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医用硫酸钙人工骨用以填充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的骨缺损存在争议,长期肌注链霉素抗结核具有患者依从性差等弊端,局部应用可克服这些不足之处。目的:观察在胸腰椎结核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中,应用含链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与自体骨混合植骨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在正规抗结核的基础上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含链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与自体骨混合植骨及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局部切口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定期影像学检查对植骨融合和后凸畸形矫正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内固定后伤口均一期愈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后凸畸形获得不同程度的矫正,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无全身不良反应。17例患者一次手术治愈,1例患者于内固定后9个月结核复发再次行前路手术后治愈;胸腰椎X射线检查,内固定后1周硫酸钙人工骨粒显影清楚,内固定后3个月显影不清,内固定后6-9个月植骨部位获骨性愈合。提示在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中应用含链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不仅可以补充植骨量,而且可以提高局部抗结核药物的浓度,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满意的临床疗效,是一种优良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椎间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15例胸椎结核患者,术前行正规抗结核化疗2~3周,一期行经胸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切除病变椎体,减压椎管,钛网椎体间植骨,并在椎体侧方采用钉棒内固定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病人术后卧床2~8周,并继续正规化疗12~18个月。观察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程度、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植骨融合愈合率及结核有无复发。结果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平均29个月,无病例失访。14例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例术后伤口感染,经换药后完全愈合;腰背痛均得到有效缓解;术前伴有脊髓功能障碍的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基本恢复;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未见内固定失效,脊柱后凸畸形获得明显矫正且矫形得到了保持,无一例病例复发。结论经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椎间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能彻底清除病灶,解除病灶对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是安全、确切、有效的胸椎结核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加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结核患8例,术后随访6月~15月。结果:本组8例植骨块均骨性融合,神经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恢复,无局部复发病例。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加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结核能在彻底清除结核病灶的前提下保证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植骨块的骨性融合及病灶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临床就诊经验,分析总结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体会,为病灶清除移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月接诊的49例脊柱结核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前路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融合、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早期无局部窦道形成患者病灶均已清除,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脊柱畸形矫正良好,患者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以及局部疼痛症状消失。结论使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可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是治疗脊柱结核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镜在不同膝关节滑膜病变中的诊断、治疗作用,分析不同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关节镜下诊断、治疗的膝关节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拟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1例,膝关节慢性感染5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12例,膝关节滑膜结核5例,半月板损伤4例,不明原因3例,记录关节镜对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治效果。结果关节镜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术后10例患者更正临床诊断,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滑膜结核,1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术后复发,其余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均获得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0.0%。结论关节镜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而且微创可彻底切除病变的滑膜组织,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13例淋巴结病变患者进行γ-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试验(TB-IGRA),探讨其在淋巴结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就诊的淋巴结病变患者213例,其中确诊为淋巴结结核132例,非结核病的对照组81例,均进行TB-IGRA试验,并与传统的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和结核抗体相比较,分析其对淋巴结结核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TB-IGRA的敏感度87.8%、特异性70.4%,结核抗体检测的灵敏度68.2%、特异性66.7%,血清ADA的灵敏度5.3%、特异性76.5%。结论TB-IGRA试验在淋巴结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可用于临床上淋巴结结核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后路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及双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腰椎结核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2010年6月~2015年11月,纳入研究的21例腰椎结核患者均为单间隙病变,累及两椎体。男13例,女8例;年龄23~58岁,平均42.9岁。L_(2/3)椎结核4例,L_(3/4)椎结核9例,L_(4/5)椎结核5例,L5/S1椎结核3例。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伴潮热、盗汗13例,体重下降11例,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9例,术前均行腰椎X线、CT扫描及MRI检查,经2~3周抗结核治疗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及双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21例患者经过12~36月(平均16月)随访,结核无复发,腰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本组病例术后经病理或微生物学检查确诊。红细胞沉降率5.6个月(3~9个月)恢复正常,VAS评分、ODI评分及病椎Cobb′s角较术前改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月与末次随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片示无内固定松动、移位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20例植骨融合。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下,一期后路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双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用于治疗有症状的口腔扁平苔癣(OLP)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OLP患者40例,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后了解用药后病损的症状,病变改善的时间,当前用药情况和副作用。结果40例患者中35例(87.5%)在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后症状有所改善,32(80%)例在使用后局部病变几近痊愈,3例(7.5%)认为病变没有变化,1(2.5%)人反应病变增多,1例(2.5%)反应症状加重,10(25%)人报告副作用与之前的报道一致(灼烧感,刺激疼,麻刺感等)。结论局部应用他克莫司对于OLP的治疗有效,大部分患者在用药1个月后感觉症状有所改善,但疗效不持久,停药后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蒂肋骨或髂骨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带血管蒂的肋骨或髂骨椎间植骨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22例,首先清除病灶,其后T5~T11结核10例及T12~L1结核4例采用带肋间血管蒂的肋骨椎间植骨,L2~L5结核8例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椎间植骨。