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及目前哮喘控制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365例,通过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简易肺功能测定收集资料。结果:365例患者中,146例(40%)ACT评分〈20分,为没有控制;179例(49%)评分在20~24分,为控制良好;40例(11%)总分达到满分25分,为完全控制。达到良好控制以上的患者共有219例,占60%。159例患者行肺功能检测,结果与健康教育前比较,P〈0.001。结论:接受健康教育的哮喘患者其哮喘控制水平良好,部分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改善(P〈0.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哮喘控制测试(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在哮喘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二者在哮喘管理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呼吸科就诊的40例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吸入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进行缓解期的阶梯治疗。每日早、晚监测PEF值并记录。每4周随访1次,了解PEF、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及ACT监测情况。将ACT评分20分、≥20分的哮喘患者分别用A、B组表示,将PEFpred%80%、≥80%的哮喘患者分别用C、D组表示。结果 40例患者每4周随访1次,为期6个月,共进行了280次ACT评分和PEFpred%监测。其中A组62次,B组218次,C组65次,D组215次。A组PEFpred%为(67.80±8.21),显著低于B组(84.54±3.41)(P0.001);C组ACT评分为(17.37±2.20),显著低于D组(21.67±1.38)(P0.001)。ACT评分与PEFpre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88,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ACT评分与其PEF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CT)结合呼气峰流速(PEF)在评估哮喘患者控制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200例,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式,通过S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ACT、PEF以及ACT结合PEF三者评估哮喘控制状况与专家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CT、PEF以及ACT结合PEF评估结果与专家评估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T、PEF以及ACT结合PEF三者评估哮喘控制状况与专家评价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 r=0.718、0.744、0.775,P<0.05)。结论 ACT与PEF与专家评估结果均具较好的相关性,但二者结合相关性更高,可以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哮喘患者的病情,更加有利于哮喘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动态肺功能测试与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对不同症状感知类型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进行研究,探讨ACT在临床使用的准确性。方法对42例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在动态肺功能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第14天)各进行一次ACT问卷调查。同时每天用动态肺量记录仪测定肺功能,连续监测14天,对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的ACT评分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ACT评分与FEV1%pred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两者均存在相关性(前:r=0.317,P<0.05;期间:r=0.360,P<0.05)。症状感知正常型哮喘患者在监测前和监测期间两次ACT评分与FEV1%pre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前:r=0.647,P<0.01;期间:r=0.698,P<0.01)。而迟钝型和敏感型ACT评分与FEV1%pred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其中迟钝型(前:r=-0.453,P>0.05;期间:r=0.468,P>0.05),敏感型(前:r=0.487,P>0.05;期间:r=0.253,P>0.05)。结论 ACT是一种简易有效的评价哮喘控制的方法,与症状感知正常的哮喘患者肺功能具显著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但ACT在症状感知迟钝型和敏感型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测试效能和准确性较低,容易出现偏差,使用前应考虑受试者的依从性及症状感知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5.
龚萍  贺湘玲  李云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7):1068-1071
[目的]探讨婴幼儿哮喘的气道阻塞程度与临床症状评分的相关性,为婴幼儿哮喘的临床诊治提供客观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本院儿科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住院及门、急诊治疗的婴幼儿哮喘患儿35例,健康对照组38例。哮喘组按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分度的诊断标准评分,同时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主要参数: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kg),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TPEF),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VPEF),达峰容积比(VPEF/VE),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PTEF),25%,50%或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 25%,TEF 50%,TEF 75%),同时描绘出流速-容量环(TFV curve)。[结果]哮喘严重程度临床评分与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临床评分与TPEF、TPEF/TE、VPEF、VPEF/VE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TPEF r=-0.491,P〈0.001;TPEF/TE r=-0.549,P〈0.001;VPEF r=-0.356,P〈0.05;VPEF/VE r=-0.628,P〈0.001。[结论]临床评分可以反映婴幼儿哮喘的气道阻塞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积极应用.方法 选取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就诊的哮喘患者58例,根据ACT评分分为2组,>20分组及≤20分组,每月随诊患者进行ACT测试,观察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并在患者就诊前、治疗1年后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ACT评分和肺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T:14.89±5.62比21.48±3.18;FEV 1/FVC:86.68±20.06比94.26±15.62;FEV 1%:51.57±20.44比66.59±19.55;FVC%:60.11±16.68比73.37±16.51;PEF%:48.92±24.99比66.61士22.75,均P<0.05),ACT与FEV1%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5,P<0.05),且ACT≤20分的患者相对于ACT>20分的患者在未来1年里哮喘更易的急性发作(P<0.05).