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中西医证治报告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索甲型H1N1流感的中西医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2009年5月15日~6月4日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进行动态观察,并开展了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和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结果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37.8岁;3例以发热、3例以咳嗽为首发症状;发病体温37.3℃~38.5℃,体温最高为39.4 ℃;发热持续时间最长者为5天;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不重;鼻塞、流涕、喷嚏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少见;未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较青年患者轻;中医证候表现表卫症状较轻,内热偏重,多伴有咳嗽、咽部红赤和目赤等,辨证多属于毒袭肺卫证、风热袭表证.结论现阶段北京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毒力较弱,疫情表现较温和,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也较季节性流感为轻.中医风热袭表证候常见,辨证应用麻杏石甘汤、桑菊饮为主有一定疗效,可迅速退热,改善咳嗽、咽痛、头痛等症状,缩短流感病程.  相似文献   

2.
1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观察甲型H1N1流感的中西医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1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进行了动态观察,并给予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和达菲抗病毒治疗.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2例发生肺部感染,9例发热患者平均发热持续1~4天,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不重,不伴消化道症状;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较青年患者为轻;中医证候多属于毒袭肺卫证、风热上扰证候.中医药可迅速退热,改善咳嗽、咽痛、头痛等临床症状.结论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毒力较弱,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季节性流感为轻.毒袭肺卫为中医常见证候,桑菊饮、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为主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甲型H_1N_1流感中医证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羽萍  郭雅玲  康立  赵玲  彭杰  罗改云 《陕西中医》2010,31(11):1491-1493
目的:观察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证候学特点,阐述其病因病机,总结出符合临床实际的分期辨证模式。方法:以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集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学基本病因性质是风热毒邪。2初期表证期主要症状有发热、咽痛、咳嗽、恶寒、头痛及咽充血、扁桃体肿大等。3里证期主要症状有发热、咽痛、咳嗽、尿黄、口渴及咽充血、扁桃体肿大等。4主要证候表证期以风热犯卫为主,里证期以热毒袭肺、热毒壅肺、气血两燔为主。5证候与甲型H1N1流感核酸病毒转阴无差异,但风热犯卫和热毒袭肺与热毒壅肺型,患者的住院时间之间有差异。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的中医证候。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进行一般情况和中医四诊信息调查,并根据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登记,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的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及部分临床特征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中,风热犯卫、热毒袭肺为甲型H1N1流感轻症的主要中医证型,证型的构成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中,各年龄段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要证型,各年龄段的中医证型的构成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冬春两季的中医证候类型分布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冬季以风热犯卫证为主要证型,春季以热毒袭肺证为主要证型。有无慢性基础疾病的两大人群,中医证候类型的分布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风热犯卫、热毒袭肺两证为甲型H1N1流感轻症的主要中医证型,其中又以风热犯卫证占主要比例,可见甲型H1N1流感轻症的病位在表,病势较轻。儿童、未成年人、中老年人在甲型H1N1流感轻症的发病初期,病位较前,病性较轻,慢性基础疾病对于甲型H1N1流感轻症的中医证候分布无影响。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儿童、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感染病例可能存在病势急、疾病传变迅速,病情发展快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为主治疗甲型H1N1流感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中西医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进行动态观察,并给予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和中成药、西药对症治疗。结果: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17.14岁;7例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入院后体温最高者为39.5℃;入院后发热持续时间最长为3天;平均住院9.29天;中医证候表现为发热、无汗、恶风寒、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之风热犯卫证;乏力、肌肉痠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不重;鼻塞、流涕、喷嚏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少见;未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7例患者经辨证后均以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治疗,所有病例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消失,按诊疗方案出院标准给予出院。结论:中医中药辨证治疗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成人轻症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2009年7~11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轻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63例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对两组进行临床特征、中医证候动态观察。结果:经过4~7天的治疗,患者全部痊愈出院。