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建  钟飞彪  陈敏 《浙江医学》2021,43(6):666-668
目的 比较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取石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龙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106例,其中采用EST取石53例,LCBDE取石53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残石率,术后胆总管直径,术后1、3 d的...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总管结石已成为常见病,首选的内镜治疗方法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但其有出血、穿孔、Oddi括约肌功能永久丧失等严重并发症。EST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唯一可替代的微创方法,避免了这些严重并发症,但在是否导致术后较高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仍存在争议。近年来,有学者行小切口EST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认为可以兼顾两者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大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术(SEST+ELPBD)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内镜下SEST+ELPBD患者424例的随访资料,统计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9.5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率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十二指肠憩室、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机械碎石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结论:SEST+ELPBD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较低,壶腹部憩室、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机械碎石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年来应用EST治疗胆总管结石92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92例EST病例中插管成功87例,成功率94.6%;结石未能取出1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胆管炎等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7.6%。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腹部不遗留瘢痕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BDE联合LC组(观察组,n=39)和分阶段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联合LC组(对照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围术期资料、术后短期并发症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胆总管直径大于对照组,而手术总费用、术后住院总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少于对照组,ERCP/EST术后3 d的ALT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LCBDE更适用于复杂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术后恢复及避免并发症上更具优势,手术费用更低...  相似文献   

6.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开取石手术。结果:24例成功取净结石,经1次取净结石22例,2次2例。2例因结石过大或胆总管扩张大于2.5cm而导致套石失败,本组未发生出血,肠穿孔,胆道感染等并发症,1例出现术后淀粉酶升高,经禁食,抑酶,抗感染后8d恢复,其余均在术的2-5d开始低脂饮食,结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好,创作小,恢复快,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9月我院对3 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并取石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3 5例住院患者中 ,男 1 2例 ,女 2 3例 ,男女比例为 1∶1 .9;年龄2 5~ 87岁 ,平均 58± 7.5岁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1 2例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1 4例 ,有胆道手术史 9例 (复发性胆总管结石 6例 ,胆总管残余结石 3例 ) ;1个结石 1 3例 ,1个以上结石 2 2例。1 .2 方法 先作逆行胰胆管造影 ,确诊后立即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行EST ,并在X线监视下行网篮取石、机械碎石及气囊导管取…  相似文献   

8.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ERCP南诊断走向治疗的一项重大进展。随着内镜和影像技术的发展,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我院1991~2006年,对125例胆总管结石病人.应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国 《海南医学》2012,23(8):57-58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90例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手术治疗后,经2~5年随访有42例(22.1%)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结石数量、结石大小、胆石症家族史、缺乏运动、油腻饮食与术后复发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结石≥10枚、结石<8 mm、有胆石症家族史、油腻饮食是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要对上述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在考虑手术的同时还要考虑上述危险因素,这样可以降低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支架植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ST及支架植入术,并行网篮取石治疗。结果70例治疗后69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98.57%,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S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小兵 《重庆医学》2008,37(13):1481-1482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支架植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124例胆结石患者中选择70例行EST及支架植入术,并行网篮取石治疗。合并胆源性胰腺炎者适时行胆囊切除术。结果70例治疗后61例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87.14%,术中出现少量出血2例,无穿孔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ST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许富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03-370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孟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联合一期缝合,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创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括约肌切开术(LC+ERCP+EST)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两种微创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结果 LC+LCBD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LC+ERCP+EST组,禁食时间后者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术式可作为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内镜、腔镜技术在外科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逐渐被微创手术所替代[1,2]。目前常用的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我院于2006-2011年间采用EST及LCBDE两种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病 ,并且是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胆总管结石多年来以手术取石为主要治疗方法 ,但手术创伤性大 ,合并症多 ,并且术后残余石及再发结石是外科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 ,在国外就报道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机械碎石取石术 ,使胆总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直径≥10mm的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于笔者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胆总管结石直径≥10mm的患者152例,其中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组(EST组)51例、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组(EPBD组)51例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组(ESBD组)50例。对3组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机械碎石使用率、ERCP插管后手术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中,133例(87.5%)一次性取尽结石,17例二次ERCP取尽结石,1例残留结石较小(直径4mm)术后自行排出,1例结石巨大(直径23mm)转外科手术取石。ESBD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优于EST组和EPBD组(P=0.013);机械碎石使用率与ES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4),低于EPBD组(P=0.041);ERCP插管后手术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ESBD组胰腺炎和胆管炎的发生率低于EST组和EPBD组(P值分别为0.044、0.032);EST组出血和穿孔发生率分别为2.0%和3.9%,高于EPBD组和ESBD组(均为0),无法进行统计比较。结论 胆总管较大结石(直径≥10mm)ERCP手术方式中,ESBD较EST和EPBD,有较高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和较低的机械碎石使用率,且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峰  孟庆斌  王顺利  刁守志 《吉林医学》2013,(20):3976-3978
目的:探讨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在三镜联合模式(EST加LC/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将9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常规留置ENBD的EST加LC/LCBDE模式治疗,对照组接受不留置ENBD的EST加LC模式治疗。结果: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 h、12 h、24 h和48 h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中结石及时发现率高于对照组(5.88%vs 0%,P<0.05)。试验组治疗后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0%vs 9.52%,P<0.05),两组均无胆漏发生。结论:常规留置ENBD提高了EST加LC/LCBDE模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EPLBD)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SEST)治疗直径≥10 mm的胆总管结石近期疗效及其对胆道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结石直径≥10 m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SEST,联合治疗组患者采取EPLBD联合SES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碎石器使用率和术后括约肌基础压、收缩压高峰值、收缩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一次结石取净率、术后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以及总体健康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术中出血量、胆总管直径、术后住院时间、胆总管压力和并发症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LBD联合SEST治疗直径≥10 mm胆总管结石疗效良好,胆道括约肌功能显著改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优于单一的SEST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总结EST治疗胆总管结石28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处理及预防措施.结果 284例EST取石成功275例,成功率96.83%;并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5例(1.82%),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肠穿孔2例(0.73%),分别经外科手术及内科保守治疗治愈;大出血3例(1.09%),内镜下止血及内科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内镜下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熟练的内镜操作技巧是完成此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单深良  梁华钦  欧希 《医学综述》2012,18(17):2863-2866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作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法仍不能为广大胆管内镜医师所公认。EPBD与EST相比主要的优点在于可以保留十二指肠乳头的功能。但是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由于胆管开口相对较小,EPBD常需反复的机械碎石,另外EPBD术后胰腺炎发生率较EST高。现对EPBD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