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肺气虚证与大脑皮质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的"肺主气司呼吸",大脑皮质功能及其在呼吸运动的作用,以及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探讨肺气虚证与大脑皮质的相关性。肺气虚证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减弱,或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引起免疫功能下降。这可为进一步揭示肺气虚证形成机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肺气虚证大鼠肠组织sIgA含量的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熏烟及气管内加滴脂多糖的方法建立肺气虚证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肠组织sIgA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揭示肺与大肠的密切联系。结果肺气虚证大鼠肠组织sIgA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肺气虚证大鼠肠道免疫功能降低,肺与大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肺气虚证的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气虚的临床症状为:呼吸短促,气短,语言低微,自汗畏风,易感冒,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脉虚。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肺气虚证中涉及免疫功能分子水平紊乱,这是肺气虚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现将与肺气虚证免疫功能有关的分子学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气虚证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气虚证是肺系疾病的常见病证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本证发展缓慢 ,多是渐进性、持续性 ,进而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 ,后果严重 ,难以逆转 ,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第一位直接病因。目前对肺气虚证的研究涉及肺气虚证的诊断标准、肺气虚证实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肺气虚证的治疗研究等 ,均有待进一步深入。1 肺气虚证候研究的现状中医学认为 ,肺主气 ,合皮毛 ,司开合 ,输布精液于全身 ,维持各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肺主一身之气”,“诸气者 ,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篇》)。皮毛位于体表 ,是人体抗御外邪的屏障 ,肺气充则腠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的变化,探讨其在肺气肿肺气虚证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1个月、2个月、3个月组和模型1个月、2个月、3个月组,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和烟熏双因素复合制作肺气肿肺气虚证大鼠模型,乙醚吸入法麻醉后剥离胸腺和脾脏,电子天平称重。结果:1个月模型组大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高于同月对照组,3个月模型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低于同月对照组,3个月左右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趋于稳定。结论:肺气肿肺气虚证大鼠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气虚证与肺阳虚证大鼠模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免疫表达变化。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肺气虚证组及肺阳虚证组,各组10只。采用锯末加香烟烟熏法制作肺气虚证模型,将同批烟熏后的大鼠置于寒冷箱内,每日2次,每次2 h,连续7周制作肺阳虚证模型。7周后,取肺组织作病理形态观察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观察TNF-α,IL-6的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气虚证组、肺阳虚证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IL-6总阳性表达面积和平均光密度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肺气虚证组比较,肺阳虚证组TNF-α总阳性表达面积的增加更为显著(P0.05)。结论TNF-α及IL-6参与了肺气虚证、肺阳虚证大鼠模型肺组织的病理发展过程,并可能促进肺气虚证向肺阳虚证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肺气虚证的生理病理的研究和诊断标准的历史沿革的回顾,对肺气虚证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进一步研究肺气虚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肺气虚证的认识及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肺气虚证的生理病理的研究和诊断标准的历史沿革的回顾,对肺气虚证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进一步研究肺气虚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气虚证患者TNF、T3和T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及TNF、T3和T4的变化.方法:对58例老年肺气虚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肺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测定.结果:肺气虚证患者的肺功能减退, T3、T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TNF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不同程度肺气虚证候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肺气虚患者存在通气功能减退,气道阻塞,内分泌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肿气肿肺气虚证大鼠血清IL-6、IL-8和TNF-α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肺气肿肺气虚证动物模型,观察肺气肿肺气虚证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和炎症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复制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分别检测血清IL-6、IL-8和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IL-6、IL-8和TNF-α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L-6、IL-8和TNF-α作为重要炎症因子,促进肺气肿肺气虚证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心气虚证患者肺功能与心脏功能变化的相关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气虚证患者左心舒缩功能出现异常改变,已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工作证实。肺功能测定目前用在中医研究方面,只限于肺气虚证,通过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减弱,且认为可将这一指标作为诊断肺气虚证的客观指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心、肺二气同居胸中,与宗气密切相关;心、肺二脏无论在解剖部位上,还是在生理功能上都有着密切联系;正如《素问·灵兰秘典  相似文献   

12.