住院治疗期间,两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咽拭子转阴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南宁地区成人轻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中医热毒袭肺证候常见,辨证应用自拟解毒透热汤有一定疗效,可迅速退热,改善乏力、咳嗽、咽痛、头晕头痛等症状,缩短流感病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归纳和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中医症候、证型及实验室检验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1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按照中医辨证理论归纳甲型H1H1流感的中医症候、证型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51例患者100%患者发热超过2-4h,以咳嗽、咽痛/咽痒、咽喉红肿及舌尖红为主要主症,57%患者舌苔腻或湿滑;80%患者白细胞正常,63%患者出现淋巴细胞比例下降。结论:甲型H1N1流感属于中医温病风热范畴,在卫分症上,证型大多属于风热表证、风热犯肺、风热夹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无特异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分型,为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1 143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中医证候及流行性病学资料,了解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中医证候与病原学及兼夹证的关系。结果:1 143例患者中,男性559例(占51.1%),女性584例(占48.9%),甲型流感流病毒789例(69.0%),乙型流感流病毒354例(31.0%)。中医证型以风热犯卫证为主,具体如下:风热犯卫证947例(82.9%),风寒束表证83例(7.3%),热毒袭肺证113例(9.9%)。甲型流感流病毒及乙型流感流病毒患者中医证型以风热犯卫证为主,其次是热毒袭肺证及风寒束表证。夹杂湿证211例(18.46%),其中风热犯卫证156例,占73.9%,风寒束表证52例,占14.7%,热毒袭肺证89例,占1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以风热犯卫证为主,部分兼夹湿邪为患,与岭南多湿的特点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研究甲型H1N1流感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学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63例,按照拟定研究方案,观察临床症状和证候分布规律与特点。结果:63例患者均出现发热,其次为咳嗽、乏力、恶寒、嗜睡、恶风、头痛、肌肉酸痛、鼻塞、咽痛、纳差、汗出、呕吐、腹泻;证候方面普通型以风热犯肺为主。结论:甲型H1N1流感属于温病范畴,以风热邪毒侵犯肺卫为主要特征,临床特点符合温病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辨证及病机特点.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2010年10-11月、2011年11-12月、2012年1-2月3个年份甲型H1N1流感患者284例临床资料,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对收集的症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分析得出证素,运用SPSS17.0软件对证素积分、分布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 病位证素有表、肺,病性证素有外风、热、寒、湿或痰、气虚等;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证主要为风热犯表证(卫分证或卫气同病)、风寒束表证、湿热犯表证、表寒肺热证;病机特点为风热袭表,初始易夹时令寒邪,传变迅速,卫气同病,易夹痰湿.  相似文献   

11.
郑锋玲  骆欢欢  刘叶  李亮  吴薇 《新中医》2015,47(1):186-188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6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证型分为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风寒束表证、痰湿蕴肺证,其中痰热壅肺证型最多(占53.7%)。67例患者均出现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和纳呆的症状,其次为恶寒、无汗、咽喉红肿且痛、尿黄、咳嗽、痰黄、口渴、舌红、苔黄。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证候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临床特点符合温病范畴。  相似文献   

12.
朱慧  黎波  侯永春 《新中医》2010,(10):84-86
目的:分析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证候特征和病机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及文献复习,分为风热犯卫、风寒犯卫、热毒袭肺3个中医证型。结果:风热犯卫占75.0%,风寒犯卫占23.2%,热毒袭肺占1.8%,风热犯卫出现的频数多于风寒犯卫和热毒袭肺。风热犯卫型与风寒犯卫型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对于风寒和风热的辨证分析无诊断参考价值。2型咽充血(含咽不适)和扁桃体肿大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咽充血(含咽不适)和扁桃体肿大对于风寒和风热的辨证分析无诊断参考价值。2型发热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发热程度与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关系。结论: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的证候特征以风热犯卫为主,其发展过程病机特点符合温疫演变规律,少数可为寒疫范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轻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证型及西医实验室检验特征进行回顾分析.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103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的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相关实验室检查,归纳总结甲型H1H1流感轻症病例的中医证候特点、中医证型分布及实验室检查特征.结果 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起病首发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与当年普通季节性流感的中医证候特点,指导甲型H1N1流感辨证论治。方法分别收集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当年普通季节性流感患者各200例,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中医证候进行横断面调查,并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患者的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组平均体温明显高于普通季节性流感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咽痛、肢体困重、头重如裹或头沉、恶风、恶寒寒战、头痛、鼻塞、流涕、口渴的分布频次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甲型H1N1流感组患者随着季节的变化,其头重如裹或头沉、肢体困重、恶风、恶寒、寒战比例有所增加,与冬季比较,夏季、秋季均与其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邪为热毒夹湿,病机特点为热毒挟湿侵犯肺卫,卫气同病,表证短暂,迅速入里。  相似文献   

15.
