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处理创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创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处理分别采用VSD技术(VSD组,60例)和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60例),比较两者疗效.结果 VSD组创面清洁时间为6~12(7.6±1.5)d;45例植皮,15例皮瓣修复.对照组创面清洁时间为12~20(15.6±4.3)d:32例植皮,28例皮瓣修复.两组在创面清洁时间、住院时间及植皮效果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技术对创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处理效果优于传统换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处理,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及植皮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创面清洁时间与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对于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 )在大面积皮肤缺损植皮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45例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植皮前先采用VSD治疗7~14 d培养肉芽,植皮术后继续予以VSD治疗(VSD组)7~10 d。42例皮肤缺损患者予以传统换药、单纯皮片移植术并采用传统打包加压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的植皮成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VSD组植皮成功率88.89%,感染率2.22%,住院时间(30.4±3.8)d;传统组植皮成功率66.67%,感染率19.05%,住院时间(52.8±7.2)d。两组植皮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 <0.05);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 <0.05);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45,P <0.05)。【结论】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植皮术围术期采用 VSD治疗,可促进创面的愈合,提高植皮成功率,降低感染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常规换药技术治疗高能量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107个创面软组织挫伤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VSD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换药组)各47例。清创后安置VSD装置覆盖创面,持续50~60kPa负压吸引,待创面新鲜后行二期手术。记录两组病例二期手术时间、换药次数、创面缩小程度、患者疼痛指数、总住院时间,及VSD组清创后、使用VSD中、二期手术前创面细菌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疗效。结果VSD治疗组与常规换药组在二期手术时间、换药次数、创面缩小程度、患者疼痛指数、总住院时间上均有显著差异。VSD组创面细菌计数前后亦有显著差异。结论VSD治疗能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治愈时间,是治疗高能量软组织损伤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但VSD可减少创面细菌菌落数的观点有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耿艳侠  卢思英  刘岩 《重庆医学》2016,(9):1260-1262
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对于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感染需要植皮患者8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42例,试验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VSD治疗,即药物治疗、换药及外科清创;试验组患者在清创的基础上采取VSD治疗。两组患者均待感染创面有肉芽覆盖时,采用邮票状植皮或打包法植皮。比较两组的创面治愈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48.4±5.2) dvs.(22.5±5.1)d,平均住院时间(40.2±5.2)dvs.(22.8±4.2)d、平均住院费用(33652.8±211.4)元 vs.(24633.1±142.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游离皮片植皮是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修复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87例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负压引流组(n=43)清创后采用VSD修复创面,常规换药组(n=44)清创后采用传统换药方法修复创面,Ⅱ期行中厚皮片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封闭创面。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负压引流组感染控制时间、清创至Ⅱ期封闭创面时间短于常规换药组,清创后3d、1周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常规换药组,术后植皮/皮瓣成活情况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是治疗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方法,精心护理和有效的VSD管理对创面及早愈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56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进行VSD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植皮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率、满意评分、换药次数、创面达到清洁时间、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植皮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花费少于对照组,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达到清洁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治疗中,VSD技术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术( VSD)在烧伤植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烧伤植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后期植皮处理,观察组采用VSD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植皮成活率高于对照组( P <0.05),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P <0.05),植皮后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 P <0.01),植皮成活所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结论烧伤植皮患者给予VSD治疗,能明显减少植皮后换药次数,缩短植皮成活所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植皮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VSD(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于糖尿病足难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糖尿病足创面难愈患者89例,分为传统治疗组和VSD治疗组,传统治疗组行常规抗感染、改善循环、换药及外科清创等治疗;VSD治疗组在进行清创的基础上,采取VSD负压吸引装置治疗,并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的换药次数、治愈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平均费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治疗组与VSD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54.9±3.5) d与(31.7±7.1)d,换药次数(27.1±7.7)次与(9.0±5.1)次,治愈率86.9%与95.3%,平均住院时间(40.2±5.2)d与(22.8±4.2)d、总住院费用(36641.8±189.6)元与(25336.8±135.4)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SD是治疗糖尿病足难愈合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方法:对60例Ⅲ度烧伤病人(均有肌肉、肌腱烧伤,部分患者有骨外露),按烧伤部位、烧伤面积及烧伤程度基本相同,随机分成实验组(VSD组)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组)。实验组清创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进行治疗,后再手术植皮;对照组清创后常规换药治疗,后再手术植皮。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及术后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植皮成活率高,愈合后创面更美观,更好的功能。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伴有肌肉、肌腱及骨外露的Ⅲ度烧伤创面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复杂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创面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抹药包扎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VSD方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基底创面肉芽许可后予以植皮或者皮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40例患者接受了1次改良VSD治疗,12例患者接受了2次VSD治疗,VSD平均治疗(17.8±1.3)d,之后38例基底创面肉芽生长良好,行植皮手术,且术后均成活;14例患者由于骨或肌腱外露,肉芽不能够覆盖创面,行皮瓣移植修复,且术后也顺利成活;对照组平均接受治疗(37.6±1.7)d后,才符合植皮或者皮瓣移植条件,其中8例患者,由于骨或肌腱外露严重,平均换药21.5次,治疗(42.6±1.9)d;比较两组治疗时间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VSD是一种有效地治疗复杂性创面的技术,尤其是在治疗骨或肌腱外露等复杂创面时,该技术表现出了传统治疗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治疗成本,更主要的是治疗效果有了显著地提升,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与传统网眼油纱封闭网状植皮创面法进行比较,分析银离子生物敷料封闭网状植皮创面方法应用于烧伤、创伤等各种开放创面植皮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18例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试验组(6例)为银离子生物敷料覆盖网状植皮创面,对照组(12例)为传统网眼油纱封闭网状植皮创面.记录入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创面情况、植皮后创面感染情况、术后第一次更换最内层敷料时间、术后第一次换药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计算植皮成活率、术后植皮创面感染率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试验组术后植皮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0 vs 50.0%,P<0.05);试验组术后第一次更换内层敷料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2.50±1.05 vs 5.42±2.02,P<0.01);试验组第一次更换内层敷料时间晚于对照组[(7.50±1.05)d vs (4.08±1.31)d,P<0.01];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4.33±1.50)d vs(16.42±1.93)d,P<0.05];试验组术后植皮成活率高于对照组[(97.50±1.87)%vs(91.42±4.48)%,P<0.01].结论 银离子生物敷料封闭网状植皮创面的方法可以提高植皮存活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痛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修复高压电击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32例高压电击伤创面早期清创,一期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运用其专用敷料覆盖,生物半透膜封闭,视创面情况定期更换敷料,待创面培养出新鲜肉芽组织,二期采用皮辩移植或游离皮片移植封闭创面,观察术后皮瓣及皮片的成活情况。结果16例使用1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10例使用2次(更换一次敷料)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丰富,二期行刃厚皮片或中厚皮片移植,皮片均存活良好;16例创面伴有骨外露,行邻位或随意皮瓣转移,皮瓣存活良好。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能提高皮片或皮瓣移植成活率,减少创面植皮次数,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便于操作和护理,在治疗电击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郭英 《吉林医学》2012,(29):6411-6412
