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膀胱癌浸润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细胞VEGF的表达率为55%(22/40),浸润性癌组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表浅性癌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癌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癌组(P<0.05),复发性癌组较初发性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VEGF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p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P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胃癌及胃良性病变中P15,VEGF表达。结果 胃癌中P15阳性率(43.75%)低于胃良性病变(69.23%)(P〈0.05)。P15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BEGF阳必有癌组为75.00%,胃良必 变组为7.69%(P〈0.001),胃癌中浸润深主东超过 上层组为42.86%,浸润肌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15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GF)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60例胃癌和52例胃良性病变中P15蛋白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P15蛋白在胃癌中阳性率为43.8%(70/160例),在胃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为69.2%(36/52例)(P〈0.05)。VEGF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120/160例),在胃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HCC) 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HCC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HCC患者血清VEGF水平,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对24 例相应HCC组织VEGF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高转移复发倾向组HCC 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283.33±263 .15) ng/L显著高于低转移复发倾向组(147.04 ±132 .68) ng/L( P< 0 .05) 。Western Blot 显示,HCC患者血清VEGF水平变化与其对应肿瘤组织VEGF表达变化一致。结论 HCC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预测HCC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指标。HCC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是其对应肿瘤组织高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mRNA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0例肾细胞癌组织和癌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有18例癌组织表达VEGFmRNA,表达率为90%;2例无表达。癌周组织仅有3例表达VEGFmRNA,表达率为1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VEGF在肾细胞癌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和内皮细胞的增生,促进肿瘤生长。以VEGF作为靶分子的基因治疗将提高防治肾癌进展和转移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肝癌的微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连续切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肝癌组织标本50例,采用抗人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人VEGF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组织中微血管及VEGF阳性表达细胞。结果 50例肝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者28例,阳性率为56%。肝癌及癌旁正常肝组织MVD测定结果显示,VEGF阳性表达组明显谪于阴性表达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  相似文献   

7.
膀胱移行细胞癌血和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膀胱癌浸润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ISAB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光移行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膀胱癌细胞VEGF的表达率为55%,浸润性癌组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表浅性癌组,有淋巴结转移癌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癌组,复发且较初发性癌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VEGF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脑膜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瘤周脑水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瘤周脑水肿和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33例脑膜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与瘤周脑水肿和微血管形成的关系。结果 脑膜瘤VEGF表达率75%,4例可疑表达。VEGF蛋白表达与PVBE和微血管形成存在肯定的相关产地脑膜瘤组织中,在瘤周脑水肿和微血管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表达及与血管形成定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定量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及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进行检测,并对其在30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与血管形成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正常膀胱组织均为阴性反应,膀胱癌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低分化和浸润性癌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和表浅性癌组(P<005),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血管形成定量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果提示:VEGF表达对膀胱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VEGF是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血管生成因子,VEGF蛋白表达和血管形成定量有可能成为预测膀胱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肾细胞癌血管生成与癌细胞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血管生成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肾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数(MVC)。结果: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MVC有关;有肿瘤转移者VEGF表达和MVC的等级分布显著高于无肿瘤转移者。结论:肾细胞癌血管生成可能有赖于癌细胞合成分泌的VEGF来调节;VEGF表达和MVC均与肿瘤转移有关,有可能作为判断肾细胞癌转移潜能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xpressions of p15,p16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gastric carcinoma(GC). Methods: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s of p15, p16 and VEGF In archival wax-embedded specimens of 80 GC and 20 gastric benign disease (GB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PER) of p1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C than in GBD (43.75% VS. 69.23%, P<0.05). No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PER of p15 and clinicopathologic factors. PER of p16 was 20% in GC, 55% in GBD (P<0.01). PER of p16 wasn'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gross types, histological types, with or without distant metastasis and pTNM stages. PER of p16 was 71.43% in invasive mucosa or submucosa group, 17.24% in invasive muscle group and 13.64% in invasive serosa group (P<0.01); 12.96% in GC with lymph nodes metastasis, 34.62% in GC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5). PER of VEGF in GC was 75.00%, in GBD 7.69% (P<0.001), in ul-cerative type of GC and infiltrating ty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肉瘤盱市转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结果 VEGF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70.00%(21/30),其中有肺转移的病例阳性率为92.31%(12/13).