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肝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9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5个组(氯氮平组38例、奥氮平组40例、利培酮组37例、喹硫平组35例和阿立哌唑组42例)。氯氮平组口服氯氮平片,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片,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片,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片。各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各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心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的变化。结果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LOTC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而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治疗后LOTCA评分和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ALT+AST升高,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TESS评分4周末和8周末均低于氯氮平组、奥氮平组、阿立哌唑组(P0.05);而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对肝功能和心功能影响小,且可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精神症状,其中利培酮和喹硫平不良反应较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催乳素(PRL)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以及药物疗效与PRL、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治疗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并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PRL水平。结果治疗后4组病人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PANSS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0.01-17.38,P〈0.01)。4组间治疗后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PANSS总分差异均无显著性(F=0.18-4.3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利培酮组TG、LDL显著升高(t=3.31、5.07,P〈0.01),奥氮平组TG、TC、LDL显著升高(t=2.33-5.51,P〈0.05、0.01),喹硫平组TC显著升高(t=5.94,P〈0.01),阿立哌唑组LDL显著升高(t=2.21,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PRL水平明显升高(t=38.48,P〈0.01)。治疗后利培酮组TG水平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F=13.00,q=5.21、5.17,P〈0.01),奥氮平组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q=7.05、7.01,P〈0.01);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TC水平显著高于利培酮组(F=5.49,q=3.02、4.60,P〈0.05、0.01),喹硫平组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q=4.78,P〈0.01);利培酮组LDL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F=4.29;q=2.49-5.05,P〈0.05、0.01),奥氮平组显著高于喹硫平组(q=2.18,P〈0.05),喹硫平组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q=2.56,P〈0.05)。PANSS减分率与PRL、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均无相关(r=0.22、0.17,P〉0.05)。结论 4种药物均可升高血脂,利培酮可升高PRL;药物疗效与PRL、血脂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方法对153例单一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药物达临床最大剂量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QT/QTc间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治疗后QT/QTc间期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氯氮平治疗后QT/QTc间期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t=5.294、3.243,P〈0.01)。治疗前不同药物组QT/QTc间期经方差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不同药物组QT间期有显著性差异(F=8.759,P=0.000);两两比较显示,治疗后QT间期平均值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氯氮平组(P〈0.01);不同药物治疗后QT间期平均值长短顺序依次为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氯氮平。结论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QT/QTc间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利培酮组的QT间期最长,氯氮平组最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氯氮平及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检测单一服用阿立哌唑(30例)、氯氮平(30例)、喹硫平(30例)治疗≥2 a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及心电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间两两比较显示,(1)服药时间:阿立哌唑组服药时间显著小于氯氮平组和喹硫平组(P<0.05),氯氮平组与喹硫平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心肌酶变化:氯氮平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与喹硫平组(P<0.01),阿立哌唑组显著高于喹硫平组(P<0.05);(3)心电图改变:3组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最为常见,阿立哌唑组异常率13.3%、氯氮平组异常率86.7%、喹硫平组异常率为16.7%,氯氮平组异常发生率最高,3组差异有极显著性(H=9.5,P<0.01).结论阿立哌唑、氯氮平及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肌酶和心电图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氯氮平影响更为显著,可能与氯氮平有极强的抗胆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阿立哌唑与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富马酸喹硫平组各40例。阿立哌唑剂量为10~30mg/d,富马酸喹硫平为400~800mg/d,疗程8周。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派唑有效率为87.5%,富马酸喹硫平有效率为85.0%,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副反应富马酸喹硫平组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阿立哌唑为一种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较好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8.1%、有效率93.7%,喹硫平组分别为75%、90.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87、0.21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阿立哌唑主要表现为失眠、口干、恶心、静坐不能等;喹硫平组主要表现为头晕、嗜睡、便秘、体质量增加等.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与喹硫平相当,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392-2393
比较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心脏代谢的影响差异。将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3个治疗组,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治疗疗效,在基线、治疗第12周末评估患者颈围、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等心脏代谢指标。运用统计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三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时点PANSS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上述指标及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2)奥氮平组、喹硫平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100、颈围均发生显著变化(P<0.01),而阿立哌唑未观察到上述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三组间变化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喹硫平对心脏代谢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奥氮平影响最大,而阿立哌唑对心脏代谢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患者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比较本院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利培酮、氯氮平、奎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对13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氯丙嗪、利培酮、氯氮平、奎硫平治疗,观察10周,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生殖系统不良反应及体质量变化.结果 10周末,各组患者PANSS减分率均下降≥60%(P均<0.01),各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显著者均≥80%.观察对象生殖系统不良反应(月经周期紊乱、停经、泌乳)的发生率为:氯丙嗪组46.77%,利培酮组43.59%,氯氮平组4.17%,奎硫平组为零.体质量增加≥2 kg者共106例.结论 氯丙嗪及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殖系统有明显的干扰,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停经、泌乳.氯氮平偶发,奎硫平未发生生殖系统不良反应.4种抗精神病药物均导致女性患者体质量增加,对体质量的影响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奎硫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6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有效率94.3%,利培酮组有效率9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利培酮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阿立哌唑组安全性更高,更适合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2003-04/2005-05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及奥氮平组,每组30例。