目的:总结骨科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临床收治的14例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中心负压持续吸引治疗5~7 d后,拆除敷料(必要可更换VSD敷料),然后行游离植皮术。结果:14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13例患者使用VSD治疗后一次性植皮或行Ⅱ期缝合成功,1例患者行了3次VSD治疗后,植皮成活,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VSD治疗损伤创面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减少机体对坏死组织及毒素的重吸收,减轻局部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综合医疗费用,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阶梯状修剪原位回植结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3月,由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同一组医师应用阶梯状修剪原位回植结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9~52岁,平均32.5岁。所有患者无周围血管疾病,所有撕脱皮肤均为逆行撕脱,无明显挫伤或仅有轻度挫伤,撕脱皮肤均较完整,有较好的软组织床或虽伴有肌肉断裂但经修复后软组织床良好,所对应的皮下组织无大面积的骨和肌腱外露,皮瓣撕脱面积为:(4 cm×5 cm)~(15 cm×18 cm)。术后给予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调整负压,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的颜色、管型、气味,保持负压封闭引流敷料持续负压吸引通畅、有效,术后1周打开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记录皮瓣的颜色、质地、弹性、感觉情况,评估皮瓣成活情况。 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20个月,2例失访。3例皮瓣远端局部发黑经换药后愈合。成活皮瓣近端及中部色泽、质地、弹性、感觉等与正常皮肤无异,远端皮瓣色泽暗,质薄,弹性差,皮肤感觉迟钝或无感觉。 结论 阶梯状修剪原位回植结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学习曲线短,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卢朋松  王大鹏  陶仁清  倪鹏 《安徽医学》2011,32(12):2020-2021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在特殊部位创面植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殊部位创面植皮后,以VSD材料外固定,观察皮片成活率。结果临床应用39例,皮片固定可靠,成活率98%,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结论VSD技术对特殊部位创面植皮能起到良好的加压、固定和引流作用,有效提高植皮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近两年我科收治的45例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例病人采用常规清创换药+游离植皮(A组),32例采用清创VSD覆盖+游离植皮(B组)。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和病人对愈后瘢痕的接受度。结果B组与A组相比,平均治疗时间短,治疗过程中疼痛轻,病人对愈后的瘢痕更容易接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16、3.253,X2=4.102,P〈0.05)。结论在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采用清创VSD覆盖+游离植皮的疗效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清创换药+游离植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深度烧伤切痂后微型皮片移植创面覆盖聚酰胺薄纱对创面蒸发量和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体对照方法 ,对20例深度烧伤后24 h内入院、需要切痂微型皮片移植的患者,每例选择部位相近烧伤区域2处各约1%的创面作为观察区,其中1处创面采用Meek皮片移植技术植皮,创面内层覆盖聚酰胺薄纱(聚酰胺薄纱组);另1处采用邮票植皮技术,创面内层覆盖凡士林油纱(凡士林油纱组).植皮术后5 d,应用EP-Ⅰ型蒸发仪检测内层敷料表面、揭开内层敷料的植皮区创面(裸露创面)及创面临近的正常皮肤表面水分蒸发量;观察皮片成活率、术后10、15、20 d创面愈合率和创面完伞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术后5 d首次换药及术后10 d揭除内层敷料时疼痛程度评估.结果 聚酰胺薄纱组内层敷料表面水分蒸发量(ml·h-1·m-2)明显低于凡士林油纱组(分别为24.8±5.2、35.4±5.0,P<0.01),并明显低于裸露创面(41.3±4.5,P<0.01),而与正常皮肤表面(21.1±5.1)相近;凡士林油纱组内层敷料表面水分蒸发量也明显低于裸露创面(40.7±3.6,P<0.01),但明显高于正常皮肤表面(21.2±3.8,P<0.01).聚酰胺薄纱组皮片成活率(98%±3%)与凡士林油纱组(98%±2%)相近(P>0.05);术后10、15、20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0%±20%、96%±7%、100%)均明显高于凡士林油纱组(分别为70%±33%、81%±21%、97%±11%,均P<0.01);创面完全愈合时间(d)明显短于凡十林油纱组(分别为13.6±1.9、16.7±2.6,P<0.01);术后5 d换药及10 d揭除内层敷料时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3.2±0.8、4.9±0.4)均明显低于凡士林油纱组(分别为5.1±0.6、8.2±0.5,均P<0.01).结论 聚酰胺薄纱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促进烧伤切痂后植皮创而的愈合,并能减轻创面换药及揭除内层敷料时的疼痛程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皮片移植支撑载体兼创面内层覆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