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型医院PAC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实现PACS系统在小型医院的应用。[方法]根据小型医院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合理设计数据库结构及网络拓扑结构和应用程序架构。[结论]价格低廉,合理的设计是PACS在小型医院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大集群PACS。方法:提出了大集群PACS的概念,并结合相应实例分析了系统特点的实施性利弊:讨论了并入影像信息的EPR在大集群PACS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基本设计;提出了大集群PACS中医学影像分布式结构的设计,重点阐述了对临床部分、需要后处理应用的临床专科部分和IT支持部分的组成和要求。结果:大集群PACS可使国内临床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结论:大集群PACS在国内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PACS)硬件基础架构进行实验性设计。方法:对实验性PACS硬件基础架构设计进行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COM)试验。结果:得到64排螺旋CT、1.5T MR和DR的DICOM试验数据。结论:在数据爆发增长的背景下设计出合理、高效的PACS硬件基础架构,对保证大型医院的PACS应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医院PACS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本文概述了数字化医院建设PACS的根本目的,以及PACS传输流程、影像处理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并从影像科室工作流程、合理架构PACS结构、PAS与HIS融合等三个方面对数字化医院PACS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我院放射科小型PACS系统应用体会。资料与方法:磁共振一台、数字胃肠、C型臂一台、CR一台、工作站五个、服务器一个、激光相机两台,按照DICOM3.0标准通过细缆连接到主干电缆上,形成总线拓扑结构的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通过双绞线以集线器为中心连接成星形拓扑结构的Ethemet网络;二者再通过集线器连接成星形总线拓扑结构的PACS。结果:CR、数字胃肠机机、磁共振、C型臂及工作站各自通过光纤与激光打印机相连进行共享打印。能够同时独立完成各自工作,互不干扰。结论:通过小型PACS系统应用,大大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便利,给放射科业务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概述数字化医院建设PACS的根本目的,以及PACS传输流程、影像处理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并从影像科室工作流程、合理架构PACS结构、PACS与HIS融合等三个方面对数字化医院PACS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OGSA-DAI组件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然后介绍基于OGSA-DAI设计了分布式PACS系统模型,并对系统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对基于网格技术的分布式PACS系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PACS(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是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递和管理的综合系统。按其规模PACS可分为小型PACS、中型PACS、大型PACS等。小型PACS(mini—PACS)是一个以单位个体为主的PACS,如放射科PACS。  相似文献   

9.
PACS存储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长远规划医院PACS存储。方法:以我院PACS升级存储为例,探讨在医院信息系统背景下如何利用原有网络拓扑构建PACS存储,以满足日后存储的进一步升级。结果:PACS存储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是一个事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问题。结论:合理规划PACS存储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发展和完善全院性PACS,提高其应用水平,使影像工作能更高效地服务于诊疗活动。方法:利用PACS基本理论,结合DICOM标准,对影像采集与通信过程进行分类研究;在实践中通过效果对比等方法寻找最佳实施方案并探索PACS应用与维护的一般经验。结果:解决了PACS影像采集与通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成功地维护了全院性PACS的正常运行;结论:PACS影像采集应当视设备情况采用合理、正确的采集方法,PACS的高效通信要通过采用科学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抗生素管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方法依据<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试行)、<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管理制度落实专项检查>评分标准,组织人员对本院抗生素使用进行自查. 结果通过自查分析,针对问题,落实管理制度,制定<实施细则>,并监督、检查考核,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 结论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实施管理细则、管理目标,并发挥中医中药优势,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控制临床抗菌药物的滥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组织和制度,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考核标准,构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78%下降到65%,显示抗菌药物使用更趋合理.结论 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3.
靳萍  高山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8):42-44,64
目的:为了有效利用现有手术室资源,减少人为出错几率,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设计现代化的手术申请及排班系统,使医院整体资源能够更高效运转。方法:重整手术申请及排班工作流程,利用网络优势及C/C/S 3层架构,采用Delphi7等开发语言编写程序,分别设计了手术申请及排班程序,将手术管理纳入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结果:系统不但很好地规范了手术申请单内容的填写,也规范了临床医师提交手术申请单的时间;不但为手术室的提前准备工作提供了翔实的依据,也极大地方便了手术室和麻醉科合理安排手术间及人员。结论:通过分级分层的功能划分,实现了临床各个工作环节的程序化、计算机化。通过该系统,医院管理部门能实时查看整个手术室利用情况,为医院管理部门更好地合理规划医院资源提供了有力帮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某三级综合医院2009年妇科清洁和清洁-污染手术共2297例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妇科清洁手术和清洁-污染手术的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均为100.00%;术前<2h用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81.34%、79.79%;平均用药时间分别为3.81、4.36 d;应用抗菌药物品种分别为14、19种;联合用药率分别为72.21%、96.03%.结论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中还存在着诸多术合理之处.需进一步探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方法,持续规范妇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有效的手术预防用药管理办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2010年1-12月通过增加用药环节问责点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干预效果.结果 1年中Ⅰ类切口手术共2532例,正确用药时机比例较干预前有明显的升高,12月份与1月份相比,由10.71%升至55.86% (P<0.01),正确用药品种比例和用药时间虽也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点监督有助于改善手术预防用药,尤其是改善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但预防用药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3-9月住院患者手术病历242例,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30 min~2 h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100.00%;Ⅰ类切口手术平均使用抗菌药物4.3d,Ⅱ类切口平均使用抗菌药物7.2d,Ⅲ类切口平均使用抗菌药物11.4 d;术后单用1种抗菌药物和二联、三联用药的分别占44.63%、48.35%、7.02%.结论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规范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整理管理的应用情况,为专科护理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依据。方法实行对眼科手术室护士的分组管理、弹性排班、合理的临床带教培训,建立一种高效、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结果有效提升了手术室护长在调配工作上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专业组长的工作主动性,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手术医生对手术室的整体护理配合工作满意度。结论护理整体管理模式的建立并有效应用,能使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总结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新进展,通过检索近几年有关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发展相关的文献信息,综述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为临床科学、合理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免疫规划综合评估方案及黄牌警告机制在免疫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免疫规划分为行政职能及业务与管理两大类别,拟出评估方案给予合理权重并贯彻实施,分析2001—2005年评估方案的异同并对比工作促进的效果。结果以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案作技术支撑和整改引导,以黄牌警告机制作行政敦促与推进整改手段,2001—2005年广西免疫规划工作机构得到加强,人员和经费成倍增加。新出生儿童接种率比2001年前增加20%~30%,2006年麻疹发病率为1.85/10万,降至历史最低。结论在贯彻国家规定的目标前提下,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免疫规划评估方案,并随着工作重点的不同和效果情况不断调整完善,不断引导,行政手段和业务与管理监管双管齐下,即可遏制工作滑坡势头、步人可持续发展的正轨之效。  相似文献   

20.
应用E-FILM工作站软件,对既往核医学科图像存储方式进行改进,使图像存储方法更科学、更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