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出血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炜  李世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1):645-645
从中西医两方面理论论述了脑出血发病的病理基础即瘀血、血管变性 ,及发病后的主要病理生理表现为脑血肿、脑水肿、血瘀证。从而探讨了脑出血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的理论根据。并从活血化瘀药的现代药理作用阐明它用于脑出血早期有促进血肿吸收。控制脑水肿 ,改善神经功能障碍的独特功效。准确运用可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后继续出血与早期活血化瘀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活血化瘀药是否会导致出血量增加,加重病情,目前尚存在争议。对脑出血后血肿的形成,以往认为是一极短促的过程。随着CT的广泛应用,发现部分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后一般时间内还存在继续出血,深入探索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与活血化瘀法适应证选择、用药时机的掌握,对减少脑出血的早期病死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金栋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74-1175
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目前在医学刊物上报道较多,大多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者比较认同此观点.这是因为活血化瘀中药及其制剂(丹参、川芎嗪、毛冬青、当归注射液、水蛭口服液等)有利于迅速止血,对减少颅内血肿形成,加速血肿吸收,改善脑血液循环,防止脑疝形成有一定作用……离经之血即为瘀,瘀之不去,脉络不通,一可加重脑组织损伤,二可造成血脉为瘀所滞,脉络不宁易再出血,故活血化瘀法亦为急性出血性中风的宁血之法.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是目前临床上的多发症、危重症,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机理却未完全阐明,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手段。近年来对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的研究逐渐增多,临床上也取得一定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脑实质内出血简称"脑出血",约占脑卒中的10%,其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急性期的救治对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打破传统常规,采用活血化瘀为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从中医学理论角度、动物实验、临床实践出发,对活血化瘀药在脑出血中应用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治疗时间窗、病例选择、活血化瘀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一定层次的思考和探究,综述活血化瘀药在脑出血应用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出血疾病早期活血化瘀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出血病人5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在出血的早期(24—72h)即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入院后的第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有进步(P〉0.05),颅内血肿体积变化不大;第3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明显(P〈0.01),血肿吸收明显加快(P〈0.01)。结论脑出血疾病早期采取活血化瘀治疗,可以促进血肿的吸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未见出血加重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7.
19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观察组对本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44.44%(P0.01);通过对两组治疗后4w和8w的CT对比,发现观察组对于血肿的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认为,活血化瘀中药有显著促进血肿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药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或中风后遗症的报道屡见不鲜,而医者于临床遇到脑出血急性期时,往往怯于使用活血化瘀法,担心用之会加重出血或再出血,其结果往往延误治疗时机,延缓病程,降低治愈率.研究表明,脑出血急性期不是活血化瘀的禁忌症,而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才萍 《四川中医》2003,21(4):44-45
对脑出血病人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辨证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40例,疗效较满意,总有效率达95%。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脑出血采用外科介入治疗,进行立体定位血肿,清除微创手术,目前这种微创技术正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已经取得了一致公认的疗效,但对颅内血肿清除之后的残存积血或脑出血前少于10毫升以内的血肿还主张采用保守治疗。20世纪80年代祖国传统医学对脑出血治疗出现一些突破,许多中医学者研究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脑出血,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加瑞 《光明中医》2009,24(3):534-535
1 活血化瘀的概念及其发展 祖国医学认为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而瘀滞于某处,或血液运行受阻,瘀积于经络或组织器官之内均称为瘀血,由于瘀血而形成的疾病称为瘀血证.中医学认为体内瘀血往往和其它病因结合在一起影响人体的脏腑经络,从而形成各种复杂多变的疾病.有关瘀血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调经论>:"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血不通".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出血以发病急骤、见证多端、变化迅速为特点。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历代医家对其治疗各有其说。近年来又有许多医家提出以“瘀”论治的观点,采取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收到满意疗效,但对在何时应用本法各家观点不一。本文就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情况概述如下。1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的依据1.1 祖国医学的认识:关于出血性中风的病因,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但可归纳为虚、火、痰、瘀、气、风六者。虚为病之本,痰、瘀、火为病之因。“离经之血,瘀于脑府,致使脑髓壅滞,元神被困,五脏失统,云腑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对94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其中47例加用自拟脑脉通方进行治疗,并通过观察患者意识等8项指标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分值比较、病人病情程度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药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干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血化瘀是治疗急性出血性卒中的重要疗法,然而,目前对脑出血急性期是否能用本类药物,以及在应用的时机、范围、方法、药物的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不少争议,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无疑已影响到本类药物对脑出血这一疾病所特有的药效作用的发挥.笔者仅结合个人的实践所得,以及有关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略呈管见,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的报道颇多,而且疗效可靠,已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我们在临床中对比观察了中药辨证施治与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结果示加用活血化瘀药物者疗效优于一般辨证施治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均属中医外感病范畴。病因多为外邪侵袭、肺卫功能失调。治疗应以疏解宣肺、清热解毒为法。在此基础上,若适当投以活血化瘀之品,或选用在疏表清解中具有活血化瘀效能的药物,则能较好地增强药物的清热解毒作用,减轻、改善临床症状。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探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况时祥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13-1515
活血化瘀是治疗急性出血性卒中的重要疗法,然而,目前对脑出血急性期是否能用本类药物,以及在应用的时机、范围、方法、药物的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不少争议,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无疑已影响到本类药物对脑出血这一疾病所特有的药效作用的发挥。笔者仅结合个人的实践所得,以及有关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略呈管见,以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金梅 《天津中医》2002,19(2):66-66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急性脑出血以其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们结合以往有关文献,在出血12~24h使用活血化瘀、通络化痰药物静滴及口服未发现不良反应,收效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早期运用活血化瘀法对其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如何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残率、病死率及减少并发症一直是临床多年研究的课题。自 1994年 1月以来,我们在患者脑出血后,早期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中医辨证治疗 42例,发现在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病例选择以本院内科 1994年 1月以来收治脑出血为中小量 (≤ 30ml)患者为治疗对象。两组病例均符合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治疗组 42例,男 30例,女 12例;年龄 50~ 80岁,平均 61.6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 35例。对照组 30例,男 19例,女 11例;年龄 53~ 81岁,平均 63.2岁;有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