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hs-CRP、TNF-α及IL-6变化.结果: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治疗12周后,hs-CRP、TNF-α及IL-6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可显著降低hs-CRP、TNF-α及IL-6.  相似文献   

2.
补肾健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症状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胱抑素C(CysC)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及西药降血糖治疗,对照组加服缬沙坦,治疗组加服补肾健脾方;两组疗程均为30d。比较两组疗效及UAER、CysC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UAER、CysC和D-二聚体水平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健脾方能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及UAER、CysC和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二甲双胍750 mg/d口服;治疗组75例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4 mg/d。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FBG、2hPG、HbA1c、FINS、HOMA-IR、TNF-α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治疗后2组HOMA-β和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降低TNF-α和hs-CRP水平和升高脂联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二甲双胍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庆油田总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疗程4周,以餐后7个时间点血糖值、游离脂肪酸为检测指标。结果:疗后两组各时间点血糖值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和二甲双胍均有一定控制血糖的作用,且前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单纯性肥胖合并糖调节受损模型大鼠脂肪因子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取6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大鼠通过喂养高脂饲料与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单纯性肥胖合并糖调节受损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二甲双胍组与模型组。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6 m L/kg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混悬液250 mg/(kg·d)灌胃;艾赛那肽组皮下注射艾赛那肽10μg/kg,2次/d。实验周期6周,比较4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腹部脂肪湿质量、肝脏形态学病理表现及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干预6周后,二甲双胍组和艾赛那肽组体质量、Lee’s指数及腹部脂肪湿质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艾赛那肽组体质量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艾赛那肽组Lee’s指数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6周后,二甲双胍组和艾赛那肽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艾赛那肽组血清Leptin、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艾赛那肽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二甲双胍组和艾赛那肽组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艾塞那肽可有效减慢单纯性肥胖合并糖调节受损大鼠体质量增长速度,降低大鼠Lee’s指数及血清Leptin、TNF-α水平,并可能通过减轻Leptin抵抗及下调TNF-α水平以减轻中心性肥胖及肥胖慢性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78例,将其分成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联合组,每组各26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性激素卵泡生成的激素(FSH),以及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等多方面的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BMI、T和LH/FSH、Homa-IR及TC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罗格列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对PCOS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袁港  宋柏林 《吉林中医药》2021,41(8):1105-1108
目的 观察运腹降浊推拿法联合小陷胸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T2DM肥胖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推拿组(联合推拿组)、二甲双胍+推拿+小陷胸汤组(综合治疗组),每组36例;治疗8周后,比较各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腰围、体质量、BMI值、血清FPG、2 hPG、HbA1c、TG、TC、LDL-C、TNF-α、IL-6、CRP含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HDL-C含量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与二甲双胍组比较,联合推拿组、综合治疗组腰围、血清FPG、2 hPG、HbA1c、TG、TC、LDL-C、TNF-α、IL-6、CRP含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联合推拿组比较,综合治疗组血清F PG、2 hPG、HbA1c、TG、TC、LDL-C、TNF-α、IL-6、CRP含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进一步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联合推拿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9.44%、80.56%和88.89%,在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运腹降浊推拿法联合小陷胸汤治疗T2DM肥胖患者安全有效,能改善糖、脂代谢及抑制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饮食饲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DM)肥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二甲双胍组。给药4周后观察大鼠血清TNF-α、IL-1、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糖、血清TNF-α、IL-1、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中药组与二甲双胍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实验大鼠糖尿病牙周炎的干预效果及血清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IL-6(白细胞介素6)及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正常组,其余80只进行糖尿病牙周炎建模,将成模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二甲双胍)对照组、葛根素组,每组20只。分组给药6周,每组取10只大鼠,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及牙槽骨丧失程度;另外10只取血清ELISA法检测AGEs、IL-6、TNF-α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及牙槽骨丧失明显减轻,作用于二甲双胍阳性组相当。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GEs、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葛根素组及二甲双胍组给药6周后三者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给药组作用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对大鼠糖尿病牙周炎有一定干预效果,其作用机制与减少血清AGEs积聚,降低IL-6、TNF-α等炎性介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及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降糖外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新诊断的糖调节受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生活方式组(n=40)和罗格列酮组(n=40)。生活方式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罗格列酮组给予生活方式联合干预罗格列酮4 mg/d口服,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个月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联素水平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治疗前2组HbA1c、hs-CRP、TNF-α、IL-6、脂联素、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生活方式组TNF-α、IL-6、脂联素无显著变化(P均>0.05);3个月时2组HbA1c、hs-CRP、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罗格列酮组TNF-α、IL-6显著下降(P均<0.05),6个月时罗格列酮组的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罗格列酮组HbA1c、红细胞刚性指数、hs-CRP、TNF-α、IL-6均显著低于生活方式组,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生活方式组(P<0.01);6个月时罗格列酮组hs-CRP、TNF-α、IL-6、红细胞刚性指数与同组3个月时比较显著降低(P均<0.05),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832,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糖调节受损,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以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进一步改善胰岛功能,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1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吡格列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D-二聚体、hs-CRP和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BG、FINS、HOMA-IR、HbA1c、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观察组的FINS、HOMA-IR、HbA1c、D-二聚体和hs-CRP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均<0.01),而FBG水平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显著,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高凝状态和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滋肾调肝活血调周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114例肾虚肝郁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39例)、中药组(37例)、西药组(38例),中药组单纯运用滋肾调肝活血调周法、西药组单纯运用盐酸二甲双胍片、中西药组运用中药滋肾调肝活血调周法结合二甲双胍片治疗,各组治疗疗程均为3月。