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腺结石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疾病,现报告一例多发性胰腺结石如下; 病者男,37岁,上腹部疼痛,食后饱胀半年余,时轻时重。体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腹部平坦柔软,上腹部剑突下区有深压痛,但未触及肿块。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均为阴性。胃十二指肠充气后摄取点片:在十二指肠圈内相胃窦下方横行分布的数块大小不等的结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盲端囊肿样扩张甚为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3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0年余,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6年前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一般情况尚好。2个月前饱餐后突然全腹痛,以上腹部为重,呈进行性加重,并恶心,呕吐。查体: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以“急性胰腺炎”收住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上腹部有一巨大囊性肿块,诊为“胰腺假性囊肿”,行外引流术。术后病情稳定,每日引流800~1000ml 黄褐色液体,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4岁,间歇性上腹部疼痛伴反酸嗳气14年,疼痛发作与缓解均无规律性,用一般抗酸剂治疗无效。近四年来无明显诱因上腹部疼痛缓解,但感饱胀不适,逐渐出现呕吐,呕吐次数不定,2次/日或1次/2—3日,多在进食后1—5h内发生,呕吐量大,有宿食,带酸臭味,但无胆汁,吐后自觉舒适,胸膝位时能使症状缓解,伴纳差、乏力、消瘦,偶有腹泻无呕血黑便史。体查:慢性病容,消瘦,无力体型,上腹部具振水音,余无阳性体征发现。胃镜检查:全胃蠕动佳,胃腔内大量淡黄色液体及食物残渣潴留,十二指肠球变形,粘膜充血水全,未见出血、糜烂及溃疡,十二指肠上曲部肠腔狭窄,直径约0.3cm,胃镜不能插入,考虑:十二指肠不全梗阻,可能球后溃疡所致。钡餐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持续变形,考虑球部溃疡。胃液分析BA07.18mEq/h,MAO14.5mEq/h。剖腹探查;发现肝胃韧带处有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憩室为常见疾病,但巨大憩室尚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王××,男性,41岁,工人,住院号18653。患者以上腹部经常性疼痛20多年,剧痛三天入院。病程中曾三次在疼痛剧烈时伴柏油样便,呕吐一次,量不多。疼时腑卧位。体查:一般情况良好,体温脉搏均正常,心肺(一),腹部除罗伯森氏点明显压痛外无何异常。化验:血像(一),便潜血卅,尿常规(一)。 X线所见:食道、胃无异常。十二指肠球部变形,边缘不规则,球后见一状如胆囊之盲袋,约8×5cm大小,位于肠管之外,壁光滑,蠕动活跃,排空快,粘膜显示不清,压痛明显。此盲袋位于十二指肠窗内,十二指肠降、升段及上部空肠无异常。X线诊断: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十二指肠球后憩室伴憩室炎。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48岁。上腹部疼痛月余,无泛酸、恶心。检查:腹平软,剑下偏右压痛显著,血常规和肝功能正常。胃肠双对比示:食管、胃未见明显异常,十二指肠降部乳头上方左前壁有一3.5cm×4.5cm向上突出于腔外的囊袋样阴影,其顶部有两个子囊,形似猫头图,母囊颈细有粘膜通入,子囊与母囊间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吴××,女,41岁,病案号:1104。因上服部疼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加剧5天于1994年11月8日入院,查体:神清,精神软弱,心肺无殊,腹平软,上腹部剑突下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见胃型,振水音(+)。入院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不全梗阻、拟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前行纤维胃镜检查、发现幽门孔不规则,常呈关闭状态。返流少,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无殊,幽门前区11点钟处见1约1.0×1.0cm2的半球状肿块,突向胃窦腔并掩盖幽门孔,表面光滑,无充血糜烂,胃镜诊断:胃平滑肌瘤伴幽门狭窄。3天后行胃大部切除术(毕氏Ⅱ吻合…  相似文献   