无肺转移病例的阳性率为52.94%(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骨肉瘤中VEGF表达强度与MVD呈正相关(r=0.799,P<0.01);有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其瘤组织中MVD与无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其瘤组织中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肺转移的明显高于无肺转移的病例.结论 VEGF是促进微血管生成的主要细胞因子,检测VEGF表达与MVD值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肉瘤盱市转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结果 VEGF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70.00%(21/30),其中有肺转移的病例阳性率为92.31%(12/13).无肺转移病例的阳性率为52.94%(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骨肉瘤中VEGF表达强度与MVD呈正相关(r=0.799,P<0.01);有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其瘤组织中MVD与无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其瘤组织中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肺转移的明显高于无肺转移的病例.结论 VEGF是促进微血管生成的主要细胞因子,检测VEGF表达与MVD值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肉瘤盱市转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结果 VEGF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70.00%(21/30),其中有肺转移的病例阳性率为92.31%(12/13).无肺转移病例的阳性率为52.94%(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骨肉瘤中VEGF表达强度与MVD呈正相关(r=0.799,P<0.01);有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其瘤组织中MVD与无肺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其瘤组织中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肺转移的明显高于无肺转移的病例.结论 VEGF是促进微血管生成的主要细胞因子,检测VEGF表达与MVD值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探讨其与早期胃癌血管增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7例早期胃癌VEGF家族的表达及肿瘤血管计数,并将其家族表达与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VEGF家族的表达与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A和C的表达与胃壁静脉浸润、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浸润阳性或淋巴结转移阳性肿瘤中,VEGF-A和C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VEGF-C表达阳性肿瘤多位于黏膜下(P<0.05)。VEGF-A、B、C与微血管计数有关,阳性表达肿瘤内血管计数明显增多(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VEGF-C表达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对肿瘤组织进行VEGF-C的检测有助早期胃癌术式的选择及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人类快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基因表达的钾离子通道蛋白( HER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方法对80例胃癌组织标本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HERG1蛋白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回顾性随访.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HERG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0%,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5%;HERG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关系密切;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程度、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无明显相关.结论 HERG1蛋白和VEGF的过度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共位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胃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胃良性病变和52例胃癌组织中VEGF和MMP-2表达情况。结果VEGF随胃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浸及浆膜层组VEGF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浸及浆膜层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MMP-2随胃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浸及浆膜层组MMP-2表达率高于未侵及浆膜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MMP-2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和MMP-2表达关系密切(P<0.05)。结论VEGF和MMP-2均参与胃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可作为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胃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42例胃癌前病变和 5 2例胃癌组织中VEGF和MMP -9表达情况。结果 VEGF随胃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 (P <0 .0 5 ) ,侵及浆膜层组VEGF阳性率显著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组 (P <0 .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MMP -9随胃癌的发展阳性率逐渐增高 (P <0 .0 5 ) ,侵及浆膜层组MMP -9表达率高于未侵及浆膜组 (P <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MMP -9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0 .0 5 )。VEGF和MMP -9表达关系密切 (P <0 .0 0 5 )。结论 VEGF和MMP -9均参与胃癌的发展、浸润和转移 ,可作为了解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胃癌组织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状况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正常胃黏膜 11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织 10例和 5 2例胃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 ,分析其表达状况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器官转移的关系。结果 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在胃癌组高于正常胃黏膜和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率在胃癌浸润浆膜层组与无浆膜层浸润组分别为 5 8.1%和 0 ,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5 ) ;在胃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 5 8.5 %和 9.1% ,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5 )。结论 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乙酰肝素酶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在浆膜浸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浆膜浸润胃癌组织中SPI、VEGF和CD34[以微血管密度(MVD)值表示]的表达。结果SP1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和52.9%。VEGF阳性率在SP1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为73.5%,在SP1阴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则为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7,P=0.01)。SP1和VEGF表达水平与MVD值显著相关(P〈0.01);SP1表达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生长方式显著相关(P=0.01);VEGF表达和MV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Bomn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方式显著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SP1、VEGF、MVD值、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方式与S1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SP1、MVD值和肿瘤生长方式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P1、VEGF和MVD值对于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价值,SP1和MVD值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