结论 ACT可以有效地评估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可以有效评估未来急性发作风险,使用简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监测(FeNO)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共69例,检测患者FeNO水平、肺功能与外周静脉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与中性粒细胞水平,治疗后评价哮喘控制水平,分析不同控制哮喘水平患者FeNO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完全控制的患者FeNO水平、Eos、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显著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与EOS和N比率呈明显的正相关(r=0.561,P0.001;r=0.612,P0.001),与FEV1和FEV1/pred呈明显的负相关(r=-0.512,P0.001;r=-0.598,P0.001)。结论 FeNO在哮喘未控制的老年患者中明显升高,与肺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可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BPT)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治疗的214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进行ACT和BPT监测。结果 214例哮喘患者中哮喘完全控制112例(52.3%),部分控制53例(24.8%),未控制49例(22.9%);BPT阳性101例(47.2%);哮喘完全控制组激发试验阳性34例(30.4%)、部分控制组阳性23例(43.4%)、哮喘未控制组阳性44例(89.8%);三组BP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7,P〈0.01)。结论 ACT与BPT均可用于哮喘疗效的评价和哮喘的管理,两者联合应用评价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脾氨肽佐治支气管哮喘(哮喘)对血浆白细胞介素及肺功能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哮喘患者98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按照哮喘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治疗,每个月前15 d 每日2支,后15 d 不用,连续应用2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变化,以及 IL-5/ IL-10水平比与 FEV1%及 ACT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后 IL-5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或升高更明显(P <0.05);两组治疗后 FEV1%和 ACT 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浆 IL-5/IL-10水平比与 FEV1%呈负相关(r =-0.6217,P =0.024),与 ACT 评分呈负相关(r =-0.6831,P =0.019)。结论脾氨肽佐治哮喘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 IL-10水平、下调 IL-5水平,从而抑制嗜酸粒细胞在气道聚集,减少 IgE 的分泌,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方法,选取60例符合鼻咽癌诊断的患者,应用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r=-0.211.P〈0.01),与生活质量中的情绪功能(r=0.273,P〈0.05)、认知功能(r=0.264,P〈0.01)、社会功能(r=0.295,P〈0.01)呈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对鼻咽癌患者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的应付方式与焦虑状况及相关性。方法选取ICU护士84例及同医院病房护士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调查表、应付方式问卷(CSQ)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两组应付因子评分及其影响因素、焦虑发生率及程度,并分析应付方式与焦虑的相关性。结果在应用“求助”这一成熟型的应付方式中ICU护士得分(0.694±0.175)分高于病房护士(0.631±0.212)分;在应用“自责”这一不成熟型应付方式中ICU护士得分(0.262±0.237)分低于病房护士(0.349±0.2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43,-2.220;P〈0.05)。两组焦虑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U护士焦虑得分(39.37±8.905)分低于病房护士(42.53±8.5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2,P〈0.05)。ICU护士的应对方式与年龄、职称无相关关系(r分别为-0.060,-0.054;P〉0.05),但病房护士的应对方式与年龄和职称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7,-0.251;P〈0.05)。“解决问题”与“求助”成熟型应付方式与焦虑呈负相关(r分别为一0.267,-0.177;P〈0.05或P〈0.01);“退避”、“自责”、“幻想”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及“合理化”混合型应付方式与焦虑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9,0.304,0.330,0.287;P〈0.01)。结论提高护士的应付方式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和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军队干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及其健康状况,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及方向。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40名在职干部作为调查对象。营养KAP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调查问卷,健康状况调查根据统一体检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军队在职干部对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营养知识得分为(11.43±2.81)分(满分16分);营养态度较好,营养态度得分(9.73±1.39)分(满分11分);饮食行为有待改善,饮食行为得分(30.01±5.02)分(满分42分)。营养知识和态度之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341,P0.01),营养知识得分与学历、性别有关;饮食行为和态度之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372,P0.01),饮食行为得分与年龄有关。在职干部体检结果中有异常者152人(67.3%),其中脂肪肝75人(33.2%)、高脂血症65人(28.8%)、高尿酸血症59人(26.1%),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状况得分(8.31±1.60)分(满分10分),健康状况得分与营养KAP得分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482,P0.01)。结论军队在职干部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营养态度良好,饮食行为和膳食结构不够合理,慢性病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军队在职干部营养知识的普及,采用多方式进行营养指导,以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预防慢性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共9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氨溴特罗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组30例,氨溴特罗治疗组30例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组30例。3组均常规给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化痰、止咳等治疗,合并感染者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C-ACT)及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的改变。结果两周后联合用药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咳嗽症状减轻、C-ACT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EF变异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氨溴特罗治疗组虽比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组C-ACT评分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C-ACT及PEF变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氨溴特罗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和C-ACT评分,且疗效优于单一使用氨溴特罗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探讨戒烟对吸烟哮喘患者肺功能和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将78例吸烟哮喘患者采用连续入组的方式:30例继续吸烟(吸烟组)和48例自愿戒烟。