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避免呼吸道异物的误诊,我们提出:对无明确异物吸入史者,若X线检查有纵隔摆动、肺气肿、肺不张或肺炎等情况时,应考虑到有呼吸道异物的可能性,对消炎治疗1个月不愈的肺炎和气管炎者要做气管镜检查;有异物吸入史、吞咽疼和声哑者,在食道钡餐检查正常时,可能有喉异物,应做喉直达镜检查;凡怀疑气管异物,做气管镜检查时如支气管内有肉芽组织时,应在肉芽下方气管内寻找异物。  相似文献   

2.
小儿气管异物61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气管异物患儿的误诊因素。方法 回顾 6 1例气管异物误诊病例 ,对误诊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异物吸入病史不详 ,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阴性是误诊常见原因。及时行气管镜检查能够明确诊断 ,及时治疗。结论 对患有反复发作或疗效不佳的局限性肺炎、气管炎的儿童 ,不必强调是否有异物史 ,均应行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我科近6年来所见呼吸道异物257例,其中有41例误诊。误诊原因可概括为下列6类:(1)异物史不清楚,症状又不典型;(2)X线征不明显,特别是X线阴性异物;(3)异物残留及气管镜下的漏诊;(4)有异物史而体征不明显;(5)急症时单从症状判断而不注意异物史;(6)其他病误诊为异物。本文提出呼吸道异物诊治要点并强调对取异物器械应常备不懈,便于随时抢救。  相似文献   

4.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误诊56例及临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常见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 ,以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56例气管与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和处理方法 .结果 56例中有明确异物史41例.无明确异物史19例X线查有特异性阳性,无特异性阳性体征16例,2岁以下49例,2岁以上7例,且低龄患儿以植物性异物为主,特殊异物如笔帽以学龄前或学龄儿童为主,误诊时间以7~15岁最多,均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56例患儿术后均痊愈,治疗成功率100%.结论 提高对气管与气管异物的认识是防止呼吸道异物误诊的关键,方可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任红波  韩富根  孔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70-170,192
目的 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常见原因,探讨诊治经验.方法 对:16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 164例中有明确异物史145例,无明确异物史19例;X线检查有特异性阳性体征148例,无特异性阳性体征16例;2岁以下157例,2岁以上7例;且低龄患儿以植物性异物为主,特殊异物如笔帽以学龄前或学龄儿童为主;误诊时间以7~15d最多.均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结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急症,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和诊治经验,是防止呼吸道异物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2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分析,归纳出临床本病误诊的几种原因:(1)忽略或不熟悉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胸部X线征。(2)过于强调X线检查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意义,由于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而误诊。(3)未能准确获取异物吸入史。(4)经验不足,支气管镜检未发现异物而放弃支气管异物的诊断。(5)体查不认真,未作必要的临床检查。(6)异物吸入后,阻塞症状不明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1983年1月至1985年9月间收治的351例呼吸道异物中,有80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或支气管哮喘,长达2周~4年余。其中喉部异物3例,气管异物15例,支气管异物62例。16例(20%)有肺部并发症.作者认为,对有可疑异物吸入史者,如体检或 X 线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或药物治疗咳嗽持续不愈,肺炎屡发者,均应考虑呼吸道异物的可能,必要时作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有关文献,总结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18例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中有5例被误诊或漏诊;在4例采用表面麻醉、14例采用表面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情况下,13例在硬管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5例异物取出中经声门多次脱落取出失败,经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口异物取出,术后均痊愈.结论 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患者X线胸片透视能显示异物的直接表现,但异物吸入史常不明确,故易被误诊或漏诊.合适的麻醉是成人支气管气管异物成功取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佘国跃 《西部医学》2011,23(11):2228-2229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收治的12例小儿气管、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4例误诊,2例误诊为肺炎,2例误诊为支气管炎。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因年龄小,或否认有异物吸入史,或经治医生对不典型的、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认识不够,未及时使用支气管镜进行诊治,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病史中有剧烈或顽固性咳嗽,并有肺炎、肺不张、发热等表现,而经积极治疗无效者,应行支气管镜或纤支镜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处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两所医院13年所误诊的呼吸道异物12例,占同期所收治的呼吸道异物的15.4%。误诊的原因:(1)不重视异物吸入史或病史不详,仅以异物引起的继发性病变作诊断;(2)对呼吸道异物的 X 线诊断方法和基本特征认识不足;(3)有异物吸入史,但 X 线检查报告正常;(4)呼吸道确有异物,而支气管镜检未发现;(5)多发性异物。并针对每项误诊原因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儿童支气管异物13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儿童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对133例儿童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3例患者中,有明确异物误吸史121例,其余12例均误诊,最终经追问病史及相关检查确定为异物。所有经气管镜检查明确为支气管异物患儿,异物经气管镜成功取出。结论对儿童误吸异物史不明确者,在胸透、X线胸片和胸部CT等检查均阴性时,如高度怀疑异物,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对儿童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异物X线表现机理与临床价值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瑾  杨诚  傅凯  杜泽秀  王兰 《四川医学》2004,25(4):424-425
