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省流脑的发病率曾经在全国居首位。自1983年应用流脑多糖体菌苗以后,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由1982年的29.2/10万下降到1985年的5.9/10万,下降了79.8%,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和掌握流脑人群免疫状况,我们于1986年7月对全省30个市县(区)988份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进行了流脑杀菌抗体测定。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正常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州市 196 7~ 196 8年曾出现过一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行[1] 。 1985年始我市实施了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接种 ,流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为了掌握广州市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情况 ,我们于 1998~ 1999年对 4 94名正常人群血清进行流脑A群杀菌抗体水平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采用横断面研究 ,按整群抽样方法 ,于 1998年 11月和 1999年 11月分 5个年龄组(0~岁、5~岁、10~岁、15~岁、30~岁 )在广州市各区采集正常人群血标本 4 94份 ,分离血清 ,- 2 0℃保存待检。被调查人群主要为托幼机构、中小学生及饮食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衢州市部分健康人群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于2005年底在该市常山县采集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检测。结果在流脑流行前期调查的377名人员中,A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阳性率为50.93%,产生的A群脑膜炎奈瑟菌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40.05%,保护性抗体平均浓度为8.45mg/L;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阳性率为35.01%,产生的C群脑膜炎奈瑟菌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23.87%,产生保护性抗体平均浓度为6.79mg/L。结论该县健康人群A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保护水平不高,值得关注,这有可能会是导致该地区流脑局部暴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调查同时显示了当地健康人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状况,为该市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流脑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霍锡元  宋明明  徐斌  徐华胜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62-2563
自我市开始实施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多糖体菌苗接种以来,流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为了解掌握潍坊市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情况,为流脑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7年对潍坊市426名正常人群血清进行了流脑A群杀菌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近年来在安徽、江苏等地区出现了C群流脑疫情暴发,该群流脑毒力较强,感染后死亡率较高.为了解金山区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和带菌状况,预测流脑疫情发病趋势,及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于2007年10月(流脑流行前期)开展了健康人群流脑A群、C群抗体水平及带菌率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1967~1968年曾出现过一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1].1985年始我市实施了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接种,流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为了掌握广州市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情况,我们于1998~1999年对494名正常人群血清进行流脑A群杀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正常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广州市正常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广州市494名正常人群的A群流脑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广州市正常人群A群流脑抗体总阳性率为72.3%,GMT为1∶10.12.各年龄组人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及GMT均不同,其中5~9 a组最高,30 a以上组最低,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3, P<0.0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1, P<0.01).结论广州市大部分人对A群流脑具有免疫力,但30 a以上成人流脑抗体水平低下,提示今后除继续做好儿童和青少年的预防接种外,应加强成人流脑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非洲的脑脊髓膜炎1995年2月开始于尼日利亚的脑膜炎双球菌所致的脑脊髓膜炎已波及撒哈拉以南的许多国家。1996年1月1日至10月4日报告到世界卫生组织(WHO)非洲区的病例已达149166例,死亡15783人。流行严重的尼日利亚报告75069例,死亡...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东阳市自1951年有疫情记载至今,历年均有流脑病例,并于1967年出现过一次大流行,发病率高达917.62/10万,死亡率42.60/10万,病死率4.67%。80年代以来,流脑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为了解东阳市人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带菌状况及流脑抗体水平,于2004年3月开展了流脑带菌及抗体水平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茂名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抗体水平情况,我们于2005年初开展了茂名市健康人群流脑A群和C群抗体水平调查.  相似文献   

11.
腮腺炎病毒抗体检测在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腮腺炎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对腮腺炎流行期间并发的脑膜脑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某市 2 0 0 3年 4~ 8月间发生的 35 6例腮腺炎及其中并发典型症状的 83例脑膜脑炎患者进行分析 ,其中 2 3例脑膜脑炎患者的血清或脑脊液用ELISA法作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  2 73例腮腺炎病人病症典型 ;83例脑膜脑炎者大多数腮腺炎疫苗免疫史不祥 ,有 1 5例伴典型的腮腺炎症状 ,2 3例脑膜脑炎患者标本腮腺炎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在 1 2份血清中有 6份阳性 ,1 3份脑脊液中有 2份阳性。结论 腮腺炎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技术对腮腺炎引起脑膜脑炎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皖北地区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抗体水平,为流脑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皖北地区12个乡镇1~15周岁健康儿童进行调查,采集血清样品5560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流脑IgG.结果 在调查的5560名儿童中,流脑抗体阳性4974人,阳性率为89.5%.不同乡镇之间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8.000,P<0.05),桃园镇儿童流脑IgG抗体水平最高,达94.3%;曹村镇最低,仅为79.1%.不同年龄组之间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96,P<0.05),7~9岁年龄组流脑IgG抗体水平最高,为93.3%;1~3岁年龄组流脑IgG抗体水平最低,为85.0%.不同性别之间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93,P>0.05).结论 皖北地区儿童流脑IgG抗体阳性率较高,形成了较牢固的免疫屏障,有效降低了流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做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的监测、预测工作,控制流脑发病,我省在流脑流行季节前期进行了人群杀菌抗体水平连续7年的监测,以探讨其与全省年发病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监测点和监测对象根据全省各市、县  相似文献   

14.
