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和Ⅰ期切除吻合的可能性。方法 分析1994-1998年收治的17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情况,并收集同期国内正式发表的40篇有关此病的外科治疗报道,共计1889例,结合文献综合评价其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全组切口感染124例,占6.6%;肺部感染21例,占1.1%。1889例中,有1598例做切除吻合,发生吻合口瘘50例,占3.1%。手术死亡93例,占4.9%。术后5年生存率:Ⅰ期切除吻合者为26.0%=48.0%,分期手术者为20.0%-38.0%。结论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处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Ⅰ期切除吻合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必须注意手术技术,术中肠道灌洗、合理应用抗菌素和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Xu LB  Shao YF  Zhao DB  Wu TC  Wang HP  Zhao P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7):435-437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SCC)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对手术治疗的66例S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除1例首治时漏诊,其余均同期手术切除。其中根治性切除62例,姑息性切除3例;一并切除30例,分段切除35例。总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0.3%、60.0%和40.6%,其中同期根治性切除患者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0%、65.9%和46.4%。结论SCC的手术治疗并无固定模式,需根据肿瘤的位置、范围、间距以及患者的综合情况等决定。对于符合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诊断的患者应考虑全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术,以减少或避免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的发生。SCC的外科治疗效果并不比普通大肠癌差。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56例,结合国内外献,综合评价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手术死亡率为3.6%,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5%。结论:对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的治疗,掌握好适应证,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发除吻合的手术方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32例的资料。结果:全组32例,右半结肠癌6例,左半结肠直肠癌2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占全组3.16%,占左半结肠直肠病例的3.85%。无手术死亡。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做到“上空、口松、下通”正确吻合,并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大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一期切除吻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方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6月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大肠癌32例。结果:右半结肠癌6例,左半结肠直肠癌2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占全组3.16%,占左半结肠直肠病例的3.85%。无手术死亡。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做到“上空、口松、下通”正确吻合,并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护理,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大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诊断和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6月到2000年6月10年间92例老年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根治性切除77例(83.7%),捷径手术5例,单纯肠造口术10例。病理证实高分化腺癌21例,中分化腺癌43例,低分化腺癌11例,未分化癌4例,粘液腺癌13例。转手术期并发症38例(41.3%)。结论 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一经确诊,应积极争取手术,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关键。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多发生于结肠癌晚期。由于结肠解剖和病理生理的特殊。本病的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死亡率很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在过去24年间(1953—1976),共住院治疗本病148例。本文为这些病例的分析。并探讨有关诊断和治疗问题。资料分析发病率:我院在过去24年间共住院治疗大肠癌740例。其中148例并发急性结肠梗阻,发病率为20%。性别:148例中,男性105例(70.9%),女性43例(29.1%)。男与女的比率为2.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年~2002年收治的142例结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结合近年国内文献,综合评价其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结果 14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21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4.9%,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结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来进行综合判定。适应证掌握恰当,急性结肠梗阻I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并发低位肠梗阻临床上常见,近期文献报道它约占肠梗阻住院人数的30%。过去对这种肠梗阻采用分期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静脉营养及抗生素技术的进展,为一期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四年来,我们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40例大肠癌并发低位肠梗阻患者,现复习文献,就手术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是引起低位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处理意见有分歧。现将我院26年收治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137例经验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我院1960~1985年收治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137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52例,男女之比为1.7:1。发病年龄为19~77岁,平均为47.5岁,而40岁以上者占75%。癌肿部位:癌肿位于右半结肠31例。其中盲肠9例,升结肠12例,结肠肝曲7例,横结肠右侧3例,而位于左半结肠54例。其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5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76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9%和60.7%,中位生存时间为1825 d。单因素分析显示,其预后与肿瘤的大体分型、侵袭程度、转移情况、分化等级、病理分期以及癌性肠梗阻均有相关性。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肠壁的侵袭深度和病理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病理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一个指标(P<0.0005),对于指导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急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8例行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急性肠梗阻分为急性肠梗阻组和非急性肠梗阻组,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8例行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中,35例(14.11%)发生急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组),213例(85.89%)未发生急性肠梗阻(非急性肠梗阻组)。两组性别、肿瘤直径、胃肠手术史、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肠梗阻组年龄>60岁、肿瘤分期偏高、开腹手术发生率均高于非急性肠梗阻组(P<0.05),而术后生长抑素使用率低于非急性肠梗阻组(P<0.05);其中年龄>60岁、肿瘤分期偏高、开腹手术为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64、3.149、2.895,P<0.05),而术后使用生长抑素为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急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71,P<0.05)。结论:对年龄>60岁、肿瘤分期偏高、开腹手术治疗等术后急性肠梗阻高危的结直肠癌患者,应在术后予以生长抑素等防治措施,以减少急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后生存中的价值。 方法 应用多因素回归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94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2%和60.8%,中位生存时间为1841d。单因素分析显示,其预后与肿瘤的大体分型、侵袭程度、转移情况、分化等级、病理分期以及癌性肠梗阻均有相关性。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则显示肿瘤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肠壁的侵袭深度和病理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结论 病理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最重要的一个指标(P<0.0005),对于指导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远  曲智锋  王培  王鑫 《癌症进展》2021,19(7):721-724,736
