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制片法对26例人蠕形螨寄生所致组织病理学进行了观察。在切片中随机计数的毛囊,92.8%可见1~数条蠕形螨寄生。毛囊蠕形螨多寄生于毛囊的基底部或毛囊周围组织内,被寄生的毛囊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虫体周围有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毛根角质化较常见。皮脂腺蠕形螨寄生部位为皮脂腺体及导管部,可见腺细胞增生而失去正常结构,但较少有炎症细胞浸润,导管部有轻度扩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蠕形螨病的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取蠕形螨感染者患处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病理学观察。结果蠕形螨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使毛囊不规则扩张,皮脂腺增生肥大,虫体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面部毛囊扩大,皮脂腺增生及其炎症反应与蠕形螨的寄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蠕形螨病的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取蠕形螨感染者患处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病理学观察。结果蠕形螨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使毛囊不规则扩张,皮脂腺增生肥大,虫体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面部毛囊扩大,皮脂腺增生及其炎症反应与蠕形螨的寄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发现人体外耳道蠕形螨感染率为32.4%(耵聍分离)和63.5%(切片显示)。螨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一个毛囊中一般可见1~6个虫体断面,病变主要是表皮角化过度,毛囊口扩张,毛囊内角质层增厚,部分有角质栓形成;上皮钉脚伸长,真皮乳头层可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在有螨寄生的毛囊周围炎细胞反应较邻近无螨寄生的为强烈。同一切片无螨寄生的毛囊、皮脂腺多数无明显组织学改变。因此认为人体蠕形螨是有致病性的。  相似文献   

5.
酒渣鼻组织病理学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3型酒渣鼻病的不同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与人体蠕形螨寄生的关系。方法:收集14例3型酒渣鼻活检和手术材料,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在3型酒渣鼻病理组织中可见在扩张的毛囊和增生的皮脂腺中有人体蠕形螨寄生,在真皮浅层有不同程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在痤疮型和鼻赘型中,尚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其基膜变薄或呈分层状增厚,肥大细胞有脱颗粒现象。结论:皮炎型酒渣鼻病的发病与人体蠕形螨寄生有关,另两型酒渣鼻发病机理复杂,除了与人体蠕形螨寄生有关外,与细菌感染也有关。不仅有细胞、体液免疫参与,而且可能与Ⅲ型、Ⅳ型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赘型酒糟鼻组织病理学改变,讨论鼻赘型酒糟鼻组织病理学改变与蠕形螨寄生的关系。方法收集17例酒糟鼻患者标本,AAF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作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分析。结果 1)病变部位表皮增生伴角化过度,角质栓形成,真皮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增生、充血,毛囊口扩张,毛囊和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皮脂腺呈袋状增生;2)鼻赘型酒糟鼻患者蠕形螨感染率为100%,且多为中、重度感染,病理学改变严重程度与感染螨虫数量呈正相关。结论鼻赘型酒糟鼻组织病理学改变与人体蠕形螨寄生有密切关系,中、重度蠕形螨感染是鼻赘型酒糟鼻发病和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寄生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蠕形螨主要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以颜面部为主,一般无自觉症状,但虫多时可导致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及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在皮  相似文献   

8.
蠕形螨是寄生在人及其它哺乳动物毛囊和皮脂腺内的一类永久性寄生螨类,多寄生于颜面部,如鼻前额、颏部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引起蠕形螨病。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以前者为多见。健康人可因与患者密切接触或共用毛巾等被感染。为了解青少年蠕形螨感染情况,作者等对在校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人体蠕形螨寄生与酒渣鼻病理组织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21例三种类型酒渣鼻病理组织学的观察,研究了人体蠕形螨与其所寄生组织病变的关系。 在扩大的毛囊和增生的皮脂腺中发现大量蠕形螨,其周围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结果表明两种人体蠕形螨感染与三种类型酒渣鼻的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提示人体蠕形螨是有致病性的,毛囊蠕形螨可能是皮炎型酒渣鼻的主要病因,两种人体蠕形螨感染与痤疮型和肥大型酒渣鼻病因有关,这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酒渣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蠕形螨病病犬皮肤、淋巴结及内脏中蠕形螨的寄生情况及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 解剖蠕形螨病病犬,分别对皮肤、腮腺淋巴结、下颌淋巴结等13个部位淋巴结以及肺脏、肝脏、肾脏、脾脏、心脏等分别用5%NaOH消化法和病理组织切片法进行检查,并测量虫体大小。结果 除了在重症蠕形螨病病犬的皮肤组织外,在部分浅表淋巴结中也检查到了蠕形螨虫体和虫卵,而内脏中除了肝脏、肺脏外,其他脏器未查到蠕形螨虫体和虫卵。皮肤病变主要发生于毛囊和真皮,破坏的毛囊周围组织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病变,并有程度不同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病变淋巴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生性淋巴结炎、出血性淋巴结炎和卡他性淋巴结炎。而各脏器切片均未发现有明显病变。经对皮肤和淋巴结内虫体进行测量,淋巴结内成虫明显比皮肤内的小(P<0.01)。而若虫大小及虫卵大小则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蠕形螨不仅寄生于犬皮肤,还能在许多浅表淋巴结寄生,并能造成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11.
蠕形螨(Demodex),俗称毛囊虫,属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真螨目(Acari—formes)蠕形螨科(Domodicidae),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主要以宿主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为食。已知有140余个蠕形螨种和亚种,寄生于人体的仅有两种.即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可引起蠕形螨病,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国外报告成人感染率为27%-100%,国内人群感染率山东省为31%~82%,上海市为7.3%-86.6%,各年龄人群均见感染。  相似文献   