治疗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月经恢复至正常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67.57%、47.37%,3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中西药组和中药组及西药组比较,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IL-6水平与中药组比较,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调肝活血调周法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回药伊消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2组患者均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加用回药伊消方,两组均连续用药半年为一个疗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当中Leptin、TNF-α、IL-6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Leptin、TNF-α、IL-6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eptin、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回药伊消方可通过降低脂肪组织中的Leptin、TNF-α、IL-6水平来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学标志物在重症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评估中的效能及价值。方法选择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CAP患者140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重症CAP组62例与普通型CAP组78例,患者入院后完成性别、年龄、病史等基础资料收集,记录入院24 h内患者体征、血常规等,进行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评分,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学标志物与PSI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标志物对老年重症CAP的诊断效能。结果重症CAP组患者PCT、IL-6、TNF-α、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型CAP组(P均0.05);老年CAP患者PCT、IL-6、TNF-α、CRP及D-二聚体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NT-proBNP水平与PSI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血清中PCT、IL-6、TNF-α、CRP及血浆D-二聚体诊断老年重症CAP的效能较高,其中血清PCT水平诊断老年重症CAP的特异度最佳。结论老年重症CAP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清PCT及部分炎性介质密切相关,在临床诊断老年重症CAP过程中,结合PCT、IL-6、TNF-α、CRP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准确判断病情严重度、调整治疗方案、指导用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测慢性肺栓塞(CPE)患者血清中HMGB-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IL-1β、TNF-α、D-二聚体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CPE组选取CPE患者38例,对照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2组血清中HMGB-1、IL-1β、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D-二聚体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HMGB-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PE组血清中HMGB-1、IL-1β、TNF-α、D-二聚体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血清中HMGB-1蛋白水平与IL-1β、TNF-α、D-二聚体水平均呈正相关(P均0.05﹚。CPE组外周血单核细胞HMGB-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HMGB-1的增高可作为CPE患者的一个潜在的辅助诊断的指标,其增高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各种因素刺激的外周血单核细胞HMGB-1 mRNA转录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盐酸小檗碱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血糖(FBG、2 hPPG、HbA1c)、血脂(TC、LDL-C)、BMI、氧化应激产物(8-OHdG、MDA、SOD)、免疫细胞因子(TNF-α、IL-6)的变化情况,并分析HbA1c与氧化应激产物(8-OHdG、MDA、SOD)、免疫细胞因子(TNF-α、IL-6)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 hPPG、HbA1c、TC、LDL-C、BMI、8-OHdG、MDA、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SOD明显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8-OHdG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盐酸小檗碱片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体质量,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8-OHdG有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合二甲双胍片治疗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次/d,10~20 mg/次;依帕司他,3次/d,1粒/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口服通心络胶囊,3次/d,4粒/次,二甲双胍片,3次/d,0.25g/次。8周后比较两组血压水平、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治疗组SBP和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和SNCV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和8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治疗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下调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TNF-α、IL-6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的研究。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六味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及罗格列酮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大鼠肾功能、考马斯亮蓝法测24 h尿蛋白量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同时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结果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及罗格列酮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1),且高剂量组疗效与与罗格列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治疗组TNF-α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调(P0.01),其中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IL-6在肾脏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且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缬组在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DN大鼠肾脏中TNF-α、IL-6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痰浊中阻证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五苓散加味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式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以饮食及运动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治疗组则应用二甲双胍联合五苓散加味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的FPg, 2hPg, IL-6、IL-8及TNF-α水平上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使用五苓散加味及二甲双胍治疗痰浊中阻证2型糖尿病的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与胱抑素C(CysC)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气阴两虚证(NA组)40例,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NC组)。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CysC、MCP-1、IL-6、TNF-α水平,测定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及血脂。结果:与NC组相比,NA组的FPG、2 hPG、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比,血尿素氮(BUN)与血清肌肝(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CysC、IL-6、TNF-α、MCP-1水平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A组中,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不仅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514,P0.01),还与FPG水平呈负相关(r=-0.324,P0.05),TG水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514,P0.05),与FPG及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378,P0.05)(r=0.511,P0.01),2 hPG与FPG呈正相关(r=0.557,P0.01);对NA组检测指标做多元回归分析,自变量IL-6有统计学意义(B=-0.006,P0.05)。结论:CysC、IL-6、TNF-α、MCP-1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气阴两虚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IL-6与CysC可能存在因果关系,IL-6可能是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血脂、血糖在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