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肾病综合征(ANS)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32例ANS患者在活动期和20例缓解期以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测定。结果32例ANS活动期患者,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外周血总CD3^+,CD4^+,CD4^+/CD8^+细胞比值降低,CD8^+细胞增高(P〈0.05)。结论NS患者在活动期T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说明其细胞免疫功能减低,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其活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9例(活动期36例,缓解期23例)及健康者30例外周血CD4+CD28-T细胞群的比例,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合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等进行分析.结果 示AIH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群的比例和TNF-α较健康者显著升高(均P<0.05),而缓解期患者CD4+CD28-T较健康者略有升高;同一患者活动期经过治疗病情缓解后,外周血CD4+CD28-T细胞降低(P<0.05),而IL-10显著升高(P<0.05);复发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群的比例明显高于初发患者和健康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异常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群的比例明显高于免疫球蛋白正常者及健康者.提示AIH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群比例的异常和细胞因子异常与疾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相关联,可能参与了AIH疾病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BCG-PSN对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CA患者在BCG-PSN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8^+T细胞内IL-2、IL-4、IL-12、IFN-γ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在BCG-PSN治疗前,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O.01),CD4^+T细胞和CD8^+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IL-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O.01);CD4^+T细胞和CD8^+T细胞内IL-2、IL-12、IFN-γ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结论 BCG-PSN可通过调节尖锐湿疣患者T细胞亚群,纠正患者Th1/Th2模式及Tc1/Tc2模式失衡现象,起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爱磊  张学明 《四川医学》2009,30(5):636-638
目的研究UC大鼠的免疫功能的变化,包括细胞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以TNBS/L醇方法制备UC大鼠模型,检测UC大鼠细胞因子TNF-α、IL-2、IL-4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IL-2含量及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在1、3,7周3个时间段均升高(P〈0.05)。而血清IL-4含量在1、7周时UC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出现降低,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3^+细胞百分比较正常组降低(P〈0.05);CD;/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说明UC大鼠存在的细胞免疫功能亢进,进而引发肠粘膜局部的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补体、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UC患者(UC组)和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仪经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UC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C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UC组CD4^+与CD8^+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组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C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情活动性、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法对78例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作检测,分析SLE活动情况、肾脏损害与细胞免疫学指标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活动期组SLE患者与非活动期组相比。CD3^+、CD8^+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而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伴有肾脏损伤患者,NK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而CD8^+、CD3^+、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3^+、CD8^+细胞数的降低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CD4^+细胞及CD4^+/CD8^+比值不能反映其病情活动;而NK细胞数量的减少往往与肾脏损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人及慢性HBV感染者T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宿主细胞免疫功能与慢性HBV感染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名健康人及137例各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1.对照组与各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从慢性HBV携带(CHBV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到肝炎后肝硬化(PHBC)组,患者外周血CD3^+T、CD4^+T和CD8^+T绝对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BC组CD4^+T/CD8^+T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HBVC组(尸〈0.05)。2.不同程度CHB组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从CHB(轻度)组、CHB(重度)组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UB)组,患者CD3^+F、CD4^+T、CD8^+T绝对值和CD4^+T/CD8^+T比值逐渐下降。CSHB组CD3^+T、CD4^+T和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CHB(轻度)组(P〈0.05)。结论HBV慢性感染机制复杂,不同的临床转归患者T细胞亚群状态不同。慢性HBV感染后,肝脏损害程度严重的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低下及紊乱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尤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CD19^+CD23^+细胞的变化,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25例初发PNS患儿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1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PNS患儿外周血中CD3^+、CD3^+CD8^+、CD4^+CD25^+、CD19^+CD23^+淋巴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儿童,P〈0.05;而CD4^+/CD8^+比值及NK细胞则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体内T、B亚群细胞变化参与了PNS的发病过程,免疫调节细胞功能的紊乱亦是导致PNS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崔微艳  陆洁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59-159
目的:探讨重度脓毒血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3例重度脓毒血症患者及5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细胞)活性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的流式细胞分析术法测定。结果: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组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D8^+细胞的比例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重度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组外周血CD4^+、CD4^+/CD8^+比值、CD3^+明显低于好转组(P〈0.01),CD8^+明显高于好转组(P〈0.01)。结论:重度脓毒血症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降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分别检测了52例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FN-γ、TNF-α细胞因子,并与50例同龄健康儿童组比较.结果:急性期KD患儿IFN-γ、TNF-α、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P<0.01),CD8值显著低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恢复期患儿外周血CD8升高,细胞因子IFN-γ、TNF-α、CD4、CD4/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KD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有明显变化,检测其变化规律对评估KD患儿的急性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锋  张立红  田淑芝 《医学综述》2008,14(12):1915-1917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干扰素。治疗前、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含量,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和LDH1水平。结果实验组、常规组总有效率依次为89.3%和65.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CD3+和CD4+的含量、CD4+/CD8+比值增高,IL-6、LDH1、TNF-α和CD8+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相比,实验组患儿外周血CD3+和CD4+的含量、CD4+/CD8+比值增高,IL-6、LDH1、TNF-α和CD8+水平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较好,且可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2.
