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i Dose重建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鼻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剂量(100k V、100m A)CT扫描滤波反投影重建与低剂量(100k V、25m A)CT扫描i Dose重建,测量感兴趣区的客观噪声,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级,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并从辐射剂量、噪声、图像分级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下降约76%,噪声增加,但两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对于鼻窦炎患儿进行i Dose重建低剂量CT扫描,能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也能满足诊断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2~16岁)鼻窦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应用及适宜扫描参数。方法 120例行鼻窦多层螺旋CT检查的青少年(2~16岁)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的扫描条件为(120 k V、80 m A),低剂量A、B组的扫描条件分别为(120 k V、50 m A)、(120 k V、30 m A),扫描结束后比较3组的辐射剂量(CTDI);对3组的CT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低剂量A组的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组的辐射剂量下降了48.1%,低剂量B组的辐射剂量较常规剂量组的辐射剂量下降了63.2%;低剂量A组与常规剂量组的CT图像质量基本一致,而低剂量B组的CT图像质量有所下降。结论青少年鼻窦CT检查时进行低剂量扫描,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适宜的扫描参数可使辐射剂量下降与图像质量结合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及适宜扫描参数。方法将60例鼻窦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常规剂量CT扫描(100 kV、100 mA)及低剂量1CT扫描(100 kV、40 mA)、低剂量2CT扫描(100 kV、25 mA),CT扫描仪自动显示单次扫描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对3组的CTDIw进行比较;由3位主治医师盲法分析各组的CT图像质量并分级。结果常规剂量组的CTDIw与低剂量1、2组的CTDIw相比,后两者明显低于前者,剂量下降比率分别为59.97%、74.95%;低剂量1组与常规剂量组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满足诊断率一致,低剂量2组的图像质量有所下降,满足诊断率亦下降。结论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又保证了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适宜的扫描参数可以实现CT图像质量与降低辐射剂量结合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幼猪泌尿系模拟幼儿泌尿系,探求幼儿泌尿系分泌期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幼猪5只,采用荷兰Philips Brilliance 256层螺旋CT机在固定60 m As不变的情况下,对实验猪分别以管电压80 k V,常规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组;管电压120 k V,常规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组;管电压80 k V,扫描图像进行迭代算法(i Dose4)重组,将获得图像由2名医师进行双盲法阅片,使用4分制评分,对3组图像的清晰度进行质量评分,并测量实验动物尿路分泌期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I),比较各组间图像质量评分、CNR及CTDI的差异性。结果管电压80 k V迭代算法重组的图像与120 k V常规滤波反投影的图像的CNR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辐射剂量降低71%。结论采用低剂量80 k V 60 m As复合迭代算法对幼猪分泌期进行螺旋CT扫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而辐射剂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前瞻性门控轴面扫描心脏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抽取通过前瞻性门控轴面扫描拟行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120k V/100m As者为低剂量组,120k V/200m As者为常规剂量组,多层螺旋CT扫描后专业人员处理图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等指标。结果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优30例,良10例;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优31例,良9例,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ED(1.71±0.18)m Sv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2.86±0.44)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剂量前瞻性门控轴面扫描成像与常规剂量成像质量类似,但能显著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结合低管电压的"双低"模式行320排CT头颈部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60例行头颈部CT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使用120k V管电压,优维显370mg I/m L对比剂;B组30例,采用100 k V管电压,碘克沙醇270mg I/m L对比剂,余参数设置相同。测量两组患者头颈动脉的CT值、背景CT值及噪声值,计算对比噪声比;记录设备自动生成的剂量长度乘积,计算有效剂量。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头颈部动脉的CT值、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低"技术结合迭代重建行320排CT头颈部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70-173
目的:通过阶梯式减低CT扫描的重要参数——管电压,探讨不同管电压对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变化的影响,并分别评价肺窗与纵隔窗的图像质量,寻求双肺、纵隔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最佳平衡点。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因支气管肺炎行胸部CT检查的60例患儿,以20 k V为一阶梯,随机将患儿分成3组,A组为120 k V,B组100k V,C组80 k V。计算各组的有效剂量(ED),并对各组肺窗及纵隔窗图像分别评分。结果:不同分组患儿的辐射剂量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电压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明显减低,C组条件下患儿的辐射剂量比A组条件下平均降低约78%,比B组条件下平均降低约64%。不同管电压组患儿的肺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当的降低管电压不影响肺部疾病的诊断。纵隔窗图像各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的管电压影响纵隔疾病的诊断。结论:阶梯式剂量优化方案可以有效地寻找出双肺、纵隔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最佳平衡点,做到合理的使用低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头颅检查时螺旋CT扫描的最适低剂量。