自愿戒烟者采用药物辅助戒烟2周,其中22名吸烟哮喘患者成功戒烟(戒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丙酸氟替卡松250μg,每次1吸,每日2次,持续使用3个月。所有患者随访3次,每月1次,每次检测通气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患者记录哮喘日记,内容包括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沙丁胺醇气雾剂用量。结果戒烟组FEV1和FVC改善率较吸烟组增加[(15.22±2.34)%vs(6.42±3.15)%,(16.63±3.25)vs(3.82±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86、22.58,P均<0.05)。第1、2、3月吸烟组和戒烟组达到部分控制患者分别为[(21/21 vs 3/28)、(21/21 vs 7/28)、(16/21 vs 5/28)],第3月达到完全控制为(5/21 vs 2/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5.36、32.78、26.36、16.36,P均<0.05)。结论戒烟可以明显改善吸烟哮喘患者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提示戒烟在哮喘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00例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回避"和"屈服"医学应对方式评分中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患者SAS评分与"面对"(γ=0.200,P<0.05)和"屈服"(γ=0.351,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回避"(γ=0.056,P>0.05)无相关性。结论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更倾向于采取面对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远郊区县冠心病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知识掌握和行为执行情况。方法选取101例远郊区县冠心病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对其在预防知识及预防行为方面进行电话调查,结果与关于三级甲等医院患者相同研究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本组二级预防知识得分为(81.5±8.3)分,行为得分为(63.1±17.8)分,分别低于许丽敏等研究结果(88.6±6.6),(86.7±6.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562,13.311;P〈0.05);二级预防知识正确率最高99.0%为“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心脏康复”,最低3.9%为“会利用简单的公式计算及判断自身体重是否超标”;二级预防行为达标率最高84.2%为“按照医嘱要求的次数服药”,最低19.8%为“每年注射流感疫苗”;文化程度越高二级预防知识得分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80,P〈0.05);农村患者的二级预防知识得分(78.3±8.4)及二级预防行为得分(59.3±17.5)均低于城镇患者得分(84.3±7.3),(66.4±17.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899,2.055;P〈0.05)。采取介入治疗及介入治疗后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的患者二级预防行为得分分别为(70.9±15.3),(72.5±14.3)分均高于未采取介入治疗患者及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的患者(58.5±17.7),(52.2±16.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610,2.342;P〈0.05)。本组93.1%的患者二级预防知识来源于住院时医务人员,3.0%患者知识来源于社区医院医务人员。结论文化程度和居住地是造成远郊区县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情况较差的主要原因,不断完善社区医院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才能给不同年龄、不同区域的冠心病患者带来切实的利益和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奥马佐单抗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BM、CNKI、VIP和WanFangData等数据库,收集奥马佐单抗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4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和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资料。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3个RCT,41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期间发生哮喘急性加重率降低[RR=0.71,95%CI(o.65,0.77),P〈0.00001];而哮喘全球疗效评估(GETE)达优/良的患者比例更高[RR=1.61,95%CI(1.32,1.97),P〈0.00001];更多的患者可在治疗期和之后的24周随访期达吸人性糖皮质激素(ICS)减量大于50%[分别为RR=1.40,95%CI(1.29,1.52)和RR=1.69,95%CI(1.41,2.03)];哮喘相关生存质量(AQLQ)总分提高0.5分和1.5分的患者比例也均明显增高。②两组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RR=1.01,95%CI(0.98,1.04)],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差异[RR=0.94,95CI(0.68,1.28)]。③对于能否减少急救药物的使用和肺功能的改善,可能有一定作用,但目前观察到的效果不明显。结论奥马佐单抗在哮喘治疗中可降低哮喘急性加重率和ICS的使用,提高疗效评估和生活质量,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性营养评估法(GNA)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作用。【方法】建立了由13项主、客观评价指标组成的GNA,对57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分析GNA与各项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本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4.4%(31/57)。GNA评分与血清白蛋白(A1b)、前白蛋白(PA)、肌酐(SCr)、蛋白分解率(nPCR)、饮食蛋白摄入(DPI)、SGA评分、近期体重变化、消化道症状、肌肉消耗程度、水肿、皮下脂肪厚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胆固醇(Ch)、尿素氮(BUN)、转铁蛋白(TRF)明显相关(P〈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GNA评分与PA、SCr、nPCR、SGA、TRF、A1b、Ch均显著相关。【结论】GNA对血透患者具有良好的营养评价作用,半数以上的血透患者发生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9.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17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7例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为(7.45±4.58),52例(44.44%)患者睡眠质量较好,65例(55.56%)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其中33例(28.20%)睡眠质量极差。不同性别患者在入睡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水平和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因子得分呈负相关;综合营养评分不同的患者在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总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与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与睡眠质量相关的因素可能有性别、营养状况、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