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992年在居民感染率为29.5%,牛血阳性率为66.7%的重疫区村,有渠道66条,其中有螺渠道占96.9%,有螺面积占99.6%;阳性螺渠道占7.8%,占有螺面积18.7%。主要分布在支干渠内,分别占45.24%、39.83%。  相似文献   

3.
1992年在居民感染率为29.5%,牛血阳性率为66.7%的重疫区村,有渠道66条;其中有螺渠道占96.9%,有螺面积占99.6%;阳性螺渠道占7.8%,占有螺面积18.7%。主要分布在支、干渠内,分别占45.24%、39.83%。支、干渠是牲畜放牧的主要场地,牛粪是污染水体感染钉螺的主要因素。支、干渠不仅感染螺平均密度及钉螺自然感染率高,而且有阳性螺的面积大,是洲垸型开放性渠道中高危易感渠道,是造成人、畜易感血吸虫的主要地带。  相似文献   

4.
蒲圻市2年采取以消灭易感地带钉螺为主的综合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效果显著,两年的急感病人分别比1986年下降95.45%(147/154)和96.10%(148/154).说明湖沼洲滩型流行区,针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三个主要易感因素(人群、环境、季节),科学地制订和实施以消灭易感地带钉螺为主的防制对策,同时做好血防知识宣传教育,对中小学生上血防课,吡喹酮预防服药,分地段设监督岗等防护措施,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生产措施改造洞庭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效果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结合生产措施改造洞庭湖湖洲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效果与效益,根据不同地形特点采用矮埂高网蓄水养鱼、封洲造林、封洲育芦和不围垦种等生产措施进行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试点,收集各项过情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三年后各试区感染螺密度下降率为94.5%~100.0%,耕牛活动减少率为98.1%~100.0%,田性野粪密度和哨鼠感染率均为0,居民新感染率下降率除不围垦种区无变化外,余为84.4%~100.0%.试区居民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年人均分别为170.2元和269元.表明,该措施既有防治效果又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灭螺新药浸螺杀灭螺,对降低湖沼渠网型地区易感地带面积、感染性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都具有较好的效果,结合人群同步化疗,对降低易感地带居民、儿童的血吸虫感染率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998年在蕲春县二里湖有螺江滩通过限制人,畜进入有螺地带,粪便管理为主要措施控制易感地带,降低人,畜血吸虫取得了明显效果。家畜进入江滩累计活动时间,家畜粪便堆数分别下降96.69%有94.12%,感染螺平均密度,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80.03%和76.35%。结果提示粪便管理的重点是牛粪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汛期尾蚴分布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查明湖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在汛期水淹条件下5~10月尾蚴分布的特点.[方法]选择二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易感地带洲滩,在水淹期5~10月,用“C-6膜粘蚴法”及“常规网捞法”,逐月观察距堤岸100m×120m水域尾蚴分布情况.[结果]在5、6、9月查获了尾蚴,其中南县狗头洲观察区(洪道洲滩)5、6月获蚴阳性率分别为11.11%、2.78%;君山区穆湖铺观察区(湖泊洲滩)6、9月获蚴阳性率分别为3.70%、1.85%,获得尾蚴数量最多在60m范围内,分别占83.78%和78.48%.[结论]涨水期5、6月及退水期的9月份是尾蚴逸放的高峰期,且距大堤60m以内是水面尾蚴数量分布最集中的地带.  相似文献   

10.
对野外自然与室内人工感染钉螺的尾蚴分别感染小鼠的成虫发育率和产卵量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感染性钉螺的尾蚴感染小鼠后,其体内成虫发育率、粪卵EPG、肝卵EPG和粪便毛蚴孵出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北河滩感染性钉螺主要分布在距离河堤500m内,它与耕牛在500m内活动频繁密切相关。牛粪散布密度与感染性钉螺密度呈正相关。钉螺感染率高,是一个危害严重的重点易感区域。耕牛是该地区的血吸虫病工作主要防治对象之一,应引起畜牧部门高度重视,要同人群的防治工作并重开展,以控制该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洞庭湖垸外血吸虫病易感地带距大堤不同距离湖洲野粪分布特点及与感染螺密度的关系。方法1987~1994年,选择洞庭湖区30个村外洲进行了观察。结果,野粪污染湖洲以牛、猪、人为主,离大堤愈近,密度愈高。牛粪在各距离中均占绝大多数,且离堤愈远比例愈高;猪粪集中分布在距大堤300m内;人粪呈散在分布。结论<300m,各年感染螺密度均>0.005只/0.11m2,属一级易感地带,且与野粪密度有直线相关关系;然两者均呈逐年下降之势。300m外,年间虽有变化,但无规律  相似文献   