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外伤需行CT检查的婴幼儿120例,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采取逐次降低管电流方法,分别获得100 mA标准剂量影像和90、80、70、60、50mA 6种低剂量影像,根据影像质量进行评价,找出满足诊断需求的最适管电流量后进行临床应用。同时记录扫描时随机自动显示的剂量指标即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①除50mA条件下6例图像质量评价结果为差外,其他低剂量图像都能达到诊断要求。当管电流降低至50mA时,图像质量分级以一般为主。管电流为60、70、80 mA时图像质量以较好、好为主。②临床实际应用管电流60mA扫描时,与常规剂量比较CTDIvol下降了39.97%、DLP下降了40.00%。结论:婴幼儿头颅CT检查时,管电流为60 mA所得的图像即可满足临床诊断,又可明显降低婴幼儿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颅检查时螺旋CT扫描的最适低剂量。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140例,随机分为7组,每组20例,采用逐次降低管电流方法,分别获得100 mA标准剂量影像和80、70、65、60、55、50 mA 6种低剂量影像,根据影像质量进行评价,找出满足诊断需求的最适管电流量后进行临床应用。同时记录扫描时随机自动显示的剂量指标即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①除50 mA条件下1例图像质量评价结果为差外,其他低剂量图像都能达到诊断要求。当管电流降低至50、55 mA时,图像质量分级以一般为主。管电流为60、65、70、80 mA时图像质量以较好、好为主。②临床实际应用管电流60 mA扫描时,CTDIvol、DLP与常规剂量比较下降了40%。结论新生儿头颅CT检查时,管电流为60 mA所得的图像即可满足临床诊断,又可明显降低新生儿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儿童头部检查中获得的图像质量,建立合适的儿童头部低剂量扫描条件,寻找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的同时减少患儿接受的放射剂量。方法前瞻性地将90例儿童头部外伤后16层螺旋CT平扫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剂量组30例(120Kv,250m As)、低m As组30例(120Kv,150m As)和低Kv低m As组30例(90Kv,150m As),由3名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放射科医生在不知三组CT扫描条件的前提下对三组CT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分优、良和差三个等级。结果三组不同CT剂量扫描参数获得的CT图像质量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结论低Kv低m As组(90Kv,150m As)的CT检查图像质量既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减少儿童头部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层螺旋CT低剂量容积扫描多平面重组在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临床疑似副鼻窦疾病儿童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他扫描条件不变,A组采用150 mAs常规剂量、B组采用75 mAs低剂量、C组采用50 mAs低剂量、D组采用35 mAs低剂量行副鼻窦横断位容积扫描并多平面重组。比较4组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由3名高年资医师对CT图像质量进行盲式评价。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低剂量B组、C组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A组均可满足诊断要求,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的CTDIvol分别仅为常规剂量A组的50.2%及33.3%,DLP明显下降(P<0.05),CTDIvol及DLP的下降以低剂量C组更为明显。低剂量D组的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与常规剂量A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副鼻窦低剂量螺旋CT容积扫描多平面重组有效地降低了照射剂量,同时又保证了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适宜的扫描参数可以实现CT图像质量与降低照射剂量最优化结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的同时减少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对80例胸部外伤行胸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剂量组(120 kV,220 mA)和低剂量组(120 kV,120 mA),每组40人,分析比较两组肋骨的CT图像质量、CT剂量加权指数和肋骨骨折的诊断率。结果:低剂量多层CT胸部检查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肋骨骨折的诊断要求,低剂量组CT和常规剂量组对肋骨骨折的正确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组的CT剂量加权指数仅为常规剂量组的55.39%。结论:低剂量CT胸部检查图像质量既可满足临床对肋骨骨折诊断的要求,又可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权重对儿童鼻窦CT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最适ASiR重建权重。方法将60例临床疑诊鼻窦疾患的儿童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常规剂量组采用120kV、90mA扫描,图像重建方式为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低剂量组采用100kV、50mA扫描,对原始数据分别采用ASiR算法(20%,40%,60%,80%,100%)进行重建。对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测量噪声值(standard deviation,SD)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radiation dose,ED)。结果低剂量组SD随ASiR权重的升高而降低,CNR随ASiR权重的升高而升高。低剂量组中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最高的权重为60%,其主观评分与常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TDIvol、DLP及ED较常规剂量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鼻窦CT检查中,最适ASiR重建权重为60%,其可在获到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图像的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蒋晶  赵会  何阳 《中外健康文摘》2012,(37):220-221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组2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产生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盲法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1)低剂量扫描组的CTDIw吸收剂量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17.7%;(2)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以较好为主,较常规剂量组稍差,但未出现不合格图像,不影响诊断.