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婴儿佝偻病发病因素调查南京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王明珠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对小儿的健康危害较大,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四大疾病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展本病的防治工作,我们对与本病发病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南京市鼓楼区三牌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浙南沿海地区城乡小学生晚发性佝偻病(DR)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儿童晚发性佝偻病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11岁城镇小学生1 225人、农村小学生803人,通过筛查和辅助检查确诊,比较城乡小学生DR患病率、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结果城乡DR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但男生患病率农村(8.8%)高于城镇(5.6%).城镇DR与婴儿佝偻病史、经常服药及家住马路边等因素有关,农村DR与母孕期患病及手足痉挛、儿童厌食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重视小学生的DR发病倾向,部分DR可能是先天性佝偻病及婴儿佝偻病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佝偻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佝偻病又称胎儿佝偻病或新生儿佝偻病.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部分婴幼儿佝偻病乃由本病延续而来。因此,预防本病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很大意义。1 发病概况1.1 发病率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北方7省、市、区共调查新生儿3384人,发现本病555人,平均发病率为16.4%.1.2 发病因素据黑龙江省12市县于4个季节随机抽样调查及病例对照研究,在1044例孕产妇及其出生婴儿的52项因素中,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母亲方面有意义的因素有产次、分娩方式、主食单一、妊娠呕吐、手足搐搦、腓肠肌痉挛、钙磷乘积小、文化程度低等8项。婴儿方面有意义的因素有出生体重、出生季节、头围大、囟门增大边软、方颅、串珠等6项。上述分析为本病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消除麻疹阶段济宁市婴儿麻疹发病的流行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控制婴儿麻疹发病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检测母亲及不同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影响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婴儿麻疹占全市麻疹发病总数的构成比为33.63%,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从4月龄~开始发病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6~8月龄,占发病总数的50.46%;≥8月龄婴儿病例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69.12%.0~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随着月龄的增长呈趋势性下降,6月龄和8月龄抗体阳性率分别只有17.02%和6.38%,抗体GMT分别为1∶3.72和1∶1.53.医疗机构暴露、流动人口儿童是影响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适龄婴儿及时接种MV是保护因素.结论 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消失过早、MV接种不及时和社会环境中的高危因素是婴儿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降低婴儿麻疹发病,应采取保持高水平的首针MV接种及时率及接种率、减少婴儿暴露机会、给育龄期妇女接种MV等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探讨婴儿维生素D水平与超声骨密度及身长发育等因素的关系,旨在及早的发现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因素,为确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4月在本院出生,并在儿保科常规建册系统管理的9个月婴儿337例,根据生长发育指标测量方法进行体重、身长的体格测量并记录,同时进行喂养方式等相关问卷调查。9个月体检时采集婴儿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25-(OH)D浓度;进行婴儿胫骨SOS测量,并采用Z值进行比较,了解骨矿化状况。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等进行婴儿维生素D水平与超声骨密度及身长发育等的关系分析;结果 不同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比较,其不同组间的维生素D水平及超声骨密度Z值均有差异(P均<0.05)。婴儿不同组间的25-(OH)D,其骨密度Z值及身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婴儿的骨矿物质含量密切相关,合理适量的补充维生素D是今后儿保工作的重点。证实了25-(OH)D是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10例孕妇厦其所生婴儿的调查证明:孕妇血清钙离子浓度自妊娠早期开始下降,有些病例降至正常值以下.母血钙低于正常的现象出现越早,所生婴儿出现佝偻病的时间也越早;母亲妊娠时血钙低于正常者婴儿易患佝偻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16例新生儿进行佝偻病的前瞻性观察,在新生儿期、3月、6月及6岁的患病率分别为7.9%,31.8%,35.3%及44.3%。证实北京地区佝偻病发病很早.孕妇在孕后期每日服VD1000Iu,其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高于不服VD者,表明预防佝偻病措施应从妊娠后期开始.在被观察的早期婴儿中2.9%患婴儿肝炎综合征.这些患儿合并佝偻病高达88%,提示在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同时要加强佝偻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和常见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生长发育和常见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婴儿348名,按喂养方式分为4组:A组,纯母乳喂养:B组,母乳+配方奶喂养;C组,配方奶喂养;D组,牛乳或其他喂养,6月龄时进行身长,体重测量,体格检查,近2个月呼吸道感染和腹泻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 (1)体重或身高评价为上的婴儿C组高于其他组(P<0.05),评价为下的C组最低,D组最高(P<0.05)。(2)A,D组佝偻病,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B,C组,P<0.05。A。B组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率显著低于C,D组(P<0.05)。C组佝偻病,贫血患病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纯母乳喂养可减少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但应及时补充VD,铁剂,以预防佝偻病和贫血的发生。在母乳不足时,应选择接近有乳的配方奶喂养,牛乳不适宜喂养婴儿。  相似文献   

