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6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从临床标本分离培养的166株铜绿假单胞菌,应用K-B法测定该分离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选择出其中113株作对7种首选抗生素的多重耐药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一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比较敏感,该菌多重耐药有上升趋势。结果提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避免或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离的1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为对象,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自2015年以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株数逐渐增多,且多重耐药菌株和泛耐药菌株也明显增加。本组180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ICU,占52.22%,其次为神经外科,占31.11%,其余各科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较少。进行四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比阿培南)的药敏试验:对四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临床用药中需谨慎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加强对耐药菌株的监测控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差异,探索其与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琼脂稀释法检测4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4种稀有位点核酸内切酶结合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临床分离的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基因组分型.结果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占外科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85.7%;PFGE基因组型A菌株占全部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61.2%,为主导基因组型,该基因组型全部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敏感,对左旋氧氟沙星和美洛培南耐药;PFGE基因组型H、P菌株对6种以上抗生素耐药;PFGE基因组型I和J菌株对所测9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4种稀有位点核酸内切酶结合的PFGE基因组分型可以作为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监控和鉴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为院内感染的重要代表菌及临床分离率较高的菌株,在我院PA占所有菌株检出率的24.5%、占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的35.4%.通过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期间4个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非重症监护室的病区进行比较,分析PA产碳青霉烯酶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后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对其他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Micro Scan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数据的分析采用WHONET软件.结果 4年间我院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数为559株,依次为:内科ICU 272株、外科ICU 149株、急诊ICU 126株、儿科ICU 12株.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感染菌株.PA对碳青霉烯类抗菌素耐药的菌株产生多重甚至广泛耐药的几率较高.结论 4年间我院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严重,尤其对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增加.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株同时携带多种耐药机制,产生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检出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B扩散法测定亚胺培南等7种抗菌药物对4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冻融法粗提铜绿假单胞菌酶液,用改良三维试验分析β-内酰胺酶类型。结果:46株铜绿假单胞菌均对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表现为多重耐药。三维试验阳性率52.2%(24/46),其中单一产AmpC酶菌株15株,单一产ESBLs菌株6株,同时产AmpC酶及ESBLs菌株2株,1株产其它β-内酰胺酶。结论:产生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中β-内酰胺酶以产AmpC酶为主,是造成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第3、4代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87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学健 《医学综述》2009,15(16):2536-2537
目的了解近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分离的87株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其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痰标本中38株;脓液中18株;分泌物中15株;创伤口1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钠、氨曲南、头孢地嗪、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环丙沙星、丁胺卡那的耐药率分别是51.7%、42.5%、40.2%、35.6%、33.3%、29.9%、25.3%、23.0%、18.4%、17.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头胞菌素耐药率较高,需有指征地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以减少其诱导作用,避免多重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耐药与敏感菌株的耐药谱特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稀释法对在2004年1月至12月间从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12种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碳青霉烯耐药组与敏感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差别。结果9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28株对碳青霉烯耐药,主要来源于痰标本(88.3%);分别来自神经外科、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重症监护病房(ICU)等病区。碳青霉烯耐药株对包括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环丙沙星在内的其余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敏感株(P值均<0.01)。结论对碳青霉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常用抗生素呈更强的耐药性,且其多重耐药状况非常严重,治疗时宜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住院病人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所属四家医院2006年至2010年间住院病人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病区分布、不同来源菌株药敏结果、连续五年耐药性变化及耐药组合分析情况。 结果:五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最高的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和脑外科。痰标本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83.7%,且痰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比其他标本分离菌株更为耐药。药敏结果显示氨曲南、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耐药组合分析发现所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占35.0%,对所分析抗生素全部耐药的菌株占总数的8.4%。 结论:医院内获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且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分离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检出比例较高,耐药机制复杂,临床应根据其分布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分离于青岛骨伤医院临床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确整合子基因盒结构及其在耐药基因播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7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对15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采用煮沸法提取70株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PCR扩增Ⅰ、Ⅱ、Ⅲ类整合子基因,通过测序分析其所携带耐药基因。结果 7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CPZ/SB)耐药率为1.43%,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在20.00%~67.14%之间;检出Ⅰ类整合子阳性28株(40.0%),包括aacA4、aadA1、catB8和dfrA17四种基因盒。未检测到Ⅱ、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因临床株而异,其中Ⅰ类整合子阳性的菌株耐药率高,提示该整合子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我院2014年度重症监护病房内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结合医院环境,医务人员,护工与患者,从医院感染控制角度出发,提出感染控制措施及临床药敏指导。方法:选自2014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出129株阳性铜绿假单胞菌,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GN鉴定卡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在环境(37株),医务人员(6株),护工(8株),患者(78株)均有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环境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低于患者(P≤0.05)。结论: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环境,医护人员,患者体内均有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存活,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并且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要采取积极主动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和有效的目标监测,按照抗菌谱合理用药,预防和控制ICU内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与合理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1.
