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阿昔洛韦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0岁,体重65kg,因左侧腰部及臀部出现少量皮疹伴疼痛3d来院就诊,检查发现皮疹上有绿豆大小的水泡,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湖北午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90509,规格0.25g/瓶)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液体滴注1/2时患者感到头晕、口麻、胸闷、视物模糊、四肢乏力、想解大便, 相似文献
3.
例1,女性,53岁,因“右侧面颈部疱疹8d,腰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少尿4d”于2007—01—11入院。入院前8d右侧面颈部红斑疹,成簇分布,其上有小米粒大小水泡,触痛。4d前在当地医院以“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治疗(5%GS200ml+阿昔洛韦0.4g,静滴,1/d),次13出现腰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少尿。查尿蛋白卅、潜血卅,Scr:524μmol/L,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5岁。因发热2天、疱疹1天入院。查体:全身布满米粒至豌豆样大小疱疹,向心分布。近期有水痘患者接触史。诊断为水痘。在肝肾功能正常情况下,采用阿昔洛韦0.7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给予补充维生素C。4天后,全身皮肤疱疹基本结痂,无新皮疹出现,复查肝肾功能:尿素氮(BUN)5.8 mmol/L,肌酐(Cr)107.7μmol/L,尿酸(UA)471μmol/L,余正常。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带状疱疹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昔洛韦及外涂阿昔洛韦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结果:两组均治疗7天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6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8.
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诊断明确的60岁以上老年带状疱疹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与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只给阿昔洛韦治疗。两组均以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止疱、止痛、止痂、痊愈时间分别为(3·52±2·10)d,(5·81±3·41)d,(5·92±2·49)d,(9·18±3·29)d;而对照组分别为(5·52±3·49)d,(12·41±5·29)d,(9·32±3·94)d,(13·74±5·46)d,两者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副反应与后遗症:治疗组有4例轻度反应,对照组中有2例轻度反应,6例遗留有神经痛。结论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不仅疗效高、安全、简便,而且可有效预防带状疱疹治愈后的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紫外线光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中老年带状疱疹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紫外线光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止疱、疼痛缓解及结痂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紫外线光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有几种不同碘浓度的对比剂可用于CT检查。该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性地比较胸部CT中不同碘浓度(300、370、400mgI/mL)的对比剂。300例连续的病人被前瞻性地纳入,当地伦理委员会免除知情同意。共3组各100例病人分别接受了300、370、400mgI/mL对比剂。注射方案被调整为所有3组统一的碘流率(1.3mg/s)和总碘剂量(33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用He-Ne激光联合阿昔洛韦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阿昔洛韦200mg,5次/d基础上,联合应用He-Ne激光在疼痛部位及皮损处做直接照射。对照组患者仅单口服阿昔洛韦,连续7d1疗程后作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止痛、止疱、结痂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3.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e-Ne激光联合阿昔洛韦及护理措施综合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止痛,止疱,结痂疗效好,病程短,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其临床特点为集簇性水疱,多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单侧排列,伴皮肤烧灼样疼痛和肌肉酸痛。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们采用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1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23例,将其分为治疗组13例,对照组10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20 mg/(kg·d),连用5~7 d。治疗组应用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2 b注射液,疗程5~7 d。观察两组体温消退时间、腮腺及睾丸肿痛消退时间及有无发生睾丸萎缩。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腮腺肿痛消退、睾丸肿痛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照组1例发生睾丸萎缩,治疗组无睾丸萎缩。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10例临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55例,应用病毒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有效率为74.5%。两组差异有统计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症状消失快,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自1994年3月~1995年3月,我院试用乙型肝炎导向干扰素并阿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初步观察疗效尚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A组38例,男31例,女7例;年龄12~60岁,平均36岁。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6例。B组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14~58岁,平均34岁。CPH13例,CAH21例。C组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15~57岁,平均38岁。CPH11例,CAH25例。上述病人皆符合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诊断标准。3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HBV标志均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分为3组,对比疗效。1.2.1 A组:乙肝导向干扰素(每支含国产基因工程α-干扰素100万U,与HBV单克隆抗体交联组成生物“导弹”,由本院研制),1支隔日一次,肌肉注射,连用13周,开始30d,1/d,共用药60支。阿昔洛韦0.4g,3/d,连服13周。1.2.2 B组:单用乙肝导向干扰素,方法、剂量、疗程同上法。1.2.3 C组:单用阿昔洛韦,方法、剂量、疗程同上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左旋咪唑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减少生殖器疱疹的复发。方法:符合观察标准的21例频繁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阿昔洛韦治疗组和阿昔洛韦联合左旋咪唑治疗组。结果:联合治疗组生殖器疱疹复发率显著小于阿昔洛韦治疗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阿昔洛韦、左旋咪唑联合治疗频繁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能很好地预防生殖器疱疹的复发。 相似文献
17.
病例男,42岁,居民。因“双眼视力下降2+年,全身皮疹1+d,右眼视力下降加重3d”入院。患者入院前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以左眼为甚,未予重视;14个月前出现左眼视力丧失,于重庆市某三甲医院行双眼底动脉造影,提示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诊断:眼底动脉炎。给予激素等治疗(具体不详)。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以躯干为主,散在少许,直径约5mm,淡红色,突出皮肤表面,无疼痛、瘙痒,无畏寒、发热,约在20d时皮疹中央坏死形成白色结痂,痂皮脱落,中央凹陷,少许鳞屑。停用激素,复查双眼底动脉造影,提示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陈旧性阻塞。予左眼视网膜封闭术后,右眼视力缓慢进行性下降,皮疹反复发作并进行性增加,扩展至全身皮肤,以躯干为主。3个月前至皮肤科就诊,皮疹病理组织活检:坏死性血管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电针、阿昔洛韦、泼尼松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面神经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5例,予电针、阿昔洛韦、泼尼松三联疗法;对照Ⅰ组25例,采用电针、泼尼松及B族维生素等常规治疗;对照Ⅱ组25例,采用阿昔洛韦、泼尼松及B族维生素等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0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治疗后潜伏期及波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针、阿昔洛韦、泼尼松三联疗法比单独使用电针联合泼尼松治疗或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对比观察碳酸利多卡因与地卡因混合液不同浓度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成三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A组:1.73%碳酸利多卡因20ml(PH733):B组:1.73%碳酸利多卡因10ml 1%地卡因5ml 生理盐水5ml(PH7.27):C组:1.73%碳酸利多卡因15ml 1%地卡因5ml(PH7.29)。观察①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15min的血压、心率改变;②各组麻醉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与麻醉后5min、10min各组血压、心事无明显改变(P>0.05),麻醉后15minB组血压下降.C组血压、心事同时下降(P<0.05),麻醉效果。结论碳酸刺多卡因和地卡因混合液PH的变化不大,C组镇痛完善、肌松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