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北柴胡茎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北柴胡茎叶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萘酚(晶1),山萘酚-7-鼠李糖甙(晶2),山萘酚-3,7-双鼠李糖甙(晶3),山萘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甙-7-o-α-L-吡喃鼠李糖甙(晶4)及福寿草醇(晶5).晶4系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的抗菌活性物质基础。方法:60%乙醇冷浸提取,通过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HPLC,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UV,MS)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黄芩茎叶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5,4'-二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2),芫花素(3),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4),7-甲氧基白杨素(5),白杨素(6),3',4',5,5',7-五甲氧基黄酮(7),红花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8)。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黄芩茎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7为首次从黄芩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北细辛根乙醇提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北细辛根二氯甲烷部分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1R,2S,5R,6R)-5′-O-methylpluviatilol、咖啡酸甲酯、(2E,4E,8E)-Nisobutyl-2,4,8-decatrienamide、升麻酸、(1S,4S,5S)-5-isopropyl-2-methyl-2-cyclohexene-1,4-diol、(±)-asarinol A、对羟基苯甲醛、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乙醇、对羟基肉桂酸、β-谷甾醇、L-细辛脂素、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卡枯醇和3,4-二甲氧基肉桂醇。[结论]结果中前10个化合物1~10为首次从北细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北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干燥根。目前,对北柴胡及同属植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已取得较多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柴胡品种只有北柴胡和南柴胡。就目前柴胡市场而言,南柴胡产量较低,北柴胡种植范围较小,而野生资源枯竭,使得柴胡产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一些产量较高的其他柴胡品种被当做替代品使用。虽然人工种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柴胡的供给需求,但其有效成分的量受产地、种质、栽培技术等影响较大,也会导致质量稳定性差。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对柴胡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至关重要。对近年来北柴胡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今后柴胡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工作重点,为阐明柴胡属植物作为药材使用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氢二异丁香酚(dehydrodiisoeugenol)(Ⅰ);Eriobofu-ran(Ⅱ);4,5-Dihydroxy-3-methoxybiphenyl(Ⅲ),Gomisin N(Ⅳ);(+)deoxyschizandrin(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五味子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11.
12.
北柴胡的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柴胡属(BupleurumL.)是伞形科植物中的大属之一,始载于Linnaeus1737年发表的《植物属志》。据报道,目前全世界柴胡属植物在200种左右,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及亚热带地区。我国现已知有柴胡属植物41种、17变种、7变型,占全世界种类的1/5以上,在西北5省区的药用种类就有21种之多[1]。柴胡为我国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收录的柴胡原植物有2种,即北柴胡B.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Willd.。近年来,对柴胡的研究已比较深入,其中,以北柴胡、南柴胡、三岛柴胡的研究报道最多。北柴胡常以干燥根供药用,因其…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9,(1)
目的研究北葶苈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ianion HP-20、Toyopearl HW-40柱、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液相等方法对北葶苈子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原儿茶酸甲酯(2)、对羟基苯甲酸(3)、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1,2-bis [2-(2-hydroxyethoxy) ethyl] ester (4)、苄基-β-D-葡萄糖苷(5)、2-苯乙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6)、对羟基苯乙腈(7)、邻羟基苯乙腈(8)、N-乙酰基色氨酸(9)、尿嘧啶核苷(10)、methyl dioxindole 3-acetate (11)、dioxindole-3-acetic acid (12)、环(L-脯氨酸-L-苯丙氨酸)(13)、4-amino-4-carboxychroman-2-one (1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15)、异鼠李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16)、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17)、三叶苷(18)、根皮素-2',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19)。结论化合物1~9、11~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山蜡梅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山蜡梅叶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3-羟基-β-紫罗兰酮(1)、CPC-2(2)、6,7-二甲氧基香豆素(3)、山柰酚(4)、(E)-2,7-dimethyloct-4-enedioic acid(5)、1,3,5-trimethoxybenzene(6)、东莨菪内酯(7)、(4S)-4-hydroxyl-1,10-seco-muurol-5-ene-1,10-dione(8)、对羟基苯甲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2、5、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免疫复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免疫复方水煎液用正丁醇萃取后剩余的水层,经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对30%乙醇洗脱部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中低压制备等手段进行分离,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法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免疫复方的大孔吸附树脂30%乙醇洗脱部分分得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2-(E)-壬烯酸(1),腺嘌呤(2),芹菜素(3),木犀草素(4)腺苷,(5),鸡屎藤次苷甲酯(6),黄芪甲苷(7),没食子酰芍药苷(8),丹参素(9),丹酚酸C(10),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免疫复方中分得,其中化合物1及其同类化合物均未见从复方单味药中分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黄芩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7):147-149
目的: 研究黄芩茎叶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 结果: 从黄芩茎叶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分别鉴定为:白杨素(1),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2),汉黄芩素(3),5,4'-二羟基-6,7,3',5'-四甲氧基黄酮(4),芹菜素(5),异高山黄芩素(6),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黄芩苷(8),芹菜素 7-O-β-D-吡喃葡萄糖苷(9),白杨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0),千层纸素A-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 结论: 化合物2,4,6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9,11首次从黄芩茎叶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从大戟科植物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茎叶中分得8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5,7-二甲氧基香豆素(5,7-dimethoxycoumarin,1),β-谷甾醇(Ⅱ),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已醇酯[1,2-benzenedicarboxylicacidbis(2-ethylhexyl)ester,Ⅲ),正十八烷酸(octadecylicacid,Ⅳ),丁香酸(syringicacid,Ⅴ),阿魏酸(ferulicacid,Ⅵ),胡萝卜甙(Ⅶ)和芦丁(Ⅷ)。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20.
槐种子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槐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波谱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确证。结果 从槐种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结构确证分别为:染料木素7-O-β-D-葡萄糖苷-4′-O-β-D-葡萄糖苷(genistein7-O-β-D-glucopyranoside-4′-O-β-D-glucopyranoside,Ⅰ),染料木素7-O-β-D-葡萄糖苷-4′-O-[0633-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genistein7-O-β-D-glucopyranoside-4′-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Ⅱ),鸢尾苷元(tectorigenin,Ⅲ),鸢尾苷(tectoridin,Ⅳ),1,6-二-O-没食用酰基-β-D-葡萄糖(1,6-di-O-galloyl-β-D-glucose,V),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Ⅵ)。结论 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