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6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从临床标本分离培养的166株铜绿假单胞菌,应用K-B法测定该分离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选择出其中113株作对7种首选抗生素的多重耐药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一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比较敏感,该菌多重耐药有上升趋势。结果提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避免或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琼脂扩散(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含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较不含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低。结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可作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后治疗的首选药物,且亚胺培南不能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2004~2007年笔者所在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分析,为临床提供基本的选药依据.方法 对门诊和住院患者分离的110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监测其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11种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达到61 4%,占前二位的分别是头孢唑啉(95 5%)、氨苄青霉素(92 7%).结论 对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明显,说明实验室对其正确检测,可帮助临床合理选药,减少耐药性的扩散.  相似文献   

4.
张文英 《华夏医学》2000,13(4):528-528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院内机会致病菌,是引起住院患者罹患严重感染的原因,特别是烧伤、创伤、免疫功能缺陷和抗生素滥用者,是治疗上十分棘手的病原菌。为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将我院分离的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12种抗生素耐药性进行监测,以供临床用药选择作依据,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菌株来源于1998年4月至1999年6月,由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6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痰、咽拭子61株、脓液14株、尿液6株、引流液3株、大便2株。1.2 方法 采用稀释法(MicroScanautoSCAN-4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药敏板由美…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在1a内不同标本中,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到的25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院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构成居第一位,并且对多种抗菌药物严重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笔者将本院 1998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 ,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 40 2株铜绿假单胞菌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 10种抗生素的耐药特征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40 2株铜绿假单胞菌来自 1998年 12月~2 0 0 1年 12月本院门诊与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1.2 抗生素 :10种抗生素纸片是氨苄青毒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 ,均系北京天坛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产品。1.3 培养与鉴定 :按照《诊断细菌学》及《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常规分离鉴定。1.4 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方法:用K-B法对细菌环进行测量。结果:2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多粘菌素E的耐药率为3.1%,环丙沙星为7.4%,亚胺培南10.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8%,美洛培南15.0%,替卡西林15.6%,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5.6%,哌拉西林17.8%,左氧氟沙星18.2%,头孢吡胯28.7%,妥布霉素28.7%,氨曲南41.4%,阿米卡星50.0%,庆大霉素59.6%,氨苄西林/舒巴坦10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造成的感染率越来越高,耐药性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重视此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3a在不同标本中,分离8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NicroScanautoScan4)细菌分析系统对80株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则呈明显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应引起临床医生与院感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1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1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耐药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PCR检测该株PDRPA菌44种基因。结果该株PDRPA菌携带TEM-1、OXA.10、PER-1、aac(3)-Ⅱ、aac(6’)-Ⅱ、ant(3”)-Ⅰ、rmtB、sull、cmlA、intⅠ1、merA基因,且伴有oprD2缺失。结论该株PDRPA菌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泛耐药原因。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严重感染者病死率高,近年来由该菌引起的感染逐渐增多,并对抗生素呈普遍耐药。为了解该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笔者结合临床资料对分离到的184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 收集本院1997年2月至1999年4月期间,从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184株铜绿假单胞菌,细菌鉴定按文献[1,2]鉴定。1.2 试剂 各种培养基、生化反应管及抗生素纸片均由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提供。1.3 药敏试验 K-B法,用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进行质控。2 结果184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来自创面…  相似文献   

11.