邵兰  招伟贤  陈研生  肖健斌  韦晨浦 《吉林医学》2010,31(13):1742-1743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开腹胆管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30例胆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S组,参附注射液加手术组)及对照组(C组,单纯手术组)各15例,参附组术前予参附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2、CRP和TNF-α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参附组CD4+细胞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CD8+细胞在两组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两组血清IL-2水平均有降低,参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血清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前应用参附注射液能改善、调节胆管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效应CD4+T细胞分泌的Th1细胞、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失调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CD4+Th17、CD4+Th1及CD4+CD25+Treg细胞的比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8、IL-17、IL-23以及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分析不同AS患者Th1、Th17以及Treg细胞免疫失衡情况及与ASDAS相关性。结果 AS组患者CD4+Th17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4+Th1及CD4+CD25+Treg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IL-6、IL-17、IL-23及TNF-α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病情稳定(ASDAS<1.3)患者、病情中度活动患者(1.3≤ASDAS<2.1)相比,重度患者(ASDAS≥2.1)CD4+Th17细胞水平、IL-6、IL-17、IL-23及TNF-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CD4+Th1、CD4+CD25+Treg细胞显著下降(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ASDAS与IL-6(r=0.412,P=0.000)、IL-17(r=0.396,P=0.000)、IL-23(r=0.384,P=0.000)及TNF-α(r=0.318,P=0.004)呈正相关。结论 AS患者中存在Th1细胞、Th17细胞及Treg细胞免疫平衡失调,且与AS患者ASDAS程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为AS临床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及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表达水平,探讨CD28分子在GD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5例GD患者为试验组,6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通过溶血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对象外周血T细胞表面膜型CD28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28的含量。结果试验组外周血CD4+CD28+T细胞为(23.367±8.562)%,CD8+CD28+T细胞为(10.156±3.114)%,较对照组[分别为(30.786±5.143)%和(17.200±3.624)%]显著减少(P<0.0.5、P<0.0.1),血清中可溶性CD28水平观察组[(2.35±0.58)μg/L]较对照组[(0.53±0.23)μg/L]显著增加(P<0.01)。结论共刺激分子CD28很有可能参与了GD的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活动期和30例缓解期PNS分别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PNS患儿活动期外周血总CD3 、CD4 、CD4 /CD8 均低于缓解期组与对照组(P<0.01),CD8 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NS患儿在活动期外周血T细胞数量异常,T细胞间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鱼王浆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相关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及量效关系。方法通过腹腔环磷酰胺(Cy)强化注射制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鱼王浆高、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另设1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比较鱼王浆高、中、低剂量对模型小鼠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检测外周血CD3^+、CD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含量,脾脏组织TNF-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鱼王浆高、中剂量组CD3^+、CD4^+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鱼王浆低剂量组CD3^+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升高(P〈0.05);鱼王浆各剂量组TNF-α、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鱼王浆各剂量组脾组织中TNF-α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鱼王浆能明显提高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外周血中相关免疫细胞因子CD3^+、CD4^+及TNF-α、IFN-γ的含量,增强免疫组织器官中TNF-α的表达,并且其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前炎性因子及细胞亚群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前炎性因子及CD4+T淋巴细胞凋亡在结核病免疫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TNF-α及IL-10水平,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TNF-α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外周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涂阳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涂阴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治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初治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TNF-α及IL-10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与TNF-α及IL-10水平呈正相关,均参与了对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乌贼墨对小鼠T细胞亚群和T细胞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贼墨对小鼠T细胞亚群和T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每天灌胃5%的乌贼墨0.5ml,连续7d。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IL-2αR(CD25)表达。结果:实验组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IL-2αR(CD25)表达较对照组小鼠均有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却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乌贼墨通过增高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IL-2αR(CD25)表达对小鼠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9.
张文远  卢磊 《西部医学》2009,21(4):536-538,542
目的探讨白头翁醇提取物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的抗炎效果和对细胞免疫的调节。方法SD雄性大鼠28只,随机分成白头翁组(n-10),模型组(n-10),对照组(n-8)。白头翁组(n-10)和模型组建立TNBS大鼠结肠炎模型。白头翁组和模型组大鼠,用舍30mgTNBS的TNBS50%乙醇溶液0.85m1灌肠,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造模后白头翁组大鼠用白头翁醇提物灌肠,每天1次,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肠。造模后第8天断颈处死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化学法检测结肠及脾脏组织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白头翁组DAI和组织学损伤评分较模型组低(P〈0.01)。结肠组织TNF-α、IL-6水平白头翁组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白头翁组结肠组织CD4^+T细胞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而CD8^+T细胞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白头翁组脾脏组织CD8^+T细胞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白头翁醇提物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有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对CD4^+T、CD8^+T细胞的免疫调节,促使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水平降低,而达到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