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药对陈皮-干姜与其单味药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陈皮,干姜药材及药对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各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百分含量.结果:从陈皮挥发性成分中检出的4-异丙基甲苯、D-柠檬烯、壬醛、大根香叶烯等成分和干姜挥发性成分中检出的甲基庚烯酮、α-法尼烯、5-甲基-2-(1-甲基乙烯基)-4-己烯-1-醇乙醇酯、α-长叶蒎烯等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均未检出;而药对陈皮-干姜中新增成分冰片、2-甲基丙酸-3,7-二甲基-2,6-辛二醇酯、β-桉叶醇、肉桂苯氨基甲酸酯等.结论:药对陈皮-干姜配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与单味药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主产地泽泻药材顶空萃取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福建、江西、四川产泽泻药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顶空萃取泽泻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工作站NIST标准图库检索,参照有关文献,确认了17种共有成分。含量较高的有:δ-elemene(δ-榄香烯),3-mthyl-butanal(三甲基正丁醛),2-methyl-butanal(二甲基正丁醛),hxanoic acid,ethyl ester(己酸己酯),β-elemene(β-榄香烯),beta-caryophyllene(β-石竹烯),2-pentyl-furan(二戊基呋喃),α-caryophyllene(蛇麻烯),elixene,caryophyllene oxide(氧化石竹烯)等。化合物类型主要为倍半萜类。结论利用GC-MS法分析鉴定泽泻挥发性成分,具有快速、稳定、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泽泻药材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维吾尔医用药材苦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相对含量。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维吾尔医用药材苦艾挥发油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标准谱库鉴定。结果共鉴定了β-香叶烯(9.66%),里哪醇(3.10%),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酮(4.01%),反-石竹烯(3.03%),1,2-二氢-1,4,6-三甲基萘(3.04%),榄香醇(3.02%),6-甲基-2,2’-联吡啶-N-氧化物(3.74%)等56个化学成分,占总油量的89.25%。结论苦艾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β-香叶烯,研究苦艾药材挥发油成分,对进一步开发民族药材及品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个不同地区绞股蓝中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采自4省市5个地区药用植物绞股蓝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绞股蓝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5个地区的绞股蓝中,总共分离出67个成分,主要含有醛类、酮类、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醇类和脂类。5个样品中共有成分6个,分别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萘、α-紫罗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其中平利绞股蓝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3-辛酮(14.93%),宁陕鱼洞村绞股蓝中含量最高的为香叶基丙酮(10.8%),湖南麻姑仙境绞股蓝中含量最高的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22.4%),重庆缙云山和四川青城山绞股蓝中含量最高的均为安息香醛,含量分别为63.16%和38.52%。结论:5个地区绞股蓝中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很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海桐种子乙醇总提取物(简称EESPTA)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考察其抗内毒素活性。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EESPTA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采用终点基质显色法鲎实验检测其对细菌内毒素的清除效果,考察其抗内毒素活性。结果:气-质联用技术共检测鉴定出32个色谱峰,占该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82% 。在EESPTA的挥发性成分中,1R,4S,7S,11R-2,2,4,8-四甲基三环[5.3.1.0(4,11)]十一碳-8-烯含量高达54.78%,其它含量较高的成分有2-亚甲基-胆甾烷-3-醇(7.27%)、蛇麻烷-1,6-二烯-3-醇(6.23 %)、4-甲基-5-癸醇(4.11%)、绿花白千层醇(3. 86%)、别香橙烯(3. 80%)、反式-2,3-二甲基丙烯酸(3. 50%)、二氢-噻喃-3,5-二醇-四氢-4-甲基-4-氮-二乙酸乙酯(2. 04 %)等成分。结论:EESPTA具有较明显的清除细菌内毒素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桐药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蒺藜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蒺藜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64个化学成分,鉴别出其中5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6.920%。主要成分有(E,E)-2,4-癸二烯醛(9.156%)、香芹烯(7.951%)、反式-茴香烯(7.625%)、肉桂酸乙酯(6.687%)、己醛(5.846%)、α-松油醇(4.457%)、科绕魏素(4.050%)、2-戊烷基-呋喃(3.529%)、(E)-2-庚烯醛(3.507%)、芳樟醇(3.312%)、2,4-癸二烯醛(3.058%)。结论:该试验可为蒺藜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柿蒂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柿蒂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83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704%,其主要成分为己醛(6.465%)、植酮(4.647%)、氧化芳樟醇(4.361%)、壬醛(3.879%)、α-松油醇(3.768%)、2-茨酮(3.519%)、芳樟醇(2.966%)、水菖蒲烯(2.930%)等。结论:GC-MS联用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柿蒂的挥发油成分,可为柿蒂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艾叶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艾叶挥发性成分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富集艾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57种化学成分,含量占挥发性成分的93.72%。结论艾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桉油精(49.09%)、松油醇(6.64%)、樟脑(4.64%)、冰片(3.38%)、α-蒎烯(2.61%)、反式石竹烯(2.46%)、八氢-7-甲基-3-亚甲基-4-(1-甲乙基)-环丙并[1,2]环戊并[1,3]苯(1.98%)、邻聚伞花素(1.47%)、对-(孟)-1-烯-4-醇(1.26%)、7(11)-桉叶烯-4-醇(1.02%)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28):3945-3948
目的:比较川芎生品和酒炙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为川芎的药理活性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川芎酒炙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并运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川芎生品中分离出28个成分,鉴定出24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9.70%,含量较高的分别为2-甲基-2,3-二氢-1H-茚-2-醇(20.06%)、α-芹子烯(17.97%)及4-乙基-壬烯-5-炔(9.24%)。从川芎酒炙品中分离出21个成分,鉴定出18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9.74%,含量最高的为4-乙基-壬烯-5-炔(12.97%),其次为4-蒈烯(11.74%)和α-芹子烯(10.79%);与生品相比,有效镇痛成分α-蒎烯、β-榄香烯含量有所增加。结论:川芎酒炙前后挥发性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酒炙后挥发性成分相对减少,但有镇痛作用的成分含量增加,镇痛效果优于生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浙产竹叶椒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试,Nist谱库自动检索。结果通过计算机自动检索,从竹叶椒叶中共分离鉴定出64个组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Eucalyptol)37.9643%,α-松油醇(3-Cyclohexene-1-methanol,α,,α4-trimethyl-,(S)-)17.6166%,(-)-4-萜品醇(3-Cyclohexen-1-ol,4-methyl-1-(1-methylethyl)-,(R)-)5.1632%,4-甲基-1-(1-甲基乙基)二环〔3.1.0〕己-2-烯(Bicyclo〔3.1.0〕hex-2-ene,4-methyl-1-(1-methylethyl)-)5.1401%。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浙产竹叶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