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垂体前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肽类合成、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合成,大大推动了内分泌学的进展,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基础和临床内分泌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垂体前叶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的研究开始进入分子水平。近几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几方面: 1.垂体前叶激素旁分泌的研究 激素的旁分泌和自分泌调节的发现是最近20年以来激素调节的最重要进展之一。现在认为在经典内分泌腺中都存在旁分泌和自分泌调节。垂体前叶至少有5种内分泌细胞,细胞间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最近几年由于研究方法学的改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垂体前叶旁分泌的研究。垂体前  相似文献   

2.
分泌激素的垂体瘤系腺垂体内的独立结节,直径小于10mm者,称为微腺瘤(mi-croadenoma),常规尸检中,垂体微腺瘤的发生率约为2.7~22.5%。正常组织与微腺瘤之间常有明显界限,许可有选择性地切除腺瘤,而保留剩余垂体的功能。较大肿瘤可压迫邻近的正常腺体,扩展至蝶鞍外,侵犯视交叉和邻近组织,侵袭性肿瘤腐蚀骨骼,海绵窦,蝶窦或脑。本文描述垂体腺瘤(包括微腺瘤)的分泌,放射和治疗的进展。 内分泌学 放免测定各种垂体前叶激素,可以评价库兴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或泌乳分泌瘤等病人的垂体分泌功能。甲状腺激素基础水平可测量甲状腺的功能,通过促甲状腺释放激素的反应,可以测量垂体促甲状腺的储备能  相似文献   

3.
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唐丹综述史轶蘩审校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瘤(GH瘤)系人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细胞的腺瘤,其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GH),导致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垂体GH分泌瘤发生和发展中的几种基因突变、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激素的...  相似文献   

4.
丘脑下部是目前激素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丘脑下部具有神经分泌作用,所分泌的丘脑下部激素控制垂体,转而控制全身内分泌。丘脑下部对垂体前叶的控制是神经化学性的。丘脑下部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若干种激素物质—释放因子或抑制因子,经短程血运运载到前叶,控制前叶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后叶自身没有制造激素的能力,它所分泌的激素  相似文献   

5.
人生长激素(GH)和催乳素(PRL)都是垂体前叶分泌的重要激素。了解正常人GH和PRL的动态变化,不但对垂体微腺瘤、肢端肥大症、垂体性侏儒、闭经泌乳综合征等的诊断治疗有指导价值,而且对正常人体在生理状态下的蛋白质、糖、脂肪、钙、磷代谢变化也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人类不同类型激素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垂体腺瘤中分泌不同类型激素的腺瘤细胞与ER免疫组化阳性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3例垂体腺瘤标本进行激素分型,检测垂体腺瘤中ER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法检测多激素分泌型垂体腺瘤中垂体激素合并ER表达的情况.结果53例垂体腺瘤标本中,部分PRL(5/7)、FSH(2/3)、LH(1/1)单激素腺瘤及部分多激素腺瘤有ER蛋白表达,而全部GH、ACTH、TSH单激素腺瘤均无ER蛋白表达,4例无功能腺瘤无ER蛋白表达.在33例多激素型垂体腺瘤标本中,22例有ER蛋白表达,其中PRL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10例、L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9例、FS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7例、G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2例,33例标本的ACTH ER和TSH ER的双标染色均为阴性.结论垂体腺瘤患者的性别不影响肿瘤组织中ER蛋白的表达.垂体腺瘤中,分泌PRL、LH或FSH的垂体腺瘤细胞可表达ER;分泌ACTH或TSH的垂体腺瘤细胞不表达ER;分泌GH的垂体腺瘤细胞是否表达ER可能与该垂体腺瘤是否同时分泌PRL有关.ER在PRL、LH及FSH垂体腺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垂体的重要位置和功能,垂体腺瘤与育龄期女性的生育功能有密切关系.性腺功能的破坏、高催乳素血症及腺体本身的高分泌状态是各类型垂体腺瘤影响生育功能的共同机制.另外,垂体腺瘤本身或是手术治疗后引起垂体前叶激素缺乏也可影响生育功能.对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垂体腺瘤女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对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患者早期正确替代治疗,对恢复生育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脑下垂体激素分泌受控于旁分泌和下丘脑因子。大鼠垂体前叶各类细胞有的成组排列,位置邻近,提供了胞间调控的解剖学基础。很多物质直接影响每种垂体激素的释放,其中有些是在垂体前叶内合成和释放的,故以旁分泌物质发挥作用。 脑下垂体前叶内的胞间关系 大鼠垂体催乳素细胞在形态上可分成4类,其中一类为杯形细胞,与促性腺激素细胞联系特别密切,甚至全部包围了后者。催乳素细胞与促性腺激素细胞间存在紧密连接复合物,垂体前叶细胞经酶分散并进行培养时,两者之间重新形成连接复合物。  相似文献   