9.
乔岩林 《中国保健》2010,(5):106-107
目的为了了解鄂尔多斯市佝偻病的发病情况,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根据症状、体征及碱性磷酸酶的测定,结合体检情况,按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修正稿制定的各项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汇总分析。结果散居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集体儿童;年龄小发病率高,尤其9月龄内发病率较高,1岁以上明显减低;早产、双胎、户外活动、光照时间、母乳时间、母乳喂养等因素与佝偻病有密切关系。结论提高儿童保健管理覆盖率、加强健康教育、早期预防用药、鼓励母乳喂养、合理喂养是降低早期佝偻病发病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10.
盐城市2004年1 178名5岁以下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盐城市区5岁以下儿童佝偻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可行的防治方案。方法现场调查。填写江苏省小儿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统一设计的“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佝偻病调查表”,了解小儿出生、喂养、居住等相关情况。采集手指末稍血,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LP)数值。结果被调查的1178名儿童均患有程度不等的佝偻病,患病率达90.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佝偻病患病人数与患病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城市儿童居住在高层建筑楼群中,户外活动少、喂养不当等是小儿佝偻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1.
孩子爱哭并不都是患了佝偻病赵淑霞佝偻病是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之一,本病的早期多表现为夜惊、睡眠不安、烦躁、爱哭等神经精神症状,但不等于夜惊、爱哭的孩子都是患了佝偻病。哭是一种生下来婴儿就有的本能,小婴儿又不会说话,有什么不舒服或什么要求,只会用哭来表达...  相似文献   

12.
骨矿含量测定在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矿含量测定在昆明地区婴儿佝偻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地佝偻病活动期婴儿31例及正常婴儿33例采用单光子吸收法(SPA)测定其骨宽(Bw),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用微量条形酶免疫测定法测定上述两组的骨碱性磷酸酶(BALP),并做X线手腕片检查,将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正常婴儿组相比,佝偻病组BMC明显降低,BALP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在佝偻病组BMC阳性率为87%,手腕X线阳性率为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与BALP阳性率90%相比,则差异不明显(P>0.05),并且BMC与BALP呈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结论] 认为SPA检测技术对本地区婴儿佝偻病早期诊断具有特异性、敏感性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泰兴镇0~3岁儿童佝偻病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80名门诊体检幼儿检测其血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并对其母亲做佝偻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680名儿童中佝偻病发生率为22.05%,其发病与孕期缺钙、早产、低体重、双胎、喂养及辅食添加不当等因素有关(P<0.05);居住地区、男女发病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佝偻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给予母亲营养并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幼儿喂养方式,促进儿童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不同的喂养方式对婴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近10年18950例0~6个月婴儿的喂养方式与“四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统计显示,人工喂养婴儿的肺炎、腹泻、佝偻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提倡母乳喂养可大大降低上述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泰兴镇0~3岁儿童佝偻病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680名门诊体检儿童外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活性,并对其母亲作佝偻病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680名儿童中佝偻病发生率22.1%,其发病与孕期缺钙、早产、低体重、双胎、喂养及辅食添加不当等因素有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住地区、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佝偻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母亲给予营养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儿童喂养方式,促进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包头地区晚发性佝偻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BALP试剂盒检测骨碱性磷酸酶,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晚发性佝偻病的诊断标准,选择40例患儿并与60名健康儿童作以对照,就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喂养情况,发病季节,幼时患佝偻病以及症状体征等可能的相关因素予以分析。结果表明,母亲文化程度低、有偏食、出现症状、体征是晚发性佝偻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而幼时患佝偻病为其抵抗因素。  相似文献   

17.
婴儿佝偻病与出生季节及喂养方式的关系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上海市6 个月婴儿佝偻病与出生季节、喂养方式的关系,更好地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 对上海市的1110 例定期体检的6 月婴儿保健卡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 6 个月婴儿佝偻病总患病率为40.99% ,冬季出生婴儿患病率最高(49 .69 %) ,夏季最低(34 .76% );人工喂养儿最易患病(49 .05% ),母乳喂养儿最低(37.25% ) 。男女婴无差异。结论 上海市冬秋季节出生的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尽早晒太阳或补充VitD、钙、磷,以降低婴儿早期佝偻病的发病率,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定西地区O~7岁儿童佝偻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以随机抽样法选取定西地区O~7岁儿童480例,设计调查表进行佝偻病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定西地区O~7岁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率为29.58%,其中男童28.63%,女童30.73%,男女童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佝偻病患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以O~1岁婴儿患病率最高,3~7岁儿童最低(PO.05)。与该地区佝偻病的发生率相关的因素包括:家庭年人均收入、住房阳光朝向、父亲受教育水平、母亲孕期营养状况、户外活动时间、早期补充维生素D干预、喂养方式、富钙食品摄入情况等因素。结论定西地区儿童佝偻病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早期筛查、早期干预、综合防治的措施,进一步控制佝偻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佝偻病早期诊断及母亲妊娠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及母亲妊娠因素对本病发病的影响。方法:对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母亲妊娠因素进行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先天性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妊娠期母亲使用维生素D及钙剂、户外活动、饮食情况、腓肠肌痉挛、妊娠呕吐、多胎妊娠、妊娠后半期的季节等因素与先天性佝偻病发病有显著相关。结论:重视先天性佝偻病早期诊断,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及时纠正孕期并发症是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谢彩云 《中国校医》2006,20(5):504-505
目的了解某城乡两社区0~1岁婴儿体格发育及佝偻病的患病率,进行卫生宣教。方法对徐州市泉山区银湖社区(城区)和姚庄社区(乡区)2005年1月~2006年1月出生的婴儿体质量、身高及佝偻病患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城乡社区婴儿平均体质量、身高差异无显著意义,而佝偻病患病率存在区别,乡村婴儿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城区。结论应加强对婴儿体格发育的监测和佝偻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