12.
寄生于人体皮肤中的蠕形螨主要为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 ,二者在人群中的感染很普遍 ,各地报道蠕形螨感染率在 7.0 % [1] 至 90 .9% [2 ] 之间。蠕形螨的寄生虽不易导致大的危害 ,但它们与人体的某些皮肤病如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睑缘炎、外耳道瘙痒、急性结膜炎及沙眼等密切相关 ,故在美容及防治上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几年来蠕形螨的致病及治疗方面作一综述 :1 蠕形螨的致病1 .1 蠕形螨所致组织病理改变经皮肤组织切片观察发现 [3 ] ,毛囊蠕形螨主要寄生于毛囊底部 ,部分寄生于毛囊周边部 ;皮脂蠕形螨常寄生于皮脂…  相似文献   

13.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寄生于人体的有2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内,可构成相应部位的病变,如酒渣鼻、痤疮、毛囊虫性皮炎等,有关蠕形螨寄生在外耳道的情况,以及与外耳、中耳疾病的关系目前报道不多。为了解外耳道蠕形螨感染及分布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在校大学生外耳道蠕形螨感染情况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4.
蠕形螨作为永久寄生性的小型螨类,可广泛寄生于健康人群的颜面部、外耳道、头皮、乳头、胸、臂等处的毛囊和皮脂腺内,成为条件致病性寄生虫。目前明确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2种,即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和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蠕形螨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可引起寄生部位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并继发红色丘疹、脓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蠕形螨病病犬皮肤、淋巴结及内脏中蠕形螨的寄生情况及病理组织学变化。 方法 解剖蠕形螨病病犬 ,分别对皮肤、腮腺淋巴结、下颌淋巴结等 13个部位淋巴结以及肺脏、肝脏、肾脏、脾脏、心脏等分别用 5 %NaOH消化法和病理组织切片法进行检查 ,并测量虫体大小。 结果 除了在重症蠕形螨病病犬的皮肤组织外 ,在部分浅表淋巴结中也检查到了蠕形螨虫体和虫卵 ,而内脏中除了肝脏、肺脏外 ,其他脏器未查到蠕形螨虫体和虫卵。皮肤病变主要发生于毛囊和真皮 ,破坏的毛囊周围组织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病变 ,并有程度不同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 ,病变淋巴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生性淋巴结炎、出血性淋巴结炎和卡他性淋巴结炎。而各脏器切片均未发现有明显病变。经对皮肤和淋巴结内虫体进行测量 ,淋巴结内成虫明显比皮肤内的小 (P <0 .0 1)。而若虫大小及虫卵大小则差异不明显 (P >0 .0 5 )。 结论 蠕形螨不仅寄生于犬皮肤 ,还能在许多浅表淋巴结寄生 ,并能造成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人体蠕形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蠕形螨是人群中较普遍感染的小型寄生虫。多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及皮脂腺内,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毛囊蠕莆螨中华亚种(D.folliculorum sinensis)和皮脂  相似文献   

17.
蠕形螨是人群中感染较普遍的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寄生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酒糟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和睑缘炎等与蠕形螨的感染有关。为了解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状况,于2000-2002年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蠕形螨感染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蠕形螨(Demodex)又称毛囊虫,是小型长期性体内寄生螨类,主要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中,也可寄生在睑板腺、耵聍腺、表皮凹陷、腔道和内脏。寄生在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Simon,1842)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Akbulatova,1963)两种,另外我国学者谢禾秀(1982)等报告的我国的人体毛囊蠕形螨在形态和量度特征与国外的有所不同,定名为毛囊蠕形螨中华亚种(Demodex folliculorum sinensis,)^[1]。  相似文献   

19.
蠕形螨是寄生在人及其它哺乳动物毛囊和皮脂腺内的一类永久性寄生螨类,多寄生于颜面部,如鼻前额、颏部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引起蠕形螨病。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以前者为多见。健康人可因与患者密切接触或共用毛巾等被感染。为了解青少年蠕形螨感染情况,作者等对在校中学生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为临朐县第一中学学生,共计6个班3 12人。1.2 方法 鼻翼部经75 %的酒精消毒后,用手挤压,将挤出的分泌物涂于滴有少许甘油的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用低倍镜检查全片,发现虫体或虫卵者为阳性,重复检查3次…  相似文献   

20.
郧阳医学院大学入学新生蠕形螨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寄生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其感染是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和眼睑缘炎等的病因或原因之一.为了解大学入学新生蠕形螨感染状况,近2年对本院入学新生进行了蠕形螨感染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