病原菌奈氏脑膜炎球菌的特性是多变的。由于特定的血清群及血清型与发病有关,因此,对该菌的鉴定需要特别注意。一、奈氏脑膜炎球菌的鉴定1.鉴定:奈氏菌属是由具有固紫阴性特征的双球菌所组成,此菌含有细胞色素氧化酶和一种过氧化酶。奈氏脑膜炎球菌是专性需气菌,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于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在36℃最适宜的温度中生长最好。22℃下则不能生长。此菌能发酵葡萄糖及麦芽糖,对果糖、庶糖、甘露糖不发酵,这是在培养基中加1%糖的胱氨酸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免疫状况,为制定流脑免疫对策,控制流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阜阳市三区1~1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A群流脑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共调查970名儿童,流脑抗体阳性854人,阳性率为88.04%;不同地区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2,P〈0.01);1~3岁组儿童与其他年龄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差异无显著性(χ2=0.36,P〉0.01)。结论儿童流脑抗体阳性率较高。3岁以下儿童免疫水平偏低,是流脑散发或局部流行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州市萝岗区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 方法 2013年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萝岗区8个不同龄组健康人群血清学进行抗体检测。 结果 萝岗区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清杀菌抗体阳性率为60.30%(161/267),保护率为55.43%(148/267)。7~14岁最高,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高达94.59%和89.19%,其次是3~6岁,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均为75.32%,3岁以下儿童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最低,仅有26.23%和22.95%。 结论 萝岗区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仍达不到防控要求;3岁以下散居儿童是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慈溪市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水平和带菌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免疫水平及流脑带菌率,我们于2006年10月份开展了流脑流行前期人群抗体水平及带菌率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湖州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抗体水平状况,并制定防制策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7个年龄组,在湖州市的南浔区、长兴县和安吉县三个监测县采集健康人群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群、C群Nm抗体(IgG)含量,抗体含量≥2mg/L为阳性水平。在监测的635人中,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抗体阳性率为81.89%(520/635),平均含量为6.31mg/L,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61.73%(392/635),平均含量为2.74mg/L,不同年龄组间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年龄分布均呈"单峰"分布,其中A群流脑以7~14岁组为最高,C群高峰则在3~4岁组。0~4岁年龄组A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及以上年龄段抗体阳性率A群明显高于C群(P0.01)。不同性别间以及城镇、农村人群间A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湖州市C群流脑抗体水平较低,有发生疾病流行的血清学基础。建议使用A群C群流脑结合疫苗代替2岁以内接种的A群流脑多糖疫苗,并加强人群流脑带菌率监测和流动儿童流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获得抗腮腺炎病毒Fab段基因工程抗体。[方法]将腮腺炎病毒抗原(MUV-Ag)包被在固相ELISA板中,采用"吸附-洗脱-扩增"的方法,对已构建的抗腮腺炎病毒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从富集后的抗体库中筛选抗腮腺炎病毒阳性克隆,并交叉筛选鉴定其特异性。[结果]在对176个克隆筛选后,再用麻疹病毒抗原(MEV-Ag)、混合副流感病毒抗原(mPIV-Ag)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RSV-Ag)进行交叉筛选,最终获得特异性抗MUV-Ag阳性克隆2个(B206和D210)。对其中1株B206序列分析表明它的κ轻链V基因属于VκⅠ(O12)亚群,J基因属于Jκ1;γ链V基因属于VH1-69亚群,D基因来自D3-10,J基因则来自JH6。[结论]用腮腺炎病毒抗原成功地从抗体库中筛选到特异性阳性克隆,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时腰穿压力大都增高(200~250mm H_2O),有时可高达300mm H_2O。80%病例的脑脊液无色、透明,有时可见Tindal现象(太阳微尘),久置可产生较粗的纤维素网。脑脊液白细胞增加,大多为30~100/mm~3,少数可达500/mm~3,个别在1000/mm~3以上,甚至可高达3,100/mm~3(多见于发病第2~5天)。白细胞数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蛛网膜下腔细胞浸润的程度,这反映脑炎时脑组织渗出性病变的情况。急性期时中性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