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酶学检查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血清酶学检查在我国心血管病中应用已基本得到了普及,几乎县以上的医院及疗养院、职工医院、甚至设备较好的乡镇医院,都可以进行此项检查,随着大量的临床实践,人们对血清酶学诊断价值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提高。因此,对其再评价确有必要性,故根据文献结合实践与大家讨论商榷如下。1简述血清酶学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演变 众所周知,目前所有的血清酶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均无绝对特异性,这是因为这些酶都不是单纯存在于心脏中,还不等的存在于其它器官或组织内,而且,当心肌病变,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在血液中出现的时…  相似文献   

2.
血清酶学检查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电图检查迄今仍是急性心肌梗塞(急梗)的主要诊断依据。MC Queen MJ 等在1983年指出在症状发生后第一份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44%,即使连续的心电图观察,其阳性率仍不过80%左右。特别当急梗为非穿壁性、小灶梗塞,在老的梗塞基础上再发新的梗塞,伴发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多种情况下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此时血清酶学检查常能提供  相似文献   

3.
电生理检查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生理检查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评价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刘坤申,郭艺芳电生理检查广义应包括体表心电图、等电位标测图、信号平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向量图等,但通常所指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是指在导管室内由电生理医师等进行的心内电生理检查。近20年来进...  相似文献   

4.
心功能检查技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功能检查技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评价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350001)盖晓波近年来心功能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临床诊断、干预后评价、预后估测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心功能检查包括心电生理和泵生理两方面。本文仅就应用较广的心泵功能检查技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5.
酶学检查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CT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评价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0080)陈国伟自从1972年英国学者Ambrose和Hounsfield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以来,经20多年不断改进和完善,CT...  相似文献   

7.
目前,肺癌的发展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严重威协人类健康。早期诊断和准确的临床分型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实验室检查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就酶学检查在肺癌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评价解放军总医院(100853)心内科李天德放射科马林磁共振成像(MRI)自80年代初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较快,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应甩效果很好,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不仅能够清晰显示解剖结构,对心功能及代谢的研究也具优势,已...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造影术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评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00080)高庆祥,许群1936年首先开展的心血管造影术是经导管向心脏、大血管腔内注入对比剂(造影剂)用以显示心脏、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功能的一种特殊X线检查方法。临床应用迄今近60年历...  相似文献   

10.
流式细胞术(FCM)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综合光学、电子学、流体力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为一体.能对单细胞进行逐个检测.分析出其体积、内部结构、DNA、RNA、蛋白质、抗原等物理及化学特征。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学、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免疫有关疾病分析等。本对FCM在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药物试验在诊断心血管病中的应用及评价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312000)沙振球浙江省衡州市人民医院(324000)徐成善,祝寿文药物试验是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因其方法简易,诊断可靠,没有明显副作用,故为临床广泛应用.笔者选择目前临床常用且具...  相似文献   

12.
血清酶学诊断肝胆疾病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常用的酶学试验(着重在同工酶)对肝胆疾病的诊断意义评介如下。一、主要用于反映肝实质损害的酶血清谷丙转氨酶(GPT)仍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标记。不足之处是(1)缺乏特异性。任何原因的肝损害均可使之升高。胆系疾病(如总胆管结石)虽无肝损伤,GPT也可一过性增加,(2)GPT升高不一定与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龚传斌超声心动图自50年代初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诊断心血管病的重要工具,临床上常用于以下几种疾病的诊断.1心脏瓣膜病在心脏瓣膜病的检查诊断上,超声心动图是值得首选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血清酶学指标在评估不同病因、不同分期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以期寻找影响不同病因肝硬化的相关因素及血清酶学指标评价肝硬化程度的优化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住院部确诊为肝硬化患者267例,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HBC)17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C-related cirrhosis,HCV肝硬化)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42例,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LC)22例。测定各血清指标,用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值(LSM)进行分期,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病因肝硬化的发病率、性别、年龄、部分生化指标及诊断模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本研究与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中国"北方"地区住院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相比较,HBC、HCV肝硬化的构成比逐年下降,而PBC、ALC的构成比不断上升;(2)本研究中HBC基础年龄较低,与其显著相关的生化指标从高到低依次是PCⅢ,HA,CⅣ,AST,GGT,INR(r=0.751、r=0.718、r=0.700、r=0.631、r=0.598、r=0.501,P0.05);(3)与HCV肝硬化显著相关的生化指标依次是HA,CⅣ,PCⅢ,INR(r=0.637、r=0.619、r=0.566、r=0.543,P0.05);(4)PBC大多为中老年女性,与PBC显著相关的生化指标依次是PCⅢ,HA,CⅣ(r=0.677、r=0.640、r=0.567,P0.05);(5)ALC大多为男性,且AST/ALT比值、GGT相对于其他肝硬化显著增高,在与其他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与ALC显著相关的生化指标是PCⅢ,CⅣ(r=0.640、r=0.615,P0.05);(6)在各诊断模型(RPR、FIB-4指数、APRI评分、Forns指数)中,各病因肝硬化均与APRI相关性最高,且AUROC面积0.814。另一方面各项生化指标在不同LSM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分期加重、肝功能障碍愈加明显。结论 LSM不同分期与各血清酶学指标,尤其血清肝纤维化系列指标(PCⅢ,HA,CⅣ,LN)具有高度一致性,对于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较高准确性;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存在各血清酶学指标的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在头颈部血管检查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已有多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如超声多普勒、磁共振血管造影以及CT血管造影等用于头颈部动脉狭窄、闭塞的检测,文章对这些无创性影宋体晨头部血管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评价 。  相似文献   

16.
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在头颈部血管检查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已有多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 ,如超声多普勒、磁共振血管造影以及CT血管造影等用于头颈部动脉狭窄、闭塞的检测。文章对这些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在头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9年1月引进美国生产的BECKMAN CX_9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多种血清醇进行检测,现将其与肝炎有关的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①正常对照组50例;②肝病组116例,男91例,女25例,年龄19~71岁,均为我院住院病人。诊断分类依据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肝炎34例,慢性肝炎52例(轻度21例,中度15例,重度16例),重型肝炎18例(亚重肝12例,慢重肝16例),活动性肝硬变12例。1.2 方法 晨间空腹抽血,分离血清,采用美国生产的BECK-MAN CX_9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多种血清酶。2 结果 (见附表)。  相似文献   

18.
心机械图(Mechano-Cardiogram-MCG)是以心脏泵活动为基础的一组机械振动波,一般由颈动脉波(CAW)、心尖搏动图(ACG)、心音图(PCG)、心电图(ECG)所组成,后者只作时间标志而不分析其图形。在临床应用中MCG用于: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使用心理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老年科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9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改变及疾病方面的改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抑郁与焦虑评分可知对照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13±3.71)、(45.81±4.23),实验组为(29.93±2.74)、(31.49±2.61),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及总体生存质量的改变可见实验组都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的情绪,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CT的问世以及在临床各科日益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近几年来,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亦逐渐应用CT检查法。它对心脏结构及心包病变虽可提出可靠资料,但有难点,它主要是对老年人常见的夹层动脉瘤以及马凡氏综合征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