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片4~7mg/d,2次/d。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片400~1000mg/d,2次/d。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片10~20mg/d,2次/d。各组平均疗程分别为61.4,67.5,60.1d。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12周进行疗效评定,以简明精神病量表减分率为疗效评价指标,≥80%为临床症状消失;60%~79%为显著好转;30%~59%为好转;<30%为无效。采用副反应量表进行不良反应评定,要求对每项症状作3方面的评定:严重度,症状和药物的关系,以及采取的措施。药品的不良反应及时记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成本和效果的确定,成本包括药品成本、治疗成本、检查成本、住院成本、时间成本;效果以总有效率作为各组药物治疗方案的衡量指标。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成本-效果采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表示,增量成本-效果分析代表一个方案的成本-效果与另一个方案比较而得的结果,通常以最低效果组为参照进行计算,本文以奥氮平组为基础对照。同时进行敏感度分析,假设药品费用下降5%,治疗费用、检查费用、住院费用、时间费用各增长1%,总成本发生的相应变化。结果:9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0%、83%。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喹硫平组与奥氮平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P>0.05);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χ2=2.963,P=0.301)。②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每日成本分别为222.38元,261.59元,319.02元,总成本为13656.36,17657.33,19102.67元。③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组单位效果所需成本分别142.25元,196.19元,228.85元。利培酮组成本最小。④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调整每日成本分别为139.23,193.71,228.35元,总成本调整分别为13450.63,17455.50,19065.42元。⑤在奥氮平组的基础上,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增加单位效果所需成本比较,利培酮组小于喹硫平组。⑥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但比奥氮平少。结论:利培酮组单位效果成本最小,而且增加单位效果所需成本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因此利培酮为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男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n=30)奎硫平组(n=30)阿立哌唑组(n=30)和利培酮组(n=30)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分别检测血糖、血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奥氮平组及利培酮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奎硫平组、阿立哌唑组血糖、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奥氮平及利培酮可引起血糖、血脂水平升高;奎硫平、阿立哌唑对血糖,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n=36)和利培酮组(n=36)进行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有效率为63.9%,利培酮组有效率为61.1%,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两药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但阿立哌唑组肌强直、静坐不能以及泌乳、月经紊乱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效,前者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1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及奎硫平组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的疗效与奎硫平相当,阿立哌唑的显效率81.69%奎硫平的显效率78.87%,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奎硫平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是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抗精神分裂症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奎硫平、利培酮、奥氮平四种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将入组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奎硫平组、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各30例,在入组前和治疗后2、4、6、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同时观察血清泌乳素、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四组患者的PANSS分均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86、10.68、11.22、8.77,P均<0.05),但四组间比较PANSS评分,除治疗2周后奎硫平优于其他组(F=3.07,P<0.05),治疗4、6、8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0.70、1.05、0.78,P均>0.05)。利培酮及奥氮平治疗组比阿立哌唑和奎硫平治疗组血清泌乳素增高显著(F=4.04,P<0.05),同时引起性功能障碍和女性月经紊乱、闭经;奥氮平体重增加更多(F=2.94,P<0.05)。结论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各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喹硫平、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3组,分别口服喹硫平(65例)、利培酮(47例)和阿立哌唑(42例)治疗,观察2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治疗24周末3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喹硫平组改善阳性症状显著优于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P<0.05);3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的9个因子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0.01),阿立哌唑组对8个因子分的改善优于其他2组。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躯体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显著差于单纯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结论喹硫平、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均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种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差于单纯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文化程度是影响认知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奎硫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国内已应用的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等。许多医生反映:奎硫平治疗幻觉妄想效果较差,治疗焦虑抑郁效果尚好。通常在不能耐受锥体外系反应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才选用奎硫平治疗。为此,本文对奎硫平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复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病残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阿立哌唑组治疗有效率为88. 68%,奥氮平组为86. 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 75%,显著低于奥氮平组49. 06%(P 0. 05)。阿立哌唑组复发率为7. 84%,病残率为15. 69%,奥氮平组复发率为10. 00%,病残率为16. 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相当,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血管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血管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口服喹硫平和阿立哌唑治疗,观察12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治疗2周、4周末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评分显著低于阿立哌唑组(P〈0.05或0.01);治疗12周末,喹硫平组显效率为54.8%、有效率为83.9%,阿立哌唑组分别为55.2%、79.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x2=0.00、0.17,P〉O.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喹硫平与阿立哌唑治疗血管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疗效显著且相当,安全性高,但喹硫平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21%,利培酮组为80.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立哌唑组的不良反应稍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且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5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氯丙嗪组、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分别给予氯丙嗪、利培酮、阿立哌唑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检测空腹血糖。结果氯丙嗪组治疗后6个月血糖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2.680,q=3.774,P〈0.05);血糖变化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F=3.946,q=3.559、3.342,P〈0.05)。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血糖差异无显著性(F=1.419、0.270,P〉0.05)。结论长期服用氯丙嗪会升高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尤其是40岁以上的病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血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