结论采用120kV、90mAs左右的低剂量对新生儿进行头颅CT扫描,既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能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组2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产生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盲法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1)低剂量扫描组的CTDIw吸收剂量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34.9%;(2)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以较好为主,较常规剂量组稍差,但未出现不合格图像,不影响诊断。结论:采用120kV、70mAs左右的低剂量对新生儿进行头颅CT扫描,既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能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双源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四种不同检查模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将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A组采用低管电压100 k Vp Flash模式,B组采用常规120 k Vp Flash模式,C组采用80/sn140 k V双能量扫描,D组采用100/sn140 k V双能量扫描。比较各组间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结果:A组CTDIvol、DLP和ED分别为(3.05±0.43)m Gy、(115.51±22.7)m Gy·cm、(2.02±0.39)m Sv;B组分别为(5.50±1.41)m Gy、(186.66±46.5)m Gy·cm、(2.96±0.55)m Sv;C组分别为(5.18±1.77)m Gy、(172.54±30.20)m Gy·cm、(2.79±0.63)m Sv;D组分别为(6.29±2.13)m Gy、(203.5±54.20)m Gy·cm、(3.51±0.71)m Sv。四组肺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辐射剂量最低,D组辐射剂量最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肺动脉血管成像迅速便捷,图像质量良好,便于观察诊断,采用Flash扫描模式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模型迭代重组(IMR)结合体质量指数(BMI)指导下在肾脏低剂量CT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及可行性。方法:36例21≤BMI≤25 kg/m2肾脏平扫患者采用80 k V,自适应管电流技术,IMR重建,作为实验A组(80 k V/IMR重建);35例21≤BMI≤25 kg/m2肾脏平扫患者采用100 k V,自适应管电流技术,IDose重建,作为常规B组(100 k V/IDose重建)。测量2组图像的肾脏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ol)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两名高年资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测量及主观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两名医师的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A组和B组的噪声分别为(4.92±0.73)HU和(10.30±1.37)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6,P<0.05)。A组和B组的SNR分别为9.29±2.84和3.97±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7,P<0.05)。A组和B组的CNR分别为43.38±11.52和16.36±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52,P<0.05)。A组和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0.673±0.066)m Sv和(1.314±0.298)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8,P<0.05)。结论:Philips Brilliance i CT 256层CT低管电压(80 k V)结合IMR重组技术在肾脏CT平扫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综合评价中优于常规i Dose图像,并且明显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使用螺旋CT扫描,采用降低管电流技术获得小儿头颅图像,以达到降低射线剂量的应用研究. 方法选择100例根据临床需要行螺旋CT头颅扫描的儿童(0-14周岁),低剂量组按年龄分为2组,一组为0~4周岁,60mA;二组5~14周岁, 80mA;常规组均为180mA.其余扫描条件一致,记录各组的CTDIw值.2名医师独立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估,≥3分被认为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结果 常规组的CTDIw为 45.8mGy,60mA组的CTDIw为9.6mGy,80mA组的CTDIw为19.2mGy.管电流分别降低了69. 6%和58.1%.所用图像基本都满足了临床需要. 结论螺旋CT应用降低管电流的方法在小儿头颅扫描时可明显降低射线剂量,并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管电流设定在60~80mA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结合低剂量CT扫描中对诊断泌尿系结石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怀疑为泌尿系结石的患者74例,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进行130k V、250m As常规剂量扫描的患者设置为常规剂量组,进行130k V、30m As低剂量扫描的患者设置为低剂量组,运用滤过反投影技术(FBP)及不同权重ASIR对图像进行重建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T扫描结石检出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两组图像质量及图像噪声评分,比较两组患者CT扫描后所受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剂量组结石检出率为100%,低剂量组结石检出率为98.10%;常规剂量组患者FBP图像质量评分较低剂量组FBP、20%ASIR、40%ASIR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常规剂量组患者FBP图像噪声评分较低剂量组FBP、20%ASIR、40%ASIR图像噪声评分显著较低(P0.05);常规剂量组患者经CT扫描后的CTDIvol、DLP、ED水平较低剂量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能显著降低患者所受辐射量,运用ASIR技术联合低剂量CT扫描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减少图像噪声,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临床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低剂量多层CT在鼻咽部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建立合适的低剂量扫描条件,以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的同时,减少受检者接受的放射剂量。方法:前瞻性将360例鼻咽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常规剂量组(120kV,250mAs)、低剂量1组(120kV,100mAs)、低剂量2组(90kV,100mAs),分析此三组鼻咽部CT图像质量和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鼻咽部低剂量多层CT检查的图像质量能够达到诊断要求,能够清晰显示鼻咽壁、咽隐窝、咽鼓管咽口、咽旁间隙及卵圆孔等结构。三组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如下:常规剂量组为38.1mGy,低剂量1组为15.2mGy,低剂量2组为7.1mGy。三组CT剂量加权指数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2组的CT检查图像质量既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减少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