472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分期辨证与病因病机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72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证候学分期调查,总结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分期辨证模式,使其辨证论治根据符合临床实际。方法:参考卫生部甲型HINI流感诊疗方案为诊断标准,选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5月-2010年3月期间住院隔离并确诊的患者472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72例,分别按照表证期、里证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的各自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期相关证素等对346例轻症以及126例重症患者的发病年龄,体重,住院天数,发热情况(包括发病中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以及治疗-体温正常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47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表证期表达频数超过50%的症状、体征有:发热90.46%,疲乏68.21%,咳嗽50.29%,咽充血72.83%,扁桃体肿大83.53%等;里证期表达频数超过50%的症状、体征有:发热100%、咳嗽100%、小便黄100%、口渴100%、胸痛76.98%、咽痛81.75%等;恢复期相对高频的有:疲乏30.29%、纳差17.58%、脘痞17.58%、小便黄17.16%、咳嗽11.23%等。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表证期以风热袭表、正气受损为特点,里证期类似于"风温病"的"热郁胸膈证"和"邪热壅肺证"的组合,恢复期以正气受损(气虚、阴虚、阳虚)、余邪未净为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麻杏甘石汤加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疑似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发热门诊120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证热毒袭肺证患儿,给予麻杏甘石汤7天,同时静点热毒宁注射液5天,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结果:疾病总有效率为87.50%,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为95.83%,在治疗发热、咳嗽、咯痰方面效果尤为明显。结论:麻杏甘石汤加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疑似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证热毒袭肺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分期辨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证候学特点,阐述其病因病机,总结出符合临床实际的分期辨证模式。方法以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08例,分别按照表证期、里证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的各自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期相关证素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表证期相对高频的症状、体征有:发热90.25%,疲乏69.16%,咳嗽49.35%,恶寒43.83%,咽痒咽痛43.83%,头晕头痛33.12%,白痰32.14%,流涕29.87%等,咽充血72.08%,扁桃体肿大83.77%。(2)里证期的相对高频的症状、体征有:发热、咳嗽、小便黄、口渴等为100%,心烦、咽痛等为85.71%,纳差、脘痞、疲乏、扁桃体肿大等为71.43%。(3)恢复期相对高频的症状、体征有:疲乏30.52%,纳差、脘痞17.82%,小便黄17.53%,咳嗽10.39%,咽充血15.26%。(4)主要证素特点是,表证期以风热(100%)、气虚(69.16%)和痰湿(46.75%)为主,里证期以郁火(100%)、气虚(71.43%)和痰湿(71.43%)为主,恢复期以正气受损(气虚、阴虚、阳虚)、余邪未净为病机特点。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表证期以风热袭表、阳气郁滞为特点,里证期类似于"风温病"的"热郁胸膈证"和"邪热壅肺证"的组合,恢复期以正气受损(气虚、阴虚、阳虚)、余邪未净为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的中医临床证型特征和治疗特点,探索其最佳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9年5月至7月成都地区收治的47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进行中医动态观察和辨证论治并总结其中医证型特征和治疗特点。其中30例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联合中医辨证治疗;13例采用单纯中医辨证治疗,未使用奥司他韦;2例患者单用奥司他韦治疗;另2例患者仅给予对症治疗,未使用奥司他韦或中药。结果 47例患者临床表现局限于中医"温病"卫气分阶段,分风温袭表证(36例/76.6%),湿温证(8例/17%),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3例/6.4%)三种证型。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成都地区夏季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病情较轻,无重症患者;单纯中医治疗和(或)奥司他韦治疗均有效,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刘娟 《环球中医药》2010,3(1):18-19
通过分析150例住院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发热、咳嗽、咽痛为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首发症状,中高热多见;血象符合病毒感染规律;中医辨证符合温热病风热病邪特点;中药是治疗儿童甲流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流感病例中无原则应用抗生素对治疗无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儿童流行性感冒迄今为止尚无规范的中医分型,通过调查2019—2020年冬春季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精准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及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的基础上,制定“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调查问卷”,采用分层简单随机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国6大行政区域18家三甲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不同年龄、不同流感类型、不同区域患儿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各证型患儿症状特点。[结果] 9 472例患儿中,1)风热犯卫证占46.63%,表寒里热证23.41%,毒热内陷证11.07%,风寒束表证8.12%,邪犯肺胃证5.87%,热毒袭肺证4.88%,正虚邪恋证0.02%。2)超高热占4.30%,高热44.52%,中度发热44.37%,低热6.79%。3)甲型流感占90.51%,乙型流感9.49%,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分别占46.44%、48.50%)。4)在发热的不同病程阶段,均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为多见,随着发热时间的推移风寒束表证比例逐渐下降,热毒袭肺证比例逐渐上升。5)各年龄段均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多见,各区域中医证候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结论] 2019—2020年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以甲型流感为主,中医证型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为主;发热为各证型的核心症状,毒热内陷证以高热及超高热为主,其他证型以中高度热为主;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及不同区域中医证型分布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