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27~68岁,对照组(47例)单纯给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康柏西普组(53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前3~6天眼内注射康博西普治疗。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结果:术前两组 BCVA 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康博西普组和对照组 BCVA 均明显提高,且康博西普组 BCVA 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变薄。随访6个月期间,康博西普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张招德 《中外医疗》2016,(36):73-75
目的 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手术治疗,并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64例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32例患者,分别进行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手术治疗与玻璃体单纯切除术.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程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下降程度、手术中出血机率、手术指标通过专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数据分别为:术中出血率观察组12.50%,对照组34.78%,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治疗有效率87.50%与71.87%,观察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较于玻璃体单纯切除术,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手术中出血,缩短患者住院及手术时间,减少痛苦,可作为有效方案在各地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与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共77眼)和研究组(n=44,共88眼)。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视功能指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水平、眼内液指标[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BV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CMT、FAZ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眼内液NOS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44),低于对照组的22.7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曹海静  王文奇 《河北医学》2016,(7):1129-1131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将87例(87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 =43)给予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曲安奈德0.1mL,观察组(n =44)给予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康柏西普0.1m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厚度、视网膜功能(N1波潜伏期)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BCVA、视网膜厚度、N1波潜伏期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功能及患者视力,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DR患者119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戴眼镜后视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视网膜厚度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1、3个月,两组戴眼镜后视力均高于治疗前,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戴眼镜后视力均高于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活动能力、自理情况、社交与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前房炎性反应、角膜发炎和眼压升高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相较于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更有效地改善DR患者的视网膜功能、视力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更高,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多点扫描矩阵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重度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河北省眼科医院诊治的重度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康柏西普治疗)和联合组(38例,康柏西普联合多点扫描矩阵激光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字符提高数、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CVA字符提高数及CMT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BCVA字符提高数、CMT有差异(P <0.05);(2)两组的BCVA字符提高数、CMT有差异(P <0.05),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BCVA字母提高数比较多,相对视力改善效果较好,CMT比较低,相对黄斑区改善效果较好;(3)两组的BCVA字符提高数、CMT变化趋势有差别(P <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组注射后一过性眼压升高及局部球结膜下出血各1例...  相似文献   

7.
穆天红  胡媛  田旭  李波 《西部医学》2022,34(11):1697-1701
探讨多点矩阵扫描激光与多波长激光分别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DR合并DM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使用多波长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使用多点矩阵扫描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6 mm黄斑总体积(TMV)、视乳头旁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 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方面,Wald x2=1.272,P=0.259,提示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方面,Wald x2=74.900,P<0.01,提示不同时点下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间方面,治疗3个月,观察组RNFL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时点方面,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两组BCVA、NOS、SHB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MT、TMV、VEGF、IGF-1、EP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DR合并DME患者采用多点矩阵扫描激光联合康柏西普与多波长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效果无差异,均可改善患者视力,但多波长激光治疗后短期内可诱发RNGL增厚,需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在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柏西普眼部注射,观察组45例则在常规治疗及康柏西普眼部注射的同时加用健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CMT、中医证候积分、IL-6及VEGF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BCVA水平提高(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脾活血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可有效降低眼压水平,改善最佳矫正视力,缓解黄斑水肿,且安全性良好;而该方案疗效优势可能与其对IL-6、VEGF水平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梁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3):418-420,42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白内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同时期健康志愿者10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房水和血清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脂质(LPO)及VEGF水平,并比较不同年龄患者房水中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房水中MDA、CAT及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SOD、GSH—P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清中MDA、LPO及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SO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白内障患者年龄的增长,患者房水中SOD、GSH—PX水平明显下降,而MDA、VEGF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房水及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异于正常人群,且其高低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0.