目的探讨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0例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支架置入组(n=48)和常规手术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肠道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姑息性切除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狭窄段直径和梗阻缓解率。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支架置入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常规手术组患者,肠道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手术组患者,肿瘤根治性切除率高于常规手术组,姑息性切除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手术后,支架置入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低于常规手术组患者,血清ALB水平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P﹤0.05)。手术后,支架置入组患者的狭窄段直径大于常规手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梗阻缓解率均为100%。支架置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急诊手术,肠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显著,解除梗阻及清除淋巴结更加彻底,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先行肠镜支架置入,再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29例)行腹腔镜手术.观察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远期复发转移、3年生存率及随访3年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则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年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共计5例,对照组13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更低(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肠镜能有效缓解肠梗阻,降低手术风险,远期疗效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相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姚斌  黄陈 《现代肿瘤医学》2017,(17):2844-2847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恶性肿瘤,约7%-3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急性肠梗阻,其中约70%的结直肠恶性梗阻位于左半结肠或直肠.近年来,随着肠道金属支架的应用,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双镜技术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肿瘤一期切除率高、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双镜技术也有各种不足,而且金属支架置入术后手术时机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就双镜技术在左半结肠癌伴梗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雷振东  赵华  陈勇  冯大作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4):1411-1413
目的:探讨同时性胃,结肠癌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3416例胃癌和310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结果:胃和结直肠同射性癌13例,占所有胃癌病例的0.38%,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0.42%,术前诊断率15.4%,手术后发现的第二癌根治切除率为33.3%,第二癌术后3年生存率为30.8%,无5年生存者.结论:同时性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术前诊断率,第二癌根治切除率和第二癌术后3年生存率均较低;提高第二癌根治切除率和第二癌术后长期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提高第一次手术前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ynchronous gastric and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3416 cases with gastric cancer and 3109 with colorectal cancer, from March 1985 to May 2005,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irteen cases were confirmed as synchronous gastric and colorectal cancer and the incidences of the disease were 0.38% in gastric cancer cases and 0.42% in colorectal cancer.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ynchronous gastric and colorectal cancer, 15.4% were diagnosed before the first operation and 33.3% were not diagnosed with the second cancer until it was radically dissected.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30.8%. Conclusion: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rate of the synchronous gastric and colorectal cancer, the radical dissection rate of the second cancer and the 3-year survival rate after surgical removal of the second cancer were rather low. The key for enhancing the radical dissection rate of the second cancer and the survival rate after surgery for the second cancer lies in the improvement of diagnosis rate before the first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后的肠梗阻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23例接受腹腔镜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计算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并按照其肠梗阻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梗阻组和未梗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因素。结果923例患者中有45例术后30 d内发生肠梗阻,占488%,为梗阻组;未梗阻组87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方式、吸烟史、术前低蛋白血症及腹部手术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男性、直肠肿瘤、TNM分期Ⅲ~Ⅳ期、术中中转开腹、术前低蛋白血症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受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前合并症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刚  毕聪  潘鑫 《现代肿瘤医学》2020,(12):2075-2079
目的:探讨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置入钛镍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晚期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120例符合条件的晚期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其中60例在DSA引导下行永久性支架植入姑息治疗(支架组),另60例行常规急诊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支架组手术成功率为93.3%,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术后发生支架再狭窄3例,肠穿孔2例),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不需人工肛门,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为96.7%;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31.6%(术后发生切口感染8例,肺内感染8例,腹腔感染3例),术后1年随访生存率为95%,所有随访患者均未进行放化疗。术后两组患者肠梗阻症状均明显缓解,但支架组与对照组相比,肠梗阻症状缓解更迅速,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住院费用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患者,DSA引导下置入的钛镍记忆合金支架可迅速缓解梗阻症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并且患者生存时间与外科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