36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各病区及标本中的分布,用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14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我院2006年分离的36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痰液的阳性率最高,为77.3%(280/362),其次为创面分泌物、脓液,阳性率分别为13.3%(48/362)和3.6%(13/362),病室中神经内科检出率最高,为27.9%(101/362)。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由5.5%到77.2%不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不仅耐药率高,而且呈多重耐药,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定期开展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haracterized multidrug-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DRP) clinical isolates from a paediatric facility and investigated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the metallo-β-lactamases (MBLs) produced by carbapenem-resistant strains. Methods Four hundred and ninety-eight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isolated from patients at Beijing Children's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5 and December 2006. The 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s (MICs) of the strains for 13 antibiotics were measured. A combination of the E test and PCR amplification/DNA sequencing was used to define the carbapenem-resistant strains. Results We found that 24.1% (120/498) of the isolates were MDRP. The frequencies of resistance to imipenem and meropenem were 34.2% and 35.8%, respectively, and the MIC50 and MIC90values for the two antibiotics were identical at 4 pg/ml and 32 pg/ml, respectively. The detection rate for carbapenem resistance was 49.2% (59/120). Among the 59 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39 (66.1%) were positive for the MBL genotype; 35 (89.7%) strains carried the blaiMp gene and 4 (10.3%) strains carried the blavm gene. Neither blasPM nor blaGiM was amplified from any of the 59 isolates. DNA sequencing revealed that IMP-1 was present in 35 IMP-producing isolates and VIM-2 was detected in four VIM-producing isolates. Conclusions These MDRP isolates exhibited high frequencies of resistance to carbapenems among clinical isolates from a paediatric facility in Beijing, China. The production of MBL appears to b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carbapenem resistance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感染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7月本院各科室送检合格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统计分析其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检出20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伤口等在感染患者中,以老年患者为主,主要分布在ICU病房,3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存在普遍增高的趋势。18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和四环素,高达90%以上;敏感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敏感率为92.65%和87.25%。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以呼吸道和伤口感染为主,患者多为老年人。铜绿假单胞菌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且耐药性严重。表现为多重耐药。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与传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韩晶 《中外医疗》2013,32(2):171-172
目的探讨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036株并采用英国先德荧光快速微生物分析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实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10年版操作和判读结果采用WHNET5.4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以重症ICU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神经外科,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该菌主要对磺胺、庆大耐药,耐药率为75.1%和48.8%。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耐药率2.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医院应加强对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I类整合子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PCR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中 I 类整合子基因,对整合酶阳性菌株与铜绿假单胞菌PU21行转移接合实验,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分析整合酶阳性菌株及接合转移成功菌株的药敏情况。结果 57 株铜绿假单胞菌经PCR法检测30株含有 I 类整合酶,药敏结果显示 I 类整合子阳性菌株较阴性菌株耐药率明显升高(P<0.05),I 类整合子阳性菌株21株转接成功,转移接合子与 I 类整合子阳性菌株比较,对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有所降低。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中有 I 类整合子的分布,I 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及转移接合子较阴性菌株对多种抗生素更易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绿脓杆菌感染特点及目前常用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5月呼吸内科合并肺绿脓杆菌感染病例117例(其中47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受机械通气)痰培养标本,应用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对绿脓杆菌共457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引起院内获得性绿脓杆菌感染的457株绿脓杆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3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30%,对喹喏酮类耐药率接近30%,对β-内酰胺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治疗院内获得性绿脓杆菌感染,β-内酰胺酶类联合氨基糖甙类或喹诺酮类为较优化的组合;对MDR—PA可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联合或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联合。  相似文献   

17.
张肃川  余建洪  陈喻  韦英  李健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1):1025-1031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0年门诊和住院患者培养标本分离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检测法进行药敏试验,利用 WHONET5. 6软件对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共分离12 65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 630株,占28.7%;革兰阴性菌9 028株,占71.3%。居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8.9%)、肺炎克雷伯菌(10.2%)、金黄色葡萄球菌(9.5%)、铜绿假单胞菌(7.7%)、肺炎链球菌(5.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检出率分别为20.7%和72.4%,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约为70.0%。非脑脊液肺炎链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敏感率很高。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耐药率均低于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小于8.0%和5.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约为64.0%和60.0%。结论 临床分离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多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做好耐药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动态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及临床联合用药的耐药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及临床联合用药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VITEK32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查与实验菌株相对应的临床联合用药病案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联合用药的耐药性。结果 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逐年上升,其耐药率也逐年上升,对6种主要抗菌药的耐药率增加20%以上。从2004年1月开始出现全耐药株,至2005年6月该院已出现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8株,其MIC值均有明显增加。临床联合用药方案中,以舒巴坦/丁胺卡那,舒巴坦/环丙沙星,他唑巴坦/丁胺卡那,亚胺培南/丁胺卡那耐药率较低。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十分严重。临床要根据药敏试验的MIC结果选择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9.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对某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 14 6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 12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 ,实验采用K B法按NCCLS标准进行。结果 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强 ( >70 %) ,铜绿假单胞菌最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 ( 86 3 %)。抗菌作用较差的抗生素为头孢噻肟 ( 6 8%)、头孢曲松 ( 11 0 %)。结论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株和耐药率逐年上升 ,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及临床联合用药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VITEK32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调查与实验菌株相对应的临床联合用药病案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联合用药的耐药性。结果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逐年上升,其耐药率也逐年上升。对6种主要抗菌药的耐药率增加20%以上。从2004年1月开始出现全耐药株,至2005年6月该院已出现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8株。其MIC值均有明显增加。临床联合用药方案中,以舒巴坦/丁胺卡那,舒巴坦/环丙沙星,他唑巴坦/丁胺卡那,亚胺培南/丁胺卡那耐药率较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十分严重。临床要根据药敏试验的MIC结果选择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