13.
陈季然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1):13-14,17
[目的 ] 探讨江滩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易感地带灭螺费用和效益的关系。  [方法 ] 试区 1996~ 2 0 0 0年每年实施易感地带灭螺、螺情调查和人畜同步查治。平均每年易感地带灭螺投入氯硝柳胺 0 .96t ,经费 4.32万元。  [结果 ] 试区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徘徊不降的局面并无改观 ,钉螺面积增大 ,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感染螺平均密度反而上升。  [结论 ] 易感地带灭螺不宜每年进行 ,建议将灭螺经费投于健康教育、推广“以机代牛”、“以林代芦”和提高化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4.
血吸虫病人畜同步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湖治渠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对感染率较高的9个行政村进行了3年的人畜同步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后,人群粪检阳性率下降76.63%,急性血吸虫病人数下降95%,耕牛粪检阳性率下降45.9%。易地带钉蚴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6--2012年安徽省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2年安徽省钉螺分布监测数据,采用ArcGIS 9.3软件建立村级空间数据库,再导入SaTScan 9.1.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聚类分析,确定感染性钉螺发生的时空热点区域。结果2006-2012年全省有8个热点区域为感染性钉螺的聚集区,分布于长江安徽段及其支流流域,从上游至下游均有分布;其中2006年、2006-2008年、2007-2009年和2009-2011年分别出现了1、5、1和1个区域。感染螺环境出现率由2006年6.2%下降到2012年o.5%。结论2006-2012年安徽省感染性钉螺呈现聚集性分布并有下降态势,探测的热点区域为血吸虫防制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目平湖水位和洲滩植被变化对钉螺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目平湖三峡建坝前后两个时段气象水位资料及螺情资料,从2003—2007年,纵向开展春秋螺情调查,比较三峡建坝前后环境变化并分析对钉螺分布的影响。结果目平湖区三峡建坝后比建坝前枯水位升高1m,洪水位降低0.5m,枯洪水位落差缩减了1.5m,年均水位升高0.9m;年均气温升高0.8℃,平均降雨量增加466mm。春秋两季活螺密度及感染螺密度建坝前后无明显变化,但有年间差异。草洲植树后,活螺密度逐年减少,第2年后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三峡工程对目平湖洲滩钉螺分布影响不大,但湖洲钉螺分布与水位及植被变化有明显关系,草洲植树可改造疫源地,降低疫情。  相似文献   

17.
长江安徽段新生洲滩的形成与钉螺滋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江安徽段新生洲滩的形成与钉螺滋生的关系。方法:调查滩地演变过程;采用纵横系统抽样法,结合环境随机抽样法查螺。结果:皖江段新生洲滩形成后,近年来由于人工开发滩地的干预,滩地植被生长与覆盖逐渐加速。滩地钉螺的出现在滩地植被覆盖后10年左右;滩地钉螺的分布与植被分布基本一致。结论:新生洲滩一旦出现钉螺,即可向整个洲滩适宜钉螺滋生的范围扩散,随着人畜的介入,新的疫区即可形成  相似文献   

18.
长江安微段新生洲滩的形成与钉螺滋生关系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长江安微长江安微段新生洲滩的形成与钉螺滋生的关系。方法调查滩地演变过程;采用纵横系统抽样法,结合环境随机抽样法查螺结果:皖江段新生洲滩开一,近年来由于人工开发滩地的干预,滩地植被生长与覆盖逐渐加速。  相似文献   

19.
洲垸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的最大特点是垸外江湖水位有大幅度季节性变化,垸内渠道水位也有明显的季节升降。为了解水位季节性变化对垸外洲滩和垸内渠道钉螺分布及感染的影响,并为优化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1991~1994年,在洞庭湖区园林、中心、李和、五一、石马、春风和江汉平原花章7个流行村进行了垸外洲滩及垸内灌溉渠道钉螺调查及水位观察,分析了水位季节变化与钉螺分布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垸外血吸虫病疫源地钉螺分布高程、感染螺密度及水位调查:在试区防洪大堤外侧,选定1000m×1000…  相似文献   

20.
氯硝柳胺缓释球研制与杀血吸虫尾蚴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氯硝柳胺缓释剂在杀灭血吸虫尾蚴的效果,用氯硝柳胺与红壤、粘合剂和树脂制成缓释球在血吸虫病易感地带进行连续两年的杀蚴试验。结果显示,投缓释球前两年水体小白鼠感染率均为100.0%;平均虫荷分别为9.39条/鼠和7.09条/鼠。投缓释球后30天分别为4.76%和15.63%;平均虫荷分别为0.10和0.91。表明氯硝物胺缓释球能有效地杀死水体中的尾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