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和县陈桥洲进行居民接触疫水行为定点观察,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水文资料推算三峡建坝前后和县陈桥洲水位变化。结果表明洲滩地区居民接触疫水主要以生产性如捕鱼、放牧、打草、打粽叶等为主,但生活性接触疫水仍占一定比重;三峡建坝后,陈桥洲水位变幅不大,滩地水淹时间较往年略减少;推测三峡建坝后,当地居民因放牧而接触疫水可能增加,因捕鱼而接触疫水可能减少,因其它方式接触疫水可能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和县陈桥洲及铜陵铁锚洲钉螺和植被分布情况,以及对三峡建坝后两洲滩水位变化规律的预测,认为水位变化对钉螺分布范围及滩貌结构影响可能较小,但人畜上滩活动机会和受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和县陈桥洲及铜陵县铁锚洲钉螺及植被分布情况,对三峡建坝后两洲水位变化规律预测。结果显示,三峡建坝后两处水位变化对钉螺分布范围及滩貌结构影响较小,但人畜上滩活动机会及受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和县陈桥洲及铜陵铁功洲钉螺和值被分布情况,以及对三峡建坝后两洲滩水位变化规律的预测,认为水位变化对钉螺分布范围及滩貌结构影响可能较小,但人畜上滩活动机会和受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预测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位、泥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作者于1994-1997年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①三峡建坝后春季部分低洼滩地将提前上水,秋季较高滩地将提前露滩。结合滩地高程分析,建坝后水位变幅似不足以引起钉螺分布范围较大的变化。②泥沙变化将更有利于滩地淤积,支流淤塞,滩地面积进一步增加,将为钉螺扩散提供孳生地,进而可能使钉螺面积增加。③建坝后对较大洪水有削峰作用,从而将减少洪涝灾害,进而减少因洪水而造成钉螺扩散以及人群因抗洪救灾而接触疫水。④水沙时空的变化将会引起人畜上滩活动及滩地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引起人畜感染的变化。本文还针对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沙特点,结合客观自然条件及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对策性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平湖洲垸亚型疫区血吸虫病疫情纵向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洲垸亚型血吸虫病疫情纵向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观察点五一村居民病情、疫水接触史、家畜病情和螺情进行纵向观察。结果2002~2005年居民粪检阳性率分别为17.84%、11.44%、12.28%、12.05%。居民疫水暴露率、血吸虫感染率、感染度及再感染率,男性都高于女性,渔民及副业渔民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粪检阳性者化疗后一年内疫水暴露率93.44%,居民重复感染率为29.89%。2002~2005年耕牛粪检阳性率10.69%~17.50%。三峡建坝前(1993年)目平湖7~8月洪水期平均水位比建坝后的2002~2005年高1~2m,其他月份平均水位建坝后比建坝前高。五一外洲感染螺分布广泛,2003年春季钉螺感染率达0.90%,感染螺平均密度0.0263只/0.1m2。2003~2005年钉螺调查,春季阳性钉螺密度及感染率明显高于秋季,活螺平均密度秋季明显高于春季。2006年春季调查未发现阳性钉螺。垸外草洲栽种欧美杨,当地耕牛存栏数量减少,由常年敞放改为轮值群放。结论该型疫区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及再感染率高,垸外易感地带须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三峡建坝后对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1995年-1997年,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对比分析方法,进行了三峡建坝后对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建坝后长江入湖流量虽有变化,但对洞庭湖钉螺分布影响不大;10月-11月退水期提前,可缩短秋季感染期。建坝后50年内年平入湖泥沙较建坝前减少80%以上,钉螺分布面积将因洲滩增长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泥沙淤积减少将引起芦苇退化,部份芦滩可能转化为污染较严重的草滩、芦杂滩,在这些地区活动的入群血吸虫感染率可能上升。80年后入湖泥沙增加,钉螺分布面积增长速度又将加快,水库死库容淤满后,又可能达到建坝前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徽段铜陵县胥坝铁锚洲洲滩钉螺分布及人畜上滩活动情况的调查,结合三峡建坝前后水位数据分解情况。表明三峡建坝后滩地洲尾浅滩钉螺分布将有所扩散,洲头高程较高地段钉螺分布将不受影响,人群上滩活动范围及上滩活动主要方式也将不会改变。但秋季滩地退水时间的提前,将使上滩捕鱼活动人群增多,从而使该类人群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同时耕牛上滩活动时间将提前半个月左右,增加了耕牛感染及污染滩地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陈桥洲位于长江安徽段下游的和县西梁山镇之处的江心,为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洲人口3 137人,耕牛200头,该洲分老洲(圩垸)和老洲堤外滩地两部分。老洲为居民和农作区,耕地面积1 394亩,长江水位7.2m时,堤外滩地647.5m~2,钉螺面积365.6万m~2。滩地高程7.5~11.8m,一级水位时以南滩、东滩面积最大。由于圩内与滩地仅一堤之隔。居民习以家畜放牧外滩,  相似文献   

10.
在江河洲滩地区,水位无法控制,人畜接触疫水频繁,居民重复感染的机会多.为控制和减少血吸虫的感染,1992年起,连续2年开展了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概况节堤村位于陆水河下游南岸,全村居民沿堤居住,距易感地带最近10m,最远1Km.居民饮用水、游泳、捕鱼、放牧等均与疫水接触频繁.1991年全村总人口1141人,居民感染率为22.08%;垸外钉螺面积11万m~2,钉螺感染率0.99%;垸内无螺.方法对5—60岁居民,每年秋季化疗1次,其中部分农渔民每年夏秋季各化疗1次.服药前对服药对象  相似文献   

