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HRP法对24只家兔眉耳肌、上唇提肌和小颧肌的第一级感觉神经元胞体的分布、传入途径及其在三叉神经节内的定位进行逆行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标记细胞均出现于同侧的三叉神经节、面神经核及交感颈前节,而三叉神经中脑核、膝状节和迷走神经结状节、颈1~颈3的脊神经节内未见标记细胞。上述面肌的标记细胞在三叉神经节内的水平及背腹方向上有集中分布倾向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和孤束核(TNS)的分支投射,用荧光素逆行追踪双标记方法,Fastblue(FB)和Nuclearyellow(NY)分别注射人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测亚核和孤束核后,荧光显微镜(360nm激发波长)下可见三叉神经节内的多种逆行标记神经元。FB显示明亮的蓝色标记胞浆,而NY标记则为黄绿色的圆形胞核.虽大多数神经元为单标记,但部分也吾黄色胞核,蓝色胞浆的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多为直径30um以下的中、小型,鲜见大型细胞.分布投射神经元可能扩散传递口、舌伤害性痛觉信息并在VC和NTS内与其他…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 HRP 法研究了猫脑干内皮质下核向舌下神经的投射。在延髓,舌下神经核平面,延髓中央网状核背内侧部及三叉神经脊束核中部背内侧部可见到标记细胞。在延髓和脑桥移行部,同侧上泌涎核和下泌涎核分布区的小细胞网状核中可见到标记细胞。在脑桥,同侧结合臂旁核及三叉神经运动核和主核之间,可见到标记细胞。在中脑,中央灰质外侧部和腹侧部可见到少量标记细胞。舌下神经核接受上述脑干内皮质下核的联系和整合作用,以完成舌的不随意的自动运动。  相似文献   

4.
舌肌运动神经纤维来自舌下神经核是被公认的,但是否还有别的纤维来源,从胚胎角度看面部表情肌、面神经、舌前2/3均来源于第二弓。由此推想面神经的运动纤维也参与支配舌肌的运动。我们用HRP追踪支配舌肌的运动纤维,发现来源有二:即舌下神经核与面神经核。这不但给神经解剖补充了形态学内容,而且能为舌功能反射性机制、电生理和药理试验以及临床应用提供神经解剖基础。此外,在面神经核平面的网状细胞也出现了HRP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舌肌肌内神经入肌后的分支分布。方法采用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染色肌内神经,通过浸解、脱钙、染色、脱色、中和、透明,进行舌内神经分布形态学观察。结果舌内神经染色观察到舌肌内舌神经细小分支分布舌前2/3区域和舌咽神经细小分支分布舌后1/3区域,都未越过舌中隔,而舌下神经细小分支几乎分布舌肌各个区域并越过舌中隔。结论舌前端来自舌神经和舌下神经的细小分支呈带(网)状分布,可能与舌前端较舌体其他部位接受刺激更为敏感和运动更灵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PRV和SOM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了大鼠延髓和脑桥中SOM样神经元对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调控。PRV注射大鼠咽肌后,在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旁核、外侧网状核、C3细胞群、巨细胞网状核、A5细胞群、蓝斑核、蓝斑下核及Barrington核中见到数量不等的PRV和SOM双标记细胞。首次证明了大鼠延髓和脑桥中许多核团的SOM样神经元对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调控。推测延髓和脑桥中的SOM可能和咽肌运动的精确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7.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研究了8只大白鼠的咬肌传入、传出神经元部位。结果:大鼠咬肌感觉神经元位于同侧半月神经节和同侧三叉神经中脑核。咬肌运动神经元位于同侧三叉神经运动核全长,除尾侧份背内侧未见标记细胞外,余均可见到标记细胞,在头侧份以背外侧为主,在尾侧份则以腹外侧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TN)大鼠时其三叉神经节(TG)内谷氨酸(Glu)表达与分布的关系。方法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构建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节Glu含量与分布。结果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构建三叉神经痛大鼠的三叉神经节内Glu含量增多且其主要分布在三叉神经节表层。结论 Glu可能与三叉神经痛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舌下神经感觉神经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胎儿舌下神经髓内段和髓外段,大白鼠和家兔髓外段发现典型的感觉神经节或感觉神经元存在。神经节或神经元位于椎体束和下橄榄核间和舌下神经干的一边,细胞呈椭圆形,有双极突起,细胞质内有尼氏体颗粒,核清晰有核仁。提示这些细胞可能与舌肌本体感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部交感神经对三叉神经轴浆运输的影响。方法选用48只Wistar大白鼠,右侧为实验侧,左侧对照侧,用微量注射器在双侧眶下区对称的部位注射30%辣根过氧化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5μl,同时在实验侧C5颈椎横突处注射0.5%布比卡因和确炎舒松A各半的混悬液0.4ml,在对侧注射0.9%的生理盐水0.4ml作为对照。动物分别存活4、6、8、10、12、14h后,经升主动脉灌注杀死。取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冰冻切片后利用TMB法进行显色反应,观察切片内HRP标记阳性细胞的情况,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内阳性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并分析双侧阳性细胞的平均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结果实验侧三叉神经节最早出现标记细胞的时间是6h,对照侧是8h,实验侧HRP轴浆运输的速度是(5.50±0.95)mm/h,对照侧是(3.99±0.81)mm/h(P<0.01)。实验侧三叉神经标记细胞平均面积和及平均面积和与光密度乘积均较对照侧大(P<0.01),双侧交感神经节均于8h后出现标记细胞,但对照侧HRP标记细胞平均面积和及平均光密度较实验侧大(P<0.01)。结论颈部交感神经可影响三叉神经轴浆运输速度,行颈部局封可减缓颈部交感神经轴浆运输,而促进三叉神经轴浆运输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交感神经与支配颈椎关节突关节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分支关系,探讨椎间孔外颈神经受压产生颈肩痛和头面部症状的机制。方法选用8只Wistar大白鼠,右侧为实验侧,左侧对照。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HRP)逆行追踪标记技术,用微量注射器在右侧C5/C6颈椎关节突关节囊上注射30%HRP5μl,对照侧注射0.9%的生理盐水5μl作为对照。动物存活48h后经升主动脉灌注杀死,切取双侧C1~T1颈部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双侧颈交感神经节和双侧三叉神经节,冰冻切片后利用TMB法进行显色反应,观察切片内HRP标记细胞情况,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实验侧DRG和交感神经节内标记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结果大鼠右侧C5/C6关节突关节进行HRP注射后,颈中、下(或星状)交感神经节和C5~C7DRG内发现HRP标记细胞,以中型和小型细胞为主。其中颈中神经节和C6DRG内标记细胞的平均面积和及平均光密度较高(P<0.01),而对照侧和双侧三叉神经节未发现标记细胞。结论颈椎关节突关节主要受相邻3条颈神经的感觉支和颈交感神经分支支配,可能与椎间孔外颈神经卡压产生颈肩痛及头面部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用PRV和SOM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了大鼠延髓和脑桥中SOM样神经对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调控。PRV注射大鼠咽肌后,在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旁核,外侧网状核,C3细胞群,巨细胞网状核,A5细胞群,蓝斑核,蓝斑下核及Barrington核中见到数量不等的PRV和SOM双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3.