7.
异位胰腺2例     
例1 男,27岁。因上腹部疼痛13年入院。近1年来病情加重,且出现频繁呕址,吐物为隔日餐。体检:上腹可见胃形及胃蠕动波,胃潴留征(+)。钡餐透视报告为十二指肠球溃疡。外科诊断为胃窦部溃疡并幽门梗阻。手术所见:胃窦后壁与胰腺有部分粘连,行胃次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切开胃后见胃窦部后壁溃疡,近幽门处粘膜下有一1cm×1cm×0.7cm 肿块,十二指肠内未见异常。肿块病理检查:呈大量胰腺泡,未见胰岛。术后诊断为胃窦粘膜下异位胰腺合并胃溃疡。  相似文献   

8.
<正>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出血性胰腺炎较少见。我院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42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1984年3月1日行毕尔罗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较好,切口一期愈合,痊愈出院。术后第16天凌晨1时许,大便后突然上腹、后腰部剧烈疼痛,难以忍耐,出大汗,疼痛不向它处放射。2小时后出现噁心、呕吐,吐为胃内容物,无蛔虫及血液,无发冷、发烧,未经何治疗于1984年3月17日再次住院。查体:体温35.9℃,脉搏11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90/60毫米汞柱,神志清晰,急性病容,呈屈膝卧位,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较膨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正中有10公分长手术疤痕,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肺肝界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4岁,于1985年10月11日因持续性剧烈腹痛18小时急诊入院。腹痛由上腹部开始,渐进性加剧,波及全腹,未感向肩部放射;腹痛前6小时曾进油腻食物,腹痛后呕吐二次胃内容物,无咖啡状物。无发冷发烧。既往史:近10年来常有上腹部疼痛不适,经对症治疗疼痛可缓解,未曾住院治疗。体检:体温37.8℃,血压150/90mmHg,脉搏104次/分,体质瘦弱,急性痛苦病容,辗转不安,出汗。巩膜未见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呈舟状,未见肠型、蠕动波及包块轮廓,全腹有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尤以上腹为著,肝脾触诊不满  相似文献   

10.
患者俞××,男性,28岁,上海市人,未婚,工人。主诉: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已4年余,与饮食无关,无反酸或呕吐,偶有嗳气。检查:腹软,剑突下偏右压痛,余无殊。大便化验:隐血(-)。1977年4月胃肠钡餐造影检查:食道、胃无殊,十二指肠球部变形,钡剂通过降部时先向下后反向右  相似文献   

11.
非甲状腺手术并发甲亢危象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的临床应用,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已极其少见,而非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甲亢危象更是罕见。本院收治2例急腹症患者术后并发甲亢危象,经及时诊治痊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45岁,因上腹部疼痛2小时,加剧1小时抬送入院。诊断为“弥漫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入院查体:T36.8℃,P100次/min,BP110/70mmHg,腹平坦,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腹部平片示膈下新月型游离气体。完善术前准备,急诊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中患者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心率120次/min。术后患者一直高热…  相似文献   