结果:本组22例术后均在2.5~3个月内愈合。随访7个月~17a,平均32.4个月,无复发。合并不全瘫的3例胸椎结核,半年后均已恢复。结论:带血管蒂肋骨或髂骨椎间植骨为活骨移植,其血运丰富,愈合快,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行晚期全膝关节结核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膝关节融合术的8例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病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 35.4 岁(28~40岁),病程 3.1年(9月~5.1年)。8例患者均采用前正中切口,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后使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加压融合,并使膝关节处于功能位,术后继续正规抗结核化疗18个月,以获得骨性融合为观察终点。 结果 本组8例晚期全膝关节结核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20.5周(16~24周),患肢平均缩短4.9cm(3 cm~5  cm),膝关节外翻角度 5.2° (4°~7°),屈曲15.3°(10°~20°),无病例发生明显的旋转畸形,无切口感染、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病例,无外固定支架失败病例,其中3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 结论 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与扩散[1],结核患者逐年增多.全世界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每年新增800~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300万[2].我国结核病例数居世界第二位.脊柱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病之一,在全部结核中占3%,在骨与关节结核中占50%~60%[3].为此已有众多学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对脊柱结核的治疗不断改进和完善,并提出许多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0例,随访1~3年后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患者预后满意30例,症状改善者40例,良好者10例,有10例较差,手术总有效率为88.9%。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部位、难治程度分型、手术治疗方式、病程和每日发作频率等有显著的相关性。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对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变部位、病程、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每日发作频率为影响难治性癫痫患者治疗的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目前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较好,但手术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B)局部灌洗加灌注抗结核药物在耐多药难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74例耐多药难治性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按复治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38例经FB局部生理盐水灌洗,清理病灶和疏通气道,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注异烟肼0.3g+链霉素0.5g(或丁胺卡那霉素0.4g)。观察两组细菌学阴转、病灶和空洞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细菌学阴转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55.6%(χ2=11.35,P0.01),阴转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病灶显效率(治愈+显著吸收)92.1%,空洞闭合率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8.9%及14.3%(χ2=16.45及5.16,P0.01及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B局部灌洗加灌注抗结核药物,可加速细菌学阴转,加快病灶愈合,加快空洞闭合和缩小,缩短疗程,对耐多药难治性肺结核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连续2~3个周期治疗后对创面行中厚皮片植皮或局部皮瓣转位。结果经2~3个周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颗粒状,26例患者创面直接行中厚皮片植皮,4例创面行局部皮瓣转位,创面全部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彻底,是一种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结核病诊断及临床抗结核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6例临床确诊结核患者进行相关病史收集,同时进行TB-IGRA、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核杆菌培养、涂片镜检、结核抗体检测,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按用药疗程(初治患者第2、5、6个月,复治患者第2、5、8个月)对其进行随访,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和1年后各随访一次,比较TB-IGRA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结果:确诊结核病例196例,其中肺结核158例,肺外结核38例,TB-IGRA在结核诊断中灵敏度为82.1%,特异性为91.7%,阳性预测值为93.1%,阴性预测值为79.3%,与传统实验室检查方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结核患者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TB-IGRA阳性率及浓度水平治疗前与治疗后2、6月以及复治后2、5、8月比较显著下降(P〈0.01),TB—IGRA水平与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存在较好相关性,与传统的TST方法评估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B-IGRA在结核诊断中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较高,可作为较好的结核诊断的依据,同时TB-IGRA对肺外结核的灵敏度较高,为肺外结核患者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通过治疗过程TB—IGRA检测分析,外周血TB-IGRA的变化随着抗结核治疗的进程下降的趋势明显,与结核涂片镜检结果符合率较高,是临床疗效评估较为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应用纤维蛋白原行胸腔粘连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纤维蛋白原行胸腔粘连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纤维蛋白原行胸腔粘连术的患者在注药后3~7d后肺复张,症状缓解出院,患者无胸管滑脱,局部感染等情况发生,3个月随访1例患者应原发病加重复发气胸,1例患者对侧发生气胸。结论通过加强对行纤维蛋白原行胸腔粘连术治疗难治性气胸患者的合理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7.
胸壁结核是指胸壁软组织、肋骨、肋软骨及胸骨的结核病变,常继发于肺或胸膜结核,以青少年和年老体弱者多见。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适用于经保守疗法不能治愈或脓肿较大的患者。我院2000年至2002年共收治老年胸壁结核患者32例,全部行病灶清除术,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患者全部痊愈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胸壁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8年10月-2007年1月手术治疗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29例,年龄16-68岁,男21例,女8例(男女比例=2.6:1),有结核病史者6例,8例患者合并有肺结核。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均接受了抗结核药物治疗,29例患者中3例进行了胸壁结核脓肿切除,肋骨切除加肌瓣填塞25例,胸廓成形术1例,全部患者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胸壁结核脓肿病灶的广泛切除和手术前后抗结核治疗,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1骨关节结核的治疗现状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占肺外结核病的11.3%-34.5%,其发生、发展、预后随着结核病疫情的消长规律而变化,目前仍面临着发病率高、难治病例增加、再手术率高的困境。骨关节结核病灶局部硬化致密的病理结构、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等严重临床问题,可因单纯化学药物治疗的局限、病灶局部靶点药物浓度过低、耐药基因的作用等机制而导致化疗失效。  相似文献   

20.
李英博  赖显金 《医学信息》2019,(18):99-100103
目的 观察臭氧水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6年6月~2018年8月在我院疼痛科门诊诊断为跟痛症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臭氧水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炎镇痛液局部注射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4.18±0.81)分、(3.32±0.56)分、(2.43±0.47)分,均低于治疗前的(6.88±0.76)分,对照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4.94±0.65)分、(4.31±0.62)分、(3.89±0.52)分,均低于治疗前的(6.64±0.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4% vs 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水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能更加显著缓解患者症状,起效迅速,优于抗炎镇痛液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