11.
建立控制牧场防制洲滩地区耕牛血吸虫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县陈桥洲建立控制耕牛血吸虫病的牧场,实施放牧规划.结果:耕牛感染率由建场前的26.1%,两年后下降为1.9%,下降了92.5%,滩地钉螺阳性率也显著下降,野粪的污染已明显减轻.初步显示,实施安全放牧不失为控制洲滩地区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和县陈桥洲建立安全牧场、实施放牧规划控制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耕牛感染率两年后由建场前的26.1%下降为2.0%,下降了92.5%。滩地钉螺感染率也显著下降,野粪的污染已明显减轻。初步显示实施安全放牧不失为控制洲滩地区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定量研究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围垦后居民的疫水接触状况及疫情。方法 :对鄱阳湖一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村在围垦一年后开展居民疫水接触调查 ,并对普治后居民的血吸虫感染情况进行纵向观察。结果 :围垦后居民主要在堤内活动 ,下田劳动、洗衣菜是主要的疫水接触方式 ,春夏高于秋冬 ;堤外疫水接触很少 ,主要是下湖捕鱼虾和水上运输 ,秋冬高于春夏 ,以男性为主。人群接触疫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老年后逐渐减少。围垦后试区疫情迅速下降。结论 :围垦后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化疗已能有效地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4.
为预测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位、泥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作者于1994-1997年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①三峡建坝后春季部分低洼滩地将提前上水,秋季较高滩地将提前露滩。结合滩地高程分析,建坝后水位变幅似不足以引起钉螺分布范围较大的变化。②泥沙变化将更有利于滩地淤积,支流淤塞,滩地面积进一步增加,将为钉螺扩散提供孳生地,进而可能使钉螺面积增加。③建坝后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徽段铜陵县胥坝铁氏滩钉螺分布及人畜上滩活动情况的调查。结合三峡建坝前后水位数据分解情况,表明三峡建坝后滩地洲尾浅滩钉螺分布将有所扩散,洲头高程较高地段钉螺分布将下受影响,人群上滩活动范围及上滩活动主要方式也将不会改变,但秋季滩地退水时间的提前,将使上滩捕鱼活动人群增多,从而使该类人群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同时耕牛上滩活动时间将提前半个月左右,增加了耕牛感染及污染滩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定量研究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围垦后居民的疫水接触状况及疫情。方法 : 对鄱阳湖一洲岛型血吸虫病疫区村在围垦一年后开展居民疫水接触调查 ,并对普治后居民的血吸虫感染情况进行纵向观察。结果 :围垦后居民主要在堤内活动 ,下田劳动、洗衣菜是主要的疫水接触方式 ,春夏高于秋冬 ;堤外疫水接触很少 ,主要是下湖捕鱼虾和水上运输 ,秋冬高于春夏 ,以男性为主。人群接触疫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老年后逐渐减少。围垦后试区疫情迅速下降。结论 :围垦后居民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化疗已能有效地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徽段铜陵县胥坝铁锚洲滩钉螺分布及人畜上滩活动情况的调查,结合三峡建坝前后水位数据分解情况。表明三峡建坝后滩地洲尾浅滩钉螺分布将有所扩散,洲头高程较高地段钉螺分布将不受影响,人群上滩活动范围及上滩活动主要方式也将不会改变。但秋季滩地退水时间的提前,将使上滩捕鱼活动人群增多,从而使该类人群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同时耕牛上滩活动时间将提前半个月左右,增加了耕牛感染及污染滩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为阐明三峡建坝后水位变化对长江安徽段滩地开发利用及其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对长江安徽段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流行区人文、滩貌结构与植被分布、滩地开发利用以及钉螺分布等进行现况调查,结合三峡大坝工程对长江安徽段水位变化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长江安徽段江湖洲滩16.28%的滩地面积被农业开发利用,7.88%的滩地面积被开发为水产养殖,有10%左右的滩地被翻耕植树,已被农业开发的江洲湖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小麦。三峡建坝后长江中下游秋季水位将有所下降,使滩地露滩时间提前。表明三峡工程将有利于滩地农作物的播种,使滩地可开发耕种的面积扩大而有利于消灭滩地钉螺。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短期健康教育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和探讨血吸虫病防治中健康教育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选择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鄱阳湖某洲垸型疫区村居民为研究对象 ,开展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的短期健康教育宣传 ,从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接触疫水行为和血吸虫感染率三方面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短期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居民的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和对血吸虫病危害的认识 ,居民生活性和娱乐性接触疫水频率也有所降低 ,但居民接触疫水的行为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化疗后再感染严重。结论 :短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居民对防治血吸虫病的认识 ,减少女性人群接触疫水的频率 ,使女性感染率下降。但由于男性人群捕鱼频率高 ,故治疗后再感染严重。  相似文献   

20.
汉寿县目坪湖垸外易感地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汉寿县目坪湖垸外血吸虫易感地带影响因素。方法 于1995-1998年对目坪湖垸外沿湖堤村人畜活动、居民接触疫水行为、耕牛放牧以及野粪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别用Kato-Katz法物粪便孵化法调查渔民和耕牛血吸虫感染率,用哨鼠法测定水体感染性,计算本地渔民、外洲活动渔民和耕牛相对传播指数。结果 沿湖3个村居民接触疫水率为46.0%,其中捕鱼占52.6%、放牧占15.9%。距湖堤100m以内,一层村居民疫水暴露占总暴露率的94.4%。在观察4.1%,其中阳性牛粪46份,占90.2%。水体感染性测定,共解剖小鼠1176只,平均感染率16.9%。本地副渔民、外洲活动专业渔民、湖洲散放耕牛血吸虫感染分别为25.87%、40.60%和15.68%,相对传播指数为1.35%、5.82%和92.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