12.
王××,男,46岁.患者有发作性上腹部疼痛9年,疼痛有明显的节律性,进食及服用制酸药物后可暂时缓解。有黑粪史,曾两次胃肠 X 线检查均提示胃溃疡,长期用内科保守治疗。近2月来上腹部疼痛加剧,并向两肩胛间区放射,平卧时加重,节律性消失,进食及服用药物后不易缓解,伴发热、体重减轻、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及厌油腻食物.有饮酒嗜好及肺结核史,无肝炎史.体检:体温37.6℃。全身情况尚可,神态较萎,喜屈膝而坐,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部平软,胃区无压痛及肿块:肝剑突下可扪及一6厘米大小质硬的肿块,无结节,有压痛,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未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方法,提高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89年10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例胃次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血清清蛋白的变化.结果:本院手术治疗的胃次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均效果良好,治疗前后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和氮平衡指标比治疗前改善明显,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胃次全切除术后的十二指肠残端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横结肠系膜裂孔疝较罕见,术前往往不易确诊。我院1978年2月连续迂见两例,现报告如下: 例1 住院号247773,男,46岁。4日来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呕吐频繁,为大量食物残渣,诊断幽门梗阻入院。以往有溃疡病史。入院时体检:急重病容,重度脱水,脉搏120次/分,血压60/50毫米汞柱,心肺正常。上腹部稍膨胀,有压痛,无反跳痛,腹肌稍紧张,未见胃蠕动波及肠型,未扪及包块,肠鸣音亢进,偶可闻及气过水声。X线胸腹部透视:心肺正常,胃泡较大,腹部无液平面。经胃肠减压输液,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后,一般情况好转,但仍有腹痛,治疗无效,行剖腹探查。术中所见:胃十二指肠无明显病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78~1981年,曾遇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丝线不全脱落,报告如下: 一、病例报告例1:男,33岁,1978年10月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他院作毕Ⅱ氏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20天自感上腹部疼痛逐渐加重。进食后更甚。胃肠钡餐诊断为吻合口溃疡。1980年3月在我院再次手术发现,吻合处有长8cm 4号黑丝线,呈U形悬挂于吻合口的两端。在U形底部有一些蔬菜纤维搭在上边。距吻合口约2cm的输出段空肠有1.5×1.6cm穿透性溃  相似文献   

16.
病例摘要 患者,男,55岁,已婚,干部,6年前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返酸,有难以忍受的空腹及夜间痛,伴恶心、吐大量的胃内容物,腹泻每日水样便近20次,因严重脱水休克就诊。经胃镜诊断为幽门管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炎。经3年反复多次住院,一般内科制酸剂及抗胆碱药治疗无效,但服H_2受体拮抗剂症状稍缓解。3年前再次复发伴幽门梗阻入院,经胃肠减压梗阻不能缓解,转外科行毕罗Ⅱ氏胃次全切除术。术后半年又出现上  相似文献   

17.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连续缝线不全脱落,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以及固有的病理改变,现附三例报告如下:例1 男,53岁,86年4月因胃大切术后上腹部反复疼痛四个月而入院。患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85年12月5日在本科行胃大切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术后一个月左右,上腹部反复出现灼痛,无论白天黑夜均可发作,不为一般方法所缓解,时伴恶心、  相似文献   

18.
<正> 患者女,49岁。因腹部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2天,于1993年6月24日入院。半月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体检:T37.6C,P90次/分,BP18/10Pa,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全腹软,下腹部有压痛,轻度反跳痛,未扪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闻及气过水声。腹部X线透视:肠腔见阶梯状液平。未见游离气体。B超报告:膀胱后方见一77mm×71mm×69mm境界欠清的低回声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外伤性破裂容易漏诊或误诊,治疗较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本文报告3例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病例报告例1 张××,男,28岁,军人。1968年5月15日因步枪弹击伤上腹部半小时人院。伤员呈半昏迷状态。面色苍白,血压70/50毫米汞柱,脉搏120/分。上腹部偏左有一枪弹入口,腰背部有一枪弹出口。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消失。诊断为腹内脏器伤。立即在醚麻下剖腹探查。打开腹腔,吸出积血约1000毫升。见胃大弯距幽门约7厘米处有一裂口,十二指肠横部裂伤。约4×3厘米,腹内其他脏器未见损伤。以中号丝线将胃及十二指肠之裂口分层缝合(内层用连续缝合,外层用伦勃氏间断缝合)。置胃管并将其放至十二指肠降部以下,  相似文献   

20.
小肠腺肌瘤性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我科近年遇到4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50岁。上腹部间断性隐痛4年,加重解柏油样大便2d。查体:左上腹压痛,剑下及肝曲下2cm轻叩痛。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行肿瘤全切除。 病理检查:巨检:次全切除胃及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球部粘膜下见有瘤组织突入腔内,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