目的 分析117例呼吸道异物病例,探讨异物与X线表现形成关系与对临床治疗的帮助。方法 异物类型:植物类66例、金属类18例、动物类7例、塑料类9例、玻璃类9例。首诊有呛入异物史87例。117例均摄X线胸片、有透视记录34例、侧位片67例。结果 24例气管异物术前X线诊断22例、2例误诊。93例左右支气管异物术前X线诊断74例。X线诊断异物位于右侧支气管内46例,有37例与术后结果相符。X线诊断异物位于左侧支气管内28例.有23例与术后结果相符。结论 呼吸道异物X线表现除金属类所致直接征象外,其余均以间接征象如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充气不良甚至肺不张等;异物的性质、大小,甚至形状与X线表现有明显联系;呼吸道内发生“异物变位”改变,造成X线表现的多样性;诊断中如细致询问有关病史与异物类别、分析X线表现如“异物变位”等,正确诊断不困难。另外对临床治疗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科常见急症,多见于婴幼儿,该病如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典型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诊断不难。但由于患儿年龄小,主诉不清,吸入史不明确或医生采集病史不仔细,以及发生临床症状早期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常引起误诊或迟诊。现将我院婴幼儿支气管异物误诊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呼吸道异物因误诊而导致严重并发症,甚则危及生命者时有发生,为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水平,本文报告56例,其误诊率为34.1%。误诊时间平均为20.6天,以3岁以下的幼儿为主,全麻下行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均获痊愈。异物史不详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对气喘、咳嗽发生于异物史之后的患者,应适时作气管镜检查,尽快明确诊断,排除异物,使其误诊率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对小儿气管异物的认识,本文对38例误诊的小儿气管异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异物史不详或父母及医师忽视;症状不典型,未能仔细检查;X线检查经验不足或未重视;误人儿科就诊;检查不全的,未能结合临床及X线进行综合分析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支气管镜检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X线检查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汤玮  陈烨昕 《中外医疗》2008,27(22):119-119
目的 通过对50例气管异物病例的分析,提高对气管异物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用X线透视和摄影两种方法,摄片时需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胸片两张,通过对比而做出诊断.结果 50例气管异物中,用纤维支气管镜正确诊断率最高,X线检查结合临床次之,依次是X线检查、临床.结论 通过对50例气管异物分析统计,X线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能达到很高的正确率,接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综合各种因素,X线检查结合临床对诊断气管异物有很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气管异物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8年气管异物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结果 异物吸入史不明确、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的局限性是误诊的常见原因,使用螺旋CT可减少误诊.结论 对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且常规治疗无明显好转的可考虑行螺旋CT或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此病多发生于儿童,以1~3岁多见,一般男多于女,约5∶3[1].气管异物的原因很多:儿童口中含物玩耍时突然嬉闹或啼哭,咳嗽反射不健全而又缺乏自制力,异物易吸入下呼吸道;在给患者喂药、吃饭时戏逗、惊吓或打骂,也可导致食物进入下呼吸道[2].另外,异物本身光滑、体小,如花生米、西瓜子、豆类、塑料笔套等均易吸入下呼吸道.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喉镜及支气管镜、X线等检查可确诊.病史欠清是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3].异物中绝大多数为植物性异物,很难从X线获准确诊断[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04.1~2007.352例6月~8岁呼吸道异物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原因主要是病史不明确、检查不仔细、X线检查阴性及对该病认识不足。结论支气管镜检术是诊断和治疗呼吸道异物的有效方法。明确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误治的危害性,提高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水平。对长期反复发作的气管炎、肺炎儿童,需警惕呼吸道异物的可能,应行支气管镜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1987~1990年间呼吸道异物113例。2岁以下占75.22%,来自辽南地区县乡者占89例。误诊43例,其中34例发生于基层,占79.06%。异物种类,该地区花生米类异物占全部病例的71.68%,且多集中在冬季。异物存留部位,左右支气管无明显差异。文中除简述了呼吸道异物诊断三要点外,还分析了误诊的两种可能原因,着重说明气管支气管异物的X线征象及其重要性。作者还简述了于1986~1988年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期间治疗的气球嘴哨气管异物12例,均为学龄前儿童。麻醉问题,主张以全麻同时辅以喷射给氧较为安全,这不但有利于呼术顺利进行,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