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VITEK微生物分析仪,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BIOMIC药敏测定仪,耐药性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5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占第一位,其中在痰标本中检出最高,其次是尿液标本,检出率分别为72.9%和7.6%;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敏感性最好,耐药率最低(11.4%-34.3%),其次是头孢他啶(13.9%-37.7%)、氨曲南(17.5%-66.7%)和阿米卡星(13.3%-46.6%).结论 痰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尿标本,连续5年该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高度耐药性的可能原因以降低其感染率。方法 1993~2001年从865例烧伤病人创面和焦痂下分离获得阳性菌株l410株,其中284例病人铜绿假单胞菌38l株,用kirby-bauer纸片法行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派酮、头孢他啶、头孢派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替米星、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监测,根据NCCLS判断其耐药性。结果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派酮、头孢他啶耐药率上升,至2001年达100%;头孢派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上升,至2001年达95%;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上升,至2001年达100%,而耐替米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2001年为5%;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在1996年以后达70%以上。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除耐替米星外的其它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呈高度耐药性。连续的烧伤创面细菌学调查与耐药性监测,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济南军区总医院黏液型和非黏液型PAE的临床分布、耐药表型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年内共分离出1 465株PAE,黏液型PAE共44株(占3.0%),非黏液型PAE共1 421株(占97.0%);44株黏液型PAE除1例来自尿液外,其余均来自痰液标本,74.9%的非黏液型PAE标本分离自痰液;黏液型菌株医院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主要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64.5%;非黏液型菌株则多见于术后感染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分别占25.8%、19.6%。44株黏液型PAE中,多重耐药菌占11.4%;而非黏液型PAE中多重耐药菌为19.0%;黏液型PAE对部分原本敏感的抗菌药物逐年产生耐药性,且各药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耐药率均较低;而非黏液型PAE的耐药率自2011年起逐年降低。结论 PAE分离标本以痰液为主,阳性感染者多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与非黏液型PAE相比,黏液型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14.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的感染现状及对目前常用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以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对该院2001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分离出1425株PA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PA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34.1%和呼吸病房28.2%;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82.1%;1425株PA对常用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总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是:美罗培南(22.8%),亚胺培南(25.7%),头孢他啶(26.8%)。阿米卡星(28.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0.9%),头孢吡肟(31.4%)。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较其他病房易发生PA感染,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耐药性监测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病例发生泛耐药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抗生素诱导耐药,减少泛耐药的发生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月临床分离的PDR-Pa菌株21株和PDR-Ab菌株20株的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相应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PDR-Pa感染的病例,先期均使用了抗生素,平均时间为30.0±21.4天,12例使用了碳青霉烯类药物,15例使用了氟喹诺酮类药物,平均时间分别为8.8±5.3天、12.7±9.7天;11例使用了呼吸机。20例PDR-Ab感染的病例,先期均使用了抗生素,平均时间为28.0±18.9天,有9例使用了碳青霉烯类药物,11例使用了氟喹诺酮类药物,平均时间分别为8.4±5.6天、10.2±9.5;14例使用了呼吸机。结论:先期长期抗生素的使用、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诱导、呼吸机的使用可能是泛耐药株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124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24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美罗培南(MEM)、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头孢他啶(CAZ)、氨曲南(ATM)、亚胺培南(IM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左氧氟沙星(LEV)及头孢吡肟(FEP)8种药物耐药性分析。方法K-B法,操作和判定参照2006年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标准。结果对MEM、SCF、CAZ、ATM、IMP、TZP、LEV和FEP的耐药率依次为4.0%、4.0%、9.7%、12.9%、22.6%、38.7%、47.6%和53.2%。结论该院铜绿假单胞菌对MEM、SCF、CAZ的耐药率低,可作为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6-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尿液标本,平均检出率分别为81.5%和8.3%;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敏感性最好,耐药率最低,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上呼吸道为主,可引起多部位感染,其耐药性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2005年1~12月临床样本中分离的3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CARB基因携带情况,并对CARB基因分型。方法应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并筛选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PCR方法筛查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CARB基因,用DNA测序法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分型。结果34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有32.4%携带CARB基因,测得DNA序列进行BLASTn比对,基因型为CARB-3型。结论我院临床样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CARB-3型基因,携带率较高,医务工作者应重视和加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的防治和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云南省安宁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医院感染发生率及耐药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近3年IRPA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把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PA),采用K-B法进行体外耐药监测,并统计分析耐药率。结果 3年来医院感染性标本中共检出185株IRPA,检出率为38.8%,IRPA与非IR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有上升。结论 IRPA耐药情况比较严重,耐药机制复杂,有多重耐药性,建议重视对IRPA的监测与控制,尤其要关注泛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