摘除猫第一颈神经脊神经节,用Fink-Heimer银浸法染色。观察到与脑干的联系有三叉神经脊束核、外楔核、内楔核、前庭神经脊核、舌下神经核和延髓中央核等。本文还讨论了针刺治疗某些疾病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用酶标霍乱毒素(CT-HRP)逆行追踪方法研究大鼠关颌肌运动神经元在三叉神经运动核内的局部定位。发现阳性标记细胞均位于注射肌的同侧。在三叉神经运动核内,支配咬肌的神经元胞体位于外侧部和中央部;支配颞肌的神经元胞体位于背内侧部;支配翼内肌的神经元胞体位于外侧边缘部;支配翼外肌的神经元胞体位于咬肌和翼内肌的标记细胞之间,并有重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法和~3H-2-脱氧葡萄糖放射自显影研究了支配大鼠上、下颌第一磨牙的感觉神经元在三叉神经节中的分布形式。结果表明,支配上、下颌第一磨牙的神经元在三叉神经节内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交错与重叠。这种分布形式为三叉神经节细胞具有整合不同牙齿感觉的功能提供了可能性。辣根过氧化物酶实验的结果还表明,大鼠磨牙不具有跨中线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HRP逆行追踪技术显示家兔肌皮神经躯体神经元的定位。方法 :将 6只家兔分别切断左侧肌皮肌神经 ,并在近侧断端涂抹HRP ,对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HRP标记细胞见于脊髓C7节段前角外侧部 ,同侧C7脊神经节内也出现大量的HRP标记细胞。结论 :对比感觉和运动神经元的定位 ,可见两者间呈对应性关系的节段性分布。  相似文献   

17.
用HRP逆行追踪法观察了10只大鼠斜方肌及其血管的神经起源,其中R_7、R_8两鼠R_9、R_(10)两鼠用浓戍二醛在入肌前涂抹营养斜方肌的血管主干。然后再正常给药、处理、观察。结果发现传出神经元位于脊髓C_1—C_6节段的前角内,高峰位于C_2;在脊髓的不同节段,标记细胞在前角分布的亚核亦不同。传入神经元标记在C_3、C_4脊神经节内。斜方肌血管的交感节后神经纤维的胞体标记在星状神经内。切断副神经后,脊髓C_3、C_4节段、C_3、C_4脊神经节以及星状神经节仍有标记细胞,而其它部位的标记细胞则消失。药物固定血管外膜后,星状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消失,而其它部位的标记细胞仍呈阳性。本文还讨论了下丘脑至斜方肌微循环局部的神经调节通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胎舌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规律。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第3~4个月龄时,在舌肌和舌粘膜固有层可见到胞体较小,淡染的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稀疏。第6~8个月龄时,舌肌组织中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胞体略大,核大,胞质极少。第9~10个月龄时,舌粘膜固有层和舌肌组织内NOS阳性神经元胞体明显增大,细胞质也相应增多,舌肌组织中可见小的NOS阳性神经节分布。结论:舌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与舌粘膜和舌肌的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mRNA在小鼠三叉神经节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和不同浓度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检测小鼠三叉神经节中的HDC mRNA的表达。结果:在小鼠三叉神经节的周边部有密集的HDC阳性神经元,而在中间区域仅见散在的HDC阳性神经元。HDC主要位于大、中型细胞的胞质内,且杂交信号随探针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由于HDC能 经组氨酸脱羧基形成组胺,提示组胺可在三叉神经节细胞的胞质内合成,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等神经递质共存。合成的组胺在三叉神经支配其效应器过程中和CGRP,SP等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胚胎三叉神经节细胞随胎龄增长的变化发育规律。方法取19~32w人胚胎三叉神经节,光镜观察,进行细胞计数,图像分析仪测量三叉神经节细胞面积、周长、直径。结果随着胎龄增长三叉神经节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直径随胎龄增长而增大,面积和周长均随胎龄增大而明显增大。结论人胚胎三叉神经节细胞形态发育在7~8个月(32w)时达成年人水平;但细胞数目随胎龄增长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