9.
孙金龙  李猛  邵兵 《山东医药》2004,44(3):52-53
垂体腺瘤是发生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 ,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 10 %~ 2 0 % ,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根据免疫组织化学将垂体腺瘤按功能进行分类 ,主要有激素分泌活性腺瘤和非激素分泌活性腺瘤两大类。前者包括生长激素瘤 ( GH腺瘤 )、催乳素瘤 ( PRL 腺瘤 )、促肾上腺皮质素瘤 ( ACTH腺瘤 )、Nelson综合征、促甲状腺素瘤 ( TSH腺瘤 )、促性腺素瘤( FSH和 L H腺瘤 ) ;后者包括无功能细胞腺瘤。现将临床比较常见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介绍如下。1  GH腺瘤GH腺瘤系因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细胞过度分泌 GH所致。成年人若发病在骨骺联合…  相似文献   

10.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其不同类型的侵袭性及复发率不同。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4版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中, 转录因子被纳入垂体腺瘤的分类标准, 2022年最新第5版分类仍沿用根据转录因子确定细胞谱系进行分类的原则, 同时将零细胞腺瘤重新进行了定义。有学者认为目前诊断的零细胞腺瘤可能是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所致。转录因子GATA3作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标记物, 在最新研究中被发现可能是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和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的特征因子, 有助于垂体腺瘤精准的分类和预后判断。本文从垂体腺瘤的新分类、转录因子、转录因子GATA3与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和零细胞腺瘤的关系这几方面作一综述, 旨在为临床工作中垂体腺瘤的进一步分类及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脑下垂体,肾上腺,性腺机能随增龄的变化作简要的综述。 一、脑下垂体前叶机能的增龄变化; 脑下垂体是体内占中心地位的内分泌腺,脑下垂体前叶分泌CH、PRL、TSH、AHTH、β-LPH、LH以及FSH7种激素。这些激素控制着其它内分泌腺或直接作用于靶组织。垂体前叶又受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泌神经肽类的调节,它们通过垂体门静脉系统作用于垂体前叶的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2.
当人体细胞外液尤其是血管外组织间隙体液积聚时,形成水肿。由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引起的水肿,称内分泌性水肿。一、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本症是指垂体前叶各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综合征。当垂体前叶机能减退伴有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过少时,则出现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  相似文献   

13.
成年人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垂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的综合征。诸多病因的共同病理基础是垂体前叶实质细胞遭到破坏(切除、坏死、变性、篓缩、挤压等),致使激素分泌减少。表现为泌乳素不足,产后无乳(下丘脑性的可相反,表现乳溢);促性腺激素缺乏,闭经、性欲减退、生殖器萎缩、不育等,促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病人易发生低  相似文献   

14.
垂体机能减退性心脏病是由于垂体前叶组织大部或全部受损,使垂体前叶分泌各种促激素减少或缺乏,引起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内分泌靶腺机能减退相应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心脏机能或形态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库欣病是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分泌过多ACTH,刺激肾上腺过度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所致.家族性内分泌综合征伴垂体ACTH腺瘤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1及GNAS1基因突变相关.散发性库欣病的发病机制涉及PTTG、p27基因和激素相关受体、配体的异常表达,造成垂体ACTH细胞的过度增殖和激素分泌.进一步了解库欣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对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揭示,衰老过程中,下丘脑-垂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下丘脑生长抑素分泌增高,5~HT能神经活性增高,多巴胺和儿茶酚胺能神经活性减低。垂体后叶对ADH的调节异常。垂体前叶GH分泌减少,PRL、TSH、ACTH、LH及FSH分泌紊乱。垂体腺瘤形成。此外,下丘脑-垂体神经递质受体或激素受体减少。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及机体的老化。  相似文献   

17.
已知降钙素(CT)以各种方式对垂体激素分泌有调节作用。本文观察在人中输入鲑鱼降钙素对GHRH诱导的GH分泌的影响。并用在体外培养的大鼠垂体前叶细胞研究了CT对GH和ACTH分泌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无功能或无分泌垂体腺瘤 ,有时称为嫌色细胞腺瘤 ,以缺乏明显的临床症候群和血清激素水平正常为特征[1] 。垂体瘤手术约 2 5 %~ 30 %的肿瘤被分类为无分泌型肿瘤 ,但形态学检查显示这类肿瘤细胞不但含有激素合成所必需的细胞器及某些分泌颗粒 ,而且还发现细胞中有许多不同于已知垂体激素及其亚单位的肽类物质 ,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enolase)、突触运载蛋白 (synaptaphin)及嗜铬粒蛋白(chromogrinin) ,这些分泌物质的生物效应尚不十分清楚。多数肿瘤细胞有糖蛋白激素亚单位基因的表达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过去10年中,在垂体免疫细胞化学及ACTH前体分子(Pro-opiomelanocortin-POMC)的结构,降解和生理药理调节等方面有较多新进展。 垂体POMC的正常调节机制 在垂体前叶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ACTH分泌细胞,其大小、形态及颗粒内容物的特征均已确定。免疫染色证实这种细胞的同一分  相似文献   

20.
垂体GH腺瘤     
垂体GH腺瘤系激素分泌性垂体瘤中常见的一种。光镜检查多为嗜酸性细胞瘤,少数为嫌色细胞瘤,或两者的混合瘤。电镜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为含有生长激素分泌颗粒的GH细胞。形态学上又将其分为浓密颗粒型和稀疏颗粒型两种。瘤细胞内分泌颗粒的多少主要反映激素贮存的程度,而不是内分泌功能的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