肺气肿肺气虚证大鼠血清IL-6、IL-8和TNF-α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肺气肿肺气虚证动物模型 ,观察肺气肿肺气虚证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 - 6(IL 6)、白细胞介素 - 8(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变化 ,探讨其免疫和炎症机制。方法 :将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 ,复制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 ,分别检测血清IL 6、IL 8和TNF α含量。结果 :模型组IL 6、IL 8和TNF α均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IL 6、IL 8和TNF α作为重要炎症因子 ,促进肺气肿肺气虚证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及其中药干预的尿液代谢组学特征,探索其可能存在的生物标记物.方法 选择40例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气虚证组),给予六味补气胶囊进行干预,并设健康对照组37例.分别对健康对照组及肺气虚证组药物干预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仪检测尿液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尿液代谢组学原始谱图和数据.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气虚证组治疗前肺功能明显下降(P<0.05),治疗30 d后仍低于健康对照组.肺气虚证组治疗前的代谢谱与健康对照组明显不同,但治疗后有向健康对照组回归的趋势.发现13种COPD肺气虚证可能的疾病标记物.结论 运用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发现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存在代谢谱改变,并发现其潜在的疾病标记物.对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进行中医药干预,其代谢谱具有积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肺气虚证”肺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实验性“肺气虚证”肺组织病理学研究杨牧祥李澎涛韩树芬方朝义刘淑君王占波田元祥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050091)关键词肺;中医学;病理学;大鼠在“肺气虚证”实验研究中,有关数据表明,“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存在着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并认为是“血瘀”之...  相似文献   

15.
肺气虚证患者血清IL-8、TNF 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为肺气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方法:对58例老年肺气虚证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肺功能、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测定.结果:肺气虚证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肺气虚证候患者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肺气虚证患者气道阻塞,肺功能下降,而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升高,两者成负相关关系,共同参与肺气虚证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虚证大鼠血清IL-8、MDA、SOD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对肺气虚证大鼠血清白介素 8 (IL 8 )、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的实验研究,为肺气虚证客观定量化诊断和深入研究肺气虚证的本质提供依据。方法:将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复制肺气虚证模型,分别检测动脉血中IL 8、MDA和SOD水平。结果:模型组IL 8、MDA升高, SOD下降, (P<0. 05或P<0. 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肺气虚证大鼠血浆中IL 8、MDA和SOD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肺气虚证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肺气虚实验研究Ⅱ——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肺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从血液流变学入手,探讨肺气虚证的客观指标。结果提示:肺气虚时全血粘度比、血浆粘度比、全血还原粘度及RBC压积均升高,RBC电泳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肺气虚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气虚证是指由于肺功能活动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虚弱症候。多由久病咳喘,伤耗肺气,或因脾虚水谷精气化生不足,肺失充养所致。以咳嗽无力、吐痰清稀及气虚为辨证要点。其临床表现有:咳喘无力、吐痰清稀、面色淡白、神疲体倦、少气短息、语声低怯、舌淡苔白,脉弱。现将有关肺气虚证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肠癌肺气虚证量化辩证标准.方法:在对311例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辨证,根据各相关中医症状在肺气虚证组和非肺气虚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对这些症状进行赋分;应用ROC曲线的方法选择最佳诊断阈值从而建立量化辨证标准;以专家组统一辨证作为"金标准"对建立的量化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结果:痰白、少气、短气、咳嗽、脉无力5项为肠癌肺气虚证的相关中医症状,分别赋分为16、9、12、15、5分;量化辨证标准为≥13分;回顾性检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在90%以上,阳性似然比15.05.结论:本研究中肠癌肺气虚证量化标准既符合中医辨证的临床实际又较符合肠癌的临床治疗辨证的特点,且运用了比较严谨的统计学方法,相关因素赋分合理,有利于临床实际中量化标准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肠癌肺气虚证量化辨证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曼曼  余涛  陈旻  侯风刚  岑怡 《中医学报》2011,26(3):259-261
目的:建立肠癌肺气虚证量化辩证标准.方法:在对311例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辨证,根据各相关中医症状在肺气虚证组和非肺气虚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对这些症状进行赋分;应用ROC曲线的方法选择最佳诊断阈值从而建立量化辨证标准;以专家组统一辨证作为"金标准"对建立的量化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