张小玲  宋徽  肖云  高晓唯  张燕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2):1356-1360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4例33眼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组(康柏西普组,n=12,17眼)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组(曲安奈德组,n=12,16眼)。采用最佳矫正视力(BCV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及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评估治疗6个月后药物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CVA、OCT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曲安奈德组相比,康柏西普组患者的BCVA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BCVA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检查:治疗的24例33眼中,均未发现新的出血部位,也没有新的血管形成;其中13例患者19只患眼黄斑部渗漏病变,相较治疗前范围减小,另外11例14眼黄斑部已观察不到病变。康柏西普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4.1%(16/17)显著高于曲安奈德组75.0%(1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安奈德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3%,康柏西普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有效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治疗后患者视力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6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72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药物治疗,对照组注射曲安奈德0.1 ml,治疗组注射康柏西普0.1 m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采用标准视力表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厚度|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fERG)检查分析N1波(第1个负波)潜伏期的变化期间|记录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等|在治疗后3个月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OOL)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BCVA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在治疗后1、3个月BCVA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视网膜厚度、N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N1波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低于治疗前,N1波潜伏期短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与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改善视网膜功能,安全性更好,从而有利于视力的快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包括急进型后部ROP (AP-ROP)、阈值期ROP及阈值前Ⅰ型ROP,诊断均符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指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小剂量组42例,对照组使用0.25 mg/0.025 mL康柏西普治疗,小剂量组使用0.15 mg/0.015 mL剂量康柏西普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屈光不正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眼压;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屈光不正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眼压高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在临床运用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行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观察组行康柏西普注射治疗,对比分析组间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及治疗后1~3个月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康柏西普注射治疗,其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相比曲安奈德,康柏西普的注射治疗效果更好,能显著改善视网膜厚度,并矫正视力,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氧化产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DR患者118例,分为接受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接受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的观察组患者5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氧化代谢产物等含量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氧化代谢产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红细胞生成素(EPO)、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IL-6、IL-8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脂质过氧化氢(LHP)、活性氧(ROS)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可有效抑制DR眼部血管新生,并降低全身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患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前后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参数的变化及微视野计在黄斑区视功能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BRVO继发ME的病人41例41眼,所有病眼均接受抗VEGF治疗,药物为康柏西普。注射前和注射后6月,所有病人均接受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OCTA)和黄斑完整性评估仪(MAIA)微视野计检查。记录治疗前后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的平均血流密度(VD)、黄斑区视网膜平均敏感度(RMS)、2°固视率(P1)、4°固视率(P2)。采用配对t检验法分析治疗前后各项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治疗后logMAR BCVA与RMS、P1、P2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康柏西普注射6月后,BCVA显著提升(P<0.05),CMT显著降低(P<0.05);黄斑区SCP VD、DCP VD、FAZ面积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16.
覃柳 《吉林医学》2022,(2):418-420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Ⅰ期~Ⅱ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60眼)DR合并Ⅰ期~Ⅱ期NV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给予PRP治疗,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新生血管分级、眼压及log-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间就诊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3月仍出现黄斑水肿的糖尿病患者92例(92眼)纳入研究,其中有糖尿病但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4例(44眼)为A组,有糖尿病伴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8例(48眼)为B组,将A、B2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A组22眼和B组24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每月1次,连续3月之后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重复治疗。治疗组(A组22眼和B组24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利水方,每日1剂,疗程均为3月。观察治疗前及术后1月、3月、6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的改变,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的BCVA及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3月、6月各时间点,2组BCVA及CMT的改善程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对照A组与治疗A组,对照B组与治疗B组间BCVA及C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及6月CMT治疗B组与治疗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眼压正常,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自拟益气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尤其是对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其术后视力恢复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眼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疗效.方法:根据患者自行选择药物的意愿,将104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分为康柏西普组和雷珠单抗组,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黄斑部外层视网膜管状结构(ORT)发生率、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中心凹厚度及中心凹浅层血管密度、黄斑容积、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情况、眼内异物感、一次性眼压过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康柏西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雷珠单抗组(P<0.05);治疗后1个月,康柏西普组BCVA值大于雷珠单抗组,CMT及黄斑容积、黄斑中心凹浅层血管密度、ORT发生率、血清CRP及VEGF水平低于雷珠单抗组(P<0.05);两组CNV减少率,3个月后的BCVA、CMT及黄斑中心凹浅层血管密度、黄斑容积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治疗nAMD的近期疗效高于雷珠单抗,且能提高视力,减少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对康柏西普的治疗反应,并分析可能影响治疗反应和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DME且按照1+PRN方案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患者65例76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OCT特征将其分为3种类型:囊样黄斑水肿(CME)28只眼,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33只眼和弥漫性视网膜增厚(DRT)15只眼。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3月时各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比较不同类型DME的基线OCT特征并分析其与康柏西普治疗反应及效果的关系。结果 3种类型DME治疗后3月BCVA均较基线明显好转(P<0.05)。3种类型DME 治疗后3月CRT均明显低于基线(P<0.05)。基线视网膜外层高反射点(HF)数量、椭圆体带(EZ)中断比例在SRD组中最高(P<0.05)。基线视网膜外层HF与基线CRT、CRT改变量、治疗后CRT均相关(P<0.05)。基线外界膜(ELM)/EZ中断组较连续组基线视力更差、基线CRT更高,治疗后3月CRT改变量更大、BCVA更差(P<0.05)。结论 3种类型DME在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功能学指标BCVA和形态学指标CRT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SRD类型对康柏西普治疗的形态学反应最好,DRT类型的形态学反应相对较差。更多的基线外层HF可能预示着更好的形态学治疗反应。基线ELM/EZ中断则提示治疗后3月视力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全视网膜光凝加改良格栅样光凝治疗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为按2001年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分级达到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且伴有黄斑水肿,排除大量玻璃体积血、并发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依据随机分组规则,分成观察、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单纯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实施在此前提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全视网膜光凝加改良格栅样光凝治疗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方式,减少黄斑水肿,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