟发性血肿检出率较首次CT检查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颅术中、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技巧。方法分析;27例患者在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胀采取术中B超扫查或术后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复查头颅CT的方法,及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尽快行手术治疗。结果;27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预后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6例、死亡5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率18.5%。结论术中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膨胀应考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存在并行术中B超扫查,术后的观察过程出现意识变化及一侧瞳孔散大时即复查头CT,能迅速确定诊断及血肿的部位,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汪波 《中国保健营养》2008,17(10):63-64
脑外伤后术中脑膨出多是由急性脑肿胀引起,临床上发现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迟发性颅内血肿所致,我们通过对脑外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的观察,发现这种急性脑膨出,多是由远隔部位的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引起。本文报告近8年来开颅清除术中。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在术中急性脑肿胀中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处理、提高疗效。方法对25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有瞳孔和意识改变的患者及时行CT检查,均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结果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18例,保守治疗7例,治愈11例,轻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结论手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与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手术前后颅内压改变有关。对首次CT提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或小出血灶、术后病情有变化者应考虑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宜动态复查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颅术中、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技巧。方法分析27例患者在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胀采取术中B超扫查或术后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复查头颅CT的方法,及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尽快行手术治疗。结果27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预后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6例、死亡5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率18.5%。结论术中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膨胀应考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存在并行术中B超扫查,术后的观察过程出现意识变化及一侧瞳孔散大时即复查头CT,能迅速确定诊断及血肿的部位,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